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前景
发展历程: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什么所谓的连锁零售业,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广州等等出现了外资的。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外资大举入侵,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转变。同时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发展,有的由国企支持,或者由国家支持。
沃尔玛、普马、家乐福、麦德龙、百盛等无数个国际顶尖商业巨头充斥中国大陆超市经济的态势下,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一些超市,如郑州的亚细亚。
现状:
从资本来看,外资控制了中国零售业的绝大部分,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说,我国的消费终端被外国人控制了,定价权也由他们说了算。从现在最新的资料看,国家在布局零售业区域规划,在西部地区,要经过国家规划局同意,对于大的超市来说。
其实是一种限制,在东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发生一些小的转移。
未来前景:外资超市的存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改变。正如外资化妆品牌一样,也如外资合资汽车一样。
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一定会改变现状,至于如何改变,可能会因为国家利益博弈而产生改变。有一点可以确定,一定会从西部开始收回消费终端,拿回商品定价权。
B. 中国网上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可以先从电子商务来看,给你发一篇网上关于电子商务的文章,另外你可以去搜几篇关于淘宝\红孩子\当当等比较成功的零售网站发展现状及分析的文章参考一下.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内涵: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最常的解释是「藉由电脑网路将购买与销售、产品与服务等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而调整交易的基础和型态」,但是电子商务并不是只有在网路放上企业的网页而已,他是代表商业和企业的另种型态。电子商务主要是建构在电子交易系统上,即是将传统的金流和物流数位化,并且发展「资讯流」,这正是电子商务的精髓,而目前的就交易的方式划分,一般而言,有企业对企业的商务(B2B)和企业对消费者的商业(B2C)二种模式。 至於个人与个人(C2C)方面,目前因交易分散且平均金融单价小,除网拍以外,尚不足归类为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
电子商务讲求是速度、便捷和缩短时空的隔阂,经由电脑和网际网路联结的方式可以缩短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进而满足组织、商品与消费者的需要,改善产品、服务与增加传送速度服务的品质,并达成提高各地的商业速度,降低讯息传送的成本。并利用其网路搜寻与取得资讯,可以帮助个人与公司进行决策之制定,不论是哪一种产业,未来会涉入其中,而这也将是未来的商业模式,进一步达到整体企业e化的境界。
电子商务带来冲击:
对於企业电子化所面临的冲击有多大?各国企业和消费的网际网路上,包含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消费者的贸易量和商机(不单是在企业电子化方面),这几年来都是超倍速的成长,即使在今年网路发展出现泡沬化的现象,但美国Forrester Research仍预计在2005年,在全球固网、卫星和光纤的架设,全球商业连网的部份至少达80%,即使开在偏远山区的商家,都能结合网路,达到远距的销售商务,使得全世界的商业不再有国界之分。
C. 如何看待国内线下零售店的发展现状
现在零售店特别的火热,尤其是在便利店开了一个月以后,就发现基本的规模已经运营成功,剩下等的就是收钱就可以了。
我家里面就是开便利店的,当我拿这个手机出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就发现有便利店买东西的钱不断的进行到账,虽然都是一些小钱,可是他们隔几分钟就有一次到账,自己的心情就是特别的爽,线下店的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D. 中国的零售业市场现状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外国的零售集团也纷纷过来抢滩中国市场。随着零售业的逐步开放,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加入我国零售业的竞争中,这样更加促使我国零售业朝着更现代、更多元、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各种因素影响与相互作用下,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多样化、发展迅速等特点。
一、多元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新的零售业态将不断出现。我国地域跨度较大,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者需求差异很大,这决定了我国零售业态多元化的趋势将长期存在。
现阶段的消费者对专业化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专卖店的数量在急剧增加,广受欢迎。专卖店有利于提升企业与品牌形象,并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较高利润,产品与服务都非常专业化,更能做到顾客满意。
三、信息化
我国零售业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们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
四、品牌化
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竞争优势。主要是零售企业要在商品质量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实现高层次化。
五、集团化
由于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渠道价值的巩固和增强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零售商业绩与规模之间呈现“S” 型曲线函数关系,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临界点时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
六、国际化
即实现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
E. 零售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社区超市销售和门店增长快
2015-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36.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0%。2020年1-5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2.74万亿元,同比下降10.60%。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社区消费占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达40%左右。随着消费习惯的转变,大卖场日渐式微,大体量、大规模显然很难满足当下消费者快速便捷的购物需求,社区型超市业态是整体超市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还几乎处于空白的现状下。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F. 当前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国内的零售业现在日渐衰弱,现如今消费者选择的空间逐渐变大,对零售业有很大的压力。或许可以试试其他新颖有前景的行业观察下。昨天我去上海博览会发现一个好东西。一个展位的工作人员对着手机说了一句中文马上就播报出来一句英文,太神奇了!然后我试用了这个手机,居然可以离线同声翻译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太牛了!听展位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小蝌蚪翻译手机可以直接插上国外电话卡,还能打电话,上网!简直好用的不行,和老外沟通毫无压力。我觉得是个很有特色的东西,你可以去网络一下。
G.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商家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
3.自主的购物形式。消费者购物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营业员的依赖性减弱,而仓储式商场正适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4.经营管理机构精简、高效。
5.仓储式商场一般都实行PB战略。PB即Private Brand(私人商标),指零售企业自己策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实行PB战略有三大优势:(1)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也因此降低,一般PB商品的定价要比生产厂商的同类产品降低20%~30%;(2)构造了零售业中流通企业主导下的生产体制,拉近了消费者和厂商的距离,能适时、适量、适需地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无形资产,提高竞争力,包括与供应商竞争的能力。
四、 专业店
专业店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发展迅速,总量大幅增加;专业细分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专业店的发展速度在明显加快,在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与综合百货商场、超市并驾齐驱的一种商业业态。这些专业店以相对价格较低、专业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中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规模的限制等问题。
五、便利店
目前,以上海为代表,便利店发展迅速,上海现有1000多家便利店,经营食品、副食品和日用杂货,品种3000~4000种,平均营业面积200~300平方米。上海的便利店分属于9家便利连锁公司,有着各自统一的门店标识,其中很多门店是24小时营业。有数据表明,在每个网点每次花费在20元以内的消费者占68.2%,40元以上的仅有8%,基本上没有超过100元的。便利店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要,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预计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六、 其他业态
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大城市处于兴建中,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不等,全国正在兴建的约有200处左右,基本上是以娱乐、餐饮、服务、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业态,以无店铺经营为特征、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E-Shop在我国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