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水模板大板1.3厚的一张多少钱
140元/张。
我的答案怎么样?
② 哪里的清水模板质量好
廊坊左各庄五棵松的
③ 清水模板对人体有害吗
普通模板与清水模板区别 :
一、一般常用的普通模板浇筑混凝土构件时只要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刚度(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及浇筇混凝土后不变形)和平整度就可以了,然后表面还需要抹灰装饰等,它多用于民用建筑和的一定要求的工业建筑;清水模板这个定义应该是从清水墙一词借用过来的。清水墙概念是砖砌好勾好缝就完事。对砖的要求及灰缝的要求很高。清水模板也是,拆下模后基本上很平整,不用抹灰了。对模板及支模水平要求都很高。 清水模板区别于普通建筑模板的优点及特点:
1、重量轻:更适于高层建筑及桥梁施工。
2、幅面大:最大幅面为2440×1220mm。减少接缝数量,提高支模工作效率。
3、不翘曲、不变形、不开裂、耐水性能好、水煮24小时不开胶;力度性能好、周转次数高、使用寿命长。
4、脱模容易,仅是钢模的1/7。
5、做清水混凝土:浇注物件表面光滑美观,减去墙壁二次抹灰工艺,可直接贴面装饰,减缩工期30%。
6、耐腐蚀:不污染混凝土表面。
7、保温性能好,有利于冬季施工。
8、可做变曲平面的模板。
9、施工性能好。钉、锯、钻孔等性能优于竹胶合板、小钢模。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
二、清水模板浇筑混凝土构件时既要满足规范规定的刚度(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及浇筇混凝土后不变形)和平整度外,还需要满足其光洁度,表面一般都不需要再抹灰装饰,它多用于工业厂房建筑和一般的工业建筑。
三、根据以上所述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模板制作的工艺和浇筑混凝土后的表面是否还需抹灰及装饰装修及建筑物使用要求不同等,在使用材料上没有很大的区别。
④ 建筑商的利润与建筑模板的周转次数|承建商施工队多赚了多少钱
建筑商的利润与建筑模板的周转次数有着直接关系,我们都知道70元的“胶合板模板”使用5-8次,99元的“建筑木塑多层清水模板”使用30-40次,如果这个工地需要30000张模板,你算算省多少钱?另外“建筑木塑多层清水模板”是清水效果,不用二次抹灰(材料加人工)又省多少钱?还有“建筑木塑多层清水模板”不用刷脱模剂,脱模剂也是钱吧?还有“建筑木塑多层清水模板”重量轻、好脱模,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又省多少钱?自从有了“建筑木塑多层清水模板”如今的承建商施工队一个工程能多赚多少钱啊!
⑤ 清水模板是胶合板吗
你好
这是俩个东西
我们说的清水模板一般指的是红模板
胶合板一般用于精装修
⑥ 清水模板找谁家买合适 石家庄
一看就不是做生意的,厂家地址跟电话都不说,你干了个屁啊?
⑦ 陕西省清水模板补偿费是怎么规定的
这个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不需要再做装饰抹面,指的不是混凝土墙面不抹灰,而是不需要抹灰就很漂亮,可以不再装饰的那种,标准很高的。
请参考别人对此的论述。见附件。
⑧ 关于清水模板补偿费,陕西省的
“使用清水模板施工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不需要再做装饰抹面时,每平方米模板接触面增加6.67元补偿费”,这条规定存在以下诸多概念不清的地方:
1、什么是清水模板,有什么标准和判断依据?
2、清水模板施工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3、计价规定中所述的“使用清水模板施工的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中所述的“清水混凝土”,是否为同一概念?
4、“混凝土构件表面不需要再做装饰抹面”,指的到底是什么?
设计取消混凝土面抹灰,由业主做装修时施作;
混凝土构件表面不需要做抹灰就可以直接刮腻子刷漆;
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
5、每平方米模板接触面增加6.67元补偿费,补偿的是什么?
计价规定中的补偿费,其中的逻辑至少应该是:在建设单位设计或合同要求使用清水模板、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提下,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使用符合要求的模板、施作了高于普通混凝土标准的支模工艺、浇筑工艺、养护工艺,拆模后光洁度、垂直平整度、美观性达到了较高标准,不需要再做装饰抹面。咱们先撇开业主能否“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如果砼本身瑕疵就较多,事后业主在装修时,还需要做基层处理或抹灰,当然谈不到给施工单位补偿费的问题了。
⑨ 陕西省的清水模板补偿费的依据,适用条件
这条规定很多造价人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砼表面不抹灰,就要是要进行清水模板补偿。这属于语文没有学好。这个规定是有两个要素的,一个是使用清水模板施工,一个是达到“表面不需要再做装饰抹面”,而不是“砼构件表面不需要做基层抹灰”或者“砼构件表面省去二次抹灰工艺,可以直接进行面层装饰”。所以就规定本身的描述来讲,指的是这个混凝土面不再需要做装饰了,直接利用混凝土自然观感作为饰面。也就是说浇筑完混凝土面就是最终的效果(多用于桥梁的桥墩、护坡、市政工程等项目,住宅的毛坯房扯不上这条规定),这个时候对砼质量和工艺要求较高,所以才给补偿费。
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和甲方都滥用这条规定,非常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