『壹』 统计从业考试的资料,求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 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这一指标是( )。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
15.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
16.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
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
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
A.表号 B. 有效期限
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 填报时间
1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建筑业 B. 金融业
C. 房地产业 D. 教育
19.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 3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1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
20.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
A. 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 B. 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
C.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D.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1.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
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22. 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
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
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 D.所有法人单位
23.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
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
24.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下列哪个选项的指标为主?( )
A.价值量指标 B.实物量指标
C.购进量指标 D.消费量指标
25.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
A.谁购进谁统计 B.谁管理谁统计
C.谁销售谁统计 D.谁加工谁统计
26. 下列哪项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
A.企业资产 B. 增值税
C.工资和福利 D. 企业损益
27.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
A.资源税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
28.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
A.个体经营户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
29.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3200人,就业人数为368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
A.9% B.8.7%
C.9.5% D.8%
30.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内容中的是( )。
A.房屋基础和结构建设 B.房屋内水、电、暖、卫工程建设
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D.房屋装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1.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
A.统计设计 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分析
2.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65岁以上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3. 下列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法的有( )。
A.电话访问 B.邮寄访问
C.入户访问 D.街上拦截访问
E. 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
4.在组距数列中,关于组中值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是该组的上限值
5. 下列指标中,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
A.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
B.2006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2.6%
C.2005年中国人口密度比美国高325%
D.200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4680元/人年
E.我国2007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6.3张
6.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10656.2亿元
B.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
C.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3.6亿元
D.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E.钢材利用率87.5%
7.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市近5年企业数 D.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E.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
8.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产品销售量指数 B.产品成本指数
C.工业总产出指数 D.消费者价格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
9. 下列有关概率抽样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B.样本单位的抽选以无目的、随意的方式进行
C.每个总体单位都有机会被选入样本
D.总体中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都相等
E.从总体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
10. 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
A.数据性 B.目的性
C.时效性 D.广泛性
E.精确性
11.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A.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 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C.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D.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E.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12. 我国目前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 )。
A. 基本单位普查 B. 人口普查
C. 农业普查 D. 经济普查
E. 第三产业普查
13. 对批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
A. 从业人员数 B. 营业面积
C. 销售额 D. 利润总额
E. 资产总额
14. 法人单位一般包括( )。
A. 企业法人 B. 事业单位法人
C. 机关法人 D. 社会团体法人
E. 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15. 在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价值量统计中,下列哪些选项应计为库存商品? ( )
A.已计入购进而未运到本企业的商品
B.存放在本企业货场的商品
C.本企业寄放在他处的商品
D.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
E.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
16.下列属于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 )。
A.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
B.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C.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D.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E.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17. 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E.递延资产
18.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 )。
A.4% B.6%
C.10% D.13%
E.17%
19. 下列属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的有(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津贴和补贴
E.出差伙食补助费
20. 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工程用途分为( )。
A.住宅 B.商业营业用房
C.经济适用房 D.办公楼
E.其他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
1. 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时,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指标。( )
2. 统计调查误差有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
3. 直方图的每个条形的宽度表示各组频数或频率,高度表示组距宽度。( )
4. 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5. 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
7. 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
8. 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除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外,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
9.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 )
10.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
11. 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可视作原材料投入。( )
12.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13.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
14. 竣工房屋价值不包括跨年施工的房屋在本期以前完成的价值。( )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其中每组1分,4道题,共16分)
1.某水果市场A、B、C三个摊位某时段销售同一品种苹果的情况如下表:
摊位 苹果价格(元/千克)x 销售额(元)m
A 5 300
B 6 135
C 8 90
合计 ( ) ( )
请回答:
(1)若计算苹果的平均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
A.加权算术平均 B.简单调和平均
C.简单算术平均 D.加权调和平均
(2)A、B、C三个摊位的销售量依次为( )。
A.1500千克 810千克 720千克
B.720千克 810千克 1500千克
C.11.25千克 22.5千克 60千克
D.60千克 22.5千克 11.25千克
(3)苹果的平均价格为( )。
A.6.3元/千克 B.5.6元/千克
C.5元/千克 D.6元/千克
(4)苹果的销售量与销售额均为( )。
A.总体单位总量 B.时期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时点指标
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情况如下:
产品 计量单位 价格(元) 产量
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
A 件 8 8.5 13500 15000
B 个 10 11 11000 10200
C 千克 6 5 4000 4800
若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并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
(1)产量指数为( )。
A.103.64% B.103.11%
C.105.68% D.105.14%
(2)价格指数为( )。
A.103.64% B.103.11%
C.105.68% D.105.14%
(3)由于产量变动对总产出产生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使总产出增长了3.64%
B.使总产出增长了3.11%
C.使总产出增加了7950元
D.使总产出增加了8800元
(4)由于价格变动对总产出产生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使总产出增长了5.68%
B.使总产出增长了5.14%
C.使总产出增加了12900元
D.使总产出增加了13750元
3. 某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220亿元,生产税为75亿元,财政补贴为15亿元,所得税为1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20亿元,营业盈余为45亿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 请回答:
(1)该地区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为( )。
A.345亿元 B.295亿元
C.355亿元 D.360亿元
(2)该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中间投入为( )。
A.147.5亿元 B.172.5亿元
C.177.5亿元 D.180亿元
(3)该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 )。
A.442.5亿元 B.540亿元
C.532.5亿元 D.517.5亿元
(4)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有( )。
A.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
B.增加值可以用生产法计算
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
D.增加值可以用收入法计算
4.某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
①本企业生产,经检验合格入库的煤炭60万吨;
②本企业生产,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煤炭3万吨;
③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煤炭1万吨;
④盘亏煤炭3万吨;
⑤已销售,但还没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还没办理承运手续的煤炭7万吨;
⑥盘点中的账外产品6万吨;
⑦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5万吨。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应遵循的能源库存核算原则有( )。
A.时点性原则
B.实际数量原则
C.以验收合格、办理入库手续为准的原则
D.按所有权统计的原则
(2)下列属于该企业的产成品库存的有( )。
A.尚未验收入库的煤炭3万吨
B.未办理退库手续的有质量问题的煤炭1万吨
C.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5万吨
D.盘亏的煤炭3万吨
(3)该企业2009年末的煤炭库存量为( )。
A.77万吨 B.68万吨
C.74万吨 D.71万吨
(4)本题所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该企业库存量的煤炭共( )。
A.12万吨 B.18万吨
C.17万吨 D.11万吨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3.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4.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5.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6.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7.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8. 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这一指标是( )。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9.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10.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1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13. 环比发展速度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
14.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5.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
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
16.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
17.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建筑业 B. 金融业
C. 房地产业 D. 教育
1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
A.表号 B. 有效期限
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 填报时间
19.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
A. 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 B. 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
C.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D.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0.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 3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1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
21. 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
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
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 D.所有法人单位
22.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
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23.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下列哪个选项的指标为主?( )
A.价值量指标 B.实物量指标 C.购进量指标 D.消费量指标
24.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
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
25. 下列哪项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
A.企业资产 B. 增值税 C.工资和福利 D. 企业损益
26.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
A.谁购进谁统计 B.谁管理谁统计
C.谁销售谁统计 D.谁加工谁统计
27. 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
A.个体经营户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
28.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
A.资源税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
29.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内容中的是( )。
A.房屋基础和结构建设 B.房屋内水、电、暖、卫工程建设
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D.房屋装修
30.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3200人,就业人数为368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
A.9% B.8.7% C.9.5% D.8%
字数满了,后面不能输入了
『贰』 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贸易统计制度的方法
我国的贸易统计工作,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过了2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适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又必须承认目前的贸易统计工作是相对被动和落后的。认真反思近些年我们走过的路,我认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尤其在贸易统计制度与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和落后状况。
一、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馐悄壳懊骋淄臣剖?葜柿肯陆档闹匾?蛩亍?、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三是要切实加强贸易抽样调查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和规范基层样本企业和样本户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加强对各级贸易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调查员的抽样调查知识的培训等。
从今后发展看,由于目前贸易抽样调查数据占总量的比重过大,而贸易抽样调查工作的难度又很大,客观上形成了对这项工作的巨大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因此今后贸易抽样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与调整贸易餐饮企业的限额标准结合起来一并考虑,要降低限额标准,增加限额以上企业比重,从而减轻贸易抽样调查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滑的局面。如果这一设想实现,下一步就需要从理顺整个统计调查体制的全局考虑,将商品销售额占总额约30%的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的抽样调查工作移交调查队,并定期向贸易统计专业提供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的数据,以便于合拢。这样调整的依据是因为目前调查队的体制是垂直管理,自上至下均有专门队伍和专项经费保证,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特征,从而提高整个统计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
『叁』 企业调查制度指什么
就是为了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及资金供求状况,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预测,为中央银行分析、判断和预测经济运行趋势,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而制定的相关制度。
『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怎么统计
在每个统计局都有一个商业.服务业这个专业,规模以上的是经常性报表也就是每个月都要报,而规模以下的一般就是采用抽样调查这的方法来获取数据
『伍』 请问.到哪里能找到全国情况的数据.是类似北京统计局公布的关于批发零售业数据的表格如下图例子
刚看了下网站,里面说采集渠道是“所有选中的单位均按照《采购经理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通过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上报统计数据。”
所以,我想应该是他们自己根据采购经理调查统计制度,设计一个相关报表,让北京市的企业定期上报,统计出来了的。
我只能想出这么多了,至于你能不能找到国家的这些数据我就不知道啦
『陆』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4) 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形式。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单一表和一览表。一览表是把许多单位的项目放在一个表格中,它适用于调查项目不多时;单一表是在一个表格中只登记一个单位的内容。
(5) 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具体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
(6)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是指确定登记资料的地点;调查时间:涉及调查标准时间和调查期限。
(7) 组织计划:是指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
(6)批发零售统计调查制度扩展阅读: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
调查种类: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所有的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如普查。全面调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抽样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非全面统计报表等。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范围不同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而言的。
2、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1)经常性调查,是随着调查对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随时对变化的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
(2)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一次性调查又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调查是每隔一段固定时期进行一次调查,不定期调查是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而且间隔很久才调查一次。
3、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1)统计报表制度: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表制度。
(2)专门调查: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分类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指对总体不作任何处理,不进行分类也不进行排除,而是完全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加以观察。从理论上说,是最符合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的最基本形式。具体方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层,而后在各层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若干样本单位,由各层的样本单位组成一个样本。
(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相等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样本单位,构成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3)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被抽中的群内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整群抽样对总体划分群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群与群之间不重叠,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只能属于某个群;第二,全部总体单位毫无遗漏,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必须属于某个群。
(4)多阶段抽样:当总体很大时,可把抽样过程分成几个过渡阶段,到最后才具体抽到样本单位。
『柒』 统计调查制度不用对什么作出规定
调查抽样方式
1、按照统计调查制度(方案)规定的时间、范围、指标解释要求认真采集数据,认真做好报表或数据接收的有关记录,保证调查单位不重、不漏,上报及时、准确,特殊情况要做出说明。
2、调查对象上报的纸介质报表填写工整、清晰,使用墨水笔或炭素笔填写;统计指标要填写完整;纸介质报表必须有填表人、统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以磁介质或网络传输、电子邮件上报的统计报表文件名规范、格式正确,无病毒。
『捌』 中国如何实现全面统计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 一、关于"单轨制"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式呢?我认为无疑应选择后者。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没有部门利益的统计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统计信息。否则,统计数据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反映政绩的工具,统计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数据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正在弱化,很多下属企业划归在地管理,也难以再行使统计职能。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发布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这将在下面加以论述。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例如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就要反映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方式和新的人口制度安排,它要正确反映了中国的人口管理正按照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更是对微观人口管理学的超越和对现代人口管理科学的反映。统计工作新机制要深刻理解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育需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生育意愿,在追求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目标时,不采用过去那种简单的控制生育行为的做法,而是通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提供各种生殖卫生、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同时辅以各种政策宣传,文化引导,在群众对社会生育规范和原则充分感知和评价认同基础上,将个体生育观、生育意向纳入群体社会生育规范之中。 三、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发布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
『玖』 统计调查制度是统计调查的核心吗
我国的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统计法》赋予了统计调查制度一定的法律效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
『拾』 我国现行常规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统计方法是什么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哪些?未来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2)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对全体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的一次性的全面统计调查。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情况的统计数据。
(3)抽样调查,也称样本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按一定程序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以此对总体的一定目标量(参数)作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