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从云南昆明官渡区寄快递到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大概邮寄费是多少重量是衣服大概
这个快递费它主要是根据你是用哪一家快递,中通邮政还是顺丰还是什么快递,然后再根据你快递的重量来判断,一般的话你可以通过手机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来查询他们的收费价格以及是否可以上门取件。
❷ 筠连蔬菜批发市场
盘溪可以算得上是大点的了
❸ 筠连县经济还是盐津县经济好
筠连古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今为出川入滇重要门户,商业经济源远流长。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大力推动商业经济发展,培育消费热点,居民消费层次逐步提高,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是,我县商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商业经济发展,对于建设“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经济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筠连商业经济在宜宾十区县和云南毗邻县中的位置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系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山区地带,东临珙县,北界高县,西与云南省盐津县接壤,南与云南省彝良县、威信县毗邻,全县总人口40.88万人,辖9镇9乡,243个行政村,县城人口5万人,历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商业发展有较大空间,商业市场投资建设具有较强的回报率。我县经济存二、一、三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商业,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34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我县总量靠后,居全市第九位,全县人均月消费仅190元。但与毗邻县盐津、彝良、威信相比,2008年,盐津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20万元,彝良县完成55500万元,威信县达到35078万元,我县商业经济实体大,比滇东北毗邻县远远超前。
二、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县域经济强劲发展,为我县商业发展奠定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筠连煤田开发,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筠连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为商业大发展奠定非常良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相应的配套建设多,如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在建设阶段和生产阶段,在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的维修服务、后勤保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都需要提供商业服务,从而直接拉动了筠连商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0年的3.1倍,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
(二)筠连县城位于滇东北高原地区进入宜宾市的门户位置,具有较好的城市商业发展区位条件。筠连县地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山区的过渡地带,加上盆地经济区与山地经济区的个性差异和两个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作用,盆地经济与山地经济在此融合。而筠连城市位于筠连全县乃至滇东北高原地区进入宜宾市的门户位置,乃至进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宜宾至巡司的高等级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后,以及连接成都—宜宾—贵阳—广州的快速通道,激活筠连矿区与滇东北煤炭资源富集区,筠连城市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将更加有利。
(三)筠连城市商业有比较稳定的服务群体。筠连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筠连城市商业有比较稳定的服务群体。主要表现在:一是筠连距最近的上一级城市宜宾有100公里以上的车程,距离较远,筠连的经济独立性相对较强;二是县域内的乡镇到达宜宾、成都、重庆方向,筠连是中转站,县城对乡镇的经济辐射力强,而受邻近县城的影响较小;三是筠连城市建设水平领先于滇东北地区的盐津、彝良、威信,筠连城市对以上毗县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四) 筠连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将逐年加快。目前,筠连的外向型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发展还不够,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经济还占有重要地位。但从筠连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筠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必然。一方面,筠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四川省最大的苦丁茶种植加工基地和全国100个茶叶种植基地县,并跨进了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行列。筠连水粉、糟黄瓜、苦丁茶等特色农产品已有较大名气,对外销售量较大。同时,筠连从县外购进的农副产品也较多,如水果、中高档粮油食品等。另一方面,筠连县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及其相关配套设施需要从外地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物资,在项目建成投产后需要进出筠连县的工业品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在筠连进行物资集散的数量将逐年增大,为把筠连城市建设成为川南及滇东北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五) 筠连与云南省盐津、彝良、威信相连,发展边境贸易优势突出。云南省盐津县、彝良县、威信县属于云贵高原地区,其经济与四川盆周的筠连县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宜宾至云南昭通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通车,两市的经济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合作领域十分广阔,近期合作重点是交通、能源、商业等领域,筠连县在两市的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中间地理地位。
三、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筠连县城城市功能较为完善,但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大力进行投资建设。
(一)商业街的功能过于混杂。还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化的商业街,属于建设起步阶段。
(二)农产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管理不善、流通体制不尽完善等诸多问题。从空间分布来看,筠连片区4个,巡司片区1个,大多缺少完善的排水、排污、环卫等设施,更不用说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
(三)生产资料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大型企业生产资料来源缺少第三方服务,专业批发市场还不够,筠连作为宜宾的二级中心城市,其产业发展与需求不相匹配。
(四)其它专门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很少、不规范。按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标准统计,只有城南综合市场和金鑫步行街服装市场,其规模小、功能混杂。
四、加快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发展我县商业经济,进一步促进城乡市场的繁荣,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一方面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消费市场是全县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潜力巨大,但目前基础比较薄弱,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市场,有效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增长。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我县农村居民达35万人,占总人口的87.5%,农村消费潜力的挖掘和消费的释放,对消费品市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今年6月13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到我县腾达镇春风村调研时,对我县提出再造100个春风村的新希望,我县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为启动农村消费创造经济条件,推动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升级。
(三)加快城乡商业网点建设步伐,推动现代物流。按照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在县城商业中心和人流相对集中区域,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为此,筠连已对城市商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正在着力打造八类新型市场: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地点在煤都大道,占地0.4公顷;二是建筑装饰、日用品、文化娱乐商业街,地点在煤都大道中段、南段;三是河西农贸市场,地点在河西片区,占地0.3公顷;四是城南家具与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占地0.3公顷;五是城南新区综合市场,占地0.8公顷;六是莲花再生资源市场,占地0.2公顷;七是生产资料市场,占地1.2公顷;八是新建2个大型超市,地点在学士路和煤都大道。这几个较大市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为筠连近期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商业市场的繁荣,辐射川南滇东北,成为商贸物流中心,市场的投资建设必然具有较强的回报率。
(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宣传营销,提升筠连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知名度,促进我县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经过10—20年努力,把筠连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奇泉岩溶观光休闲基地,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重点,一是重点推出温泉度假旅游、地质奇观之光旅游、大雪山生态旅游、苗族文化风情旅游四大特色旅游产品;二是连接长宁竹海、兴文石海,使筠连丰富的旅游资源进入川南旅游环线,成为川南旅游环线的新亮点;三是以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为重点,搞好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社会资金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搞好温泉休闲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芭茅坡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开发仙人洞、大雪山,使之成为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产品,配合旧城改造,初步形成城市休闲观光的旅游环境。
盐津县现阶段,虽然县域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处于较快增长时期,但是县域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县域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从目前盐津县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上看已正趋于合理,但经济总量不大,与先进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二是发展后劲不足。靠山吃山的传统经济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以资源开发为主、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变。除煤炭、电力外缺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的大宗稳定的后续财源。县、乡财力薄弱,“吃饭”财政的现状在较长时期内还难以改变。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低。当前盐津县缺乏支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传统单一的种、养业结构,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缓慢;工业企业产业层次偏低、技术工艺简单、行业结构趋同;科技人才紧缺,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科技素养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我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❹ 筠连在什么地方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 高原北麓川滇两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7′—104°40′、北纬27°50′—28°14′之间。北界四川高县,东接珙县,南靠云南威信、彝良,西邻云南盐津。东西长48.5公里,南北宽43.4公里,幅员面积1256.13平方公里,略成圆形。筠连县总面积1254平方千米 ,现有总人口39万人。筠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时,无霜期>7365天。但因地势起伏较大,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地处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气温9.1℃,海拔368.5米的沐滩河谷,常年平均气温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5℃。县境夏秋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占全年降水的19.1%。由于大气降水时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灾害。 筠连资源极其丰富。县境内优质无烟煤储量高达28.12亿吨,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奇峰异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处处可见,间歇泉与长流水并列,温泉与冷泉共生,咸泉与淡泉齐名,地表露头多达352处,形成以古楼峰丛为中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筠连苦丁茶作为乡土特有品种,经过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的驯化,已在县境内普遍栽培,面积达5.2万亩,经过特殊工艺精制的香茗苦丁,畅销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筠连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回顾历史,继往开来,掌握县情,科学决策,是振兴筠连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立足筠连县情,围绕2010年建成二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宽环境,招商引资促发展;调整结构壮支柱,增收聚财脱困境;基础建设树形象,协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三大品牌,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根据筠连的历史和现状,农业要不断发展,以推广科技成果为先导,以农田基本建设作后盾,并以资金投入作保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林业等各种经营项目;工业以能源为龙头,走煤电与相关产业结合的道路,国家、集体、私营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铁、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宽中外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振兴筠连,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农业生产实现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