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红鳍东方鲀和斑点绿河豚 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何时完成的
【中文名】红鳍东方鲀[tún]【拉丁名】Fugurubripes(Takifugurubripes)【名称考证】黑艇鲅、黑腊头【科目来源】鲀科动物【药用部位】红鳍东方鲀的肉。【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二经。【功效主治】滋补强壮。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腿酸软、肢体无力等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一100克。【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28.2%、脂肪13.15%,灰分0.597%(内含磷、钙、铁等),内脏、血、卵巢及皮等含河鲀毒素(Tetrodonine)、河鲀酸(Tetrodonicacid)、河鲀卵巢毒素(Tetrodotoxin)河鲀肝脏毒素(Hepatoxin)等。河鲀内脏(肝及卵巢等)、血及皮等有剧毒,误食可致死。肌肉无毒,可食用。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Chordata:脊索动物门-Osteichthyes:硬骨鱼纲-Tetrodontiformes:鲀形目-Tetrodontoidei:鲀亚目-Tetrodontidae:鲀科-Fugu:学名:Fugurubripes(TemmincketSchlegel,)中文名:红鳍东方鲀中文拼音:HóngQíDōngFāngTún分类等级:种概述:原始属名模式标本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国家保护级别不祥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
『贰』 红鳍东方鲀的国家标准
关于红鳍东方鲀人工繁育技术规范,国家有如下的推荐标准:
标准号Standard No. :GB/T 27625-2011
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红鳍东方鲀人工繁育技术规范
英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Takifugu rubripes
发布日期Issuance Date :2011-12-30
实施日期Execute Date: 2012-04-01
首次发布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 :2011-12-30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现行
计划编号Plan No.: 20080964-T-326
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无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51
标准类别Standard Sort :方法
主管部门Governor :农业部
归口单位Technical Committees: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Drafting Committee :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辽宁省标准化协会、庄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Osteichthyes:硬骨鱼纲 - Tetrodontiformes:鲀形目 - Tetrodontoidei:鲀亚目 - Tetrodontidae:鲀科 -Fugu:学名:Fugu rubripes(Temminck et Schlegel,)中文名:红鳍东方鲀中文拼音:HóngQíDōngFāngTún分类等级:种概述:原始属名模式标本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国家保护级别不祥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
『叁』 红鳍东方鲀的营养价值
研究人员对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含量和肌肉物理特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粗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平均达肌肉湿样的(15.65%±0.95%)或肌肉干样的79.13%~83.19%;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77%~33.68%、39.06%~41.72%,3种养殖模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以丹东红鳍东方鲀(DD)最高,达32.09%,显著高于大连红鳍东方鲀(DL)的29.94%和河北唐山红鳍东方鲀(HB)的29.90%(P<0.05),其中谷氨酸是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达肌肉干重的12%以上。∑EAA/∑AA比值为40.49%~41.79%,∑EAA/∑NEAA为80.74%~85.89%,均高于FAO/WHO指出的理想模式标准;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差异,如C16∶0、C20∶1ω9、C22∶6ω3、∑SFA;肌肉浸提液中肌苷酸(IMP)的含量是其他核苷酸降解产物的10~100倍,达220.75~265.03 mg/L。HB肌肉浸提液的K值显著低于DL和DD,表明HB有更长的货架时间。肌肉结构分析结果表明,HB和DD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DL。红鳍东方鲀肌肉非常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很好的养殖对象;而养殖模式会影响其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肌肉的物理特性,其中池塘养殖至幼鱼后移至海上网箱养殖是相对好的一种养殖模式。
『肆』 红鳍东方鲀的土养技术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名廷巴鱼,河豚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各养殖单位或个人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则只在50%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上池养殖中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苗种质量
外观看,无论是多大规格的苗种,其体质要求健壮、活力强、肥满度大、色泽鲜亮、无畸形、规格整齐。
2.放养密度
规格为800尾/kg~1000尾/kg的苗种,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5000尾/亩;规格为0.5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80尾/亩~100尾/亩;规格为0.7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60尾/亩~80尾/亩。
3.苗种消毒
苗种经过高密度的温室越冬,于放养前必须用甲醛溶液消毒鱼体后,方可入池。 疾病防治工作贯穿于从苗种放养到成鱼出池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针对多年出现的鱼病,笔者认为,在养殖期间除了选择优良苗种、管理好水质、科学投喂以外,还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胆碱,每隔10天~15天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进而达到抗病防病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大量培养光合细菌,以改善水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
『伍』 这是什么鱼 亲们谁知道
如图 , 应为
四齿鲀科 Tetraodontidae 东方鲀属(多纪鲀属) Takifugu 有毒鱼类
下图为 红鳍东方鲀 Takifugu rubripes ,俗称 黑艇鲅、黑腊头
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捕获,假睛东方豚还经常进入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水域,而暗纹东方豚亦可进入江河或定居于淡水湖中。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
『陆』 红鳍东方鲀的生活习性
红鳍东方鲍育苗养成后,对养殖各阶段的管理投喂方式特别是越冬期间配合饲料投喂进行了初探,总结如下,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红鳍东方纯的人工养殖(北方)我们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年6—7月份(全长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至1O一11月份越冬入室前的养殖。第二阶段:室外水温降到10℃,及时移到保温大棚窜内越冬,直到第二年室外海水温度稳定在12~C以上将苗种移到室外池中养殖。第三阶段(时间10月底左右到翌年4月初左右):越冬苗种移到室外养殖到商品鱼规格为止(时间约为4月至lO一11月),在北方的养殖者绝大多数是投喂小杂鱼等鲜活饵料,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现象引起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的东方鲍大量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减少饲喂不当带来的损失,实现健康养殖,现就各阶段饲喂实用技术分述如下。
一、投喂原则与标准
i.投喂速度 鱼投喂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投喂是先慢投到快投再到慢投,越冬期投喂膨化配合饲料,一天的投喂量可一次直接投池。
2.投喂次数第一阶段前期鱼苗小时投饵2~3次/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投喂l~2次/日,上午8点前、下午落日前喂完。遇恶劣天气,出现非正常状态停止投喂。
3.投喂数量 投饵量在各种资料上的报道各 相同,可作参考,但是根本的标志是以每次投饵后鱼不再争吃饵料为准。
二、投喂方式
1.第一阶段苗种培育投喂 重视基础饵料培养,投放30毫米以上体长鱼苗后第一个月,以投喂大卤虫、糠虾、毛虾、鱼糜为好。加工鱼糜投喂时,添加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索。特别是添加维生素C 0.1%和维生素E0.01%对提高鱼的抗应激、抗病能力,防营养性疾病发生,防疾病传染能力效果良好。随鱼的增长,投喂鲜杂鱼或冰冻鱼,要洗净切成龟能吞下的小块为准。增长速度不可追求过快,室内越冬体重达到150克就可满足养成需求。鱼体以健壮活力强,体表无寄生虫和咬伤及机械损伤,身体细长的鱼种为首选。防L卜为养大规格负种而超量投喂优质鱼饵,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瞎眼鱼苗的大量出现。超营养饲喂后表面看似肥壮的鱼,有着巨大潜在的危险,越冬甚至第二年的养成期间都会有大量的死亡现象发生。
2.第二越冬保种投喂 自然水温降至lO℃将室外培育苗种移入保温大棚进行室内越冬,越冬用水为地下海水井,水温可达13~14℃, 间断充气,因水温因素鱼的摄食量较小,因鱼越冬密度较大(4千克/米3以上)水质易坏,投饵量更要严控, 同时注意吸污,减少残饵粪便对水质的污染,投喂的主要饵料为冰冻鲜鱼,投喂时鱼要洗净,并定时添加维生素及矿物质进行投喂。
2006年我们研制膨化饲料在越冬期进行了试喂,效果良好。因东方纯是出口产品,所有原料由威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监测,符合出口标准。配方设计:鱼粉30%、虾粉5%、膨化豆粕8%、花生粕6.5%、血球蛋白粉5%、啤酒酵母2%、鱿鱼粉5%、面粉22%、海藻粉3%、大豆磷脂4%、鱼油4.5%、预混料5%。制作工艺是:原料混合经100日以上微粉碎,蒸汽湿法膨化制粒,后喷鱼油,风冷降温十燥包装。室内越冬投喂配合饲料,开始先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直接一次性投放足量饵料于保苗池中即可,肉是浮性料,在水中2天不溃散,据实际摄食情况适时调整,不会有残饵沉淀池底,对水质污染小,因配合饲料营养平衡全面,基本能满足苗种的营养健康需求,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3.第三阶段成鱼养成投喂 水温稳定在12℃以上,越冬保苗即可结束,室内苗种移到室外进行各种模式的养殖,前期投喂适宜用低质杂鱼虾投喂,使鱼体长增长相对明显,保持细长体型。中后期,水温低于27℃后足量投喂营养丰富的多品种高质量冰冻或鲜活杂鱼,满足增重育肥的营养需求。创造符合鱼生活发育规律的条件,使鱼的生长潜能得到最好发挥,前期促长保体长,高温保健确保健康,中后期育肥增重量。全部措施的合理得当,符合鱼生长发育规律对营养的需求,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收益。
目前我国的东方鲍养殖,因饲养习惯和对养殖规范的要求不严,仍以投喂鲜杂鱼为主。受资源的限制和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势在必行,国外的红鳍东方纯养殖已大量使用配合饲料,我国的研制生产更有广阔市场,愿我们共同努力,使适应各阶段养殖、适应巾场需求的饲料早日面市。
『柒』 这种鲀到底叫什么名字 不是红鳍东方鲀 叫什么鲀
弓斑东方鲀在珠江、长江、辽河亦有分布。
你这张图角度的问题,从上面看它的后背排列斑条,侧面看的在鱼鳍旁边有几个大的斑点。
『捌』 河豚有剧毒,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尝鲜
有句俗语说:“拚死吃河豚”。河豚是河鲜珍品,味道鲜美,吸引了不少食客品尝。可河豚含有剧毒,主要在内脏和血液中。如要食用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厨师烹制。食材必须是活体,现场宰杀,去除内脏,洗尽血液才能制作。为了安全起见,厨师必须先尝,证明食用是没有风险后才可供食客享用。由此看来,厨师这项职业也是有风险的。
河豚不论咸淡水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们海边管河豚叫“廷巴肘”,以前这种鱼渔民上岸后都是随便丢弃的,因为野生的河豚有剧毒,不会处理的人食用后容易中毒。
我母亲退休前在水产公司工作,后来因为河豚可以出口到日本,导致以前没人稀得要的河豚开始身价不菲。
其实,海边有经验的渔民大多会处理河豚,因为河豚的毒素主要集中在内脏、血液中,只要处理好这些地方,基本都可以食用。
小时候河豚鱼我可没少吃,我们这里当时因为这鱼多,因此便宜吓人。那时候据说还有很多饭店,就选用河豚鱼尾部那一部分制作【熘鱼片】售卖,不过河豚鱼的饺子确实非常的美味。
河豚鱼为什么好吃?
一,舆论的宣传
二,制作考究而繁琐,并且制作河豚的人必须持证上岗
三,河豚真的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