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批发零售业的成本核算用什么方法最好
最简单的方法,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 商贸企业一般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2.进价核算法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2)批发零售成本核算哪种比较好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3. 商贸流通企业适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您好 下面的情况您参考 批发零售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进价金额核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并不是硬性规定的,由企业自行选择...
4. 成本核算都有哪几种方法
1、品种法
2、分批法
3、逐步结转分步法
4、平行结转分步法
5、作业成本法
6、分类法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4)批发零售成本核算哪种比较好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5. 批发销售行业成本核算问题~该用什么方法合理
2008年新所得税税法第73条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大多数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是按照加权平均法来核算的;结转存货发出的加权平均法举例:
某企业6月份账面上,库存商品A的期初余额100件,单价10元/件,金额1000元;6月10号购进200件,单价13元/件,金额2600元;6月20号又购进200件,单价12元/件,金额2400元;则在6月底,该商品的加权平均价=(1000+2600+2400)/(100+200+200)=12元/件;
假设当月销售了300件,则本月应结转的该商品销售成本=300*12=3600元
6.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品种法:
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深受它们的青睐。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
2、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订单法。
3、逐步结转—分步法
分步法也称 “计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
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逐步结转法下如果半成品完工后,不是立即转入下一步骤,而是通过中间成品库周转时,应设立“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当完工半成品入厍时,借记“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基本生产”科目。
步骤复杂生产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可以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4、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多步骤复杂生产。
5、分类法
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辅助方法:
1、移动平均成本
原理:在移动平均价格控制下,每次收货、收到发票、及/或订单结算后计算新的物料价格。物料价格通过总存货价值与总库存物料数量计算得到。
优点:使用移动平均价格的优点在于,因自制与外购物料产生的差异均可引起物料价格与库存价值的更新。因为物料价格反映了物料的平均取得成本。
原则上说,物料发放将以当前价格估算。仅在特定情况下,差异分摊至财务会计中的价格差异科目而不是物料库存。移动平均价格仅在以下情况下体现其优势:在最低生产水平下关注物料估算信息;所有差异立即发生;物料价格不会因系统过账顺序而扭曲。
不足:使用移动平均价格的主要缺点是评估物料消耗所使用的价格几乎完全依赖于系统中物料发放的时间点。例如,如果在系统中收到发票的记账晚于货物发放,发票价值不会反映在发放的物料中。因而物料未按其实际采购成本估价。
移动平均价格也不能保证生产流程成本管理的一致性。例如,生产流程改变的效果在完成品中识别不出,同时由于缺乏标杆,在获利性分析中比较不同区域的成果就没什么实际意义。由于记入先前期间的货物移动并未按原期间的价格估价。
而是按当前移动平均价格估价,所以移动平均成本不依赖于期间,这将导致物料估价不正确。移动平均价格的又一个问题是,任何错误输入都能引起物料价格立即不必要的改变。任何之后的货物发放都将按此错误物料价格立即估价。
2、标准成本
原理:通过标准价格控制,货物移动以至少在一个期间内恒定的价格进行估价。物料标准价格通常是标准成本估价的结果。
优点:通过使用标准价格,所有物料移动以至少在一个期间内不变的价格进行估价。因此,标准价格确保了生产过程中成本管理的一致性,并使生产差异明晰化。
期间价格(标准价格)在使用期间成本管理时是非常有用。标准价格可作为标杆使用,由此衡量不同的生产方法,或在获利性分析中比较物料在不同市场细分中的边际贡献。
不足:因为标准价格在整个期间都是恒定的,它不能反映此期间内发生的实际成本。会导致在此期间内采购价格改变很大或生产方法改变的物料估算价格不精确。此问题随着多层次生产方式中的每一新生产步骤而不断加深。意味着产成品成本可能不能反映最新信息。
物料库存价值不能反映当前采购成本,因为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被收集在财务会计中的价格差异科目中而不对物料库存科目进行修正。价格差异科目中收集到的差异不能再分摊到单个物料。也就是说,不能分摊到物料主数据。
3、物料帐
原理:使用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帐组件来确保用最新信息计算实际物料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该组件使用该期间发生的实际成本在期末计算出平均价格。之后可用此平均价格估价该区间的物料存货。在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帐组件里,使用标准价格进行物料预估价。
优点:当使用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帐组件时,在当前期间内仅能使用标准价格作为预估价格。在期末使用此组件按本期间的实际发生成本计算物料平均价格。
然后用此平均价格来估算本期间的物料库存价值。因此,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帐既包含了标准成本价格控制的优点也包含了移动平均价格的优点。若使用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帐,仍应对原材料及贸易商品进行标准价格控制以确保生产流程成本管理的一致性。只有这样做,生产中差异才会十分明晰。
不足:在产品(WIP)不包含在实际成本核算中,换句话说,即使部分或全部物料交货至仓库发生在以后期间,所有本月生产流程消耗的物料均在回冲期间处理。当通过在制品确定重新过账回冲成本到在制品科目时,不调整实际数量结构。
因此,任何消耗物料或作业的价差,完全在当月的产出品中体现。如果未交货,价差“不包括”在物料与成本中心科目。如果部分交货至仓库,所有回冲的零件与作业的价差均分摊到此部分交货品上。将造成完成品生产价格不切实际。
由于数量结构中总包括所有已确定的作业,因此仅对相关期间的交货计算计划与实际价格差异。如果交货错误,成本仍分摊至成本中心。在制品科目仍按所消耗物料与作业的标准成本估价。不会进行实际价格重估。
(6)批发零售成本核算哪种比较好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主要作用:
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小微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如下:
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
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
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
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标准,业务员的业务取向就可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可以使小微企业降低业务风险。
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业务风险,促使企业各部门更加重视成本控制,调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成本核算是加强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利润政策、周转政策和结构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核算
7. 商贸企业有一百多种商品,成本核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 状态) 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 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 制造费用 增加,原材料 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 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 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 制造费用 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作废份数+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1、 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2、 费用性领料明细表:非直接材料,费用性领料:辅料、厂内用品、消耗品等,借方: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
3、 直接人工分配表:将当月生产线直接人员的工资分配到每一个工单,按照工作中心汇总工时,汇总工时作为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借方: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方:应付工资。
4、 制造费用分摊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当月的制费经过多次分配计入工作中心或者产品(ERP系统只要计入到工作中心,系统自动分摊到产品)。
5、 完工入库明细表:当月完工入库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 借方:库存商品/半成品,贷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6、 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统计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库存商品。
7、 在制工单成本明细表:统计工单月初在制的料工费,本月投入的料工费,本月产出的料工费及月末结存的料工费,核对工单在制的料工费与总账是否相符。
8、 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 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 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问:有家公司是按客户订单生产的,没有自己产品,而每个客户的产品又分很多种,每个月的产品也不同,那这样的话,那个库存帐我不知道该怎么设了,基本上是没库存的,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帐上的,一般都是做什么出什么,如果我按每个名称设置明细帐的话.工作就很大,而且好象也没什么必要一样,都是当月进当月出.
请问象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较好.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本月入库发货未开发票就做入库存帐,如果当月入库当月开发票出库的话,就不入库存帐,这样可以吗?.谢谢
答:“按客户订单生产”,材料是客户提供还是公司自购?“没有自己的产品”是没有自己自主销售产品的意思吧。“客户产品很多,每个月产品也不同”这种情况应该不多,产品种类虽多,但是每月新的产品应该在少数。“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帐上”这样的做法不对,货发出后,客户签收货物,主要风险已经转移,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不需要在挂库存账。
因为问题不是很明白,我试着从两种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1、 如果主要材料全是客户提供,公司只提供辅料并提供加工,作为受托加工业务处理,客户提供的材料可以只做数量收发的备查,在总账里只反映自购的材料。当月发货确认即收入,当月领用自购材料全部计入当月费用。(受托加工物资在会计上是要求入库存账的,因为接收客户的材料是要负保管责任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也应该当作企业自己的资产管理,因为一旦没失会承担赔偿责任)
2、 如果所有材料都是自购,必须按照材料的采购挂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材料必须入库并在总账反映在原材料科目。当月材料领用(月末无在线余料和库存)要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商品,销售实现后要结转库存商品的金额至主营业务成本。最好的是能核算到每种产品的成本,简化的处理可以将当月领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不分产品)。
成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好,核算起来很困难,如果要让老板能清楚知道哪个产品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就需要规范物料的收发管理、制订费用分配的标准,如果老板不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按照2方案种的简化处理,现在一些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招人,又想要知道产品的盈利能力,就只有按照产品的BOM(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材料成本(类似标准成本的做法,但只是针对材料部分)。一个季度盘点或者半年盘点一次,库存与总账的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问:楼主的回复,我们的材料是自购,因为公司的性质差不多是属于帮别人加工一类的东西,但是材料是我们买,.但是每月的品种真是很多,而且每个月都不同的呢,所以成品库存就真的不知怎样设了,再请回答,谢谢
答:每个月产品都不一样,那么购买的材料一般不通用,如果材料只是针对某一客户的产品,可以分客户产品核算(以客户归类材料),如果材料期初期末无库存这种情况就特别好处理:当月的购进 材料-A客户 挂一笔账,领用的时候全部转出生产成本。这样是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分析的时候只能对某一客户的产品盈利能力做分析,而不能对产品内部成本因素做出正确分析。
购买的材料通用,每月产品变动频繁,材料种类繁多:将价值较高的材料建立库存账,单位价值低总价值占成本总金额的10%以下的部分材料可以作为费用处理,每月采购即计入当月费用,不作为库存管理。但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向某一供应商采购的材料一部分进入库存,一部分计入费用会有较大的工作量。最好的还是将全部材料建立库存账,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计算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逐步规范吧,做会计工作如果成本都做不好,没有人会认可的。
8. 批发零售企业采用什么方法核算成本
建议你采用批发形式核算,如果采用零售核算的话,售价如果调整,你必须走调价单,不然库存总金额肯定不符,采用批发核算,主要把销售明细数量搞清,月末按每个商品的销售数量,按进价结转销售成本。
9. 超市等零售业采用什么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
1、售价核算
优点:计算简单、方便、直观
缺点:无法得到毛利;
2、移动加权平均
优点:能到每个品项的当前库存成本
缺点:管理相对批次简单,得到的毛利也相对准确;
3、批次
优点:管理精细,在各业务中都可指定发生当前业务的商品是属于哪个批次的
缺点:管理成本太高;
超市一般是移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核算。
10. 商业成本核算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期初+本期购入-本期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售价*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本期已售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