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工浮岛都有啥材料
从大的方面分,人工浮岛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不接触的为干式干式浮岛因植物与水不接触,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园艺植物,通过不同木本的组合,构成良好的鸟类生息场所同时也美化了景观但这种浮岛对水质没有净化作用一般这种大型的干式浮岛是用混凝土或是用发泡聚苯乙烯做的湿式浮岛里又分有框架和无框架,有框架的湿式浮岛,其框架一般可以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湿式有框架型的人工浮岛的施工事例比较多,占了7成无框架浮岛一般是用椰子纤维编织而成,对景观来说较为柔和,又不怕相互间的撞击,耐久性也较好也有用合成纤维作植物的基盘,然后用合成树脂包起来的做法。
『贰』 人工浮岛怎么用
问题1:一、准备材料阶段:
1.首先评估预计放置之湖面大小,并评估预计施做之浮岛大小。
2.漂流木或孟宗竹数根、塑胶管数根、开卡芦或芦苇等茎杆有空气的植物数丛:要做成类似竹筏的承载体。
3.尼龙绳粗细各一大捆。
4.黑色塑胶布一大捆。
5.培养土数包(依施做面积而定):必须选用已熟化的有机土,以免杂草丛生。
6.各式复育水生物种之苗或种子。
二、设计施工阶段:(以9米X4.5米的
浮岛为例)
1.先将人员分工,安排3-5个人将浮岛基座所需的开卡芦用八字结绳绑扎固定成数梱。安排6-8个人分别将塑胶管、孟宗竹和绑好的开卡芦间隔开来,并利用粗的尼龙绳交互绑好,最后,利用任一树枝或长棍当扭杆,捆住尼龙绳将每条都扭紧后绑好。
2.铺上塑胶黑布,目的是要让接着铺上去的培养土不因泡水而飘走。而黑布本身也有透水性,适合营造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只需要利用铁丝将黑布的各个角落与底层的竹子、塑胶管多处绑好即可。等一切工作就绪后,就准备要推入水面了
问题2:所栽种在浮岛上的植物,大多是出水性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甚至种灌木或木本植物。植物的选取不只是为给水鸟栖息,也担负有抗浪的果效,浪愈大的地方愈选用枝根干较强劲的植物,以增加对水流的阻力与浮岛的重量来消浪;浪较小的地方则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甚至是沉水性水生植物。
问题3:
1.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机能及效果2.作为鱼类生息场所3.作为鸟类的生息空间
4.人工浮岛的消波作用
作为消波物体的人工浮岛属于浮防波,在海岸工程专业研究的比较多。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有较高的水交换机能,防止堤防内的(海)水污染作用较大。
(2)不受设置水域深浅的影响,即使在深水区也比固定式防波堤的建设费用要低。
(3)与水下地基的好坏没什么关系,即使设置在软弱地基上,也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4)设置场所的变更容易。
(5)除了消波,其它多目的利用也可以。
(6)现场施工的工期短。
(7)一般可在场外制作,质量容易保证。除了上述的若干优点外,作为防波用的浮岛,比起其它防波建筑物,与岸边的植物带的融和性更好,而且浮岛本身又可成为生物的良好生息场所。
『叁』 人工浮岛
您好!
人工浮岛是人工岛的一种,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拓展空间。太平洋低洼岛国基里巴斯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威胁。该国岛民很绝望,他们愿意考虑一些激进的选择以挽救自己的国家不被浪潮的吞食。基里巴斯总统宣布,为了能够保证其公民的生存,基里巴斯政府正在考虑建造一种类似于大型钻井平台的人工“浮岛”。这项工程将需要耗费20亿美元。
构造分类从大的方面分,人工浮岛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不接触的为干式。干式浮岛因植物与水不接触,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园艺植物,通过不同木本的组合,构成良好的鸟类生息场所同时也美化了景观但这种浮岛对水质没有净化作用一般这种大型的干式浮岛是用混凝土或是用发泡聚苯乙烯做的湿式浮岛里又分有框架和无框架,有框架的湿式浮岛,其框架一般可以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湿式有框架型的人工浮岛的施工事例比较多,占了7成无框架浮岛一般是用椰子纤维编织而成,对景观来说较为柔和,又不怕相互间的撞击,耐久性也较好也有用合成纤维作植物的基盘,然后用合成树脂包起来的做法。常见材质有竹木、泡沫、海绵、塑料、橡胶、藤草编制、苇席编制等等,根据材质不同,结构和价格以及制作工序都各不相同。
植物栽培基植物栽培基盘用椰子树的纤维、鱼网之类的材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比较多,由于装入土壤会增加重量且促进水质恶化,目前使用的比较少,只有20%左右。湿式浮岛上面通常栽植水生植物花卉,如荷花、芦苇、香蒲、茭白、水葱、美人蕉、千屈菜等等,能改善很好的生态环境。
大小和形状一块浮岛的大小一般来说边长1~5m不等,考虑到搬运性、施工性和耐久性,边长2~3m的比较多形状上四边形的居多,也有三角形、六角形或各种不同形状组合起来的以往施工时单元之间不留间隙,现在趋向各单元之间留一定的间隔,相互间用绳索连接(连接形式因人工浮岛的制造厂家的不同而各异)这样做的理由有四:①可防止由波浪引起的撞击破坏;②可为大面积的景观构造降低造价;③单元和单元之间会长出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丝状藻类等也生长茂盛,成为鱼类良好的产卵场所、生物的移动路径;④有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浮岛的水下固定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设计内容,既要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要保证在水位剧烈变动的情况下,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前在研究海洋的浮防波堤的时候,曾对水下固定部分的安全性提出过怀疑而人工浮岛的设计是以湖沼为对象,象琵琶湖、霞浦这两个湖泊属最大规模的项目,和海洋比较起来设计外力仅为海洋的1/10,所以参考过去海洋建筑物及沿岸设计进行琵琶湖、霞浦这两个湖泊的人工浮岛的水下固定计算,得到了安全可靠的计算结果水下固定形式要视地基状况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锚固式、杭式等另外,为了缓解因水位变动引起的浮岛间的相互碰撞,一般在浮岛本体和水下固定端之间设置一个小型的浮子的做法比较多。
『肆』 人工浮岛价格
人工浮岛是人工岛的一种,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拓展空间。太平洋低洼岛国基里巴斯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威胁。该国岛民很绝望,他们愿意考虑一些激进的选择以挽救自己的国家不被浪潮的吞食。基里巴斯总统宣布,为了能够保证其公民的生存,基里巴斯政府正在考虑建造一种类似于大型钻井平台的人工“浮岛”。这项工程将需要耗费20亿美元。
『伍』 人工浮岛的实际应用
抢险处置
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调集静冈市的人工浮岛,用以转移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低放射性污水。
该人工浮岛原本在静冈市清水港作为海钓设施使用。其长约136米,宽约46米,高约3米,内部有很多水池,可容纳约1万吨水。[2]
变废为宝
一组荷兰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的宏伟计划:他们计划从太平洋中收集4400万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们建造一个面积大如夏威夷的“人工岛”。这座由塑料垃圾建成的人工岛将依靠太阳能和海浪能提供能源,它上面将建有城市、海滩和“农场”,足可供50万人在这座漂浮的人工岛上安居乐业,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海洋避难
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面将会在21世纪上升20到90厘米,相比起20世纪上升的10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据。而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在全球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几十年后就变成一片汪洋。为了让100年后人类不遭受灭顶之灾,法国建筑师设计了一艘名为“丽丽派德”(Lilypad,百合花瓣之意)的人工浮岛,它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可供5万人同时居住,作为未来版的诺亚方舟。
“丽丽派德”是一个真正的“双栖海上城市”——它的上半部分露出海面,与陆地建筑没有区别;而整个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浸没在水下,又令它犹如船只一样可以“丽丽派德”可以随着不同季节的洋流变化从赤道漂流到南极或北极,每年都在两极之间的海洋中悠然“行驶”。它还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体育馆、剧院、医院、公园、高尔夫球场,让“海上居民”就像居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惬意。
拓展空间
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建设海上城市是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人们设计了一种锥形的四面体,高20层左右,漂浮在浅海和港湾,用桥同陆地相连,这就成为“海上城市”。 人们设想把机械和动力装置安置在底层,将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设置在四面体内部,上层的临海部位是居住区,运动场设置在甲板上,一些无害的轻工业厂房也可以设置在上面。
这种海上城市每一座可容纳3万人左右。美国在离夏威夷不远处的太平洋上计划修建一座海上城市,它的底座是一艘高70米,宽27米的钢筋混凝土浮船wxnongye08。
『陆』 人工浮岛的人工浮岛水质净化
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的定义因目的、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主要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而言的,通过减少COD(化学需氧量)、氮、磷的浓度来抑制赤潮的发生提高水的透视度为目的它的净化机理基本上与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机理相似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要素由以下7个:
1.植物茎等表面对生物特别是藻类的吸附;
2.植物的营养吸收;
3.水生昆虫的摄饵、羽化等;
4.鱼类的摄饵、捕食;
5.防止已沉淀的悬浮性物质再次上浮;
6.日光的遮蔽效果;
7.在湖泥表面的除氮人工浮岛比起湖沼沿岸植物带来它具有附着生物多、水中直接吸收N、P等特点,在对植物性浮游生物的抑制、提高水的透视度等方面效果比较显著。
为了对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定量分析,1995年专业研究者们在霞浦(土浦市大岩田)进行一次隔离水域试验,他们分别设置3个边长为4m的正方形、水深15m的相互隔离的水域,在这三个隔离的水域里,A、B水域各放一个人边长2m(4m2)的人工浮岛,在其上面分别栽培蒲公英和水毛花,C水域为对照水域,没有人工浮岛。
从1995年5月11日放置人工浮岛开始,历经8个多月,期间进行了6次调查,主要调查水中叶绿素和COD变化过程从左边的图-2可以看出,没有设置人工浮岛隔离水域C,夏季蓝藻的细胞繁殖很快,相当于有人工浮岛的10倍左右取7、9、12月的数值平均后,人工浮岛占有率只有25%的条件下,削减了94%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由此可以得出人工浮岛抑制夏季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细胞繁殖的效果非常大的结论另外人工浮岛对COD的抑制效果夏季也比较明显,大约能削减50%,但是入冬以后抑制效果很小其他类似的试验研究结果同样得出人工浮岛夏季抑制植物性浮游生物、COD的效果突出的结论专家普遍认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细胞繁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有关人工浮岛上的鸟类研究相对比较多,特别是鸟的种类、筑巢情况等几乎在所有的人工浮岛上都进行过调查在霞浦土浦港的人工浮岛上,已发现一些鸟类的巢穴,有时为了吸引某种鸟在岛上搭窝,根据该鸟的筑巢习惯在人工浮岛上进行特殊布置,为该鸟创造筑巢的条件。
陆生昆虫的的调查1996年在土浦港的人工浮岛、附近的樱川河口的芦苇林、附近的住宅区空地草坪上进行过一次,调查方法是用采用网捕捉、排打取出、随机取样、目视观察等方法调查结果表明住宅区的草地上昆虫最多,其次是樱川河口,人工浮岛上最少人工浮岛上昆虫有10目35科53分类群,蜘蛛类有8科18分类群人工浮岛上种的构成与樱川河口的芦苇林大致相同,只是量少一些其原因是人工浮岛上没有土壤,而土壤在昆虫的生活史中十分必要,所以说人工浮岛上的昆虫生息条件还有欠缺。 作为消波物体的人工浮岛属于浮防波,在海岸工程专业研究的比较多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有较高的水交换机能,防止堤防内的(海)水污染作用较大。
2.不受设置水域深浅的影响,即使在深水区也比固定式防波堤的建设费用要低3.与水下地基的好坏没什么关系,即使设置在软弱地基上,也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4.设置场所的变更容易。
5.除了消波,其它多目的利用也可以。
6.现场施工的工期短。
7.一般可在场外制作,质量容易保证除了上述的若干优点外,作为防波用的浮岛,比起其它防波建筑物,与岸边的植物带的融和性更好,而且浮岛本身又可成为生物的良好生息场所不过防波浮岛也存在若干的不足:
1.为了达到期望的防波效果所需要研究的课题比较多。
2.绳索的拉断、水下锚固端的破坏都比较容易。
3.修补比较困难。
由于波浪的原因日本很多湖的沿岸植物带的面积越来越小,近几年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霞浦麻生町岛并地区的情况比较典型1972年该沿岸还是一片50m宽的绿色长廊,到了1997年只剩下10m×60m的一小块绿地,靠近水的一侧可以见到象似被挖开的寝食断面,岸边附近的水深1m左右经过对湖心风速和风向3年间的观测,掌握了频率较高的风向(不考虑来自陆地方向的风),由此算出它的代表波高为064m、周期T=34m,方向为西偏南8°消波浮岛的消波率与风向有很大关系,一般在5%~40%之间,要是把反射波的影响考虑进去设计消波率可达53%设置在霞浦的消波浮岛的消波率,经检测达50%,第二年岸边植物面积增加34%可见人工浮岛的消波效果还是很大的。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极大完善,然而其仍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现有生态浮岛栽培不易进行标准化推广应用。不同的湖泊河流,其富营养化水平不同,水流、温度、风速、水体波动等都各不相同,需要相应的浮岛设计组合和浮岛植物种类搭配,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予以推广应用。
2.现有生态浮岛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生态浮岛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目前其管理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完成,在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中尚可,若大面积推广,需要经常、及时采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满足需要,限制其发展。
3.现有生态浮岛制作施工周期长。从目前来看多数的生态浮岛都是采用现场制作及现场种植的模式,大面积制作施工周期较长。
4.现有生态浮岛难以过冬。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大多数不能过冬,尤其在冬季天气较冷的北方地区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
5.现有生态浮岛多数采用大型水生植物及水生蔬菜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及大浪。
6.国内、外目前使用的生态浮岛单体面积较小,大多数是在小面积的河湖中使用,难以对较大的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现需要有超大面积的生态浮岛。
目前利用无土草坪的各种优点制作生态浮岛已取得很好效果,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生态浮岛制作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能达到如下效果:
1.无土草坪生态浮岛采用禾本科草建成,禾本科草是一类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多年生植物,具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潜在优势。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浮岛草坪高度不高,结构牢固,它能抵抗极端大风、大雨及大浪并能达到在不同的水流、温度、富营养化水平不同等情况下使用。用,难以对较大的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现需要有超大面积的生态浮岛。
2.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采用在地面培育已经成坪的无土草坪,用草坪在工厂里组合成浮岛模块,到了施工场地根据所需要的面积,只要将相邻的浮岛模块相连在一起,即可制成所需生态景观浮岛,这样的制作方法使工程现场施工变得更为方便快捷,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特殊的结构及方便的管理可以用它能制成超大面积的浮岛。能够对较大的河湖进行生态修复,应该说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目前是国内、外唯一能制成超大面积的浮岛
3.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制成后漂浮在水面上景观立现,整齐划一,就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景观效果非常明显。冬季在南方不冻的水面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四季常绿,即便在北方冰冻的水面无土草坪被冻在冰面第二年开春能够返青,返青率远高于地面草坪。
4.用无土草坪制成的生态景观浮岛表面平整并有足够的浮力,在大面积使用中工人可以在草坪上用剪草机剪草。无土草坪在地面使用时1怕干旱2怕缺肥,但是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漂浮在富营养化水面上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实验证明水面栽培条件下禾本科高羊茅草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干重、密度、盖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土培条件,草坪每年剪草的次数高于地面草坪,这样就能更多的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用禾本科无土草坪制成的生态景观浮岛是对较大的河湖修复富营养化提供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并具有极高的环境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推广运用前景。
『柒』 浮岛的固定
人工浮岛的水下固定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设计内容,既要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要保证在水位剧烈变动的情况下,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前日本在研究海洋的浮防波堤的时候,曾对水下固定部分的安全性提出过怀疑而人工浮岛的设计是以湖沼为对象,象琵琶湖、霞浦这两个湖泊属最大规模的项目,和海洋比较起来设计外力仅为海洋的1/10,所以参考过去海洋建筑物及沿岸设计进行琵琶湖、霞浦这两个湖泊的人工浮岛的水下固定计算,得到了安全可靠的计算结果水下固定形式要视地基状况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锚固式、杭式等另外,为了缓解因水位变动引起的浮岛间的相互碰撞,一般在浮岛本体和水下固定端之间设置一个小型的浮子的做法比较多。
『捌』 人工浮岛的人工生态浮岛
“浮岛”.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层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断,漂浮在水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里介绍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似的人工浮体,在这个人工浮体上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放在水里它的主要机能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水质净化;2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3.改善景观;.4消波效果对岸边构成保护作用。
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在这里讲的生态工学(Ecological.engineering.)或Ecotechnology的概念最早是由WJMitsch和SJJorgensen提出来的,他俩给生态工学下的定义是“We.defin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technology.as.the.design.of.human.society.with.its.natural.environment.for.the.benefit.of.both.(Mitsch.,.1988)作为水边的环境保护技术——人工浮岛,20年前是由德国的BESTMAN公司想出来的在日本的琵琶湖,作为鱼类用的产卵床的人工浮岛70年代末就开始在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心,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边的自然景观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不光是水的净化,人们对创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人工浮岛技术也寄予了很大希望现在,人工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闭锁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工浮岛工程事例的不断增加,经验也越来越多,在评价人工浮岛的功能及效果方面已逐步从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的高度。
『玖』 人工(植物)浮岛技术
河流湖泊一般都是污水的受纳水体,大量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河流以后,严重影响了水体本来的功能,因此需要相应的配套技术进行治理,首先,植物可以利用强大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或者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储存在体内,使水体得到净化,同时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的分泌直接与污染物质结合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植物的分泌物质还可以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间接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植物对河水具有很强的修复作用,利用网床式生态修复技术和沉水植物种植技术,大规模地增加河道中植物的数量,从而形成强大的生物修复群体,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和生存载体,十分有利于河道水体的处理。浮体用于固定植物植株,同时要保证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水分、氧气条件及能作为肥料载体,因此基质材料必须具有弹性足 固定力强吸附水分、养分能力强,不腐烂,不污染水体,能重复利用特点,而且必须具有较好的蓄肥 保肥 供肥能力,保证植物直立与正常生长。采用该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了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拾』 人工浮岛的浮岛的构造
一块浮岛的大小一般来说边长1~5m不等,考虑到搬运性、施工性和耐久性,边长2~3m的比较多形状上四边形的居多,也有三角形、六角形或各种不同形状组合起来的以往施工时单元之间不留间隙,现在趋向各单元之间留一定的间隔,相互间用绳索连接(连接形式因人工浮岛的制造厂家的不同而各异)这样做的理由有四:
①可防止由波浪引起的撞击破坏;
②可为大面积的景观构造降低造价;
③单元和单元之间会长出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丝状藻类等也生长茂盛,成为鱼类良好的产卵场所、生物的移动路径;
④有水质净化作用。 为了恢复一度失去的自然,其费用是很大的,经过对近些年的施工事例的调查,造价在10万日圆/m2的比较多,不过最近也有每平米几万日圆做下来的在国外比如美国,使用的是再生材料,其造价每平米不到1万日圆。
日本也好,美国也好,人工费相对比较高,只要是经过加工的材料、物品,其价格也会相应提高很多,我国和日本、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他们的造价只能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