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批发市场 > 伍佑批发市场

伍佑批发市场

发布时间:2021-06-02 01:46:31

A. 龙王庙是什么东西

龙王庙:历史
白龙王庙位于郑州西郊贾鲁河东岸的二砂牛奶站外。 据民国五年(1916年)《郑县志·建置志》记载:“州西有白龙王庙”。关于白龙王庙的来历,在郑州西郊民间广为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贾鲁河东岸住着一位忠厚善良而又勤劳的老农。一日清晨,有一衣衫褴褛的汉子找上门来,自称是外地人,逃荒到此,愿投在老农门下当一长工。老农见他外表朴实,年轻力壮,欣然应允。次日用过早饭,老农叫汉子去菜园浇地。汉子答应一声背起铁锹便向菜园走去。傍晚时分还不见汉子收工,老农来到菜园一看,见菜地仍然干旱着,长工正在井旁酣睡着,心里就有点气,但又一想,长工初来乍到,也得让他歇歇脚吧。 第三日凌晨,老农又来到菜园。见菜地大部分已浇了水,心中暗暗称赞长工能干,但不免对长工又犯了猜疑,为什么他白天睡觉,夜晚干活,而且比一般人干得都快呢?到了夜深人静时,老农借月光一瞧,只见一条白龙尾巴缠在辘轳上,龙身扎进水井,井水就像银柱般直冲云天,然后落到垄沟里,向菜地流去,老农不由惊叫一声,吓瘫在地。那条白龙听到人的惊叫声,急忙化为人形,见是主人,慌忙上前施礼,并道出实言:“我本是上天一小白龙,前几日,在行雨时,因记错了时辰,违犯了天律,被玉帝打下凡间。我见东家以善为本,又年老体弱,便投在你门下效力,以求赎罪,不想被东家看破行藏,伤了元气,因此,此处再难栖身,只得向东家告别。”老农听后恍然大悟,极力挽留,但为时已晚。 事后消息不翼而飞,乡亲们成群结队来菜园焚香祷告,祈求白龙保佑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大家为纪念白龙便集资在菜园附近修建一白龙王庙。日后,白龙王庙香火旺盛,每年阴历二月二为白龙王庙会,届时张灯结彩在龙王神像前摆设供品,男女老少烧香致祭,还有唱戏,热闹非凡。 建国后,经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不信有什么“龙王爷”了,白龙王庙被拆除。 后来此地更名为“龙王庙”村!
龙王庙:现代
隶属: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 经济繁荣、农民富裕、交通四通八达、毗邻全球最大的物流工业园(正在建设中······)。 铁路:陇海铁路。 公路:北邻郑开大道、东邻郑州四环、南邻郑汴大道(G310国道)和物流大道、西邻万三公路。 是中国的:大蒜基地、小麦基地、西瓜基地、蔬菜基地等等农产品出口基地。
编辑本段一、南昌市龙王庙
龙王庙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范围,解放西路、国药厂、塔子桥立交桥附近范围都称为龙王庙。 早期因为有龙王庙批发市场而闻名。 镇名,位于单县城东南10公里,总面积88.8平方公里,人口5.4万,耕地8.9万亩。该乡地理位置优越,省道新、老定砀路均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集贸市场日趋繁荣,乡驻地开发高标准商业等10华里,新建商贸楼1200间,商贸经济区和工业园区达800亩。 该乡农业基础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入良好阶段,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初步规模,已形成1万亩山药、2万亩桑园、3万亩花生、4万亩小麦良种基地的种植业发展布局,粮经比例达到了4:6。畜牧业发展强劲。年存栏鲁西黄牛1万头,青山羊15万只,生猪5万头,鸡禽类养殖40万只。 工业基础较好。现已建起南、北两个工业园区,其中南部罗庄工业区总占地500亩,黄杨路、孙孟路纵横其间,交通便利,工业起步较早,北部龙王庙工业区属新建工业园区,总占地300亩,位于乡政府驻地、省道新定砀路一侧,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和大型商贸市场都建在这里。现工业园区已吸引青岛、漳州、淄博等地的八家客商来此投资厂,共集中了大小企业和个体工有500余家,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木材加工、纺织器制造等为主的发展新格局。
编辑本段二、烟台龙王庙
位于烟台,始建于明代,是当地人为祈雨保丰年而修建,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山重获新生。94年,烟台山管理部门对龙王庙进行过一次维修。2000年又对龙王庙进行了一次维修,使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庙宇恢复原貌。
编辑本段三、大连龙王庙
大连龙王庙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的北大门——瓦房店市李官镇。南距大连120公里,北至沈阳240公里。该度假区包括海滨浴场、森林公园、游乐场、别墅群和服务区。这里滩缓、沙细、水清、浪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滨浴场;岸边,山峦起伏,林木苍翠,古迹众多。每当阵阵海风传来渔歌唱晚,令人油然而醉,留连忘返。
编辑本段四、菏泽牡丹区龙王庙
菏泽市西南22.5公里王浩屯镇刁屯河之东,有一个树木蓊郁的龙王冯村。该村冯氏之祖冯重礼原为山西省襄恒县人,于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间(1488-1505)迁此建立庄园。此处本是黄泛区遗址,地势低洼,盐碱地多,遂取名为冯家洼。 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七年(1512年),相传有一个名叫焦义行排行老三的壮汉到冯家洼投宿,愿意帮助冯重礼种地。冯重礼许诺之后,焦三便起早贪黑,奋力干活,砍刨荆根,播种粮棉。每逢天旱苗枯,焦三却能兴云布雨,有求必应。焦三做短工三年期满,便于冯重礼约定在浓云密布、雷震骤雨时再来相会。焦三话音刚落,忽然天昏地暗,雷声隆隆,焦三已腾入云空,杳无踪影。冯重礼这时才知道“焦三”是龙王的化名。冯家洼百姓为答谢龙王之恩,就在冯家洼村南盖了一座龙王庙,冯家洼也更名为龙王冯。 龙王庙院落占地5亩。庙门高耸,巍峨壮观。庙内有一古潭,谓之龙坑。庙院正北,建有大殿、配殿各一座。大殿之前,建有迎接香客的彩棚,重檐叠起,脊兽排立,俨若龙宫前的引道。彩棚这后,乃三间龙宫大殿。殿中塑有金色龙王面南正坐,龙目闪闪,俯瞰下界。龙王之后,塑有廒山图影,指点江山风水。殿东塑有苍髯老翁,慈眉善目,喜色盈眶。殿西塑有二侍者并立,南为牛头爷,手执三股钢叉,欲除暴安良;北为夜叉爷,怒睁二目凝视,待打抱不平。殿顶纵贯二梁,各盘一龙,头朝南,尾向北,名为雨师爷,又称雨布爷。大殿四壁,皆绘龙王传说中的各种图形,光怪陆离,栩栩如生。 大殿左侧,有三间配殿。中间挂有1944年定陶县城南晁村晁秀立要笔撰写的一副对联:询野老村农羡冯家为东道主,抚残碑断碣知焦姓乃上方神。 龙王冯村北有一口八角琉璃井,水质清洌苦甜,从未干涸,被誉为奇观。 龙王冯村至今尚珍藏关于龙王爷传刘的一卷画轴,图文并茂,绘录着龙王逸事百余幅。例如《龙坑龙井通东海》:讲焦三在冯家洼第三年春天,天旱无雨,田间禾苗半枯,人们焦灼异常。焦三对冯重礼说:“东家且勿惊慌,明天便可浇地。”冯重礼不大相信,只是唉声叹气。可是到了下半夜,忽然雷雨交加,大雨下得坑满壕平,这一年庄稼获得了好收成。又如《十八亩地一棵苗》:说焦三为冯重礼种了一块十八亩地红高粱,焦三在间苗时,只留下了五棵苗——中间一棵,四角各留一棵,冯重礼见了,没有好气儿地说:“锄得不错,就是留苗太稠。”焦三随即把地角的四棵锄掉了,把冯重礼气得直想发火。这棵独苗长到处暑,高粱秆长得有屋粱粗细。到高粱抽穗时,远看像一片火烧云,近看像一团红玛瑙。焦三把这十八亩地轧成一片坦场,便上到高粱棵上,抡开枣木杆子一甩,高粱粒子像下红雨一样落下,足有1米多厚。焦三说:“东家,你要不了这么多,我就往外倒吧。”焦三把枣木杆子往不南一抡,“哗”的一声,一片红云往东南去了,使东南百里以内的高粱,整整丰收了三年。 因为焦三是龙王的化形,龙王冯一带居民为纪念龙王爷恩德,曾在明代集资修建过龙王庙,立过石碑,刻过碑文。可惜原来的庙宇、石碑和《康惠龙王传》在历次战乱及“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损毁,现仅存有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三年(1877年)御笔题字“泽沛苍生”一幅金匾,龙王冯附近百姓捐资于1988年重新修复龙王庙,以志纪念。 现在,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和“七月初五龙诞辰”之吉日,苏、鲁、豫、皖等各方人士,按时参加龙王冯的龙王庙会,这已成为访亲问友、繁荣经济的民间节目。
编辑本段五、织金县龙王庙
位于城关镇清泉路龙潭南侧。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南向北。由大殿、两厢、山门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1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1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廊,分别深3.5米、2.9米。隔扇门窗。
编辑本段六、海淀黑龙潭及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山腰有圆潭,径10余米,水从山峡石隙中流入潭内,溢时流泻山下田野中。传说有黑龙潜藏水底,故名黑龙潭。周围建有回廊33间,潭后有庙,名黑龙王庙,东向依山而筑,殿宇层层上升。庙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龙王,天旱时在此祈雨。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
编辑本段七、盐城龙王庙
龙祠,是盐城东门外龙王庙(今东门闸附近)。此庙建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坐落在范公堤畔。庙前林荫夹道,四旁古柏参天,甚为幽静。清人高岑题《龙祠胜慨》诗曰: 百年华构古神祠,胜概逢春信觉奇。 殿柳绿圃清昼永,宫花红衬夕阳迟。 楼台金碧征遗构,霖雨苍生乐盛时。 愧乏郑虔三绝笔,新图画取更题诗。 紧靠龙王庙旁边,还有一座八蜡庙,此庙是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盐城知县黄垣为纪元末殉国的吴川刘猛将军所建,始称刘将军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盐城知县陈荫培改建为八蜡庙,腊有八者,指先啬、司蔷、农、邮表辍、猫虎、坊、水庸、昆虫,意思是祭祀八位神灵的庙。清人王兆熊有《春日过八蜡庙》诗云: 精庐春自好,徐步入方塘。 溪柳匀新绿,瓶梅绽暖黄。 云低栖野寺,竹影瘦匡床。 徙倚经坛晚,清风度夕阳 站在龙王庙前,可远眺范公堤外的烟墩。烟墩为明嘉靖三十二年 (公元1553年),抗侯名将戚继光率军驻扎盐城西北姚家荡和盐城东南西团时,发动军民新建,共73座之多。东门闸下的头墩、伍佑的三墩等,均为烟墩。每墩有士兵5名,负责了望与守卫。一旦倭寇入侵,立即在墩上举火报警,各墩见一墩起烟,皆相继举火,内地官员见了即急驰救援,合力狙击。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四月,盘据在崇明三沙的倭寇三万多人,欲进犯扬州,在如皋被千户王良、吕雄打败,向北逃窜。白驹村民戴选和校秀因事外出,路遇倭寇犯境,二人奋力阻击,戴选用盐叉戳死一个倭寇,因盐叉生锈,尚未来得及从倭寇身上拔出,另一倭寇就从侧面断其左臂,戴选不顾疼痛,用右手夺下倭刀,独臂再战,终因寡不敌众,二人英勇就义。是年八月,倭寇又窜至刘庄场,副使刘景韶率军还击,连战皆捷,将倭寇围困在刘庄。这时,副总兵刘显偕同参将曹克新率领本部两千精兵增援,经过一场恶战,全歼倭寇600余人。倭寇见有了戒备,多少年不敢轻易来犯,至今人们仍传颂戚家军的抗倭功绩。清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盐城知县陈继美有《初春巡阅墩台二首》,其一云: 墩堡星罗接大荒,凭高远眺海云翔。 射城庐舍临蛟窟,淮甸桑田逼水乡。 试武春堤追细柳,谈文紫陌忆长扬。 年来城外波涛静,岛国犹知有圣王。
编辑本段八、武汉汉口龙王庙

汉口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全长1080米,曾经是一座庙在那里,为的是镇水患。在98洪水时国家领导人还亲临龙王庙指挥工作。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对这一带进行了大轰炸,使现在的江汉公园、和平里这里成为一遍废墟。解放以后,龙王庙码头为武汉市水运公司专用码头。沿汉江而上有打扣巷码头、肥运公司码头和集家嘴码头等。 另外位于汉口龙王庙的龙王庙国际广场正在全力打造集批发、购物、时尚、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国际化商贸旅游航母,即将建成集汉正街现代批发中心、时尚生活中心、商贸旅游中心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广场,以“吃、住、行、游、娱、购”形成大武汉滨江特色商贸旅游区,成为集购物、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大型商贸旅游航母。
编辑本段九、河北省大名县龙王庙镇
龙王庙镇位于河北省大名县辖内,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75万。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王庙村。106国道和邯(郸)大(名)公路纵横过境。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冀、鲁、豫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1953年置龙王庙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元月赵站乡并入。1997年,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庙一、庙二、庙三、庙四、石槽坊、北漳、东范堤、中范堤、西范堤、东高村、西高村、三角店、郑村、双庙、东木堤、西木堤、甘庄、东曹口、西曹口、前街、冀拐、寨里、王庄、东苑湾、西苑湾、新苑湾、花二庄等27个行政村. 龙王庙镇属黄河冲积平原,黑龙港流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漳河、卫河、马夹河三条河流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花生、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和各类干鲜果品的种植。
编辑本段十、山西潞城县东邑龙王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潞城县东南5千米处的东邑乡东邑村中,东北紧依卢医山,西南与农舍毗邻居,松柏苍翠,绿树成荫,景色十分优雅。该庙创建年代不详,金代以后多次重修。现存主要殿宇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庙坐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戏楼、正殿,两侧有耳殿、厢房等,共有殿宇33间。山门位居庙前、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琉璃以黄绿红三色为主,色彩艳丽。柱头科三踩斗拱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同昂型。明次间各施补间科,斗拱同柱头科。明间辟门,以作通道。倒座戏楼位居山门之后,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上下两层,下面明间辟通道,上建戏楼,硬山顶。柱头科五踩斗拱双下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间各施补间科两朵,斗拱形制同柱头科。前后檐圆柱方额,结构精巧。屋顶琉璃脊兽,筒板布瓦装修,古朴雅致。正殿系庙内的一个主体建筑,建于高台之上,广深三间,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斗拱为柱高四分之一,柱升起与柱侧角明显。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琴面式,耍头同昂型。明次间各施补间铺作一朵,出四十五度斜拱。殿内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梁架规整,结构简练,虽经后人多次重修,仍保留金代建筑风格。殿顶琉璃脊兽,筒板布瓦装修,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破子棂窗,隔扇门装修。殿内三壁残存人物故事,壁画依稀可见。整个殿堂气势雄伟,古朴壮观。
编辑本段十一、山东泰安大汶口龙王庙
该庙位于大汶口镇和平村以东,现水电站以北处,始建于1756年,占地约30亩,原为当地群众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祀场所,并逐步演化成为群众进行商业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在解放战争期间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编辑本段十二、青岛市龙王庙
建于1931年,庙址在青岛市黄岛区辖区大石头顶东头沿海边处,庙内有龙王爷等神像。院内有纸池1个,四周有围墙,大殿3间,副殿2间。每到初一、十五,沿海来往船只进港上庙祭奠,占地近1亩。解放后,庙宇被拆除。
编辑本段十三、黑龙江兴凯湖龙王庙
龙王庙就是兴凯湖东端与俄罗斯的交界点,在边防站里边,一般人进不去;里面有个碑,写着“兴凯湖”和“察河源”。没有到龙王庙的车,而且路况很差,不是越野根本进不去,两边都是漫漫湿地。那里有个观火楼,可以看看周围一望无垠的湿地。从兴凯湖农场出发,半天可以来回。
介绍
兴凯湖龙王庙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当地居民为乞求龙王多献鱼虾,保佑福祉,募资兴建了龙王小庙。里面供奉的是小白龙,当地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来拜拜龙王,尤其是渔民去湖中打鱼之前,经常要来烧一烛高香。兴凯湖龙王庙是我国最东部的一座庙宇,也是我国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的一座庙宇。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东北土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兴凯湖地区成了抗日联军经常活动的地带,并在兴凯湖西岸、白泡子,建立了密山县最早的一批党支部,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龙王庙也在抗日斗争时期遭日本侵略者的严重破坏,早已村毁人离,龙王小庙也片瓦无存。 兴凯湖龙王庙 1955年,兴凯湖农场的诞生,揭开了古老兴凯湖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如今的兴凯湖成为我国惟一的国际自然保护区,也是“新开流文化遗址”的所在地。2000年,兴凯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按着兴凯湖中心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弘扬民族民俗传统文化, 兴凯湖龙王庙
保留当地渔民崇尚龙王,祈福平安、丰收、祥和的风俗习惯。在西山恢复建设了龙王庙景观,由杨成久先生个人出资重新恢复修建,占地宽广,庙宇雄伟壮观。这里森林茂密,曲径通幽,东为兴凯湖养殖场,南邻小兴凯湖,西靠兴凯湖自然历史博物馆,北接兴凯湖旅游公路。主干工程已于2003年竣工,二期、三期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龙王庙的恢复,吸引着哈、齐、牡、佳等八方游客,行人日增,香火不断……”
“二月二”龙王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兴凯湖“龙王庙”都举办龙王庙会,为一方百姓祈福纳祥,为八方信士带福还家。 我国农历每年二月初二离春耕之时已经不远,自古传说,这时龙已抬头,百虫已经出蛰,预示着大地复苏,万象更新。龙,是行雨管水的神灵。所以人们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寄予了龙神。从古至今,雨,对于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有非凡的意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及时雨就是粮食,就是生命,也就是国本。龙神恰恰掌管着这命脉。因而为人们世代尊崇。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人在对龙神崇拜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万物息息相通,人与大自然和谐就有幸福!因此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人们礼拜龙神,争先“剃龙头”,这个习俗一直顺延至今,这已不仅仅是祈求龙王赐雨以保人寿年丰,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二月二”龙王庙会 兴凯湖龙王庙举办龙王庙会的民俗活动,是想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为挖掘兴凯湖民间风俗和弘扬传统的地域文化做一有益尝试。欢迎广大信士和朋友光临,带来您美好的愿望,这里将给您一份真诚的祝福!
历史
龙王庙位于兴凯湖畔,中俄交界的地方,来到这里的人们听到这个名字都饶有兴趣的想去看一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黑龙江称为白龙江,由完达山的一条白蛇化成的白龙管辖,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称其为“小白龙”。有那么一年,从山东游逛来了一条形粗体壮,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龙。他见白龙江水深流长,自己又无家可归,便潜入江中与小白龙争夺王位。经过十几个日夜的生死搏斗,黑龙击败了小白龙,从此白龙江便改称为黑龙江了。这就是黑龙江人耳熟能详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说那小白龙战败后逃到了兴凯湖,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新家。他打败了湖中胡作非为的老鳖精,勤勤恳恳地为沿湖百姓行云布雨。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灾,它在河东开了一条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条湖岗,把兴凯湖治理得井井有条。兴凯湖沿岸,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白龙的爱戴,便在兴凯湖的东南角修了一座龙王庙,每年6月13日小白龙生日这天去祭拜。 据说后来,这里一度成了中俄两国人民物资交易的地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甚是红火。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毕恭毕敬地朝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由于日伪时期的“并屯内迁”,人们都向内地迁移,加上自然的变化,这里渐渐被人遗忘,庙址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传说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成了人们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类尊重她,她便回报人类以温馨的笑容”。历经千年的沧桑,兴凯湖仍保持着其圣洁的处水身,正以其温馨的笑容回报人类对她的尊重。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人在对龙神崇拜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万物息息相通,人与大自然和谐就有幸福! 为弘扬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保留当地渔民崇尚龙王,祈福平安、丰收、祥和的风俗习惯。在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湖岗上恢复建设了龙王庙景观。景观的复建不但为兴凯湖景区增添了新的景点,而且结束了兴凯湖当地龙王庙有其名无其实的历史,深受当地渔民的欢迎,也吸引了大批前来观光的外地游客。
···
兴凯湖龙王庙湿地保护区,水域广阔、水草茂盛,位于兴凯湖北部,具有天然绿洲的神韵和高品位的人文景观,被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广阔,水草茂盛,多种集聚东亚特征的绿色植被中栖息着几十种水禽、候鸟和野生动物,其中丹顶鹤、东方白鹳、海雕、黑熊、水獭、雪兔、马鹿等在这里筑窝育子,随处可见,到此一游会给您留下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觉。 一个有经历的人往往也是有故事的人,兴凯湖也是如此。兴凯湖本身是两国共有的一个界湖,又经松阿察河流入乌苏里江,而乌苏里江最后注入黑龙江。于是,与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一样,在兴凯湖人的心里,有着好多关于兴凯湖的迷人故事,这使本身就风光旖旎的兴凯平添了一份神秘与传奇。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黑龙江称为白龙江,由完达山的一条白蛇化成的白龙管辖,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称其为“小白龙”。有那么一年,从山东游逛来了一条形粗体壮,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龙。他见白龙江水深流长,自己又无家可归,便潜入江中与小白龙争夺王位。经过十几个日夜的生死搏斗,黑龙击败了小白龙,从此白龙江便改称为黑龙江了。这就是黑龙江人耳熟能详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说那小白龙战败后逃到了兴凯湖,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新家。他打败了湖中胡作非为的老鳖精,勤勤恳恳地为沿湖百姓行云布雨。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灾,全在河东开了一条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条湖岗,把兴凯湖治理得井井有条。兴凯湖沿岸,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白龙的爱戴,便在兴凯湖的东南角修了一座龙王庙,每年6月13日小白龙生日这天去祭拜。 有人说:“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类尊重她,她便回报人类以温馨的笑容”。历经千年的沧桑,兴凯湖仍保持着其圣洁的处水身,正以其温馨的笑容回报人类对她的尊重.

B. 高分求教:麻花食品在全中国的分布一定要全!!

麻花分类:
1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2天津麻花,又称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3、伍佑麻花
伍佑风味名点。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相传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大获赞许。伍佑镇上“五云斋”、“董大同”、“房裕升”等茶食店都是经营此物的百年老店。由于用料讲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加之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色泽赤红鲜亮,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产量猛增到数万斤,已获省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另外,其它地方的麻花有:
陕西香酥麻
青海金吕记麻花
辽宁大麻花
黑龙江金龙麻花
四川百纳福麻花
江西石头街麻花
山东蜂蜜大麻花
宁夏甜麻花
广西酒鬼麻花

附:各地麻花批发地:

石家庄麻花:西二环与北二环拐弯处有华北副食批发市场,挨着蔬菜批发市场。

重庆麻花:菜园坝、朝天门

深圳麻花:深圳市罗湖区布吉路---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青岛麻花 :抚顺路批发市场,昌乐路批发市场

河南麻花:焦作市副食批发市场具体在业路焦南市场,塔南路新新食品城。

廊坊麻花:南门外的兴安市场

苏州麻花:泰华西面有个很大的批发市场 南环批发市场

西安麻花:副食批发市场在丰庆路批发市场

株洲麻花:副食批发市场在徐家桥

惠州麻花:水果副食批发市场

广州麻花:高低街,桂花岗,新仰中街,海珠广场,人民南,站前路西郊大厦,白马

沈阳麻花:大东副食

上海麻花:广丰食品批发市场,在西二环桥下,豆腐营路口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十八街大麻花为什么出名及其起源:
十八街大麻花的问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绝"晚了好几十年,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桂发祥"和"十八街"为商标的天津大麻花,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城县人范桂林。他于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他与母亲和两个哥哥艰难度日。1924年,年仅9岁的范桂林与11岁的二哥范桂才,由母亲带着逃荒,一路要饭来到天津,借住在南楼村,谋求生计。
1928年,13岁的范桂林经人介绍,到东楼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铺当伙计。他每天帮工炸好麻花,然后提着食篮沿街叫卖。过了几年,范桂林又改去南楼村刘家麻花铺当伙计,仍然干着炸麻花和卖麻花的活计。范桂林趁着在两家麻花铺学徒和帮工的时机,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炸麻花的配料成分和炸制的火候、技术。从1936年起,范桂林便辞了帮工的活计,自己在东楼十八街附近摆设小摊,炸制麻花叫卖。他炸制麻花的技术很不错,炸成的麻花好看又好吃,很受顾客喜爱,所以小摊生意很好,他很快就攒了一笔钱。范桂林懂得摆摊总不是长久之计,就出钱在小摊附近买下一间小小店面,正式开了一家麻花铺,字号叫"桂发祥"。
油炸麻花是天津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小吃,当时全市有不少卖炸麻花的店铺和摊档,层次质量各不相同,竞争也很激烈。范桂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便反复试制,设计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制作工艺。他把炸麻花用的面改为半发面,还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而且只要存放在干燥处,虽经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此外,范桂林的麻花尺寸较大,能炸出几斤重的大麻花,而且里外一样酥脆,这是其他店铺难以做到的。这些大麻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于是范桂林炸的大麻花出了名,"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大麻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产。
十八街大麻花出名后,范桂林依然坚持原来的投料标准和操作工艺,决不依仗名声而偷工减料。他的配料都有严格标准,例如炸制一个半斤重的麻花,要用油4两、白糖2两5钱、冰糖半两。在和面时,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适当增减食碱数量。炸制时炉火不能过猛,须用温火炸透。所以他炸出的金黄酥脆大麻花,深受顾客欢迎。
建国以后,这一具有天津风味的特色小吃逐渐走向全国。1959年,桂发祥的十八街大麻花参加全国商品展览会,得到好评;1971年,又摆进了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赢得国内外顾客赞赏。从此,十八街大麻花名扬海内外。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因店铺曾座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桂发祥麻花有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5000克、10000克等重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种规格。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典故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一个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气扑鼻,味道可口。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是尽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至于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颇费了一番脑筋,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愈来愈精细,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岭甫种植甘蔗制成的冰糖、精制小麦粉等等,制作成不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气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满口生津。
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精心研究,刘老八终于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从此“桂发祥”麻花著称于市,广受欢迎,成为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而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用花生油微火炸透。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特点香甜、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91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提名奖。
制作方法:
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 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按光条、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产品特点:
酥脆香甜,味美适口,经久不绵,不变质。
制作工艺桂发祥麻花能成为市场上享有盛誉的健康美味食品,其特色全都体现在它的配料和制作工艺上。十八街麻花选料精细、制作独特、式样美观、酥脆香甜、久放不绵。主料是精选的上等面粉、花生油和白糖,这一点和全国各地的麻花都一样,但在配料上桂发祥麻花则添加了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这样调配出来的麻花味道自然别具一格。
制作一条地道的桂发祥麻花需要10道工序: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劈条、对条、成型和炸制。整条麻花由十根细条组成,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拧成三个花,成为“什锦夹馅”的格局。成品用纯净健康的天然植物油炸制而成,不含防腐剂,复合香气回味悠长,食之满口余香。在生产上采用电脑程控生产线及植物油自动循环系统,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标准,保持了传统麻花的独特口味,更提升了麻花的质量。把麻花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酥脆香甜,胜似酥糖。在炸制的时候,桂发祥麻花决不拘泥于死板的规定,而是根据面粉质量调整油酥大小,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增减肥、碱剂量,确保投料始终处于最佳配比。这样做出来的麻花只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就算放上几个月也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绝对适合旅途携带。
选料精细复杂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所有原料均采自全国各地的最佳产地,品质上乘。
桂花:
桂花为我国木樨科树种的花苞,学名“木樨”。花体香味浓郁清雅,其中尤以杭州西湖桂花为上品。 咸桂花是桂花经青梅汁、食盐腌渍而成,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内含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元素,为天然营养之调香佳品,具开胃生津之功效。
桂发祥麻花之中添加了以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与其他辅料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口味,倍受消费者推崇。
冰糖:
冰糖来源于甘蔗的种植。东汉杨翠的《导物志》记载:岭甫种植甘蔗很普遍,并能制成冰糖,当时称为“石蜜”。从此,冰糖逐渐成为调味、做点心和成药的重要原料。 桂发祥选用的冰糖来自华北地区最大的冰糖生产出口厂家,其质地纯净,色白晶莹,无添加剂,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冰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或藜科植物甜菜等榨汁后加工精致而成的白色结晶。主要成分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失水缩合形成的蔗糖,并含有大量无机元素。 冰糖性味甘平,具有润肺生津,和中益脾之功效,对于大脑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草纲目》载:冰糖“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核桃仁:
核桃仁是食中佳品,也是滋补良药。《本草纲目》说它“补气养血”;《御药院方》说它“益血补髓”;唐代食疗专家孟诜强调指出:“胡桃仁,常服令人能食,骨肉细腻光润,须发黑泽,血脉通润。” 核桃仁富含脂肪,蛋白质的含量也较丰富,且含18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E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铁、磷、钾等。核桃仁所含脂肪是亚油酸甘油脂,常吃也不会增高血中的胆固醇,而且还可减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确实是滋养补益的佳品。
大豆油和花生油:
大豆油和花生油均为豆科植物种子所榨取或萃取而得的油脂。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采用的是优质原料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腊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精制植物油。色泽浅,烟点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大豆油与花生油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大豆油和花生油中还含有磷脂、甾醇、维生素E,对促进脑细胞发育、改善记忆、延缓衰老具有一定功效。
清水红、绿丝和桔丝:
清水红、绿丝以浙江特产柚片为原料,经切丝浸糖加工而成。其性味辛甘苦,具化痰、消食、下气之功效,可用于气郁胸闷、咳嗽气喘等症。
桔丝采用黄岩蜜桔皮为原料,经切丝浸糖加工而成。其性味辛苦温,具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能,可治胸腹涨满、不思饮食、咳嗽多痰等症。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选用知名厂家制作的优质红绿丝、桔丝,色泽诱人,真材实料,品质上乘,增添了麻花所独有的复合香气。
小麦粉:
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果实,经加工研磨成粉即为小麦粉。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主要原料为麻花专用名牌富强精粉。
小麦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镁、钾,此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E、油酸、亚油酸等。其碳水化合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消化率高。
小麦粉性凉、味甘。《本草纲目》载:小麦“止虚汗”,具有养心安神、消肿止痛、除热止渴之功效。
闽姜:
闽姜片以鲜姜、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过1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形、色、香、味俱佳,有兴奋发汗、止呕暖胃、解毒扶寒等功效。食之甘甜微辛,姜香芬芳,爽心开胃,回味绵长。
姜,性温、味辛苦,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止咳健胃的作用。《本草经疏注》载:姜可“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疏肝、导滞”。
花生、芝麻: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 花生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丰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又含与生育、长寿密切相关的维生素E和有助骨骼生长的钙。《本草纲目拾遗》载:花生仁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疟”之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等症。故花生仁自古以来为人所珍视。
芝麻含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维持苗条身材的膳食纤维。 芝麻性味甘平,具有补肝肾、润肠功效。芝麻中所含的芝麻素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肝护心,还具有良好的抗癌功能。 我国古代医学对芝麻的保健功效评价甚高,《神农本草经》载其“伤中虚瀛,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名医别录》称其“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
桂发祥的口碑
独步津门、蜚声海外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津门三绝食品之首。作为有着悠久的历史百年老店,桂发祥一直秉行传统制作工艺,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制作津城第一品牌。桂发祥麻花用料考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其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深受消费者拥赞。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除了在中国多省市销售突显,而且远销海外,并海外消费者深受喜爱,已获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桂发祥饮食集团公司通过产品创新研发、生产工艺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赋予桂发祥传统食品的安全、绿色、健康和休闲时尚等现代要素,成为科学食品配方、现代化生产工艺和传统文化与时尚美食共享理念的现代传统食品。而桂发祥集团也逐渐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现代传统食品企业,成为中国传统食品企业现代化的代表或典范。
麻花青麻花
[编辑本段]《中药材》
【药名】麻花
【别名】麻勃、乌麻花
【汉语拼音】ma hu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bis sativa L.
【功效】祛风;活血;生发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科属分类】桑科
【主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瘙痒;妇女经闭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采收和储藏】5-6月花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药
【性味】苦;辛;性温;有毒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花。
【出处】《中华本草》
[编辑本段]《方言》
方言。形容衣服因穿久了磨损成将破未破的样子。
[编辑本段]《食品》
一种食品。用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以油炸成。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目前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崇阳县与天津,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而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
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有甜、咸两味之分。甜味的又有拌糖的(外表撒砂糖粉)和不拌糖的区别
麻花文化:
几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中,小麻花是炎黄子孙喜爱的民族传统食品。苗翠花小麻花是麻花中的一枝奇葩,既秉承了麻花传统的技法,又将现代科技注入到麻花制作中,使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再次焕发了青春。
食用方法:
奶油、芝麻及巧克力等甜味小麻花可作为早餐食品,又可以作为休闲食品零吃,也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又可以作为主食和面条煮食,和小南瓜及粉条炒菜吃;特色火锅小麻花下火锅吃,风味特香;桂花小麻花具抗癌、清火、化痰、散结之功效;鸡汁小麻花高蛋白高营养。

C. 我想做江苏盐城伍佑光明牛奶总代理!请问大师需要什么条件

不存在,地级代理,没有镇代理。你就是几级批发商而已

阅读全文

与伍佑批发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茶具批发去哪批发最便宜 浏览:865
昌平大东流铝型材批发商 浏览:798
七浦路婴童批发啥价格 浏览:235
圣圤水果批发市场 浏览:374
桂林汇东水果批发价格表 浏览:215
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浏览:24
腌制好的冷冻鸡腿批发多少钱 浏览:380
万家服装批发市场附近的地铁站 浏览:926
木林森服装批发是真的吗 浏览:97
批发鞋子寄上海海关 浏览:915
上海闵行文具批发市场 浏览:563
即墨服装批发价格和图片 浏览:620
南宁平板玻璃厂可以批发玻璃 浏览:50
云南土豆批发市场 浏览:55
株洲亮靓衣服批发在哪里 浏览:353
哈尔滨市哪里批发电线 浏览:399
男仕外套衣服批发 浏览:604
琦胜温控器批发商 浏览:637
长沙哪里有批发烟的 浏览:451
北京挂画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