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批发价格 > 为什么批发商怕窜货

为什么批发商怕窜货

发布时间:2021-05-22 23:57:07

1. 经销商遭遇窜货怎么办

这个窜货问题按说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一直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其实,窜货本身就是一种符合商业常理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所谓的解决窜货问题,其实都是在维护经销商或是厂家在某一方市场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已。窜货行为本身,只是个有因有果的商业行为。 这窜货行为本身存在三个基本特性:第一点,谁是窜货行为的发起人?是厂家的业务人员?还是当地的经销商?乃至是当地的二批商?第二,窜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纯粹是了某方的利益最大化,还是一种报复行为?第三,制约或是说影响窜货行为的因素有那个几个,是窜货的商业成本?这成本太高则没有商业价值,除非纯粹为了感性的报复出气行为。还是担心会遭遇对方更为严重强烈的报复行为?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小型经销商更容易遭遇窜货的骚扰,一般来说,大型经销商在当地的社会关系较强,市场信息反映灵敏,方方面面比较吃得开,社会关系广活动能力较强,加之由于销量大,容易获得厂家高层的重视,且与厂家高层关系较为紧密,无论是其他经销商还是厂家的业务人员都惹不起。而小型经销商一来是在厂家高层那里地位不高,甚至有些厂家高层都不认识这些小经销商,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重视了。二来出于自身的实力所限,对所辖市场的掌控权不够强,覆盖面也不够,甚至连市场信息的收集能力都存在欠缺,导致无论市场业务人员还是其他经销商,乃至是一些二批商,有这个胆子敢于欺负小型经销商。小经销商往往是申诉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窜货冲击的一塌糊涂:这窜货要是接二连三地整这么几下这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问题总是有解决办法的,现在倡导和谐社会,这解决窜货问题,也有很多和谐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发起人是谁?主要是三类人,一是厂家的业务人员,二是其他地区的经销商,三是本地区的下级分销商。 下面,我们再来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窜货的发起人多半是厂家业务人员,至少是参与其中的(当然,绝大多数实施窜货行为的厂家业务人员不是负责被窜货地区的)。厂家业务人员是不怕经销商的,他们窜货多为个人的销售业绩,而个人销售业绩的变现,则掌握在厂家高层手里,也就是说,厂家的业务人员可能不买经销商的帐,但是,谁也不敢不买厂家高层的帐,唯一能制约这些厂家业务人员的,也就只有厂家的高层了, 而作为厂家的高层,往往不会对某一块局部市场的小问题会有过多的关注,再说了,窜货这种事情又存在许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动窜货还是被动窜货,还是一些自然的流货而已,这窜货会不会刺激经销商对现有自辖市场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经销商,在某个单点市场上遭遇点窜货,厂家的高层很少有高度关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片市场的窜货行为,或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这将对市场建设和价格体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可能不引起厂家高层的重视,这厂家高层一重视,下面的业务人员也没这个胆子敢操作窜货了。可是,小型经销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场遭遇到窜货,远没到能惊动厂家高层的地方,这该怎么办呢? 团结就是力量,在生产厂家的下属经销商群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经销商,若是某个小型经销商能联合起一批同样的中小行经销商起来,联合就某个问题找到厂家高层,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的。也就是说,在小型经销商遭遇窜货后,迅速与这个厂家经销商群中的其他经销商迅速联系沟通,将相关的窜货问题和导致的后果损失通报给他们,着重强调这就是厂家高层放纵其业务人员所导致的后果。今天事故出现在我这里,明天就有可能到你那边,我这已经是前车之鉴,大家没必要和我一样遭遇这种事情,为了安全起见,为了从预防的角度解决问题,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向厂家高层来反映这个问题,确保大家的利益不受影响。试想一下,厂家的某位业务人员在某块区域市场的操作窜货,导致了全国多位经销商接连不断的抗议和申诉,这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毕竟,厂家高层可以不买一位小型经销商的帐,但谁也不敢不买一群经销商的帐。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厂家高层为安抚众经销商,往往会下令严格调查此事,严肃处理相关的责任人, 补偿相关损失,这么一处理,一方面能挽回些损失;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震慑了其他的厂家业务人员,虽然是个小经销商,但能量大,折腾起来厉害,最好别惹。 窜货的其他两类人,则是同行,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经销商,他们的窜货行为,要么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要么是为了报复,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再来寻求解决方案。 从窜货到利益的实现,这中间有个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就是窜过来的货必须的顺畅的销售出去,这中间其实存在许多被攻击的方面: 第一,窜过来的货是否具备相关的质检手续?一般来说,窜货极少有办理这些质检手续的,即便是有,也是货物窜出来的市场管理部门所出具的,而国内的市场管理部门往往是谁也不买谁的帐,你的货在其他市场被证明是合格的,到我这里不见得一定也是合格的,我得再检查才行。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到本地的市场管理部门举报一下,必定会让这个窜货的经销商吃不了兜着走的。 第二,在窜过来的货中,配套的赠品或是其他商品是否到位?窜货一般不会连着赠品窜,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把这个信息点放大,就将导致窜货过来的经销商难以用正常价格进行货物销售。 第三,现在有很多厂家针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产品策略,那么,这窜过来的货是不是为其他市场所生产的?若是存在产品适用性和等级低于现有本地市场销售的正品,那么,在性价比上则降低不少,这个信息点扩散出去,又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攻击,将在很大程度阻碍窜过来的货无法正常销售出售,也就没法变现,那这窜货的经济意义就实现不了,也就失去了再次窜货的信心了。 还有一种窜货行为是因为报复,许多人把在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让自己憋上一肚子闷气,非得找机会把这口闷气给出了,哪怕出点钱损失点利益也在所不惜。如果被窜货经销商曾在某个场合和时期,因为经济利益或是感情利益得罪了窜货经销商,对方为图出口气,或是挽回些什么东西,整出这些窜货来,以图一时之快,这种情况,硬顶下去没多少用,得要主动示和。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国人好面子,这口气咽不下,那口气也咽不下,什么事情都要个说法,不管有理没理都要。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是表面上的示好只是一个方面,还得有其他手段,美国有位总统说的好,说话要温柔,但手里要有大棒。你还得通过一些事例证明,你也具备反窜货的能力,只不过你想和平处理这件事,不愿意把事情闹大而已。 当然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从预防的角度来解决窜货问题,因为,只要在做生意,这个窜货问题一直会发生,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对于当前已经出现的窜货问题,不赶紧设法处理,不制造点影响出来,难免以后还得再次出现。 他串你也串,以串对串。别人串货说明你拿货的价格过高,你也想办法去拿到低价货吧 国内厂家对小型经销商实际上当成他的一个客户 ,对经销商的市场保护其实是保护不了,这是现实的,只有把您的客户做到位,把市场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保护了。 一、查清来源,掌握证据; 二、及时向厂商反映; 三、向一、二级经销商反映,防止业务员个人行为; 四、给予威胁(一、二级经销商更怕窜货); 五、想办法壮大自己。

2. 窜货的类型和原因

窜货的类型、原因、表现及危害

类型1

1.恶性窜货。即经销商为牟取正常利润,蓄意向非辖区倾销货物

2.自然窜货。一般发生在辖区临界处或物流过程中,非经销商恶意所为

3.良性窜货。经销商的流通性很强,货物经常流向非目标市场

类型2

1.同一市场内部的窜货

2.不同市场之间的窜货

3.交叉市场之间的窜货:即经销区域重叠

原因

1.多拿企业提供的“返利”,抢占市场

2.市场发育不均衡,某些市场趋向饱和,供求关系失衡

3.供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政策不同

4.供应商对中间商的销货情况把握不准

5.辖区销货不畅,造成积压,厂家不退货,经销商只好拿到畅销市场上去销售

6.运输成本不同

7.厂家规定的销售任务过高,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窜货

8.市场报复,目的是恶意破坏对方市场,往往发生在厂家更换客户阶段,或因厂家违约,这是最恶劣的

表现

1.企业的分支机构为完成销售目标,往往将产品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支机构,造成分支机构之间的窜货

2.中间商之间的窜货

3.经销商低价倾销已经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

4.经销商将假冒伪劣产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分额

危害

1.一旦价格出现混乱,中间商的利益将会受损,这将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产生不信任感,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甚至拒售

2.损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无法取得足够的回报

3.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甚至会取而代之

3. 窜货的危害有哪些

一,什么叫窜货
所谓窜货,就是由於经销网络中的各级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从而使其它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的营销现象.
许多企业在开拓市场时,对自己的销售体系信心百倍. 目前,国内销售通路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经销制,代理制和分公司制,这三种销售模式各有所长,但对通路的管理也各有其难. 通路的管理除了对渠道本身管理以外,还包括对质量,特别是对价格的管理或监控. <<战国策>>里有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名医扁鹊对蔡桓公作了四次免费诊断,讳疾忌医的典故即出於此. 其实,我们的营销疾病也可分为四个层次,先是腠里疾: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如商品过期等);其次是血脉,肠胃疾:渠道出现扭曲;然后价格混乱,已是疾在骨髓;开始窜货,已经到了病人膏盲的层次了.

二、窜货的危害
营销就是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营销要素中,渠道就好比人体的血脉,价格就是维持血液正常流通的血液因子. 产品从营销的心脏--企业沿血脉输送到终端,一旦价格出现混乱,将会导致连锁反应.
首先,经销商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 经销商销售某品牌产品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 一旦出现价格混乱,销售商的正常销售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利润的减少会使销售商对品牌失去信心. 销售商对产品品脾的信心树立最初是广吿投放,这是空中支持,其次是地面部队的配合,就是营销监控:企业对产品质量,价格的监控. 当窜货引起价格混乱时,销售商对品牌的信心就开始日渐丧失,最后拒售商品.
其次,混乱的价格和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会吞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来自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规范的价格体系. 前面提到过名牌的一个特质:比别人卖得贵. 这是从价格角度提出对名牌的市场要求. 金利来对此曾有深刻的教训. 金利来通过大量广吿宣传和优质的产品成功塑造了"男人的世界"的良好形象,但早期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管理不严,地区差价达到一倍甚至几倍,消费者由於惧怕买到假货,不敢购买真假难辨的金利来,金利来作为名牌的品脾再保证价值显得苍白无力. 另一个例子是价格定位失误的沙驰皮具. 沙驰皮具曾经塑造了高档,尊贵的品牌形象,但对香港市场控制不好,用地摊摆卖的方式在各百货公司推销,给人一种低档的感觉,冲击了沙驰皮具的名牌形象.
第三,窜货现象导致价格混乱和渠道受阻,严重威胁着品牌无形资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品牌消费时代,消费者对商品指名购买的前提是对品牌的信任. 由於窜货导致的价格混乱会损害品牌形象,一旦品牌形象不足以支撑消费信心,企业通过品牌经营的战略将会受到灾难性的打击. 企业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期内塑造一个名牌,是因为适逢市场转型这样一个时代机会,一旦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瓜分完毕,企业再想通过白手起家创名牌,那是非常困难的. 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国家,塑造一个名牌极为不易,新品牌成功概率只有5%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品牌中95个是失败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不轻易涉足制造业,因为成功推广一个品牌需要一亿美元左右,而在中国则需五千万元,耗时一般只需3年甚至更少的时间. 因此说,对品牌的完全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品脾保值的过程. 窜货问题作为品牌管理的重要方面,应该引起营销人员高度重视.

4. 我们的经销商经常出现乱价,窜货的情况,有什么好的办法没

你好,您这个问题是很常见的,不过只要处理好,就可以好好管控了。
解决方法1:在签约经销商的时候,要注明价格区间,不能高价也不能低价,违者取消权限。
解决方法2:找到第三方维权公司,就比如百博低价乱价管控公司。通过控价软件和控价团队,实时监控产品价格,并及时预警,还有线下专业的律师团队,对不配合的经销商通过正规渠道高效解决。

5. 窜货的类型和原因是什么

窜货是商业行为,其目的是赢利。经销商跨过自身覆盖的销售区域而进行的有意识销售就是窜货。窜货:是市场网络中的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紊乱、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
A.窜货的类型
① 恶性窜货:经销商为了牟取非正常利润,蓄意向非辖区倾销货物;
② 自然窜货:一般发生在辖区临界处或物流过程,非经销商恶意所为;
③ 良性窜货:经销商流通性很强,货物经常流向非目标市场。
B.窜货的原因
① 多拿回扣,抢占市场;
② 供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政策不同;
③ 供应商对中间商的销货情况把握不准;
④ 辖区销售不畅,造成积压,厂家又不予退货,经销商只好拿到畅销市场销售;
⑤ 运输成本不同,自己提货,成本较低,有窜货空间;
⑥ 厂家规定的销售任务过高,迫使经销商去窜货;
⑦ 市场报复:目的是恶意破坏对方市场。
C.窜货的表现
①分公司为完成销售指标,取得业绩,往往把货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间的窜货;
②为减少损失,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
③更为恶劣的窜货现象是经销商将假冒伪劣商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份额。
D.窜货的危害
①一旦价格混乱,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
②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监控力度不够,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
③损害品牌形象,使前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
④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E.预防和处理窜货的对策
窜货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窜货主体、环境、诱因。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窜货问题,就必须从这三点入手。
①选择好经销商
在制定、调整和执行招商策略时要明确的原则就是避免窜货主体出现或增加。要合理制定并详细考察经销商的资信和职业操守,除了从经销的规模、销售体系、发展历史考察外,还要考察经销商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防止有窜货记录的经销商混入销售渠道。对于新经销商,企业不是太了解他们的情况,一定做到款到发货。宁可牺牲部分市场,也不能赊销产品,防止某些职业道德差的经销商挟持货款进行窜货。此外,企业一定不能让经销商给市场拓展人员发工资,企业独立承担渠道拓展人员的工资。
②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窜
Ⅰ.制定科学的销售计划
企业应建立一套市场调查预测系统,通过准确的市场调研,收集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建立起市场信息数据库,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算,估算出各个区域市场的未来进货量区间,制定出合理的任务量。一旦个别区域市场进货情况发生暴涨或暴跌,超出了企业的估算范围,就可初步判定该市场存在问题,企业就可马上对此做出反应。
Ⅱ.合理划分销售区域
合理划分销售区域,保持每一个经销区域经销商密度合理,防止整体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引起窜货;保持经销区域布局合理,避免经销区域重合,部分区域竞争激烈而向其他区域窜货;保持经销区域均衡,按不同实力规模划分经销区域、下派销售任务。对于新经销商,要不断考察和调整,防止对其片面判断。
③制定完善的销售政策
Ⅰ.完善价格政策
许多厂家在制定价格政策时由于考虑不周,隐藏了许多可导致窜货的隐患。企业的价格政策不仅要考虑出厂价(总经销价),而且要考虑一批价、二批价、超市报价、终端零售价。每一级别的利润设置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容易引发降价竞争,造成倒货;过低调动不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价格政策还要考虑今后的价格调整,如果一次就将价格定死了,没有调整的空间,对于今后的市场运作极其不利。在制定了价格以后,企业还要监控价格体系的执行情况,并制定对违反价格政策现象的处理办法。企业有一个完善的价格政策体系,经销商就无空可钻。
Ⅱ.完善促销政策
企业面对销不动的局面,常常是促销一次,价格下降一次。这就表明企业制定的促销政策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促销政策应当考虑合理的促销目标、适度的奖励措施、严格的兑奖措施和市场监控措施。
Ⅲ.完善专营权政策
在区域专营权政策的制定上,关键是法律手续的完备与否。企业在制定专营权政策时,要对跨区域销售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什么样的行为应受什么样的政策约束,使其产生约束力;此外,还应完善返利政策。完善的营销政策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窜货现象。
F.采取有效的预防窜货策略
①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
在招商声明和合同中明确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规定,为了配合合同有效执行,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包括:
Ⅰ.交纳保证金
保证金是合同有效执行的条件,也是企业提高对窜货经销商威慑力的保障。如果经销商窜货,按照协议,企业可以扣留其保证金作为惩罚。这样经销商的窜货成本就高了,如果窜货成本高于窜货收益,经销商就不轻易窜货了。
Ⅱ.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进行量化
企业可选择下列模式:警告、扣除保证金、取消相应优惠政策、罚款、货源减量、停止供货、取消当年返利和取消经销权。同时奖励举报窜货的经销商,调动大家防窜货积极性。
②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Ⅰ.把监督窜货作为企业制度固定下来,并成立专门机构,由专人明查暗访经销商是否窜货。在各个区域市场进行产品监察,对各经销商的进货来源、进货价格、库存量、销售量、销售价格等了解清楚,随时向企业报告。这样一旦发生窜货现象,市场稽查部就马上可以发现异常,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对窜货做出反应。
Ⅱ.企业各部门配合防止窜货的发生。
Ⅲ.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窜货。方式一:利用政府“地方保护行为”。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合作印制防伪不干胶贴。方式二:建立经销商俱乐部,不定期举办沙龙,借此增进经销商之间的感情。方式三,采取抽奖、举报奖励等措施。方式四,把防伪防窜货结合起来,利用消费者和专业防窜货公司协助企业防窜货。
③减少渠道拓展人员参与窜货
Ⅰ.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和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应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心人才,讲究人性化的方式方法,制定人才成长的各项政策,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和酬赏制度,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公正的绩效评估能提高渠道拓展人员的公平感,让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防止渠道拓展人员和经销商结成损害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Ⅱ.内部监督渠道拓展人员。同时不断培训和加强对市场监督人员管理。
④培养和提高经销商忠诚度
随着各行业内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小,服务之争成为营销竞争一个新的亮点。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可以增进企业、经销商与顾客之间的感情,培养经销商对企业的责任感与忠诚度。企业与渠道成员之间的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窜货的发生,经销商为维系这种已建立好的关系,轻易是不会通过窜货来破坏这份感情的。有条件的或无条件的允许经销商退货,尽量防止经销商产品出现积压而窜货。

6. 如何应对经销商窜货

导语: 由于经销商与厂家的利益不一致,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会遇见经销商窜货“摁下葫芦瓢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象,对窜货行为的预防和治理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经销商串货是伴随销售过程的始终的一大顽疾。由于经销商与厂家的利益不一致,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会遇见经销商窜货“摁下葫芦瓢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象,对窜货行为的预防和治理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对经销商窜货的预防和治理,首先应该引起厂家的高度重视,其次应该采取有效得力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预防为主 从根源上防止窜货的发生窜货治理要以预防为主,往往等事情发生了以后去补救已经造成挽回的损失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1.选对经销商我们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除了考察他的市场能力、影响理念、合作意愿等因素,还要对其经营历史进行调查,看其有没有恶意窜货的历史。若一个经销商是从卖窜货发的家,而且一直与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进行合作,窜货乃家常便饭,你不要指望他与你合作就会“改邪归正”,这样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经销商索性不要与其合作。2.签合同、明细则在合作开始确立的时候,就要向经销商宣导厂家严格控制窜货和严厉打击窜货的决心。另外,要在合同条款里明确防止窜货和对窜货行为的处罚条款。虽然签了合同不能从根本上防止他窜货,但至少起到警示作用,增加他窜货的障碍和成本。3.保持销售网络的健康性和均衡性在销售网络的建设和规范过程中,既要保证市场的无缝覆盖,又要保证各个经销商之间的市场利益均衡,维持渠道的健康和均衡。如果您在一个地市有五家经销商,一家独大,其他四家没有合理的市场利益保证,那么就为窜货埋下了隐患。4.完善的价格体系和适宜的激励政策有些企业,因考虑地域间竞争程度、消费水平、市场发展阶段等因素,往往采取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政策。如果不能采取地区间包装差异化、严防死守等积极措施,很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窜货的发生。另外,防止窜货也要采取适宜和科学的激励政策。很多企业的返利政策和促销费用政策往往采取层级递进策略,层级之间阶差很大。这就使很多经销商为了拿到更高返利和费用支持,为冲销量不择手段,窜货-世界品牌实验室-就发生了。笔者建议,厂家在考虑返利和促销等政策的时候,多采取一些过程性返利政策,在促销方面不要直接向经销商打款了事,而要厂家人员一起参与,形成制约和监督。5.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要科学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要简单地“以销量论英雄”,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考核铺货率、陈列生动化、经销商服务等指标,比单纯的销量考核有效,也能防止销售人员单纯为冲销量对经销商窜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6.包装差异化这是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窜货乱价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窜货的发生。7.设置专人或专门的职能部门窜货治理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如果条件允许,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能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也应该由专人负责。治理有力 对已发生的窜货行为进行有效遏制即使您的预防措施很科学完善,窜货也是难以完全杜绝的。那么当窜货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严把控 及时了解动态如果有专门的负责人,就要经常到市场上面了解动态,看是否有窜货的动态。另外,从区域经销商销量报表上也能看出端倪。比如,该区域五家经销商之前一直发展很均衡,每月销量平均在100件货左右,突然有一个月其中一家增加到500件货,没有新增的二级商和终端,没有做针对性促销,那么他的状况一定不正常,要及时监控他的销售走向,看有无窜货发生。2.抓现行 找出窜货黑手发现窜货的发生,就要试图尽快找出那个窜货的黑手。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抓到他的现形,一般我们可通过以下途径:到经销商库房里看有无留下痕迹,借交谈之余看销、进货单,跟踪进送货车辆。总之,用犯罪学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每一次犯罪都能留下痕迹”,只要你肯动脑子,一定能抓住经销商窜货的现形。3.出狠手 坚决打击窜货者的嚣张气焰一旦抓住现形,就要“下狠心,出狠手”,坚决不能纵容窜货的发生。一般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1)扣押金。如果当时合作协议里有明确的条款,并收取了窜货押金,在抓住窜货之后,先扣押金。(2)断货源。一些畅销品种直接断货,严厉打击其嚣张气焰。(3)众人围堵。采取针对性促销,使其他经销商对窜货者形成合围之势。另外对其窜货渠道制造障碍,使其难以得逞。(4)适可而止。对于一些偶然性窜货或非恶意窜货,惩罚要适度,要适可而止。

7. 第一次去服装批发市场拿货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来看看针对刚入行的新手去服装批发市场进货需要防止哪些套路和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事项

1、进货穿着

切忌不要穿着过于正式,女生尤其不能穿高跟鞋去,进货是一个体力活,穿了高跟鞋走路都不稳,一趟下来,肯定是腰酸背疼腿抽筋了,建议穿着比较随意的休闲装即可。

2、进货工具

准备一个小推车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减轻体力,也可以让老板认为你是一名想要多进一些货的大客户。还有别忘了,黑色塑料袋,这可是去批发市场拿货的标志物,基本上拿货的人人手一个黑色塑料袋。老板看到你这身行头,给出的价格完全不一样了。在塑料袋里装一点自己的衣服,冒充刚才在其他家拿了货,这样基本上可以问到真正的批发价了。

3、进货怎么说

举例:“这个卫衣怎么拿的?”“拿货79”“几个颜色几个码?”“四个颜色四个码”“几件起拿?”“十件起拿”“可以拼颜色吗?”“十件最多只能拼三个颜色”“那我要不好卖的话可以调吗?”“可以调”“怎么调?不断码也可以调吗?”“不断码也可以调,本市三天,外市七天,拿单子来调”“那我拿卫衣不好卖可以调裤子吗?”“卫衣只能调卫衣”“那卫衣可以调打底吗?”“不断码可以调”“那如果这款,你们没有断码,但是你们特价了,我怎么调?”“特价情况下有颜色可以挑颜色,而且特价只能调特价”“特价款的可以调上衣吗?”“特价款的卫衣只能调卫衣”“那你们不会这个款做两天不做了吧?”“那不会,新款七天之内是不会断版的”“那行,你给我拿吧”

看完这个例子,我觉得你应该差不多学会了吧。

4、进货调研

确定好想要进货的种类之后,就要在不同的批发市场多逛一逛了。因为服装批发“窜货”的情况非常多,常常在一个市场里50元的衣服,另一个市场只要45元就可以拿,如果你拿个几十件的话,相差的价格还是很多的,因此必须进行比较后再拿货,不要一看到好的货就进,多转几家再进也不迟。

5、进货预算

进货的预算要根据自己店铺的销售额做决定,明确每次进货或补货的资金、种类、数量,这样哪怕超支也做到心里有数。

6、确定进货

刚开始做服装,建议是先做上装。因为上装、连衣裙,这些对尺码的要求不那么高,中号的就很大众话,下装就比较难做,特别是裤子,每个颜色每个尺码各一条,一拿就是10件或以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压货,而裙装还是可以拿一点的,没有裤子要求那么严谨,一般拿中号就可以了。建议拿货时大小码各一,中码两到三件。

如果一个款有4,5个颜色,最好各要一件,然后挑喜欢的颜色多拿几件,而对于新手,各拿一件就好了(哪个好卖你可以回来补货或者换色的)就是比较辛苦一点,不过一开始不敢多拿怕卖不出去,就会为了客人的一件衣服特意跑到批发市场去的。我的经验是:遇到喜欢的,可以多拿4、5件,特别是真正的外贸单,款式质量通常可遇不可求,遇到好货就要当机立断。

这个过程中注意一点:进货数量价格的清单一定要保留,便于记录进货情况,同时也是退换货的凭证。

7、进货总结

对于批发商的联系方式要保管好,同时总结自己进货过程中的问题,款式、价格、数量、尺码、面料这样才能为以后进货积累更多的经验!

总之,大家一定不要轻信商家的话,用自己的脑子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多跑跑,不同的批发市场都要去,不仅要看商家的产品和价格,还要通过交流来了解商家的人品和信誉,然后可以寻求长期合作,拿到更优惠的价格,服装行业竞争激烈,把好质量和价格关极其重要!

8. 企业如何防止经销商、代理窜货的行为

窜货的行为是严重违背了企业和经销商代理之间签订的合同,之前考虑到监管不严,这个行为是难以被发现的,现在英联国泰提出了用二维吗防窜货的解决方案,每个产品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详细记录了产品的各个数据,一旦有窜货的行为,企业能对市场立即督查监控。

9. 为什么快消品,公司除了做批发市场之外,还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样商家不是很容易窜货吗

要知道公司尤其是工厂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最大限度的销售自己的产品,你说窜货问题是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是可以解决的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批发商怕窜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茶具批发去哪批发最便宜 浏览:865
昌平大东流铝型材批发商 浏览:798
七浦路婴童批发啥价格 浏览:235
圣圤水果批发市场 浏览:374
桂林汇东水果批发价格表 浏览:215
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浏览:24
腌制好的冷冻鸡腿批发多少钱 浏览:380
万家服装批发市场附近的地铁站 浏览:926
木林森服装批发是真的吗 浏览:97
批发鞋子寄上海海关 浏览:915
上海闵行文具批发市场 浏览:563
即墨服装批发价格和图片 浏览:620
南宁平板玻璃厂可以批发玻璃 浏览:50
云南土豆批发市场 浏览:55
株洲亮靓衣服批发在哪里 浏览:353
哈尔滨市哪里批发电线 浏览:399
男仕外套衣服批发 浏览:604
琦胜温控器批发商 浏览:637
长沙哪里有批发烟的 浏览:451
北京挂画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