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Multisim中如何利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频率
中继台安装过程中双工器如何调试?
中继台能够有效的解决对讲机的通化距离不足之处,但是双工器需要经过精密的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做无线电对讲机信号覆盖过程中,双工器是如何调试的呢?双工器调试又经过哪些步骤呢?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双工器的调试:
双工器在整机联调前应确认双工器的工作频率与无线中继台的工作频率是否一致,如相差较大时,应重新调整再联调,以避免烧坏输入高放回路。
双工器的初调一般在双工器的生产厂家进行,调整完了后,注明工作频率再出厂。但双工器在使用前,如确有必要可以按实际工作频率进行重调,调试方法连接仪器,并应接上50Ω终端假负载,反复调整并将假负载和频谱分析仪对换过来,并锁紧各调整螺钉。
整机调试阶段,收发电路板调整好以后,还要对双工器进行仔细微调,以使发射功率最大,且发射接收灵敏度劣化最小。联调时一定要注意少量的、慢慢的调整,以防止烧坏接收机。因为双工器的工作频率较高,又是一个分布参数决定其特性的组件,调整时非常敏感;并防止调整完后,在锁紧的过程中,原调整的最佳点跑了。有些双工器采用自锁螺钉,不必另外再用螺母锁紧,使调试大为方便,又节省了工时成本。
一、用扫频仪调双工器
双工器原工作频率是163.5MHz/157.8 MHz,怎么把频率调到144 MHz /148 MHz?将螺栓往里旋,加大加载电容,使槽路谐振频率下移到需要的频率。注意保持幅频曲线顶部平坦、幅度最高;最重要的是肩部要陡峭,离收、发频率的中间值近的各通道幅频曲线的-60dB或-80dB点,越远离收、发频率的中间值,收发隔离度越大。两个通道调完后,接上中继器和天馈线和功率计,试收发,根据仪表和听感再微调双工器的频率,因为网分和中继器的端口参数不会完全一致,调试时用的假负载和天线的阻抗电抗也不会一致。2米螺旋滤波器的选择性是不足以良好支持小于4Mc频差双工工作的,如果要收发隔离达到实用水平,双工器收、发端各有3dB左右的插损。
二、功率计、信号发生器、对讲机调试双功器
在没有扫频仪的情况下,功率计、信号发生器、灵敏度高的对讲机(有场强显示就行)也可以调试双工器。
(1)把双功器的调整螺丝的紧固螺帽松开(应该是6个);
(2)把信号发生器接到天线接口处,分别在高低段接上接收的机子。从中间的螺丝开始调整向两边有顺序的调整(接收机子要调整到-120dB上下)。信号发生器从-50dB开始减小信号的强度(如在-95dB时接收机听不到信号了,就从-90dB开始调整,边调整边看场强的变化,达到最强时,再降低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强度,再重新调整)循环调整,直至最好时即可。
(3)手台用功率计测量好它的功率(如5W),接到双功器的天线段,高低两段分别接上功率计,从中间向两边有顺序的调整,直至功率达到5W即可。
⑵ 双工器的工作原理
双工器的工作原理:双工器由六个带阻滤波器(陷波器)组成, 分别谐振于发射和接收频率。接收端滤波器谐振于发射频率,并防止发射功率串入接收机;发射端滤波器谐振于接收频率。这样便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
双工器,又称天线共用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耦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的双工器由螺旋振腔体构成,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分布参数影响较大,常做成一个密封套体,各信号馈线均用屏蔽效果较好的同轴电缆,腔体形材也要求一定的光洁度。为利于散热,外观常为黑色,三个信号端一般采用标准高频接插件Q9或L16型高频插座。
⑶ 诺西MCPA都有哪些模块,下面的几个模块是什么
这是相关资料,请参考
诺西基站设备简介及数据制作要点
成都现网诺西基站设备与华为和MOTO基站有所不同,其机柜是一个纯粹的空架子,没有任何背板和连线,只能用作存放基站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的电源线和数据线等全部需要人工连接。目前成都现网有Flexi EDGE和Flexi MCPA 两种诺西基站(俗称五代站和六代站)。
一.基站设备简介
1. Flexi EDGE基站
Flexi EDGE基站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ESMA—系统模块
ESEA—系统扩展模块
EXGA—900M双载频模块(每个EXGA包含2个逻辑载频)
EXDA—1800M双载频模块(每个EXDA包含2个逻辑载频)
ERGA—900M双工器(和宽带合路器EWGB共同使用)
ERDA—1800M双工器(和宽带合路器EWDB共同使用)
EWGB—900M宽带合路器
EWDB—1800M宽带合路器
FIEA—传输板(提供8条传输)
² 1个系统模块支持12个逻辑载波(TRX1-TRX12)。
² 1个系统模块+1个系统扩展模块可以支持24个逻辑载波(TRX1-TRX24)。
² 1个机柜最多可以放置12块物理载波(24逻辑载波)。
² 1个基站超过24载波需要加系统模块和机柜把其中1个小区拆分出来做成独立的基站。
² Flexi EDGE基站单载频(逻辑)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0W(43dbm),合路一次功率降低大概4dbm。
其中:
² 传输单板插在系统模块内,宽带合路器插在载频模块内。
² 仅系统模块和系统扩展模块需要连接电源线,其他功能模块由系统模块和系统扩展模块供电。
² 双工器放在载频单板的中间位置。双工器上下的载频单板数尽量保持一致。
² 各单板间的数据连线都比较短,做减容的时候工程队习惯减两头的载频,这样就不会动中间载频的连线,如果减了中间的载频,就需要把剩下的两头的载频移到中间(双工器旁),这样所有的连线都要重做,增大了工作量。
2. Flexi MCPA基站
Flexi MCPA基站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功能模块:
ESMB/C—BBU系统模块。ESMB支持18个TRX;ESMC支持36个TRX(两个FXxx)。
FXDA—3功放射频模块模块(900M)。一个FXDA包含18TRX,支持最大6/6/6配置.
FXEA—3功放射频模块模块(1800M)。一个FXEA包含18TRX,支持最大6/6/6配置.
FHxA—远端无线模块。射频拉远用,支持O12或6/6配置.
Flexi MCPA基站设备体积远远小于Flexi EDGE,1ESMB+1FXDA即组成了一个基站。安装方法也更灵活,可以选择安放在机柜里、地上、墙上或者直接安装在抱杆或铁塔上。下图为直接安装在地上的Flexi MCPA基站设备(6/6/6配置):
² Flexi MCPA基站一块射频模块包含3个扇区(6/6/6),每个扇区的最大发射功率为60W(6个逻辑载频共享),单载频的发射功率由BTS侧设定。Flexi MCPA基站有功率共享开关,这一点类似华为的BTS3900。
² Flexi MCPA基站一个BCF支持最大配置为12/12/12,及ESMC+2 FXDA(FXEA)。
二.BSC侧制作基站数据注意事项
Flexi EDGE和Flexi MCPA共同注意点:
u 单基站(BCF)容量:Flexi EDGE支持最大8/8/8配置,单小区可超过8TRX,但基站载频总数不能超过24TRX。而Flexi MCPA支持12/12/12配置,单小区载频数不能超过12TRX。
u 创建BCF时选择的基站类型不同
Flexi EDGE:ZEFC:<bcf_id>,E:DNAME=<oml_name>::::TRS2=2;
Flexi MCPA:ZEFC:<bcf_id>,M:DNAME=<oml_name>::::TRS2=2;
u 诺西基站数据制作与华为和MOTO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建基站和载频数据时对传输时隙的分配必须手动指配到每一条时隙,而华为和MOTO是只要传输有足够的空余时隙就会自动顺序分配空余的时隙给载频和OML使用;
诺西基站数据制作最关键的部分也是BSC侧数据和基站数据对传输时隙的分配必须一致,否则基站是起不来的,而且伴随有BCF配置错误的告警。下图为一条传输上配置8块载频的时隙分配情况:
① 一条2M分为32(0-31)个时隙,带宽为64K;每个时隙又分为4个16K的小格。
② 0时隙用作走时钟,我们不能使用。
③ 25时隙用作基站OML信令专用,带宽为32K;26-31时隙用作建立载频的控制信令,带宽也为32K。
④ 1-16时隙配置为TRX业务时隙,其中1块载频占用2条业务时隙,8个16K小格对应8个信道。
⑤ 17-24时隙绑定为DAP(EDGE数据业务专用时隙)。当一条传输上需要建12块载频时,1-24时隙都被用作了TRX业务时隙,没有了绑定DAP的空间,此条传输上的载频就不能开启EDGE业务,只能使用GPRS。
u 载频级参数“PREF”设置为“P”时表示允许MBCCH长期驻留。
① 当MBCCH所在载频故障时(比如人为断电),MBCCH会首选切换到另一块PREF设置为P的载频上,并永久驻留,不再切回去。
② 当MBCCH所在载频故障时,如果剩余未故障载频PREF都是N的话,则MBCCH会切换到其中一块载频上暂时驻留,当有PREF=P的载频恢复工作后, MBCCH会自动切换到PREF=P载频上。
u 载频级参数“GTRX”为GPRS控制参数,“DAP”为EDGE控制参数。
① 一般情况下,开启了EDGE业务的载频(DAP=< dap_id >)也须把GPRS业务开启(GTRX=Y)。
② 当某小区(SEG)开启了EDGE业务后(EGENA=Y),如果该小区只建有一个BTS,则未开EDGE业务的载频(DAP=N)不能开启GPRS业务,只能用作话音。如果需要多开GPRS业务的话,可以把一个小区(SEG)做成2个BTS,这样一个BTS开EDGE,另一个BTS开GPRS。.
③ EDGE小区中,当MBCCH发生切换后,MBCCH驻留过的载频的GTRX属性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GTRX=Y,DAP=N;或者GTRX=N,DAP=<dap_id>。当GTRX=Y,DAP=N时,载频是不能工作的,表现为“BL-TRX”状态;当GTRX=N,DAP=<dap_id>时,载频GPRS业务未激活,可能造成数据业务拥塞。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手动修改为正确数据:GTRX=N,DAP=N或者GTRX=Y,DAP=<dap_id>。我们在做扩减容和故障处理时,一定要随时关注MBCCH的切换和GTRX属性的变化。
u 诺西定义载频信道规范:MBCCH和 SDCCH尽量放在CH0,当MBCCH占据CH0时,SDCCH位置顺延一位;尽量使TCH信道连续排列以方便多信道的EDGE业务绑定使用;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载频的TCH信道一般都设置为“TCHD”(全速率、半速率、数据业务兼容信道);要求每个载频至少配置一个SDCCH信道。
u 单一载频的RSL、业务时隙、DAP都必须在同一条传输上,否则会出现相关错误的提示。
u 在可以开启EDGE的情况下,10-12TRX小区设置4块EDGE载频,7-9TRX小区设置3块EDGE载频,4-6TRX小区设置2块EDGE载频,1-3TRX小区设置1块EDGE载频。
u BCF级参数”TRS2”管理基站能使用的传输数量,默认值为0,即能支持两条传输。在TRS2=0的情况下扩容第三条传输,就会出现E1/T1 LICENCE未激活的告警,挂在第三条传输下的载频也不能激活,此时需要把TRS2值修改为1,支持4条传输(ZEFM:<bcf_id>:::TRS2=1;)。现网大部分只有1-2条传输的基站TRS2的值都是0,做传输扩容时要特别注意此点。
u 对传输通断前一定要查看PCM所对应ET的状态是否为“WO-EX”(ZUSI:ET,<pcm_id>;)。如果ET不是WO-EX,则查看PCM的通断状态时(ZYEF)会始终显示为“PCM OK”,此时要用ZUSC命令改变ET至WO-EX后,ZYEF命令才能正确显示PCM的通断状态。
u 经过与厂家人员沟通,以后我们新建诺西应急车时,BCF号从900开始选,填写新建站及应急车汇总表时请注明BCF号。
Flexi EDGE注意点:
u Flexi EDGE基站没有扩展模块时支持12块载频(TRX1~TRX12),当包含有扩展模块时支持24块载频(TRX1~TRX24)。因此当增加或去掉扩展模块时,基站(BCF)支持的载频数发生了变化,每个小区分配的载频号也相应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重做整个基站的载频数据。
u Flexi EDGE基站各模块之间的连接线比较短,做基站减容时工程队习惯减掉两头的载频而不动中间(双工器两侧)的载频,以减小工作量。所以我们BSC侧做新建站数据或涉及加减扩展模块重做TRX数据时尽量把主B和EDGE载频做在中间位置,这样以后做减容的时候不容易动到这两种载频,以减小数据操作量。例如:8/8/8/的站,主B做在TRX3,EDGE开在TRX4,5,6上。(4/4/4及以下配置不考虑此问题)
Flexi MCPA注意点:
u Flexi MCPA基站的载频号分配方式为:CELL1:TRX1~6 & TRX19~24;CELL2:TRX7~12 & TRX25~30;CELL3:TRX13~18 & TRX31~36。载频号分配规则是固定的,加减载频模块都不用重做数据。
⑷ 双工器的隔离度
双工器的隔离度是指两个等效带阻滤波器的阻带衰减量,除一些特定的场合外,一般双工器的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中的阻带的衰减量,也即双工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至天线端的隔离度相当的。这一点使得双工器的生产厂家在生产管理上较为方便。因为我们所说的接收端和发射端,无非是工作频率高和低的区别,如双工器的工作频率不合适,甚至是在10MHz的另一端,则只需调整和改接一下即可,而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通常,发射端的衰减量的考虑,是使得在强接收信号的情形下,接收频率信号对发射机不产生互调干扰,一般隔离度在60db以上时即可满足要求。接收端的衰减度的考虑,是要足以阻止发射机到天线输出的射频功率到接收机的输入端来干扰接收机的正常工作,因而双工器的接收通道是一对应于整机发射频率的带阻滤波器。我们知道,中转台的发射功率都在25W以上,而接收灵敏度都在0.35UV左右。以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在双工器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两者的电平相差约145db对于功率大一点,接收灵敏度较高一点的中转台则相差更大。为了不至于因发射功率而影响接收机的正常工作,要对发射功率在接收机的输入端进行一定量的衰减。一般来讲,除几个特殊的频点外,接收机的寄生抗扰性都在80db以上,当然,各种型号的中转台可能不一样,因而在考虑选用双工器之前应对无线电话机的寄生抗扰性这一指标,尤其是对于发射频率的频点上的寄生抗扰性进行测试并详细了解,以作为双工器指标确定的依据。从上面的例子则要求双工器的接收通道中对应于发射频率的频点上至少应具有145-80=65db的衰减量,才能基本满足要求,对于射频功率大,灵敏度高的中转台则要求更大一些,一般要在80db以上。
⑸ 藕合器、合路器、双工器┅它们的区别和工作原理各是什么
移动基站上,合路器的作用是将几个发射机的发射合成i一路,以便连接天线。单载波的小区可以不经合路器的。
双工器主要是分离发射与接收信号,以便收发采用同一面天线。早期的移动基站曾经不配双工器,每个扇区有3面天线,1发两收。现在都是采用双工器,每扇区两面天线(或一个双极化天线)
分路器把接收的信号分成几路以便送到各个接收机。 物理上这几个东西可能在一个模块上的。不同厂家不一样。
⑹ 对讲机没有回波但可以发射怎么回事
解释这个问题要先说明三个概念:对讲机的噪声,静噪,和静噪迟延。
噪声:
对讲机收发时候,不仅会收到有用的声音调制信号,还会收到空中的白噪声,以及设备内部电子器件产生的噪声等,设备能够辨析信号的指标称为灵敏度(数字对讲机表现为小信号误码率和误包率。)当对讲机没有收到信号,或者收到信号过弱,进入音频功放的就是噪声,听起来沙沙的声音。这个就是对讲机的噪声,大家如果用过早期的电视,一定对没有频道的台满屏的雪花和声音印象很深,对讲机和那个声音基本一致。一些TV和电影里面经常有无线电爱好者在电台前面戴着硕大的耳机捏着旋钮扭啊扭的,其实他们听到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
静噪:
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听,人家爱这口,对讲机用户总哗哗哗的响,又不能把声音关掉,(如果关掉,呼叫就听不到了)耳朵吵死了。于是有聪明人发明了一个技巧叫做静噪,具体说来就是在解调之外,还检测空中的信号强度,如果没啥信号,就把喇叭关掉。后来又有一种技术就是在信号里面增加一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当检测到这种声音(亚音),才打开喇叭,叫亚音静噪。好了,这下不错,有人呼叫就放语音,没人呼叫就关喇叭。
静噪迟延:
但是,不要忘了,每个学校的无线通信系统课都会说一句话,那就是“信道环境恶劣是无线通信的一种典型特征”。周围大楼会反复反射折射信号,路过车辆会遮挡信号,某些设备还会对对讲机有干扰。(我们测试真的有胖子能因为转身遮挡把信号衰减一半甚至3/4,所以,“你又胖了,都挡住我的信号了”不是一句玩笑话),也许走一步或者转个身,就会导致信号的剧烈变化,如果载波检测(亚音频检测)太灵敏,直观效果就是:听到的字在信号变化较快的地方会不全。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人脑很智能,虽然虽然瞬间信号差了不少,但是声音还是可以听懂的。如果断续则会感觉听起来很奇怪。于是有人就想到:反正说话是连续的,干脆不要那么灵敏好了,我开启喇叭之后,检测到信号波动会有喇叭关闭迟延(标准里面一般是120ms),只要这个时间之内信号又有了,那我就连着噪声一起放,这样就可以听到完整的话了。这个就是静噪迟延。
沙沙声的由来:
静噪迟延很给力,人的耳朵很灵敏,至少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听清,但是带来一个小问题,就是其实对讲机是不知道你是因为干扰临时丢失瞬间信号,还是已经停止发射。于是就带来了一个小问题,就是在呼叫结束的时候,虽然对方不发了,但是喇叭还会延迟一点关,就是那个瞬间的“沙沙”声。
不过这个特性貌似没有造成什么困扰,相反还可以作为对方说完的辅助判断(标准应该是在说完话后跟一句over表示让出话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做),就这么留下来了。
数字化影响:
现在对讲机数字化尤其数字集群化之后,已经没有这个声音了。话权也由语音让渡转化为松开PTT发送信令。由于数字对讲机在频谱利用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单位频率承载业务数量是模拟对讲机的4倍),目前发展势头迅速,估计在一段时间之后,那种对讲机的沙沙声就很少能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合成声音提示(滴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