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豆角喷施壳聚糖有什么作用喷施壳聚糖适宜的浓度是多少
壳聚糖用于拌种可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 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壳聚糖还可以改变病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病菌生长,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利用壳聚糖的抗菌能力和改善土壤的作用,可将壳聚糖与可溶性蛋白(如胶原蛋白)合成液体土壤改良剂。这种改良剂有适当的稳定性和具有可降解性。
㈡ 几丁质在农业上的作用2000字论文
几丁质是一种除了纤维素之外最 丰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含有丰富的C、N元素,能被微生物降解利用,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供给植物生长的养分。 1 甲壳质简介
甲壳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其年生物合成量估计可达百亿吨之多,足可与纤维素的年产量相匹敌。甲壳质属于直链氨基多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单体之间以β(1-4)甙键连接,分子量一般在106左右,理论含氮量6.8%(图1)。甲壳质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化学结构与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非常相似,若把组成纤维素的单个分子——葡萄糖分子第二个碳原子上的羟基(OH)换成乙酰氨基(NHCOH3),纤维素就变成了甲壳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壳质可以说是动物纤维。在甲壳质分子中,因其内外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溶解性能很差,这限制了它在许多方面的应用,而甲壳质经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壳聚糖,却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大量游离氨的存在,溶解性能大大改观,具有一些独特的物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妆品环保诸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化学法,经过酸碱处理,脱支钙盐和蛋白质,然后用强碱在加热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就可得到应用十分广泛的可溶性甲壳质(壳聚糖)。壳聚糖的分子量为十几万至几十万。因制法、工艺条件和要求不同,脱乙酰基度可由60%到95%以上。这种壳聚糖较甲壳质的溶解性能大大改善,可溶解于酸各酸性溶液中,但不能直接溶于水。当壳聚糖经过降解成为低分子量的寡聚糖,产品可直接溶于水,从而扩大适用范围。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甲壳质及其衍生物以其独特的作物机理用于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用于生产绿色食品的一种环保型农药, 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资源。
2 甲壳质在农业上的应用
2.1 病虫害防治剂
2.1.1 植物病原菌生长阻制剂
在植物病原菌与寄生植物之间,壳聚糖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生长有阻碍作用,并对病原菌感染的防护机能有诱导作用。在25。C分别以0.1%~1%壳聚糖溶液浸泡棉花组织细胞,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浓度、脱乙酰基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1%壳聚糖能阴抑90%病原菌的生长。用0.4%的壳聚糖溶液喷洒烟草,10天内可减少烟草斑纹病毒的传播;喷洒0.1%的壳聚糖可阻止豆科植物免遭受病原菌的侵染,菜豆将减少由苜蓿花叶病毒造成的损伤;浸种处理,可使小麦纹枯病发病率降低30%~50%,大豆根腐病发病率降低42%;种子处理可防治水稻胡麻斑病、花生叶斑病和埃及豆萎蔫病;芹菜苗用25~50μg/ml壳聚糖浸根可防治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萎蔫症;番茄浸根或喷施可防治根腐病;黄瓜水培液中加入壳聚糖可控制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等。
2.1.2 植物或园艺作物的抗病诱活剂
甲壳质的诱导抗病性,近年来报道较多,如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对黄瓜的幼苗离体叶片及整株都能诱导出几丁质酶活性,而且这种诱导作用是可以传导的。植物体内不含甲壳质、壳聚糖的成分,但却具有几丁质酶。这些酶能与植物病原菌或害虫外皮的甲壳质反应,并阻止其侵入植物组织内,从而增强了植物自身对敌害的防御能力。树组织附上层甲壳质膜后,这些植物组织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比没有覆盖甲壳质薄膜的去皮树组织提高4倍,并且这层甲壳质膜在4~24周内被树组织降解、吸收,且加快了树组织的伤口愈合。用氨基糖喷施黄瓜幼苗,500倍液;800倍液及1000倍液处理后,几丁质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7.4%,15.9%和6.1%;500倍液处理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活性提高59.6%,表明壳低聚糖对植物防御酶系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2.1.3 杀线虫剂
线虫近些年来给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造成很大危害。将壳聚糖与适当的载体物质相混,可制成一种对防治线虫非常有效的天然物农药。它不溶于水,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它的杀虫作物与化学制剂在美国已开始使用,其商品名是CLANDO SAN,主要用于苗圃及园艺作物,如草莓等。当用1%量施入土壤时,能在60天内控制线虫的发生。
2.2 种子处理剂
壳聚糖用于多种粮食、蔬菜作物的种子处理(浸种、拌种、包衣)可促进种子提前发芽、作物生长、激发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这一领域近年来研究成果较多。关于甲壳质应用于种子处理后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增加抗病的机理,正在深入的研究中。壳聚糖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利于保持种子水份,又能吸收环境中的水份供作物需要,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又能阻断水分,防止种子烂掉,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用不同数量的壳聚糖处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麦、燕麦、大豆、甘薯、疏菜等几个物种子处理上,均有取得增产的报道,国外报道,国外报道可使茶叶道更香醇,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番茄颜色靓丽,提高含糖量等。
2.3 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甲壳质/壳聚糖有改善土壤性质的作物,加上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可将壳聚糖与可溶性蛋白(如胶原蛋白)合成液体土壤改良剂。这种改良剂有适当的稳定性和可降解性,降解后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供作物吸收利用。还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生长繁殖,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生物区系。这种液体土壤改良剂,喷洒到土壤表面后,能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保墒作物。施加粘土土壤中,可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壳聚糖为基本成份,配以化肥、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及防腐剂,可制成用于无土栽培的叶面肥料。
2.4 果蔬保鲜剂和食品防腐剂
壳聚糖保鲜剂天然、安全、无毒,是来自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环保保健型保鲜剂;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附着性。形成一层选择透气性保护膜,限制了氧气的进入,但不影响二氧化碳的通透,使果实处于自发调节的微气调状态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不但影响二氧化碳的通透,使果实处于自发调节的微气调状态从而延缓了果实表面的细菌,还能抵御外面病菌的侵入,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一方面抑制了果蔬的蒸腾作物,另一方面又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湿度环境,利于保持鲜度;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防止果蔬变色提高商品价值。总之,壳聚糖保鲜剂的功能在于为果蔬产品创造成了一个良好的气体环境,减缓了果蔬菜成熟衰老的生化反应,降低了水份的蒸腾,抵抗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染,提高了保鲜率,延长了货架寿命,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
3 甲壳质产品作为农药的一些特点
甲壳质产品作为农药在种植业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许多优秀的特性,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以下10个方面。
3.1 完全无毒无害
甲壳质、壳聚糖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无毒无味,可被生物降解。甲壳质对动物经口的亚急性实验表明,LD50为16g/kg鼠体重。以壳聚糖对ICP系鼷鼠按每日18g/kg鼠体重进行连续19日经口投入的亚急性毒性实验,未发现异常现象。可以认为壳聚糖与蔗糖、食盐一样,对人和动物是无害的。在国内外已有用甲壳质、壳聚糖制成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作为商品出售。这是甲壳质产品能成为绿色农业主导产品的必备和基本的特点。甲壳质产品的毒性等级应为实际无毒,然而我国现行农药管理体系中对农药毒性等级的划分还没设这个等级(过去从来还没有完全无毒的农药),因此,甲壳质产品(如OS-施特灵)还不得不在包装上标明低毒的字样。
3.2 有效诱导作物增强抗性
这是甲壳质产品最具有竞争力,最被看好的特点。传统的植保技术过份依赖化学农药,而几乎所有的农药都是遵循直接杀灭原则。在这种观念和技术的主导下,使病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植物自身的抗病抗逆机制却逐渐被削弱、钝化、休眠甚至丧失。这就是现今病虫害防治越来越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要使植保走出误区,摆脱胎换骨困境,应该首先着眼于千方百计调动作物自身的免疫机制,甲壳质产品恰好为此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甲壳质作物于植物能诱导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种抗性物质,使作物用于植物能诱导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种抗性物质,使作物自身免疫能力大大提高,一旦病菌侵犯,这些抗性物质就能从多个靶位对之加以消灭。这种作用持久,而且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实践表明,抓住了调动作物自身免疫这条主线,强调预防为主,辅助科学管理和适当的外部农药的抑控,许多病害的防治都变得不再困难。甚至给那些长期困扰被认为几乎无望解决的病害的防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3.3 可防可治
应用甲壳质强调预防为主,甲壳质产品最好在作物发病前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然而,由于甲壳质的作物机制是诱导作物产生抗性物质,这些抗性物质可以迅速歼灭入侵的病菌,因此,在作物已经发病后及时使用甲壳质产品,往往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应用甲壳质产品对炭疽、疫病、病毒、枯黄萎、根腐等病害均可直接控制。对其他多数病害,或病情严重时,可与外抑农药(减量)配伍,内抗外抑,协同作物,多数情况也都能取得满竟的效果。这一点对于甲壳质产品的前期市场开拓竟义尤为重要。
3.4 防治病害范围广泛
甲壳质诱导作物产生多种抗生物质,因此对病毒、真菌、细菌三方面病害的防治都有效,尤其是对病毒病的防治过过往往是植保的难题,而用甲壳质产品防治效果却十分理想。这些均已得到实践的验证。
3.5辅助防治虫害
实践表明,经常使用甲壳质的作物较少发生虫害。对这种效果的作物机制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有报导说由于昆虫外皮均含有几丁质,而甲壳质诱导作物产生的几丁质酶可降解昆虫外皮的几丁质从而破坏昆虫表皮使之死亡;也有人认为,几丁质聚糖被作物吸收后,在植物吸吮后进入体内把内壁的几丁质壳素酶分解掉,使其失去了生物被膜而丧失生存条件。这些情况均在昆虫则孵化成幼虫时效果最好。甲壳质产品对各种蚜虫均有明显的触杀作物,这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
3.6 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
甲壳质诱导作物的抗性不仅表现在抗病,也表现在抗逆方面。施用甲壳质,对作物的抗寒冷、抗高温、抗旱涝、抗盐碱、抗肥害、气害、抗营养失衡等方面有良好作物。这是由于甲壳质对作物本身以及土壤环境均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譬如甲壳质诱导作物产生的多种抗性物质中,有些具有预防、减轻或修复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作用;再如甲壳质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健壮植株自然也有较强的抗逆能力;甲壳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将在下面加以介绍。实践中,当作物幼苗遇低温冷害而萎蔫时,及时使用甲壳质很快植株就恢复了长势;当作物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根系老化时,使用甲壳质很快就会促使焕发出有活力的新根系;当作物受农药药害枝叶枯萎时,使用甲壳质可以辅助解毒并使之很快就抽出新的枝叶。这些都是甲壳质增强作物抗逆性能的典型实例。
3.7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甲壳质对作物的增产作用也十分突出,这是因为甲壳质可以激活、增强植株的生理生化机制,促使根系发达,茎叶粗壮,使植株吸收和利用水肥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等都得到增强。实践表明,甲壳质用于粮食作物,仅处理种子即可增产5%-15%;用于果蔬喷灌等可增产20%-40%或更多。对作物品质的改善如增加粮食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果蔬糖的含量,产品风味的改善等作用也十分明显。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品的品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甲壳质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将日益显得重要。
3.8 有利于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这是甲壳质很有意思的特点。研究表明,甲壳质进入土壤后可以大大促使有益细菌如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增生,抑制有害细菌如霉菌、丝状菌的生长。譬如使放线菌的数量可增加近30倍。这一特点决定了甲壳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的生存环境,也是它可以防控土传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3.9 广谱抗菌,良好的成膜性、保湿性和选择透气性
甲壳质有广谱的抗菌性。研究表明,甲壳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多数菌都有很好的一杀作用。甲壳质在植株和产物表面形成薄膜,对病菌的侵害起阻隔作用,而且这层膜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和选择性透气作用。这些特性决定了甲壳质可以成为果蔬保鲜剂的最好原料。现在甲壳质保鲜剂已经问世,其保鲜作用十分良好。甲壳质的抗菌作用也表现在甲壳质产品的一些辅助用途上,譬如可治疗外伤,消炎,止血,止痛,促进伤口愈合,治疗脚气等等。
3.10 使用方便,价格不贵
甲壳质产品多为水剂,对水就可以利用。价格不贵农民比较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甲壳质产品集诸上许多独特优点之大成,特别是它的诱抗特性在植保方面有重大意义,这些在现有农药中是少见的。甲壳质产品的广泛应用将会导致植物保护从观念到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将会为减少作物病虫害,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绿色农业带来美好的前景,其前途不可限量。这已经在实践中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4 典型作物典型病害的防止
4.1 瓜、菜、草莓等作物连作减产的防治
瓜、菜(主要是茄果类)、草莓等作物的连作减产,历来被视为难题,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连作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土壤养分的失调,土壤盐分含量过高,上茬同类作物所产生的废酸中毒,以及镰孢菌为主的土传病菌的危害等。要彻底解决连作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传统的防治方法,如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嫁接,淹水改土灭菌,化学药剂防治等,均存在各种局限和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利用生物农药健根宝(沈阳农业大学开发的微生物农药)和甲壳质生物农药(施特灵),辅以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有望为解决连作减产开辟出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健根宝和甲壳质产品主要解决重茬最关键、最棘手的防控土传病害问题。仅仅应用健根宝和甲壳质产品就可以解决连作减产的主要问题,实现防病、增产,这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4.2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
水稻旱育苗已成为我国水稻栽培的主要技术。面积不断扩大,然而水稻苗期的立枯病也相应肆虐,成为制约旱育苗发展的主要障碍。立枯病因源于幼苗出土后的寒潮、冷害,小苗的正常代谢受到阻碍,原生质受到破坏,生理机能减弱,以致内抗性减弱甚至丧失,病菌就相机侵染。由此可见,防治苗期立枯病,增强秧苗自身的抗性是关键所在,甲壳质产品恰可担当此任。用甲壳质产品浸种,出苗后,小苗一叶一针到三叶一针时喷2遍甲壳质产品。最好在喷第一遍(一叶一针)时加入常规50%量的叶面肥,效果更好。
4.3 地下块茎(含鳞茎、根茎)类作物的防病和增产
甲壳质生物农药对块茎类作物的抗病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应积极倡导采用。甲壳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作物的早期发育中,以土豆为例,施用甲壳质产品后,其主要有效成分壳聚糖被土豆块茎的淀粉粒子吸收后,作为细胞高效活化因子可取代其他植物激素,促进生根早发,提高出苗率,促进淀粉的大量合成。这是实现高产的基本因素。当苗出齐后,尤其在插墒时和土豆形成期是薯类晚疫病盛发期,可用甲壳质产品喷防,如见病则提高甲壳质产品浓度控制。按上述措施,出苗率已平展叶期计算,展叶出苗率比对照高43.5%,平均提前三天出苗;须根增加5%,主根直径比对照平均增粗1.8mm,主根长度比对照增长1.8cm,在生长中期计算,没进行任何喷雾情况下产生量比对照增加16.17%,可以认为:所有地下块茎、鳞茎、根茎类作物应用甲壳质产品处理是挖掘增产潜力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5 结论
面临新世纪到来之际,人类对于保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毒的农产品已成为时尚的追求。可以预见,甲壳质生物农药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为广大农民的增产增收带来美好的前景。
㈢ 有机农业允许使用哪些农药
下列农药品种可以在有机食品生产中应用:棉铃虫核多角体、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厚孢轮枝菌、放射土壤杆菌、块状耳霉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安达(氧化苦参碱)、安打(茚虫威)、金龟子绿僵菌、氨基寡糖素、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噻嗪酮、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苦参碱、藜芦碱、浏阳霉素、蛇床子素、线虫消。
禁止使用的农药:
①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鼠剂、熏蒸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还包括化学合成的抗生素、制造农药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用做种子包衣的塑料聚合体等。
②基因工程有机体,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及其产品。基因工程指重组DNA、细胞融合、基因缺失和复制、引进外来基因、改变基因位置等,不包括发酵、杂交、体外受精、组织培养。
③其他禁用的还有高毒的阿维菌素、烟碱、矿物源农药中的砷、冰晶石、石油(用做除草剂)等。
㈣ 甲壳素的来源 结构 应用
甲壳素是一种多糖类生物高分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支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内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甲壳素每年生命合成资源可达2000亿吨,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是人类取之不竭的生物资源。
[编辑本段]二、甲壳质的化学结构
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是由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al,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p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而几丁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 1.分子量 甲壳质是高分子量物质,其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适合工业、环保领域应用。低分子量容易被人体吸收。分子量为7000左右的几丁聚糖,大约含30个左右的葡萄糖胺残基。 2.脱乙酰基纯度 几丁质经过脱乙酰基成为几丁聚糖。几丁质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身体利用。脱乙酰基后可增加其溶解性因此可被身体吸收。几丁质脱乙酰基纯度越高其品质越好。目前作为机能性健康食品具有脱乙酰基纯度高,分子量低等优点。
[编辑本段]三、甲壳质的性质
几丁聚糖(聚葡萄糖胺/壳聚糖) (一)可被酶分解而吸收 甲壳质是食物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若甲壳质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被吸收。在植物和肠内细菌中含有壳糖胺酶、去乙酰酶、体内存在的溶菌酶以及牛奶、鸡蛋中含有卵磷脂等共同作用下可将甲壳质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寡聚糖而被吸收。当分解到六分子葡萄糖胺时其生理活性最强。吸收部位主要在大肠。 (二)溶于酸性溶液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 甲壳质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具有碱性,在胃酸的反应下可生成铵盐,可使肠内PH值移向碱性侧,改善酸性体质。反应中生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这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带正电荷可食性食物纤维。 (三)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 进入人体内甲壳质被分解成基本单位时就是人体内的成分,壳糖胺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是人体内存在的;而甲壳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体内透明质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甲壳质对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四)溶解后的几丁聚糖呈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甲壳质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吸湿性很强,可用做化妆品保湿剂。 (五)甲壳质是天然纤维素(动物性食物纤维),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其安全性和砂糖近似。(砂糖致死量为18g/kg,而甲壳质为16g/kg)。 (六)可螯合重金属离子,作为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排泄剂。
[编辑本段]四、甲壳质的应用
甲壳质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工业上可做纺织品防霉杀菌除臭剂,可以通过后处理附着于纺织品纤维上,是纺织品提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之一,用于制造内衣裤,袜子,家用特殊功能纺织品.医用手术衣/布,伤口敷料,烧伤创面敷料或深加工为人造皮肤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治疗. 由于壳聚糖是阳离子型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扼制微生物/细菌/霉菌的作用,可以应用于食品保鲜,食品内包装,无毒无污染.将壳聚糖制成溶液喷涂于经清洗或剥除外皮的水果上,壳聚糖干后形成的薄膜无色无味通气,食用时不必清除薄膜. 也可应用于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 甲壳素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保健食品。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甲壳素是宇宙中唯一带正电的阳性食物纤维。 大量国外医学文献报告:甲壳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症,有利于预防癌细胞病变和辅助放化疗治疗肿瘤疾病。 甲壳素对有瘤小鼠服用实验证明:它是一种免疫激活剂,难得的药食同源的机能性安全食品。甲壳素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NK细胞、LAK细胞的活性,非特异性地对肿瘤细胞起杀伤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力!临床还证明:甲壳素能够消除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减缓脏器损伤,对人体器官起有力保护作用。目前全球近4000万癌瘤患者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是细胞毒物质,它们在体内的降解和代谢产物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抑制骨髓、恶心呕吐和肝功能障碍。因此提升免疫增强抵抗力,抑制癌细胞增生,是癌瘤患者增加存活率,延长生命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际医学界已经解开了甲壳素抑癌的机理!研究发现:人体体内存有可溶解"几丁聚糖"的脱乙醯多酵素、溶菌酵素、卵磷脂等酵素群,会不规则地把甲壳素)分解成各种分子量不等的代谢物,其中以"已-葡萄氨"和"已-乙醯葡萄氨"这两种特定六体最具抗癌价值!具有刺激巨噬细胞、杀手细胞、T-淋巴球和多形核白血球的免疫效果;并能直接接触包围并吞噬癌细胞,或渗透进入癌细胞,并释放出消灭癌细胞的特殊物质,从而抑制癌细胞无限量增殖、转移等可怕病变。 这两种特定性代谢物:"已-葡萄氨"和"已-乙醯葡萄氨"均是分子量约1,000的六体,确知是抗癌瘤的关键因素。日本治疗癌应用"几丁聚糖"静脉注射药物,效果超过一般抗癌药物达5倍之多,即获取来自"几丁聚糖"的水溶性衍生物寡,它们是属于分子量约1,000的低分子量物质,科学界称之为"低分子免疫赋活剂"!第三代"几丁聚糖"(甲壳素)就属于最新的低分子免疫赋活剂。在使用安全性方面,以老鼠为例,每公斤体重需服入18公斤"几丁聚糖"方可致死,可见甲壳素比食用砂更安全。关于日本进口抗癌几丁聚糖的使用事宜请见 上海滩中医名家的“抗癌先锋网” (CHITOSAN;中文译名为"几丁聚糖")(甲壳素)系由从日本海红蟹脚壳提取的几丁质成份脱乙酰而成的"几丁聚糖"(甲壳素),净含量为93.66%以上。经实验证实,确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之功效。救多善在日本政府、学术界及产业界合作研发过程中,独家成功应用遗传基因工程,设定"几丁聚糖"代谢产物分子量,即获得的特定性分子量约1,000的六体,其中"已-葡萄氨"和"已-乙醯葡萄氨"这两种代谢物的获得量最多、最完全,增强体内免疫效能呈最高状态,相当接近抗癌用之"几丁聚糖"静脉注射剂的药用效能。后期投入研发的欧美系统业界,正是以此作为重点目标。
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是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除作为细胞膜的成分外,在体内可转化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代谢正常对机体是有益的。但是胆固醇过多,积蓄在血管壁上,血管腔变窄,血流通过受阻。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高胆固醇血粘稠易发生血栓,部分心肌坏死、心肌梗死。脑血栓可发生脑梗塞。
㈤ 氨基寡糖素过量的危害
在农药上,被登记的产品有效成分是氨基寡糖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生物杀菌剂,但作用机理却完全不同于传统杀菌剂,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能够调控植物基因的关闭和开放,诱导植物分泌抗性酶,增加作物对于病虫害的自我防御能力,减少病原菌特别是致病真菌对植物的危害,可开发为生物农药、处理剂、生长调节剂等。不仅如此,还可以缓解除草剂药害,促进药肥双减并增产增收。
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2011年至今,开展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应用技术开发,累计应用面积近5000万多亩,可降低化学杀菌剂用量30%以上,符合国家的减药政策,在“一控两减、绿色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近年来,相关企业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复配产品,都取得了1+1>2的效果。尽管如此,今年的氨基寡糖素还是陷入了一个尴尬且危险的处境。对于氨基寡糖素来说,竞争对手不仅仅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和杀菌剂产品,甚至有跨行而来的“亲戚”。
得益于以甲壳素脱乙酰之后的低聚糖在诱导植物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在生物刺激素方面的显著效果,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氨基寡糖素在农药作用之外的广阔市场,与氨基寡糖素同宗同源的甲壳寡聚糖隆重登场了。
因分子量范围在3500-6000之间的这部分低聚糖在农业中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所以把分子量< 6000的壳寡糖和甲壳低聚糖统一命名为甲壳寡聚糖。2018年8月《生物刺激素 甲壳寡聚糖》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农用壳寡糖时代的到来,其在生物刺激素领域的功效也被挖掘了出来。
虽然在生物刺激素上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一旦添加到肥料里面,既属于功能性肥料,使用量再上升一个量级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用在土壤中可以改变土壤菌群,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且无残留、无毒害、不污染环境,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环境易吸收的物质。不仅如此,2018年12月山东卫康生物集团与金正大集团强强联手,将把生物刺激素甲壳寡聚糖从研究生产转化到实际应用,或将开启肥料行业产品升级,农业领域健康绿色发展的新趋势。
㈥ 几丁聚糖在植物的用途
甲壳质是几丁质 几丁聚醣等甲壳成份及其所有衍生物之总称。几丁质是一种构造类似纤维素之直链状聚合物,地球上蕴藏最丰富之氨基醣(Amino Sugar)形式多醣类,含量仅次于植物之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虾、蟹、贝壳、蘑菇、昆虫之外壳以及真菌类之细胞壁。具有保护及支持生物体的作用。几丁聚醣是几丁质去乙醯基后,所得产物之总称;能溶于酸溶液或水,应用范围极广. 植物病害80%以上由真菌所引起,而几丁质与几丁聚糖为某些真菌细胞璧之主要成份,藉由此两种成份作为叶面散布,能诱导植物产生疾认知,进而激活其自体免疫系, 病源菌入侵时,植物本身具有辨知系统,可得知有病菌入侵。而病源菌细胞璧上之几丁质即扮演被识别的角色。一旦植物辨识出几丁质,植物中原本低量活性之几丁质酵素,生成量大为提高,用以分解细菌细胞壁之几丁质,
几丁质经分解为几丁质寡醣后,受主细胞膜上之受容器认知,而活化细胞膜上之蛋白质激酵素,蛋白质激酵素使细胞内酵素产生磷酸化反应,提高酵素活性,终于启动植物之防御系统,并产生植物干扰素、酚类复合物等抗病物质,产生减菌,净菌的作用,所有反应可于数小时内完成。同时此一过程会促使受侵袭之细胞木质化,将病源菌隔绝,使之无法侵犯其他细胞. 在兰花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叶面用甲壳质,具有下列效果.
1.免疫机能:由于甲壳质本身具有抗菌、抗微菌、吸着力、保水力及增强免疫力等机能,当叶露溶液于叶面喷洒时,微菌、蚜虫、蜘蛛等害虫及病原菌都无法寄居于作物上,因此对农药的使用就可相对减少,并可保持土壤原有的活力.
2.抗菌、防霉、抗病虫:几丁质、几丁聚醣所诱发之植物酵素,能溶解病菌及昆虫坚硬的甲壳,有效的预防病虫害.
3.形成网状保护膜,减少水分、养分流失、透气保鲜.
4.成份密封机能:有效的保持及吸着肥料及农药的成份,增加持续性及徐放性.
5.协助矿物质吸收:促进光合作用及硝酸氮的消化还原反应,使钙质等矿物质吸收更完全.
6.含甲壳质之溶液因带有正电荷,会与植物细胞表面(通常带负电)紧密结合,可以利用作为药剂及其他小分子营养成份连结于植物上延长其效果(作为展着剂之功能),并刺激叶孔细胞收缩,减低菌丝侵入途径。也可吸咐于病菌表面抑制其繁殖,或与病菌表面鞭毛及套膜(通常亦带负电)吸附凝集,抑制病菌繁殖.
7.刺激植物体产生自由酚化合物(Freephenoliccompounds)及甲壳素脢,自然对病菌产生毒性或抑制菌丝发育~提高生物本身防卫机能,并因甲壳质于土壤中分解后能促进放射线菌的增殖,产生自然抵抗作用~排除丝状菌,改良土壤内微生物之生态,
8.甲壳质本身会产生凝集作用,对粘性土质能改其土壤团粒作用以促进通气性、保水性及排水性,对作物的根部伸长,毛细根的发育有良好效果.
目前国内较常使用于兰花之甲壳质制剂主要是日本产"千旺活力素".
转载自北方兰花网.
㈦ 壳聚糖的功效是什么
1、在医药行业方面的功效:壳聚糖的化学结构中含有活性自由氨基,有利于改善酸性体质,强化人体免疫功能,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等。
2、在轻工业方面的功效:利用壳聚糖的可溶性和成膜性,从而制成一种甲壳素型且真正不含甲醛的新型织物整理剂。
3、在环保方面的功效:壳聚糖能与戊二醛作用,从而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及重金属的提取。
4、在生活方面的功效:壳聚糖无毒、无味、有抑菌作用,配入化妆品中,具有抑菌、保湿功能,又不引起任何过敏刺激反应。
(7)北京正规甲壳寡聚糖批发扩展阅读
壳聚糖的分布来源:
1、软体动物:主要包括双神经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掘足纲(如角贝)、瓣鳃纲(如牡砺)、头足纲(如乌贼、鹦鹉)等,壳聚糖含量达3%~26%。
2、生物:海藻主要是绿藻,含少量壳聚糖。真菌包括子囊菌、担子菌、藻菌等,含壳聚糖从微量到45%不等。
3、其他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以及动物肌肉与骨接合处均有壳聚糖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壳聚糖
㈧ 甲壳质是什么
什么是甲壳质
甲壳质是存在于虾、螃蟹等甲壳类的壳中的食物纤维,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具有多项有益人体的功能,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强化肝脏功能,预防心脏病,强力消除人体内的重金属并将之排出体外。
我们的产品--天狮甲壳质胶囊的甲壳质脱乙酰度达到85%,纯度相对较高,质量稳定,为现代人最优良的机能性保健食品,远销俄罗斯、南非、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大家的喜爱。
甲壳质的作用
甲壳质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尤其是中老年保健,具有活化细胞功能,消除疲劳,延缓衰老的功效。
甲壳质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营养保健品,对于人体有五大功能:免疫强化机能、抑制老化、预防疾病、促进疾病痊愈和调节人体的生理。甲壳质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效应主要依靠壳糖胺的作用来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简述如下:
降血脂作用:甲壳质可妨碍脂类的消化吸收,吸附胆固醇并将之排除体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防止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降血压的作用:经功能试验表明,甲壳质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心血管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能与高血压的元凶氯离子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可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疾病。
强化肝脏功能:几丁聚糖能吸附体内毒素。
降血糖作用:几丁聚糖能提高人体的PH值,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预防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