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个人的养殖龙虾基地,有充足的龙虾货源,我想推销到酒店饭店水产批发市场,我该准备些什么
先印制名片,写上你的大名电话号码,印上个龙虾养殖基地销售经理什么的,再带上小龙虾样品去酒店,饭店推销,谈妥价钱后就可以组织发货了,祝你好运!
B. 龙虾饲料里加的丁克是什么成份
1.1肥水控青苔
今年的养殖前期进入一个死循环,水瘦-有青苔-水瘦-有青苔,基本上青苔占到整个塘口60%的面积。养殖户纷纷反应青苔药效果变差,杀青苔效果好的对水草和虾苗有一定的影响。杀不是唯一的办法,也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持续使用青苔药效果确实会变差,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留下的青苔都是有一定的抗药性了。
我们一直提倡肥水来控青苔,可是养殖户都说我青苔起来了还好肥吗?确实不好肥,所以我们要把青苔扼杀在“摇篮里”在年前(11-12月份)用藻乐肥(藻博士)+水晶膏来保证一下水体的肥度,这样的话来年的青苔会明显的减少。等到3、4月份再次进行肥水的时候可以配合一点儿腐殖酸钠配合肥料来进行遮光,然后低温肥水可以用全能(黑能)+藻乐肥(藻博士),快速进行肥水。
1.2肥水保温
肥水的塘比不肥的塘水温低2~3度,虽然说小龙虾这个东西耐低温不耐高温,但是,低于12℃它是不进食的,这样就拖延了小龙虾上市的时间,所以,前期肥水是有必要的,保证小龙虾在高价的时候上市。
2.体(小龙虾体质)
2.1
泡苗
刚进苗的时候,原池塘的苗种密度大加上中途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损伤,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后期养殖过程中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甲壳溃疡,影响售卖。进苗之前除了做一些解毒、肥水的基本工作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泡苗,一个是增强虾苗的体质,保证成活率;第二个就是去除虾苗身上的一些杂菌,我们推荐金维安(金维安优硒)+蛭菌110来进行泡苗工作(一组可以泡到400-500斤苗)
增强抗病能力
小龙虾的体质好,抗病能力也强一些,减少一些细菌疾病的发生。在进入5月份之后,饲料的蛋白要控制在24~28左右,降低蛋白含量,避免小龙虾的提前性成熟(青壳虾比红壳虾贵3-5元/斤)。可以在投喂的精饲料里面掺一些煮过的黄豆和玉米,给小龙虾提供更全面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这时候就要注重肠道和肝胰脏的护理,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这时候体虚毒气重,应注意体内的排毒以及营养的管理,营养前面说过了,饲料加上一些粗粮,然后就是体毒的管理,注意一下内服甘舒康+丁克,甘舒康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素,缓解肝胰脏的压力,丁克可以调理肠道,使龙虾吃料更快,上市更早。
.底
对于底质问题养殖户还是比较在意的,因为毕竟黑底板的小龙虾特别影响价格,前期的话可以使用一下生物型的改底FS-底改菌,等到4、5月份,温度升高之后,细菌滋生较多,底部发酵较快。这时候一定要使用化学型的改底底居龙虾安或者整底(底博士)配合使用。杀灭一些底部的有害厌氧菌,保证龙虾在底部“舒服”的生存。
C. 我想卖龙虾不知那里进货
我们苏北有,本地货好吃
D. 找龙虾信息,找龙虾货源,批发龙虾,怎么找龙虾供应商
上农享网nx28去发布你的龙虾信息,让供应商找你,nx28是最好的水产品农产品信息免费发布网,网络里搜索nx28即可
E. 我想做小龙虾生意,不知道在哪里批发,想找个老板小龙虾老板直接联系,不知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渠道,134
你想做小龙虾生意,那你到就到水产商店联系,这样就可以找到老板
F. 安徽省哪里可以批发大龙虾
水货市场
,源头到大湖的码头去
G. 送龙虾赚钱吗
每年伴随着夏季来临,小龙虾又进入了消费高峰。
这是我们在大排档经常看到的吃小龙虾的情景,小龙虾虽然好吃,但是人们吃小龙虾的一些细节,却有点不太雅观。
小龙虾的肉都集中在前面的两只钳子和尾部,要想把肉吃进嘴里,可真得费点功夫。
消费者:“壳太硬了,用手,手就容易脏。”
消费者:“不好剥,因为太好吃了,剥得太慢了,吃得太快了,吃过了还要擦手,擦手才能再吃,费事。”
人们抱怨剥壳又脏又费事儿,如果吃小龙虾不用剥壳会怎么样呢?
消费者:“那当然好了,那我紧着往嘴里送多好。”
小龙虾是甲壳类动物,都长着坚硬的外壳,不剥壳就吃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南京市有个餐馆,就推出了一道菜,不用剥壳直接吃的小龙虾。
记者:“整个放到嘴里。”
消费者:“嗯,很有嚼劲,蘸蘸吃吃很入味。”
这种可以直接吃的小龙虾不是没有外壳,只是它的壳很薄很柔软,所以人们把这种小龙虾叫软壳虾。硬壳的小龙虾一般收购价也就10几元钱一斤,但这种软壳虾每斤收购价却是80元钱。
提供这种软壳虾的人叫张天祥,他就是靠这种软壳虾带领当地合作社走出了困境,也为他自己积累了上百万元的财富。
南京是全国小龙虾消费形成气候最早、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2006年,看着原来两三角钱一斤的小龙虾价格飙升到了十几元钱,张天祥放弃了在城里做建筑工程的工作,回到老家南京市马集镇开始养殖小龙虾。
张天祥:“野生小龙虾少了,吃的人多了,小龙虾自然野生生长,供不上人们的消费。”
当时南京每天要消费二三十吨小龙虾,但本地适宜养殖小龙虾的水面有限,还没有几个小龙虾养殖户。张天祥正是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空档。回乡第一年张天祥试着养了15亩,当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2008年,张天祥把养殖面积扩大到300亩,并且带动周围农户形成了上千亩的养殖规模,但没有想到,这一年卖虾却困难重重。
小龙虾养殖户 王洪财:“不行,价格不行,大的当时是几元钱一斤,现在大的是20元一斤,才上市时是20多元一斤,一般的是十几元一斤,才开始是几元钱一斤,利润都让小商小贩拿去了。”
一方面是一些收购商压价收购,另一方面,外地小龙虾正在纷纷抢滩南京市场。
在南京市惠民桥下,有一个小龙虾交易市场,每天凌晨,来自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小龙虾汇集在这里,发往南京的各个市场。
江西小龙虾经销商:“反正这个市场,我估计高峰期要十几万斤小龙虾,一天十几万斤。一天正常的情况是几万斤,最少也要几万斤小龙虾。”
江西小龙虾收购商:“没有哪个市场比南京大。”
针对南京人喜欢吃大虾的特点,外地来的小龙虾个头儿越来越大。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这都是多大规格的,1.2两,1两多的,最小1.2两。”
记者:“你们在那边把规格分好了?”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一开始就把规格分好了。”
记者:“什么规格的运到南京来?”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一般都是8钱起步的和1两以上的。”
为摆脱收购商的控制,2007年底,张天祥组织其它31个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他被推选为理事长。但合作社因为人力和财力的限制,无法对小龙虾进行分级销售,只能以统货推向市场,这种销售方法难以抵御外地小龙虾的强劲势头。
张天祥:“2006年和2007年时,几乎上了7钱的小龙虾,就能卖到12元、13元一斤,到了2008年 看到1.2两的小龙虾很正常,1两和1.2两的小龙虾都很正常,消费者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
合作社一天的生产能力达到3000多斤,但是够1两以上规格的小龙虾只有五六百斤。看着市场红火,手里有虾却挣不到钱,张天祥非常恼火。小龙虾大排档,是张天祥经常去的地方,人们吃虾剥壳的情景给他印象很深。看到人们吃小龙虾的尴尬和不便,张天祥突然想起了自己池塘里的一种小龙虾,也许它能够救活自已和合作社。
自从养起小龙虾,张天祥和妻子就住在了池塘边上。因为当地水鸟比较多,每天都会吃掉四五斤虾,张天祥住在塘边就是为了方便巡塘和趋鸟。就在2007年6月的一个晚上,张天祥巡塘的时候,看见一只小龙虾伏在水草里面一动不动。
张天祥:“我以为是被天敌还是鸟,戳了一下子,把头上的壳子戳破了。”
就在张天祥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他发现这只小龙虾并没有死。
张天祥:“这个壳子掀开来自动地掀开来,躺在水里面 ,慢慢地把前面两个鳌脱掉,脱出来,一点一点脱,脱到最后这一边还有四个小爪子,再慢慢脱,脱到最后脱后尾。”
记者:“尾巴的壳是最后掉的。”
张天祥:“对。”
这只小龙虾竟然像脱衣服一样,把包在身上的外壳一步步地脱了下来。脱下来的壳子仍然像一只完整的小龙虾。张天祥早就知道小龙虾会脱壳,但没有亲眼见过,更没有想到小龙虾脱壳时会有这么费劲。
张天祥:“就像女人生小孩一样,九死一生,女人生小孩有医生有家人在陪伴她,顶多哭哭疼疼喊喊,它也没有它的同类陪伴,一分钟,两分钟挣一股劲,把壳子使劲往下挣,如果挣了一半中途来一只鸟或者它的同类来就把它吃掉。”
脱了壳的小龙虾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一个养殖户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他刚从池塘里捞上来的脱壳虾。
记者:“这个是软壳的吗?”
养殖户:“对,软壳的,你摸摸看。这没有劲啊软绵绵的,钳子都是软的,软绵绵的。”
记者:“很软很软。”
养殖户:“才拿到的时候整个抓不上手。软的才脱掉。”
记者:“这个爪子也脱壳吗?”
养殖户:“都脱了?”
养殖户:“它的爪子不是在这吗?”
记者:“一起脱的?”
养殖户:“连着胡子都脱,全身脱。”
记者:“爪子、胡子。”
小龙虾脱完壳身体都非常虚弱,因为没了硬壳儿的保护,很容易就被天敌或者同类吃掉,自从那次亲眼看了小龙虾脱壳,张天祥对脱壳虾就格外照顾。
张天祥:“多种水草,每亩水草的密度达到60%至70%。”
记者:“多种水草,能够?”
张天祥:“它就隐蔽起来了。”
记者:“安全了。”
2008年6月,小龙虾进入了销售旺季,各地小龙虾再次涌入南京市场。合作社的小龙虾销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一天,张天祥给合作社的所有成员打了一个奇怪的电话,让他们把田里的脱壳虾抓上来。
王洪财:“我说这个难弄,这个比较少,他说你捞。”
这时正是小龙虾生长旺季,每天都有脱壳的,王洪财第一天就逮到了一些。担心小龙虾离开水存活时间不长,他特意在水盆里面养了起来。但是第二天,当张天祥来取这小龙虾的时候,他突然对王洪财发了火。
张天祥:“比硬壳的要软一点,比软壳的要硬得多了,我说你这个是硬壳虾,不是软壳虾了,软壳虾抓在手里要像豆腐脑一样的。”
王洪财:“我很纳闷,时间也不长,几个小时一摸就变硬了。”
面对张天祥的责备,王洪财也很恼火,然而其它农户送来的虾也没有一只是软的。怎么软壳的一夜之间就变成硬壳的了?张天祥感到困惑,在中国药科大学,张天祥请教了对小龙虾有一定研究的何执中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何执中教授:“小龙虾的壳很厚重,厚重的原因在于它含有大量的钙,但是在它脱壳的时间,它把90%以上的钙吸收回体内,在不长的时间内吸收回体内,所以它要在短短的几小时内,使软壳迅速钙化硬化,钙吸收回体内,然后再输送到新生的软壳里,也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过程。”
原来软壳虾外壳钙化速度非常快,只要两三个小时壳会变硬。在何教授建议下,张天祥把软壳虾捞上来后第一时间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软壳虾储存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有市场吗?
餐馆经营者:“刚才进去吃饭的客人也讲,我们也想壳子软一点,剥起来更方便一点,但是我们这地方没有。”
餐馆经营者:“如果要有充足的货源,饭店比如说我一天用50斤,他就能把50斤保证给我送过来,保证一天我能卖得掉,那应该是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08年,以小龙虾为特色的餐馆在南京开始兴起。了解到餐馆对软壳虾很感兴趣,张天祥决定,就用软壳虾带动合作社的销售。
周谧经营着一家龙虾餐馆,小龙虾在他的店里是每桌必点的特色菜,这里一两以上的小龙虾,一只卖5元钱。而为了让顾客吃虾方便,周密想尽了各种办法。
周谧:“把前面的胡须和小爪子都剪下去,因为它的爪子就是往泥里面钻的,爪子比较脏,还有头、胡须这个地方都比较脏,所以把它们剪掉了。”
脱壳虾浑身软绵绵的,顾客省了剥壳的麻烦,周谧很感兴趣,给张天祥开出了80元一斤的价格。
周谧:“80元钱不贵,因为这个在市场上是很罕见的,因为在我们店里 ,硬壳小龙虾就是一般的小龙虾,都是4元、5元一只。”
软壳虾迎合了一部分顾客的口味,成了周谧店里的招牌菜。
消费者:“嚼的时候很有嚼劲,肉和壳子一起咬,很爽。”
消费者:“口味比较独特,可以说是入口即化,并且吃起来方便,硬壳虾吃起来,不小心沾到衣服上还有手上,满身都是,软壳虾就不一样了。”
当周谧提出让张天祥提供稳定货源时,张天祥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跟自己的硬壳虾搭配销售,让合作社成为周密唯一的小龙虾供应商。如法炮制,张天祥也敲开了南京市近百家餐馆的大门。2008年,张天祥的300亩小龙虾收入达120万元。合作社的500吨小龙虾也都卖上了好价钱。
养殖户:“一两以上的20元一斤,一两以下15元一斤。”
张天祥:“这两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我们六合来讲,到8月份,市场的占有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四五。”
软壳虾1斤卖到80元,这是硬壳虾三四倍的价格,面对很多客户上门求购,张天祥却有些为难了,合作社32个农户一天最多也只能捞到一两百斤软壳虾,他只能对酒店限量供应。现在张天祥在专家的指导下正计划进行软壳虾的工厂化养殖。
H. 南通龙虾批发,哪里有龙虾批发
南通小龙虾批发针对酒店,饭店,市场,规格齐全货源稳定。长期供货,点156话6513码7002
I. 宜兴储氏龙虾
一、姓氏源流储(Chǔ)姓源出有二:1、源自上古有储国,国人以地名为氏。相传上古时有储国,储国人的后代以国号地名“储”为姓,称储氏,世氏相传。2、源出以祖(王父)名字为氏。据《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字储子,曾与孟子相交。储子的后代很昌盛,其支孙以祖字“储”为氏,可证储氏家族最早的渊源是在齐、鲁一带,是今天储姓的来源。又,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王父名“储”为姓。得姓始祖:储太伯。根据历来姓氏学者考证,我国的储氏是齐国和孟子结交的储子的子孙。关于这段源流,《姓氏考略》和《千家姓查源》上也有记载。储姓家族历史悠久,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已出名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晋以后称盛于江南各地,尤其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境地,储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储氏后人尊储太伯为储姓的得姓始祖。[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海陵储氏支谱》记载:考储氏,肇始于周,作相于齐,彪炳史册世人而知之。由此可见,储姓起源于周朝。泰州《储氏家谱》记载的储氏第一世,是唐代的文羲公,居住在毗陵(今常州市),至今已1200多年。元朝末年,储氏家族从宜兴迁往泰州。据家谱记载,元末动乱,储氏十九世宁七公卸官归隐,和兄弟宁八公共同商议迁往海陵。来到海陵后,他们发现这地方有着丰厚的鱼盐之利,就决定在水乡溱潼镇建宅居住,这就有了后来的溱潼水云楼。现在的溱潼,还有储家垛、储家沟等地名,有200多储氏后裔在这里生活。后来,宁八公转而迁徙上海;宁七公一个名叫劝的次子,从溱潼迁到泰州;还有一个分支,则迁往如皋坎上(包括海安、南通等地)。世代繁衍,如今,有230多储氏后裔生活在泰州市区。到了1945年,储氏第三十七世子尔侗、尔巽因为修铁路迁至台湾。1988年,由于子女全部在美国任职,尔侗又由台湾迁往美国,客居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这是储氏家族迁居美国的第一代。从家谱中能看出储氏先人迁徙的足迹,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不断繁衍家族的血脉涌动。宁海储氏渊源,笔者最近带着宁海《储氏大宗祠谱》,到上海图书馆与国内储氏主要宗谱——江苏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核对,证实宁海储氏系唐代著名诗人、监察御史储光羲后裔。据宜兴《丰义储氏分支谱》记载,储光羲有“江南储氏始祖”之称。后裔在延陵(丹阳)繁衍到宋代12世时,因兵戈扰攘,11支后裔中除1支留居外,其余均迁居宜兴、常州、扬州、池州、泰州、云南、贵州等地。尤以宜兴储氏最为发达,先后出过30名进士。宁海储氏以丹阳籍台州刺史储尹之为始祖。宁海储氏自储尹之始,至今已900余年,族人近万人。著名人士有五世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储国秀,曾任江阴知事,作《宁海县赋》;30世储建国创杭州中国钱币博物馆,为著名钱币收藏家等。储姓为阜阳最久的世族之一。明朝弘治年间出了个进士,官居河南道坚察的储珊。储姓族人多住在城东十里井和城西西湖以西、程集以东一带地方。储姓有功名及做官的不多,仅道光年间出了个举人储殿卿,因而政治地位比其他七姓稍低。储姓宗祠在文德街北头(今第四粮站)。不少人在推算阜阳八大家时而忽略了储姓其实储姓世居颍州七百年之久,字派(传宗接代的字派)至今不乱,仍保留世族大家的遗风。(余略)[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储用:宋代学者,在朝廷做官,为官有惠政,曾得朱熹的赞赏。他从书本上得到治理下的道理,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他又一心为民,这样,就取得了很好的政绩,为百姓带来许多好处。当时的大哲学家朱熹,非常夸奖他。储珊:字朝珍,南直隶颍州(治今安徽省阜阳)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十七年(1504年)任新乡县(河南省)知县。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知州储珊主修《颍州志》脱稿,共6卷。储欣:字同人,清朝宜兴人。自幼好学,精通经史。早年无意仕途,以制艺为业。直到60岁,始领康熙乡荐,一试礼部不遇,遂闭门著书。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陆草堂集》六卷。选编《唐宋十家文全集录》51卷。储光羲:储光羲(约707-约763),祖籍山东,迁居江苏丹阳。出身官宦之家,勤学聪慧。开元十四年(726年)20岁左右的他中进士,授翰林,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安史之乱起,叛军陷洛阳,他不得已受伪官,因之而被系狱,约于宝应二年(763年)平乱后遇赦,被降职流放客死岭南。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时,诗风质朴、古雅,富有民歌风韵。后人常将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著作有《九经外义疏》20卷等,皆失传,诗文集70卷仅存诗集5卷,《全唐诗》辑为4卷。储敦叙:北宋晋江人,字彦伦。崇宁(1102-1106年)间进士,历任龙溪县丞、甯德县令,皆有惠政,民为其立生祠。后为贺州通判。著有《玉泉集》。储尹之:字思弼,号赤岩,宋元佑三年(1088年)进士,官台州刺史,任满后定居宁海。宁海谱上代追溯到曾祖千七公储旻。据宜兴谱记载,储旻系储光羲12世孙,这一点两谱一致,证实储尹之为储光羲15世孙。另外对储尹之堂兄储兴之系下的19世储宁七、储宁八的迁徙记载,两谱亦可找到吻合点。储秘书:宜兴人,清代学者。乾隆皇帝时的进士,在河南郑州任知府,他博览经史,性淡泊,为官顺应天意民心,老百姓感到很自在,他自己也有时间著书立说。储安平:江苏宜兴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作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在桂林《力报》任主笔。民国34年春,在湖南辰奚“中国晨报”任主笔。日军侵占桂林后,在重庆创《客观》周刊,民国35年春赴上海,创《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同时兼复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编辑本段]四、郡望堂号1、郡望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夏县。据《风俗通》记载:齐大夫储子之后。望出河东。颍阳郡: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巨阳”,秦代属“颍州郡”,汉为“细阳”,魏晋为“宋县”,隋为“颍阳”,唐、宋并入“汝阴”,元属“颍州”,明改隶“凤阳府”。2、堂号盛著堂:此堂为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储氏总祠的堂号。宗祠共3座,均在储巷村,“盛著堂”储氏系从山东河东郡迁来,世代繁衍,后人建祠祭祀,族人以“五凤齐飞”(指储氏上代曾有1家5人同时及第)激励子孙好学上进求取功名。============================================================【储姓宗祠通用对联】〖储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源自储国;望出河东。——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储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玉泉文集;汜水诗名。——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晋江人储敦叙,字彦伦,崇宁年间进士,历官龙溪丞、宁德令,都有惠政,百姓为他立生祠纪念,后官贺州通判。著有《玉泉集》。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储光羲,祖籍兖州,迁居延陵,开元年间进士,官安宜尉、汜水尉等,天宝年间任监察御史。其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有诗集、文集。-----------------------------------------------------------------〖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御史家风远;颍阳世泽长。——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储氏宗祠联。全联说明代储珊,颍州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草要含青色;节操方松筠。——唐·储光羲撰储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唐代诗人储光羲诗句联。方庆举鸿博;静夫双第一。——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清源知县储方庆,学广期,宜兴人。康熙进士,举鸿博。有《遁庵文集》。下联典指明代吏部右侍郎储鹳,字静夫,号柴墟,泰州人。九岁能属文。成化中乡、会试皆第一。工诗文,好引荐知名士,淳行清修,卒谥文懿。有《柴墟斋集》。-----------------------------------------------------------------〖储姓宗祠六言通用联〗人品分臧别否;诗意清骨灵心。——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战国时齐相储子的事典。孟子在平陆,储子致币以交,孟子受之而不报。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储光羲。储光羲,兖州人。开元进士。官监察御史。有正论、文集、诗集。-----------------------------------------------------------------〖储姓宗祠七言通用联〗无锡贞义传名远;建阳善政播惠长。——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名人储福,无锡人。靖难中,不为叛逆臣,不食而死,追谥贞义。下联典指宋代建阳知县储用,晋江人。字行之。有惠政,朱熹极称之。-----------------------------------------------------------------〖储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一壑风烟,铮铮留韵;五松清响,熠熠生辉。——佚名撰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词人储国钧,字长源,宜兴人。能文章,精词律,有,抱碧斋集》、《一壑风烟集》等。下联典指明代礼部侍郎储可求,宜兴人。幼颖悟,年十五能属文。洪武初举明经,任常州府训导。有《五松清响文集》。德里昔同居,和协不能愧绳武;义庄原有志,卑贫无力学希文。——储乙然撰储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怀宁县枝梓桥储氏宗祠联。
J. 描写现代龙虾美食的诗词
描写现代龙虾美食的诗词有
1.《别赵子》
年代:唐作者:韩愈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蚌蠃鱼鳖虫,瞿瞿以狙狙。
识一已忘十,大同细自殊。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2.《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年代:宋作者:释普度
海门一夜波涛恶,玉麟攧折黄金角。
鱼龙虾蟹尽潜踪,大悲千手难摸索。
木马悲嘶,石人泪落。
3.《代书》
年代:宋作者:黄庭坚
阿熊去我时,秋暑削甘瓜。
离别日月除,莲房倒箭靫。
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
汝才跃炉金,自必为镆鋣。
穷年抱新书,挽条咀春葩。
弄笔不能休,屈宋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
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狭所欲奢。
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
譬如观沧海,细大极龙虾。
古人以圣学,未肯废百家。
旧山木十围,斋堂绿阴遮。
红稻香盂饭,黄鸡厌食鲑。
摩挲垂腴腹,颇复读书耶。
念汝齿壮矣,无妇助烹茶。
父兄亦怜汝,须儿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赠行当马檛。
赢粮果後时,定随八月槎。
觉民在林中,丁丁闻兔罝。
奉身甚和友,干父办咄嗟。
台源吟松籁,先生岸巾纱。
留客醉风月,盘箸供柔嘉。
仍工朱丝弦,洗心拂奇邪。
孤臣发楚调,倾国怨胡笳。
把笔学周鼓,字形锥画沙。
诗书乃宿好,不为蓬生麻。
元明祖师禅,妙手发琵琶。
已无富贵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农圃,颇复秋敛赊。
下田督未耘,入岭按新畲。
悉力输王赋,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炉香严佛花。
惟思苾刍园,脱冠著袈裟。
起家望两季,佩金蹋朝鞾。
嘉鱼在南国,宗庙荐鱨鲨。
我为万夫长,朝论不齿牙。
剌头簿领中,蚤虱废搔爬。
世累已缠缚,官箴易疵瑕。
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
遣奴迫王事,不暇学惊蛇。
4.《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冥搜藻思殊精炼,细读蓬心稍豁开。
我窃高年惭绿竹,君持半偈试黄梅。
肯为唐季小家数,须做僧中大辨材。
吸尽鱼龙虾蟹子,不妨一蹴至如来。
5.《颂古》
年代:宋作者:释道颜
海水翻空滚底流,鱼龙虾蟹信沉浮。
可怜金色头陀子,直至如今笑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