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晶纤维素有什么作用
微晶纤维素的作用有:提高果胶和淀粉凝胶的耐热性、提高黏附力、替代脂肪和油以及控制冰晶生长。主要成分为以β-1,4-葡萄糖苷键结合的直链式多糖类物质。聚合度约为3000~10000个葡萄糖分子。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化的、部分解聚的纤维素,白色、无臭、无味,由多孔微粒组成的结晶粉末。微晶纤维素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不同的微粒大小和含水量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范围。
微晶纤维素的缺点
本品广泛用在口服制剂和食品中,是相对无毒和无刺激性的物质。口服不吸收,几乎无潜在毒性。大量使用可引起轻度腹泻,作为药物制剂辅料无困难。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净的天然纤维素解聚产物,呈微细粉末状,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由能自由流动的结晶粉末非纤维状的微粒子组成。不溶于水、稀释的酸和多数的有机溶剂,微溶于20%的碱溶液。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少吃为好。
滥用含纤维素的制剂,如吸入或注射给药,都会导致纤维素肉芽肿。
② 壳聚糖聚葡萄糖片的价格,
壳聚糖聚葡萄糖片是一种保健品,非药品范畴。医生们都是使用药物给患者治病的,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是没有什么了解的,但是可以告诉您的是,这类保健品往往是过度夸大其产品功效,以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来坑钱的目的,具体有多少效果是不确定的,甚至还能用出不少副作用来,所以是不建议您购买和使用的。
③ 微晶纤维素有什么作用
微晶纤维素的价格较常用的稀释剂如淀粉、糊精、糖粉等为高,故除非处方中有特殊需要,一般不单独用作稀释剂作为稀释-粘合-崩解三合剂使用,是一种多功能的辅料,唯一缺点是当 Avicel 的含水量超过 3% 时,混合及压片过程中,有产生静电的倾向,从而出现分离和条痕现象,此种现象可用干燥方法除去其中部分水分克服。 当微晶纤维素用于湿法制颗粒时,由于它的吸水作用,即使加湿润剂稍有过量亦不影响湿料的拌和过筛,仍能制得较均匀的颗粒,没有结块现象。例如下列处方: 处方(1) (2) 碳酸钙 1000g 1000g 水300ml 300ml 微晶纤维素 100g 处方(1) 制粒时生成粘块,而处方 (2) 则能通过 12 目筛孔制成颗粒。 微晶纤维素亦可直接加入用湿制法制得的干颗粒中,以增加粉粒之间的结合力,防止脱片现象。 处方(3) 每 20000 片用量药物10000g淀粉197gPVP-K30(8% 醇溶液 ) 372g Avicel PH101 1200g 硬脂酸钙 110g 将药物和淀粉混合,用 PVP 醇溶液湿润制粒干燥,过 16 目筛,然后加 Avicel 和硬脂酸钙 ( 预先用 40 目筛过筛 ) ,一起混合压片。 含微晶纤维素较多的片子,放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由于吸湿影响了粒子间氢键的结合力,片子会逐渐软化,但当这些片子从高温度环境下移去时,又会恢复硬度,故在一段时间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往往导致这类片子的硬度的变化,在服用时常常有粘着于舌上之感,即由于快速的毛细管的作用,迅速吸收了舌面的水分所致。 微晶纤维素与其他辅料的配比,对不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消炎痛是一种水不溶性药物,当微晶纤维素与磷酸氢钙的配比为 50:50 时, 释药速率为 66%/30 分钟,但当微晶纤维素和磷酸氢钙的比例为 30:70 和 16:84 时,药物的溶出速率分别递减为 18% 和 10% 。 2、胶囊助流剂 制法:α─纤维素经磺酸解聚,可得微晶纤维素。 性状: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流动性好,无臭无味,不溶于水、乙醚或醚。压缩成型好,稳定性好,与其他药物不产生相互作用。有较大的吸油性、吸水性,用于吸着液状药物,常用作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的赋形剂。 商品有 abe ─ cel 、大粒子 abe ─ cel 、 abe ─ cel , RC 等几种型号。 规格:羟丙基含量 (%) 7-19 PH 值 5.0-7.5 干燥失重 (%) ≤ 10 炽灼残渣 (%) ≤ 1 氯化物 (%) ≤ 0.6 重金属以 Pb 计 ppm ≤ 10 As ppm ≤ 3 Fe ppm ≤ 150 用途:用作胶囊剂的助流剂或赋形剂。 微晶纤维素对于活力钙咀嚼片的影响 微晶纤维素在咀嚼片中是较为常用的辅料,由于其较好的流动性,压缩后较好的粘合性。不仅有助于压片,而且微晶纤维素还具有一定的崩介作用,有助于咀嚼片在口中快速崩介,在活力钙咀嚼片中加入微晶纤维素也正是为了以上目的。但在生产中发现,压片过程中时有裂片发生,由于时好时坏,给质量控制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使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经过长时间质量跟踪与实验分析,发现裂片现象与使用的微晶纤维素质量不稳定 紧密联系,同时也证明了只有保证微晶纤维素质量稳定可靠,才能解决裂片问题。
④ 举例说明片剂中主要的四大类辅料有哪些
片剂中主要的四大类辅料: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填充剂或稀释剂,包括淀粉、糖粉、糊精、乳精、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
2,黏合剂和润滑和剂,包括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3,崩解剂,包括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基羟丙基纤维素。
4,润滑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和月桂醇硫酸镁。
片剂分类:
1,内服片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
2,压制片(素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经加工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3,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为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如牛黄解毒片、银黄片、盐酸黄连素片、呋喃妥因片等。
4,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药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如长效氨茶碱片等。
5,嚼用片:指在口内嚼碎后下咽的压制片,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如氢氧化铝凝胶片、酵母片等。
6,口含片:指含于口腔内缓缓溶解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产生较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消毒等。如四季青喉片、喉炎片、保喉片、麝香酮含片等。口含片比一般内服片大而硬,味道适口。
7,舌下片: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在舌下唾液中溶解后被粘膜吸收,起速效作用。如硝酸甘油片、喘息定片等。此外,还有一种唇颊片,将药片放在上唇与门齿牙龈一侧之间的高处,通过颊粘膜被吸收,既有速效作用又有长效作用。如硝酸甘油唇颊片。
⑤ 纤维素酶生产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它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有很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共记录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大约53个属的几千个菌株,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目前,用于纤维素酶生产的主要是真菌类,世界纤维素酶市场中有20%是来自于木霉属和曲霉属,其中木霉属被公认是产纤维素酶最高的菌种之一,是当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菌种。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Reese从美军军装上发现了木霉,木霉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T.ressei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纤维素酶生产菌株。它的优点在于具有培养粗放、适应性强的特点,适于固体培养和液态深层发酵,它的酶系纤维素酶活性高并且能生产大量的胞外蛋白,它的胞外纤维素系统由60%~80%的外切葡聚糖苷酶,20%~36%的内切葡聚糖苷酶和1%的β-葡聚糖苷酶组成,这些酶协同作用将纤维素转换成葡萄糖。
诱变选育是提高菌株酶活的一种有效方法,以T.ressei Rut C-30突变菌株为例,它是通过3步诱变得到的(覃玲灵等,2011)。首先,在代谢物抑制条件下,通过水解纤维素酶活的筛选,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菌株M7;其次,通过化学诱变(亚硝基胍)和一个过程与前者相似但更严格的酶活筛选之后,从M7中分离出了菌株NG14,在胞外蛋白和纤维素酶活力方面,NG14 与亲本株以及其他可用的纤维素酶突变株相比都提高了几倍(Eveleigh et al.,1979);最后,对NG14经过紫外线诱变,经过2-脱氧葡萄糖的抗性筛选后,得到菌株Rut C30(Kang et al.,2006;Wick et al.,1957)。Rut C30刚分离出来时纤维素酶的产量能够达到15FP units/(L·h),能产出大约20mg/mL的胞外蛋白,与它的亲本菌株NG14相比,胞外蛋白的产量多了2倍,达到2%,在工业发酵罐中的产量超过30g/L,达到了工业需求的酶产量;与其他木霉菌株相比,Rut C30产的外切葡聚糖苷酶稳定性最高,在pH5.0,50℃的条件下培养30d,只有28%的酶失活(Esterbauer H et al.,1991)。
T.ressei突变菌株QM9414,MCG77,MCG80,Rut C30,CL-847,VTT-D和SVG是生产完整纤维素酶系的优良菌株。当以上菌株在添加纤维素(如滤渣、棉、微晶纤维素等)或处理的木质纤维素(木材、秸秆)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时,可以分泌产生纤维素酶(H.Esterbauera et al.,1991)。以上菌株在实验室摇瓶发酵培养条件下,每消耗1 g碳源平均可产生250mg的纤维素酶蛋白,蛋白活性为0.5~1.0U/mg,产量为50~150FP units/(L·h),补料分批连续培养可增加酶的浓度和产量。
Mach和Seiboth等研究发现,以纤维素、木聚糖或者其他植物聚合物甚至乳糖等工农业副产品为培养基,木霉也可以产生高浓度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Mach et al.,2003;Seiboth et al.,2007)。木霉属纤维素酶近来已经工业化生产,除国际大品牌公司Genencor,NovoNordisk外,国内有湖南尤特尔酶制剂等公司已大规模生产纤维素酶。
木霉纤维素酶的发酵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厂家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乞永立等,2000)。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陈洪章等在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领域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100m3的纤维素酶固态发酵反应器及其配套设备,实现了以汽爆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酶的大型生产,最高产量达210FPA/g干曲。然而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
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底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李忠兴等(1999)以T.koningii T215为菌种,在30t气升反应器中进行了纤维素酶的发酵生产,平均CMC酶活达78.3IU/mL。
南京农业大学陆兆新等研究了用覆盖不同高分子的纱布固定化木霉细胞纤维素酶的活性,其中覆盖poly(HPMA)载体固定化木霉的纤维素酶活最高,达3.5IU/mL。用固定化木霉细胞产生的纤维素酶不经提纯分离,直接水解辐射和低浓度NaOH预处理的稻麦秆,其葡萄糖产率随辐照剂量和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电子辐射和4%NaOH处理的稻秆葡萄糖产率达19%,而麦秆达22%,认为固定化木霉细胞酶液能很好地水解辐射预处理的稻麦秆。该研究成果“辐射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基础研究”在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由于纤维素酶是多组分复合物,各组分的底物专一性不同,而且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组成及各组分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致使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复杂而不统一。传统纤维素酶活测定方法很多,如微晶纤维素酶活测定方法、滤纸酶活(FPA)测定方法、水杨苷酶活测定方法、染色纤维素法、滤纸崩溃法、棉线切断法、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Na)酶活性测定方法、棉花糖法、CMC粘度降低法、荧光定糖法平板法等(尹娟等,2009)。利用新型传感器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生物传感器适应于复杂体系的实时及在线测定,具有快速测定、简便易携、高灵敏度、高专一性,而且检测样品一般可反复多次使用、不需另加其他试剂、不需要预处理、不要求样品清晰度等优点,在监测与控制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⑥ 黏稠剂(460i、466 ),稳定剂(500ii、 331iii),乳化剂(473 )分别是什么
黏稠剂(460i、466 ),稳定剂(500ii、 331iii),乳化剂(473 )分别是:460i:微晶纤维素;466:羧甲基纤维素;500ii:碳酸氢钠;331iii:柠檬酸三钠;脂肪酸蔗糖酯。
⑦ cl2和NaOH的反应
cl₂和NaOH的反应:
Cl₂+2NaOH=NaCl+NaClO+H₂O。Cl₂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歧化反应。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加热下可以与所有金属反应,如金、铂在热氯气中燃烧,而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7)微晶纤维素批发价格扩展阅读:
氯气的用途:
1、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次氯酸钠、三氯化铝、三氯化铁、漂白粉、溴素、三氯化磷等无机化工产品,还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如氯乙酸、环氧氯丙烷、一氯代苯等。也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塑料及增塑剂。日用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
2、电子工业
在电子工业中,高纯氯气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干刻、光导纤维、晶体生长和热氧化。中国专利公开了用氯气氧化降解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方法,与水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相比,氯气氧化降解法利用了氯气水解所产生的次氯酸钠的漂白作用,可以使制得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光亮、洁白。
3、用于啤酒厂的污水处理
中国专利公布了用氯气对啤酒厂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氯气价格低廉,用量少,消毒可靠,工艺成熟,是自来水公司普遍使用的消毒剂,氯气还可以除臭、除微生物,对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去除率也很高,可确保回收水质的稳定,因而比较适合啤酒厂污水的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氯气
⑧ 纤维素在焊条中的作用
纤维素主要成分是C、O、H。在焊条药皮中的作用是稳弧、造气同时对制作还有增塑作用。纤维素焊条我国的质量还不如国外,纤维素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多次试验才能确定,不会有确定的答案。至于纤维素价格,在专业类网上查查焊条药皮材料,如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