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食品级塑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很多塑料材料来包装我们的食物。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塑料食品包装的应用范围。
1、 宠物塑料通常用于制造塑料瓶、饮料瓶和其他产品。人们经常购买塑料矿泉水瓶和碳酸饮料瓶,这是食品级安全塑料材料,都是宠物包装产品。安全隐患:pet只适用于常温或冷饮,不适用于过热食品。如果温度过高,瓶子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如果长期使用PET瓶,它们会自动释放有毒物质。因此,塑料饮料瓶使用后应立即扔掉。不要用它们保存其他食物太久,以免影响健康。
2、 聚丙烯PP:聚丙烯(PP)是最常见的塑料之一。可制成任何产品的塑料包装,如食品专用塑料袋、塑料食品盒、食品吸管、食品塑料零件等,安全无毒,耐低温、耐高温性能好。聚丙烯是唯一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的塑料,具有高强度和耐折叠性(50000次)。它在零下20度时不会损坏。特点:硬度小于0PP,可拉伸(双向拉伸)成三角形,底封或侧封(封信袋),材料简单。透明度比0PP差。
3、 高密度聚乙烯(HDPE)HDPE具有耐高温、硬度好、机械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它也是一种无毒安全的材料,通常用于制造食品塑料容器。它摸起来很脆,所以经常用来做马鞍包。安全隐患:HDPE不易清洗,不建议回收利用。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
4、 低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手感柔软。用它制成的产品无味、无味、无毒、无光泽。常用于食品塑料件、食品包装复合膜、食品保鲜膜、医药、医药塑料包装等。安全隐患:低密度聚乙烯耐热性不强,温度超过110℃时易熔化。例如,家用食品保鲜膜不宜包在食品中加热,避免食品中的油脂容易溶解膜中的有害物质。
『贰』 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料袋,除了塑料袋逛超市可以拿什么袋子
从二零二一年元旦节刚开始,上海市禁塑令升级,各大商场、商场将已不出示一次性塑料包装袋了,付费买也不好。在一部分商场,会出示完全免费的纸箱子、胶布和绳索等封装工具。
2020年一月起,上海市各大商场、商场、药房、图书店将已不出示一次性塑料包装袋了。全省餐饮业也不可以再出售,不生物降解一次性一次性吸管、厨具,付费买也不好!间距大限只剩一个星期。用啥来取代包装袋呢?现阶段,沪上一部分大型商场早已刚开始用无纺布包装袋取代包装袋,无纺布包装袋也分尺寸不一样的规格型号,大的约1.5元,小的约一元。门店里,用以散装货品包装的连卷袋旁,设定了提示消费者按需拿取的通告。针对不愿意选购包装袋的消费者,有标准的店面还会继续完全免费出示纸箱子、胶布、绳索等供消费者装包。
『叁』 网上购买食品级塑料袋,就一定是用新材料生产的吗;会否参有回收塑混合生产,以降低成本。可以辨别吗
食品级塑料是在净化条件下生产的.要求塑料本身无毒,不是有许多品种,常见的有:PET,无毒PVC,食品级PE,PP等。
非食品级塑料在原料选择时可能会选择含氯有机物,而这在食品级塑料百中是不能出度现的,含氯有机物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游离态的氯。
食品级塑料袋和非食品级塑料袋有很大的区别:
1、原材料是最大的区别!聚乙烯是无毒无味的!单纯使用聚乙烯来生产塑料袋,在使用上非常安全!但是客户想要降低成本,商家想赚到钱,会在原材料里面添加填充、再生料等等!所以是否是全新料也就是纯原料是食品袋与非食品级塑料袋最大的区别!
2、生产回环境!用来答装食品的塑料袋,需要一个几乎无尘的环境来生产,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格性!所以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有很高的标准!而非食品塑料袋就没有严格的规定了!
3、食品级塑料袋有严格的检验制度和完善的售后!
具体鉴别:看表面,食品级的一般光泽度好,无麻点。食品级的透明的居多。一般的塑料袋表面光泽度不是很好,颜色各种各样,差点的还很粗糙。
『肆』 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料袋,那该用什么来代替
所以大家快快行动起来,都来使用环保袋,为保护环境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
『伍』 上海哪里有塑料袋批发市场
上海城隍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里多的是 纸的塑料的环保的都有 价格又便宜 坐车到新开河就到了
『陆』 上海“限塑令”升级:商超彻底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哪些妙招可以应对
环境污染治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而对于特大型的城市上海来说,塑料制品污染更是形势严峻,虽然一直都是在严格控制塑料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但压力持续存在。此次上海市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的出台,可以说是真正地向塑料污染发出了最强有力的“战书”,“限塑令”的升级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但是从长远来说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商超购物物品携带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习惯的养成,办法总比困难多,可替代的方案我认为有很多。
另外一方面,市民出门购物应该准备好袋子,比如环保型的无纺布购物袋,甚至是小拉车、购物篮等都可以,当然如果家里有比较结实的一次性塑料袋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总的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供应量和使用量,能重复使用的就一定要重复使用,不能再使用的就要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实际上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主要还是要靠环保意识的提升。上海开了一个好头,其他地方其实也在做,但真正要落实下去还是要花很大力气,我们都要参与进去。
你支持商超彻底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吗?欢迎留言分享!
『柒』 食品级和非食品级塑料袋如何区分,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很严谨的告诉你,对于任何塑料 无论常温还是高温下都会分解,会有有害物质分解出来影响健康。
塑料配方中,除了树脂之外,塑料中还含有多种成分的添加剂,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发泡剂、阻燃剂、交联剂等。
这些物质大都对人体有害。建议使用玻璃制品。。。
望采纳。3
『捌』 怎样节约塑料袋
【“限塑令”简介】
[编辑本段]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的由来】
[编辑本段]
国家实行“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被群众称为“限塑令”。
该通知中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针对0.025毫米的具体指标要求,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市场80%以上的塑料购物袋厚度都无法达到要求,一般农贸市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在0.005毫米左右,大型超市和商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一般在0.015毫米至0.020毫米之间。
2008年2月5日,国家标准委出台首部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3月4日。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完成。其中规定,塑料购物袋的厚度必须≥0.025毫米。在颜色方面,直接接触食品用塑料购物袋应为本色。外观上,不允许出现气泡、穿孔等瑕疵。在食品安全方面,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必须标有“食品用”字样。使用安全方面,塑料袋必须有安全性说明和警告语,如“为了避免和防止窒息等危险,请远离婴儿和幼儿”等。在环保方面,塑料袋必须标有“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文字。同时,塑料袋应明确标识生产厂家名称,并明确标识公称承重,单位为千克。
【“限塑令”的内容】
[编辑本段]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07〕72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展改革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
二、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是使用塑料购物袋最集中的场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引导群众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商务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
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要完善质量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曝光、召回、整改、处罚等制度。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对违规继续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等行为,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要加强对市场内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户销售、使用合格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要建立购销台账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
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铁道、交通、民航、旅游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四、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环卫部门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切实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废旧物资回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导、支持物资回收企业建立健全回收网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大力推进规模化分拣和分级利用,充分发挥塑料资源的效用。
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
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推广提高废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
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五、大力营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结合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重点选择社区、村镇、学校、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及车站、机场、旅游景点等场所,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和生产、销售企业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自觉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依法生产、销售合格塑料购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引导企业简化商品包装,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共同营造节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职能部门制订具体办法并抓好落实。发展改革、商务、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各项限产限售限用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责任。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资源 节约 环保 通知
抄送:党中央各部门,各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
各民主党派中央。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 2008年1月4日印发
【“限塑令”的实施】
[编辑本段]
2008年6月1日是“限塑令”实施首日,从该天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北京主要超市、商场、市场已纷纷亮出塑料购物袋收费的公示牌,售价最低为0.1元,最高则达到1.5元。
国内一些大型超市数月前就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推行环保布袋。在广州华润万家五羊新城店,从去年中秋节开始,就策划了如购买一定价格的商品即赠送精美环保布袋的一系列环保促销活动。但是,一些小商品店、菜市场等可能成为“限塑令”的“盲点”。
大多数地区的工商及物价部门为配合“限塑令”,纷纷表示要对不合格塑料袋生产厂家及经营商家进行全面清理,但并未要求统一定价,由商家依据自己的成本支出自主定价。一些专家据此认为,以前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费用其实是包括在商品里的,而“限塑令”的到来促使商家把原来商品的价格还原,让以前隐含在商品里的塑料袋价格“浮出水面”,不过是把“暗收费”改成了“明收费”。
诚然,“限塑令”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也存在执法上的多种难处。但要真正让“限塑令”落到实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刚性的监管措施。一是要对购物袋的材质严格把关,一定要使用环保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二是对于目前因现实条件还无法完全以环保材质替代的地区,在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前提下,严格定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经营机构进行抽查,完善相关奖惩机制,不可使“限塑令”沦为一纸空文。
【“限塑令”的影响】
[编辑本段]
〖厂家:优胜劣汰洗牌提速〗
[编辑本段]
有的包装用品公司原先既做超薄塑料袋,也做厚塑料袋。有的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型技术投入生产后,新型塑料袋的厚度符合标准,不但更环保,成本也大大节省。面对限塑令,这类企业放弃从前的生产线,全力投入新品生产。
当然,能够从容转身的企业并不多。例如对上海塑料包装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塑料马甲袋年产量约5万吨,分布在大大小小1500多家塑料企业,其中通过食品级塑料袋生产QS认证的企业只有10多家,大型塑料袋生产企业不到10家。很多小厂使用回料生产,生产环境恶劣,一些作坊之间挂靠废品回收站,两三台吹塑机就可以加工,每月产销量达30吨左右。
塑料袋还是塑料制品中最低层次的产品,行业利润率不足5%,远远低于其他工业包装类产品。一般家庭作坊生产超薄塑料袋,每吨原材料能生产出100万个塑料袋,批发利润分摊到每个袋子上只有0.003元左右。
有专家认为,限塑令一出,价廉质次的超薄塑料袋失去销路,行业内众多小企业、小作坊将面临洗牌。大型塑料包装企业超薄塑料袋产品较少,转型容易,因此多数表示所受影响不大。新规出台,市场上可降解塑料袋、环保厚塑料袋、无纺布袋等产品销路变得更好,刺激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研发,塑料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也将显著提高。
但也有一些大型企业表示担忧,不知道政策执行后市场行为会怎样变化。最初政策会对市场带来强烈冲击,但几个月后政策会不会被钻空子?政策效应能不能一直持续?如新标准中规定塑料购物袋要达到重复使用7次以上,但强度很难检测,厚度达标的塑料袋可能大量使用回料、填充料,强度反而不够,很容易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