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一是产品产量法,即总产出=产品产量X单位价格。这种方法需要掌握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价才能使用,目前主要是农业和工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二是销售收入法,即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这种方法需要会计资料,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三是特定计算法,包括“毛利额”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经常性支出”计算法。这种方法是针对特定的生产活动,在特定的产业部门采用。其中“毛利额”计算法适用于批发零售业;“间接”计算法适用于金融保险业; “经常性支出”计算法适用于实行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Ⅱ 批发零售业的基本情况
概念定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批发零售业共包括2大类、18中类、92小类,详情见附件。
批发业是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企业、事业、机关批量销售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批发商可以对所批发的货物拥有所有权,并以本单位、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活动;也可以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而以中介身份做代理销售商;还包括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中固定摊位的批发活动。
零售业指从工农业生产者、批发贸易业或居民购进商品,转卖给城乡居民作为生活消费和售给社会集团作为公共消费的商品流通企业。它是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包括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还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加工生产,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
目前我国的客户中,从事批发零售行业的客户占45%,包括从事服装、图书、建材等产品销售的客户,均属于此类行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当地政府根据从业人数与销售额来规定的一种划分界线,比如某市批发业限额以上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贸易业限额以上是指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每个城市的这个限额都不同的。
Ⅲ 货币金融服务企业的总产出等于什么
总产出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载自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用书 统计业务知识第三版)
中文名
总产出
定义
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反映
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包括
新增价值,转移价值
计算方式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
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是营业收入,即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银行企业总产出加上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
Ⅳ 批发和零售业怎么填
是填销售额。
Ⅳ 总产值与总产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从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来看,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分行业来看,有些行业的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如农业总产出等于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运输邮电业总产出就是运输邮电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出与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值基本相当。两者区别:(1)核算的范围不同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农、工、建、交、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核算范围是全社会各个行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2)工业总产出与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总产值的概念有差异A.核算基础不同,总产出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总产值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B.核算方法不同,总产出以销售收入为基础,通过调整库存得出本期生产总成果,总产值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C.核算范围不同,总产出包括主营和附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出包括与其口径相同的增值税,工业总产值不包含增值税。同时,严格的说,工业总产出中还包括了“废品销售收入”的价值,工业总产值中则不包括。
Ⅵ 工业总产出的简介
total instrial output
总产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从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来看,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
分行业来看,有些行业的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如农业总产出等于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运输邮电业总产出就是运输邮电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出与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值基本相当。
Ⅶ 什么是批发零售业具体是什么样的
批发零售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目前,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上处于较快上升阶段。从长远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结构上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我国批发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中长期宏观环境。
零售业
①交易对象是为直接消费而购买商品的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集团消费者。消费者从零售商处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转卖或生产所用,而是为了自己消费。
②零售贸易的标的物不仅有商品,还有劳务,即还要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安装、维修等。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零售提供的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已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或领域。
③零售贸易的交易量零星分散,交易次数频繁, 每次成交额较小,未成交次数占有较大比重,这是零售应有的定义。正由于零售贸易平均每笔交易量少,交易次数频繁,因此,零售商必须严格控制库存量。
④零售贸易受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比较大。零售贸易的对象是最终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表现为无计划的冲动型或情绪型。
面对着这种随机性购买行为明显的消费者,零售商欲达到扩大销售之目的,特别要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需求兴趣,一定要有自己的经营特色,以吸引顾客,备货要充足,品种要丰富,花色、规格应齐全。
⑤零售贸易大多在店内进行,网点规模大小不一,分布较广。由于消费者的广泛性、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在一个地区,仅靠少数几个零售点是根本不够的。
零售网点无论从规模还是布局上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适应消费者购物、观光、浏览、休闲等多种需要。
⑥零售贸易必须依靠周转速度取胜。相对于批发贸易,零售贸易每次交易额小,因此必须注重提高成交率,提高贸易资本的周转速度,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使贸易资本周转更快、更有效率,做到薄利多销,快买快卖。
对企业来说:
(1)企业有自己的经营门店,直接售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如办公用品、小轿车等)的商品。
(2)企业无门店,通过网上或电话售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
(3)企业对医院、学校等非盈利机构销售的中西药品、医疗器械、教学用品及设备等。总之,零售业的销售对象是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销售的商品是以生活消费或公共消费品为主。常见的零售业有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等以销售生活消费品为主的企业。
批发业
与零售业相比较, 批发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批发业的交易额一般较大。批发业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于批发业而言, 资金较劳动更为重要, 资金问题往往是决定批发商经营成败的关键。
②批发业的商圈比较大。中小批发商业一般集中在地方性的中小城市, 但经营范围会辐射到周围地区;大型批发商业往往分布于全国性的大城市, 其经营范围可以涵盖整个国内市场, 有些还可以开展进出口业务, 其商业圈还可以突破国界。
③服务项目相对较少。由于批发商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组织购买者而非个人消费者, 因此相对而言, 批发业的服务项目要较零售业少, 而着重于通信、储运、信息、融资等方面, 表现为组织对组织的服务,交易往往具有理性化。
对企业来说:
(1)企业以售给国民经济各行业用于生产经营、勘察设计、科研试验等商品为主。
(2)企业以售给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用于转卖或经营的商品为主,包括售给外贸部门出口或加工后出口的商品。
(3)企业以直接向国(境)外出口的商品和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的商品为主。批发业的销售对象是另一个生产经营或转卖(含直接出口商品)的企业,销售的商品有生产经营用途,也有生活消费用途。
(7)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扩展阅读:
从事批发零售类的客户,在我行申请授信,除了要符合总行规定的有关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几项基本条件:
1.注册从事批发、零售业务且年检合格的企(事)业法人;
2.在本地经营期限1年以上,对经营年限不满3年的要多加关注;
3.具有稳健的经营作风,稳定的供销渠道和良好的经营记录,并要提供进销货渠道的相关资料;
4.具有真实的销售背景,所经营商品市场情况比较稳定;
5.最低资本金要求:项目资本金比例要达到35%及以上;
6.通过人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显示与银行往来记录良好,对于禁入类客户要查明其逾期原因,其中因信用卡年费而造成逾期的客户可酌情考虑;
7.客户提供我行认可的担保,目前只有自有房产抵押和租赁权抵押。
Ⅷ 零售商业的几种主要形式是什么
零售商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
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
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商业特点:
把消费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用以满足生活需要的商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零售是最后的流通环节,商品经过这一环节,就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在此以前,消费品不管怎样被转卖,都没有离开流通领域。
但是,零售商业并没有承担全部的零售贸易,它只是零售贸易主要的经营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品是通过生产者自己或生产组织所设立的流通机构直接供应给消费者的。
(8)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扩展阅读:
销售对象:
零售商业出售的商品主要是消费者个人需要的生活资料,也包括机关、团体、军队、学校、企业等集体需要的生活消费品。受个人生活消费的特性所决定,它与批发商业相比,有网点多、经营规模小、每次交易量小等特点。
零售商业早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就出现,开始是在城市,以后才逐渐扩及农村。其供应方式有:
①固定供应地点,摆摊设店,称为坐商。
②串乡走巷,流动售货,称为商贩。在城市中,这两种方式并存;在农村,则以商贩为主,只是到农村发展起集镇以后,才有坐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零售商业得到了广泛发展,而且在城市中密集,形成了许多以发达的零售商业为主的繁华市区和商业街道,出现了大型的和专业化程度高的优质服务的商店,并有百货公司、超级市场、邮购公司等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又出现了购物中心、电脑电视商店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零售商业继续得到发展。
Ⅸ 工业总产出和工业总产值的区别是什么
工业总产出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在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们的区别如下:
1、核算基础不同
总产出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
总产值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
2、核算方法不同
总产出以销售收入为基础,通过调整库存得出本期生产总成果。
总产值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
3、核算范围不同。
总产出包括主营和附营业务收入。
总产值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工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1、产品产量法
总产出=产品产量X单位价格。
这种方法需要掌握各种产品产量和单价才能使用,农业和工业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2、销售收入法
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
这种方法需要会计资料,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3、特定计算法
包括三种:“毛利额”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经常性支出”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特定生产活动,在特定的产业部门采用。
“毛利额”计算法适用于批发零售业,“间接”计算法适用于金融保险业, “经常性支出”计算法则适用于实行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 工业总产出
Ⅹ 统计局考试复习资料
看这个《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统计基础知识
1、总体与总体单位。(概念)(P4页)
2、变异与变量。(多选)(P6页)
3、统计的工作过程。(多选)(P8页)
4、重点调查、抽样调查。(P17页)
5、统计整理的内容。(P26页)
6、统计整理的方法。(P27页)
7、分组的方法。(P30页)
8、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P31页)
9、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例2)。(计算)(P34页)
10、统计指标的种类。(P50页)
1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重点是区别)。(P52)
12、平均指标的概念(重点是特点)。(P61页)
13、标准差。(计算,例18)(P70页)
14、时间数列的概念。(P73页)
15、时间数列的种类。(P74页)
16、时间数列的特征。(P75页)
17、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P75页)
18、根据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计算,例8)。(P81页)
19、发展速度。(概念)(P83页)
20、增长速度。(概念)(P84页)
21、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计算方法)(P85页)
22、统计指标的概念。(P88页)
23、统计指标的作用。(多选)(P89页)
2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列计算表如6—2所示)(P92页)
25、分层随机抽样。(P104页)
2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此。(多选题)(P107)
27、统计分析的特点。(P115页)
28、统计分析的程序。(判断题)(P115页)
29、对比分析法。(P118页)
30、速度分析法。(概念)(P119页)
二)统计实务
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概念)(P127页)
2、周期性普查制度。(重点)(P127页)
3、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6点)(P131、132页)
4、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P132页)
5、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P136页)
6、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写规则。(P137页)
7、三次产业划分规定。(P139页)
8、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P143页)
9、工业总产出。(P150页)
10、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P151页)
11、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P153页)
12、运输业运输量、周围量统计。(定义)(P155页)
13、能源消费量。(概念)(P159页)
14、能源库存量的统计和产成品库存的定义。(P164页)
15、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概念)(P168页)
16、成本及费用。(管理费用)(P171页)
17、增值税。(定义)(P174页)
18、期末人数,平均人数。(P181页)
19、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P183页)
20、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P185页)
21、新增固定资产。(P191页)
22、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P195页)
二、统计法基础知识
1、政府统计┅┅┅┅基本任务。(这段内容)(P1页)
2、统计法的特点。((P4页)
3、统计法的表现形式。(P5页)
4、统计法的作用。(简答)(P6页)
5、统计法的基本原则。(选择)(P8页)
6、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在12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简答)(P14页)
8、政府统计调查。(P18页)
9、《统计法》还规定,~~~~~~~~~临时调查。(P20页)
10、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问答)(P21页)
11、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认真执行。(P22页)
12、调查形式,~~~~~~~~~~~~~、填报日期。(P23页)
13、普查是~~~~~~~~~~~~~~~地位和作用。(P24页)
14、定期全面统计报表,~~~~~~~~~~~~不得伪造、篡改。(P25页)
15、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注意:发放范围4)(P27页)
16、《统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公众共同享有。(P34、35页顶行)
17、由于统计数据是~~~~~~~~~~~~~部门予以发布。(P35页)
18、2.审批程序。(P36页)
19、《统计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重要组成部分。(P37页)
20、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保密。(P38页)
21、保守商业秘密。(重点39页最后一行)(P38页)
22、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逐流、不看眼色行事。(P45页—46页第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