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爾發發藝怎麼樣
中國音樂起於何時?這個問題頗難確定,據古籍所載,伏羲女媧時,已有「琴」、「瑟」、「簫」的發明。這時的「琴」即是現在所講的「古琴」之前身。圍繞古琴所作的詩所發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有詩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的故事,可見琴聲乃心聲。古琴在國樂中佔有極高的地位。「箏」之淵源於「瑟」,與「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戰國之際流行於秦,故史稱「秦箏」。「箏」之音色華麗優美,明亮抒情,善於表現行雲流水的意境。今天我們將「琴」、「箏」並置,呈現在您的眼前,願您能在悠悠琴聲中,領略到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及厚重的藝術底蘊。古琴,亦稱七弦琴,或絲桐、綠綺等,因縛弦七根又稱「七弦琴」。琴體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形狹長。弦外側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徽」。唐朝詩人劉長卿詩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則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今天和人言及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的時候,有人人為在近來的兩三百年的時間里,中國的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已經在走向一種沒落,不僅是各種樂器沒有發展,就連作曲家也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才出現的,更不必說各種樂譜(更有甚者竟然說中國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樂譜)。
就鋼琴一種樂器而言,早在BAROQUE時代,已經有一個發展的雛形,然後在經過古典,爛漫,現代,甚至後先代,其工業已經發展到相當的地步,其音色音調都已經相當完美精確了,而中國的古典樂器確實一直裹足不前的。
可我認為中國的傳統古典音樂一方面有工業的因素在裡面,同時也和中國的傳統思想在裡面。首先,中國對於藝人是一種歧視態度;其次,傳統的思想里是力求簡約無為清凈閑適的不象西方的力求嚴謹細致:關於中國的樂譜如廣陵散樂府詩經宋詞元曲比比結實,只不過現在所謂的樂譜部分已經失傳,而只留下了文學部分了……等等,我並沒有說中國沒有樂譜,我和你一樣是反對說中國沒有樂譜這么一說的,我知道中國古代的記譜方法是用宮商角子羽這些文字來記譜的,包括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有譜的只不過,在儒教統治的古代,藝人一直處在三教九流的最底層,和妓女一般,只是比花子高一些,所以那些中國古典的個種藝術形式都只是以一種文學的形式流傳下來的(萬班皆下貧,惟有讀書高)。所以才給那些只有半吊子的所謂漢學家看成是中國根本沒有古典音樂。
對於,古典音樂,我的一個觀點是中國的藝術是高於西方藝術的,他之所以不讓西方的,或者只崇尚西方文化而對自己文化毫無研究的人們接受,是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綜合的包羅萬象的文化藝術,他是被西方劃分政治哲學藝術社科天文等等學科的綜合體,例如一首古詩詞他同樣又是一種哲學觀點的體現,又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古詩詞的唱法據說已失傳了)等等:同樣古代的士人如果靠上功名,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他可能作為政治家同時有時文學家,軍事家改革家(中國原先的文人都是博覽群書的,其實就只一篇文章中原本就有很多方面的知識道理)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等等;如果官場失意的話他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家棋手甚至醫生(歷來的古代文人當中有很多都是擅長歧黃之術的)。
古琴美學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對古琴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有聲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自然觀,主張「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見《駢拇》、《馬蹄》等篇)。但莊子並沒有完全否定有聲之樂,而是提出「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的命題,要求音樂表達人之自然情性,而不應拘於人為的禮法。基於此,《莊子?大宗師》所載子桑「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的悲歌在古琴審美中就不但實現了對情的肯定,而且實現了對悲樂的肯定,《莊子?讓王》中提出的「鼓琴足以自娛」的命題,則強調了古琴音樂的娛樂作用、審美作用。
老、莊上述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老子》「淡兮其無味」的思想被阮籍、嵇康、白居易、周敦頤、徐上瀛等人吸收、發展,在音樂審美上形成對「淡和」之樂的崇尚,限制了古琴音樂風格的多樣性,對古琴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消極影響;《老子》「大音希聲」的思想則為陶淵明、白居易、薛易簡等人所繼承,使崇尚「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莊子「得意而忘言」的思想被陶淵明等眾琴人所繼承,使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成了古琴音樂審美中的重要特徵;老、庄對自然之美的推崇為嵇康、陶淵明、李贄等多人繼承,使古琴美學思想重視人和自然的聯系,追求人和自然的統一;莊子以自由為美、音樂可自由表達感情的思想又被嵇康、李贄等人發展,提倡音樂要成為人們抒發心聲的藝術,而不是封建統治的工具。另外,老、庄明哲保身、退隱出世的思想也對古琴美學思想有一定的影響。
《老子》「淡兮其無味」、「大音希聲」的觀點受到琴人的一致推崇,對古琴音樂審美產生了重大影響。「淡」出自《老子?三十五章》「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文獻顯示,《老子》提出「淡」的范疇後,在漢代之前並未引起大的反響。魏晉之後,經學受創,玄學盛行,「淡」之審美受到重視,所以阮籍說「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提倡恬淡之樂,排斥美聲、悲樂。至唐,「淡」開始被較多地用於形容琴樂風格,「清泠由本性,恬淡隨人心」、「曲淡節稀聲不多」、「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等琴詩表明恬淡之音已被唐人作為古樂、雅樂的標志而受到推崇,在古琴音樂審美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宋周敦頤援道入儒,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對《老子》的思想加以吸收、融合,提出「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的「淡和」說,從而使「淡和」成為儒、道兩家尊崇的音樂審美觀。「淡和」審美觀既與道家恬淡的主張相符,又與儒家中和的主張相合,所以被眾多琴人所接受。宋真德秀在《贈蕭長夫序》中就竭力贊揚古琴「希微」、「寥寥」之風格,明嚴天池也說:「惟鼓琴,則宮商分而清和別,鬱勃宣而德意通,欲為之平,躁為之釋」(《琴川匯譜》)。徐上瀛則認為「琴之母音,本自淡也」,「琴聲淡則益有味」,並說「淡」就是要「使聽之者游思縹緲,娛樂之心,不知何去」(《溪山琴況》)。清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