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花菜豆的栽培技术
单作或间作。以单作为主,前茬收获后,耕耙整地,作宽2米包沟的畦,种双行,株距40厘米,每穴放种子2粒,每公顷用种量120千克,播深度10~15厘米,以后留苗1株。如间作,可与马铃薯、玉米等间套作,每4行马铃薯间种1行红花菜豆,套种玉米则2行玉米1行豆。也可育苗移栽。
种植季节依不同地区无霜期的长短而定。华南地区冬季无霜,可行冬春栽培。长江流域因夏季高温,宜选用早熟矮化品种,春、秋两季栽培。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高山区和东北、西北、内蒙古、新疆等夏季气候凉爽的地区露地栽培,在土表10厘米处温度10摄氏度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4~5月播种,8~9月收获干豆。 ①中耕、施肥、灌溉:红花菜豆的根系固氮能力较弱,所以种植时除施足基肥外,宜在始花期、盛花期各追肥1次。进行中耕除草3~4次,并培土。
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蹲苗。开花结荚期要看天气进行灌溉,如干旱无雨天,需灌溉1~2次,使畦土不致太干旱便可。在多雨地区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畦沟积水。
②搭支架、整蔓:苗高30厘米左右植株开始抽蔓,要及时设支架引蔓,并剪除过多的分枝,以留侧蔓3~5条较为适当,以利于通风透光。
2. 红花菜豆的贮藏
红花菜豆全生育期一般为115~120天。采收期因地区和栽种季节而异,如北京地区春播170天,夏播150天左右采收干荚。豆荚均由下而上成熟,宜分期采收,带荚晒干,连荚贮存,需用时集中脱粒,以保持豆粒的光泽。
嫩荚的采收:一般从播种至始收80~90天,采收后用纸箱盛装保鲜上市。 红花菜豆的嫩荚和干籽粒都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每100克干籽粒含蛋白质20~22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63克,纤维素4.8克,灰分3.4克,钙114毫克,磷3.54毫克,铁9毫克,维生素B10.5毫克;维生素B20.19毫克,维生素C 2毫克,维生素pp 2.3毫克。蛋白质中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含有植物血细胞凝集素 (PHA)。每100克嫩荚中含蛋白质7.4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29.8克,纤维素1.9克,灰分1.6克,钙50毫克,磷160毫克,铁2.6毫克,维生素A 57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34毫克,维生素B2 0.19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
红花菜豆在温暖地区多年生时,地下根膨大成块状,含淀粉18.6%,蛋白质4.7%。 ①菜用:嫩荚、青嫩豆粒和干豆均可作蔬菜食用。其嫩荚多汁,具有香味,可炒、焖。风味胜过普通菜豆。青嫩豆粒及干豆用清水浸泡后可与肉类炒、炖,其味鲜美。性味甘平,有健脾、壮肾作用,可作为脾弱肾虚者的保健食品。
②制罐头:青荚、嫩豆粒可速冻贮备,或制作罐头。干豆粒也可制罐或磨研豆粉,制作糕点、豆馅。 庭院观赏:红花菜豆叶色浓绿,花多红色鲜艳,可作攀缘性观赏作物栽培。其茎叶还可作饲料或覆盖作物。
3. 红花菜豆的生长习性
红花菜豆性喜光,喜温暖湿润。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皆有栽培,我国除少数高寒山区外都有种植,许多地区常做一年生栽培。炎热伏天,开花量减少,初秋天气转凉,又会出现第二次开花高潮。 红花菜豆常用种子繁殖。晚秋采种,春季4、—5月阎播种,种子不需沙藏和特殊处理,播种前浸种一二天即可。种子宜选粒大饱满的,播种覆土深度2—8厘米。播后需及时浇水,保持播种地湿润。幼苗出土后应及早搭设攀缘支架,以利采光。在整个生长期内,植株可陆续开花和结果,京、津、冀地区约8月初即可采收。
红花菜豆是多花菜豆中的有一个变种,别名看花豆、赤花蔓豆、虎斑豆、荷包豆,学 名Phaseolus coccineus L.(syn.P.multiflorus Willd),为豆科 (Leguminosae) 菜豆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以嫩荚、种子和块根供食。原产中南美洲或墨西锊,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被驯化的多年生类型至今仍在栽培,现广泛分布在高海拔和温带地区,特别在阿根廷。我国以云、贵、川、陕等省种植较多。其豆粒营养丰富,可供出口创汇。
4. 红花菜豆的形态特征
红花菜豆又名多花菜豆、荷包豆、龙爪豆,是豆科菜豆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缠绕茎,长可达5-7米。羽状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侧生小叶斜卵形,叶形不对称,小叶全缘。花冠鲜红色,蝶形,多数密集聚生成总状花序,腋生,花期7-10月;荚果,长条形,略弯曲,长10-18厘米;果熟期8-11月,种子肾形,黑红色,有红色花纹。
根为圆锥根系,主根入土深,在热带多年生条件下能形成块根,块根肥大多汁,与根瘤共生。根瘤的固氮能力较大豆相蚕豆低。幼茎有毛,紫红色。茎略有棱,高大缠绕,长2~4米,分枝2~8个。叶为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或阔菱卵形,全缘,基部楔形,叶面绿色,背略灰白。叶柄有凹沟,疏生茸毛。腋生总状花序,花梗细长,上对生10~20多对花,花冠红色。为异花授粉作物,花期遇高温于燥天不结荚。荚果长型微弯曲,荚喙粗壮,内含种子2~10粒。成熟时由鲜红转为深红且具黑斑。种子宽肾形,光滑,种皮花色或黑色。百粒重80~140克。出苗时子叶不出土。
喜夏季凉爽的气候,无霜期要求120~130天。5℃以下停止生长,霜冻致死。25℃以上的高温下,不易坐荚。生产的最适宜温度为17℃。短日照作物。我国由南往北引种延迟成熟。要求全生育期内雨量均匀充沛,对干旱敏感。土壤水分不足时,根系生长不良,但过湿或水涝时易受病害,干燥条件下易落花,对风敏懑。
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轻壤土上生长。最适PH值6.0~7.0,在PH低于6.0的土壤上硝化作用受到抑制,同时对磷的有效利用率降低,需施用石灰改良。
5. 花豆(红花菜豆,多花菜豆,多花花豆,肾豆,大红豆,虎豆,福豆,虎仔豆,虎斑豆,花园豆)等。以上图片
可以吃,
6. 红花菜豆的植物文化
每到夏日,在农家小院的竹篱旁,在城,市居民楼前的小花园里,常常可以见到一种颇似食用菜豆的攀援植物,开的是红花,轻风一吹,似有千只万只红蝶嬉戏于绿叶丛中,煞是好看,这便是优良的爬篱植物——红花菜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