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双城市的那些历史
双城,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西南30公里处的松嫩平原上,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拉林河、松花江象两条玉带环绕着千里沃野,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辖9镇15乡1个社区246个行政村,总人口8134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204人。
双城,又称双城堡,是东北历史名城,满族发祥地之一,有“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之说。“白山黑水帝业兴,金源右翼古双城”。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在涞流河(拉林河)畔煮酒谈兵,境内至今尚存金代达禾、布达两座古城遗址。
双城,交通发达,京哈、拉滨两条铁路和同三、京哈、哈前、哈大四条公路穿境而过,距哈尔滨国际机场仅30公里,松花江主航道通过该市永胜、临江两个乡,并且在临江乡的三家村设有船站,水、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双城,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粮豆薯总产达到35.2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省前列,连续5年列全国百个产粮大县前10名。以奶牛、生猪、蛋鸡为主的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奶牛存栏达到270599头,家禽饲养量1030万只,肉牛饲养量205998头,生猪饲养量361134头,年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获省农村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畜牧业生产先进县。
双城,是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瑞士雀巢公司于1990年在该市投资建厂,经过三次增资扩建,总投资由原来的7900万元增加到7.26亿元。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500吨。产品形成两大系列29个品种、72种包装形式。现正在进行四期扩建,建成后日处理鲜奶可达到2000吨。新胜蛋禽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定点市场,日交易鲜蛋800吨,规模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二位,鲜蛋远销广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国内大城市和港澳地区,并打入了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杭州娃哈哈、台湾旺旺、南京雨润、北京汇源果汁、江苏菊花味精、山东富荣集团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食品工业企业先后在该市投资建厂,形成了粮食、乳品、禽蛋、肉制品四大产业链条,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大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被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
双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自1998年以来,共筹措城市建设资金21.5亿元,铺筑白色路面190条,113.5万平方米,新增楼房面积110 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线36公里,供水管线40公里。完成了老城区街巷路白色路面铺筑,地下排水网建设,新城区四横八纵路网建设和职教、医疗、客运、农贸、商贸、党政办公、广场文化七大中心建设,使城市品位和功能有了较大提高。城区面积由6.25平方公里扩大到16.9平方公里,一座现代化中等规模哈尔滨卫星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
2007年,双城市生产总值实现171.4亿元,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8%。人均GDP达到17900元(约2150美元),年均增长15.5%。“十五”末期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是“九五”末期的2.3倍,年均增长了18.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1.7:32.6:35.7,第二产业产值比“九五”末期提高了9.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双城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前十名,连续三年被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和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设置较早的市(县)份。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双城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双城这里分布着肃慎等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贡献矢、石。两汉称扶余。南、北朝初期称勿吉,后期属勿吉伯咄部。隋代属伯咄,唐代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后伯咄为渤海国郑颉府属地。辽初属东京道滨江州乌萨扎部。公元十世纪渤海国灭亡,其地为生女真完颜部。金代属上京会宁府肇州地,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境,明初为奴尔干都司所辖之纳邻河卫(拉林河卫)。后属女真四部之一的扈伦部属下的乌拉部。清初属宁古塔昴帮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属宁古塔将军营。康熙十五年(1676年)为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所辖。雍正三年(1725年)为阿拉楚喀副都统衙门属地。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设双城堡协领衙门,为双城设治之始。咸丰元年(1851年)裁协领,设副都统衔总管。光绪八年(1882年)设双城市厅,置理事抚民通判,兼管拉林,旗(满族人)、民(汉族人)分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归吉林省滨江道管辖。宣统元年(1909年)设双城府。民国二年(1913年)为双城县。民国十七年废滨江道,由吉林省直辖,为一等县。1932年日寇入侵,立伪双城县公署,归滨江省管。1945年11月27日光复,成立双城县民主政府,隶属松江省哈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双城为黑龙江省协辖。1958年8月1日设松花江专署,双城县归其管辖。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设市(县级),1996年11月归哈尔滨市管辖。
主要的人文景观有承旭门、魁星楼、观音寺、双城堡火车站、承旭公园、希望广场、民俗文化步行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四野”的将领们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新开岭、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大型历史巨片《大决战》、电视连续剧《罗荣桓元帅》曾在这里拍摄。
承旭门是双城比较古老的一座门楼,清同治七年, 也就是公元1868年 , 时任双城堡总管的双福监督, 重修双城堡城墙。增建起四座门楼,东有承旭门、西有承恩门、南有永和门 ,北有永治门 。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 至今仅存老百姓俗称“东门”的承旭门一座。这座承旭门楼高11.5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8.75米, 总建筑面积70平方米。 基座平面呈长方型, 由青砖砌筑, 中有一东西走向的拱形门洞, 为横木过梁式, 向城外的一面起圆形券拱,上面约为一尺处为双福总管亲笔题写的匾额。 楷书阴刻“承旭门”三个大字。意为面临东方初开旭日之意。 匾上是女墙,在青砖基座上是一座木结构单檐歇山式楼阁, 面阔三间, 进深一间, 中间辟有小阁, 四周装木雕花格扇,栋梁门饰有彩绘, 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鸱吻高驻,垂脊和戗脊上蹲琉璃瑞兽,整座建筑堪称工艺精湛,雄关虎踞。但由于年久失修,承旭门楼也曾一度面目全非1979年, 双城县政府拨款进行修葺, 恢复了本来面目,后又定为双城市级文保单位。 门楼下,左右各筑起连接式钢筋水泥结构护城河桥一座, 双城市内的下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出,从门楼的背面看有一通承旭门碑志,详细记载着修建门楼的经过。大门洞的南北墙有两个小洞, 老百姓每逢初一、十五(平时也有人)到这里烧香, 为的是保佑自己出门办事顺利, 或家庭和睦平安。往门楼上看, 仍是画栋雕梁, 飞檐斗拱,琉璃瓦阁, 面貌一新,翘首下悬挂着铸铁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咚悦耳,游人络绎不绝。每天早、晚都有很多老人、儿童在这里散步锻炼。承旭门为古堡双城增色不少, 双城市的市徽即以此为标志。
双城市有满族、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双城自开垦以来,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有托云布、丰绅将军为清朝主要将领。科举时代有进士、举人共29人,秀才191人。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有义士文子珍,率双城堡人民开展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火烧西大街天主教堂,并在火车站阻击沙俄运兵列车。近代以来出现过莫德惠、蔡运升、翟文选、于琛徵等著名人物。解放战争中,“四野”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程子华等将领在此指挥辽沈和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以来双城更是人才辈出,如著名作曲家付庚辰、作家刘子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