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達州經濟情況
達州經濟在網上都可以查到具體數據,可以自己通過數據分析得到自己獨有結論,我只能就你問題從個人角度給予一下回答,雖然並不權威和系統,但是是自己的親身體念.
經濟上這幾年發展還是很快,得益於政府的投資,但是仍然不夠有活力,私營較少,除了能源方面的行業其它的效益都不是很好,隨著天然氣能源在達州的發展以及國家的500億(不是權威數據)的投資,以後應該很有潛力
地理上具有達渝高速和鐵路,到重慶3個小時左右,還有達成高速和鐵路,到成都5個小時左右,鐵路到西安10個小時左右 到武漢12個小時左右,得益於交通的方便,成都達州方向的人佔了五分之一左右,重慶當然也很多,所以經濟上交流還是很密切
人口數據不知道 但是達州的人口應該可以用很多來形容,每年春運人流大軍在四川是僅次於成都火車站的一個站
達州分為 西外 南外 北外 市區
居民集中在市區
商業圈有市區的大北街 小北街 城市廣場,南外總體算是一個商業區 西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靠近火車站,結束的十運會也在這里舉辦哈,而且片區很有規模,北外乏善可陳
『貳』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壓縮天然氣汽車產業的通知》原文件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級各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資源節約的基本國策,加快節約型社會建設,確保實現我省「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萬元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的目標,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川府發〔2007〕8號)精神,結合我省服務業發展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節能工作通知如下。
一、增強節能意識,把節能工作擺在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位置
節約能源資源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既是當前的艱巨工作,也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同時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各級人民政府、省級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節約能源資源工作,在抓好工業、建築業節能降耗的同時進一步抓好服務業的節能工作,把節約能源資源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同時更加重視服務業的節能降耗,切實做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005年我省服務業發展比全國平均水平滯後0�8個百分點,與沿海地區比較差距更大。服務業能源消費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11�5%,單位GDP能耗「十五」期末為0�46噸標准煤/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9�2個百分點,反映出我省服務業發展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而能耗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的現狀。因此應加快服務業發展,在發展中強化節能措施,增強服務業節能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提高節能水平,促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服務業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四川為指導,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為目標,採取強有力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服務業能源利用效率,確保服務業「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實現。
三、服務業節能工作的目標
「十一五」期間服務業萬元GDP能耗降低25%,其中批發零售業能耗降低20%,住宿餐飲業能耗降低1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能耗降低25%,其他服務業降低20%,全省服務業的單位能耗「十一五」期末達到或低於全國當年的平均水平,初步建立服務業的節能標准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分行業的評價考核制度,初步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四、服務業節能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加強組織領導。服務業涉及行業面廣,行業之間用能情況差別較大,服務業節能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各行業、各部門都要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級都要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節能工作。
(二)做好節能規劃。服務業各行業在做好發展規劃的同時要高度重視節能規劃的編制,把節約能源資源作為編制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三)加快發展節能。加快發展以旅遊業和現代物流業為主的服務業,努力提高服務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按照有關部門測算,如果第三產業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一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可相應降低一個百分點;如果高技術產業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一個百分點,萬元GDP就可降低1�3個百分點。因此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現代服務業,在節約中發展,在發展壯大中更加註重節約能源資源是對全社會節能工作的重要貢獻。
(四)加快技術創新節能。推廣應用節能電器產品和節能燈具。在大型商場、賓館、寫字樓、辦公樓等場所提倡採用集中供熱、供冷設備。加大對耗能設備的改造力度,淘汰能耗高的老舊設備。積極發揮科技進步在促進服務業節能降耗方面的作用。
(五)強化管理節能。服務領域各企業要強化能源管理,完善計量儀器設備,將節能指標分解到各部門、櫃台,單獨裝表計量,與經營指標同步考核。實行嚴格的節能目標責任制與獎懲制度。供氣、供電、供水、公共交通等行業要強化管理維修制度,減少管網漏失。
(六)抓好典型示範。服務業各行業要在本行業內組織開展評比節能先進企業活動,總結推廣先進企業的節能經驗,表彰節能先進企業和個人,推動企業的節能工作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七)強化宣傳教育。在服務業各行業廣泛開展節能工作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類媒體和舉辦專題講座、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成果展示會、宣傳周等多種形式宣傳開展節能降耗工作的意義和目標、舉措和進展,宣傳行業節能降耗的典型事例、法律法規等;在車站、碼頭和候車、候船室等公共場所張貼節約型社會建設、節能、節水的標語和口號,努力營造服務業節能降耗的良好氛圍。
五、抓好主要行業節能
服務業涉及面較廣,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等領域,因此,「抓好重點、帶動一般」是抓好服務業節能工作的關鍵。
(一)交通運輸節能。
1�調整鐵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運輸結構,鼓勵發展高效低耗的新型運力,使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得到發揮,取得最好的運輸和節能效益。道路客運方面,鼓勵發展大型和經濟適用型車輛,提高單車旅客運載能力;道路貨運方面,積極引導和鼓勵使用柴油汽車和重型、專用以及廂式汽車,逐步提高其在運營車中的比重。大力發展大噸位集裝箱公路運輸;水運方面,進一步加快內河船舶標准化進程,加強水運資源綜合利用。
2�繼續做好綜合運輸樞紐規劃建設。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綜合規劃港口、站場及配套服務設施,充分利用城市交通和其他運輸方式站場,鼓勵發展多種聯運,構建綜合運輸樞紐。
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電子信息平台的建設與應用,發揮現代網路信息平台優勢,有效整合各種物流資源,逐步實現「零倉儲」和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零換乘」。
4�合理控制運營車輛運力增長。對實載率低於70%的客運線路,原則上不再新增運力。鼓勵發展網路化快速客運,努力提高運能整合效率。進一步提高道路貨運組織水平,降低單車空駛率。水路運輸要保持貨流平衡,降低船舶空駛率。
5�盡快研究制訂營運交通運輸工具能耗限制標准。對超過標準的營運交通運輸工具不予辦理營運手續。強制淘汰高能耗交通運輸工具,限制技術落後、單位耗能高、環境污染大的交通運輸工具進入運輸市場。
6�進一步加大營運交通運輸工具替代能源利用推廣力度。結合我省實際,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車輛繼續發展壓縮天然氣(CNG)替代石油技術,提高其在運營車輛中的比重和覆蓋面。加快建設城際間的軌道交通,減少燃油消耗量。
7�認真研究推廣智能化數字交通管理技術,提升運輸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道路、水路運輸GPS衛星定位技術覆蓋面,改善運營管理,提高交通網路的通行和調度能力。
(二)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節能。
1�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引導住宿、餐飲、洗染和沐浴等生活服務業強化節約意識,建立節約機制,創新經營方式,開展用電、用水、用氣等節能降耗活動。
2�積極爭創綠色飯店。鼓勵發展經濟型酒店。倡導餐飲業提供大、中、小份量菜品服務。
3�創建節能型商店。對大中型商場制訂嚴格的照明和製冷採暖標准。鼓勵在超市、商場等場所推行產品能效標識制度,杜絕無能效標識的家電產品和其他電器產品進場銷售。
4�引導科學消費。充分發揮流通服務業對消費行為的引導作用,用節約資源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變革,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節儉、科學消費、綠色消費的理念。
(三)旅遊業節能。
1�實施節約用電工程和節約燃氣、燃油工程。旅遊企事業單位要積極推廣和使用節能燈等高效熒光燈類產品,提高節能燈使用比例,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太陽能燈等。在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中要使用高效節能的風機、水泵、變電、空調、冷凍等設備設施,使用變頻調速、自動化系統控制技術,淘汰落後機電設備。施工、洗衣、製冰等盡量錯開用電高峰。
2�實施綠色節約燃氣、燃油工程。旅遊星級飯店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建設改造中採用節能型建築設計、結構、材料。提高建築保溫隔熱性。要使用天然氣、煤氣、液化氣、電、柴油等清潔燃料和先進燃氣、燃油設備,採用先進的儲能轉換技術,提高使用效率。鼓勵使用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嚴禁使用煤炭作為燃料。
(四)科研、教育、衛生行業節能。在科研、教育、衛生等領域重點實施節約用電工程。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醫院等場所推廣使用節能燈具照明,推行實驗裝置特別是高耗能設備的節能技術改造,同時注重高效節能設備的研製開發,為全社會節能作出貢獻。
(五)城市公用設施節能。城市公用照明設施要普遍採用節能設備及燈具。充分利用「合同法」節能改造等市場化形式加快節能改造步伐,嚴禁城市公用設施搞不切實際的「城市亮化」、「城市美化」等形象工程和光彩工程。控制市政、廣告、店招用電,減少部分路燈開啟。
(六)政府機構節能。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要在節能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建立政府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能耗統計體系。制訂和實施機關辦公樓資源節約標准、公務用車和辦公設備配置標准、耗能產品和設備能耗標准,安裝或更換節能型燈具、空調和辦公設備,大力推動政府節能采購和公務車節能。
『叄』 2003中國人民政府13號文件
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
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10〕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間投資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在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有利於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共同發展;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於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穩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有利於擴大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拉動國內消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
(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3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規范設置投資准入門檻,創造公平競爭、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市場准入標准和優惠扶持政策要公開透明,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
(二)明確界定政府投資范圍。政府投資主要用於關系國家安全、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對於可以實行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應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
(三)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國有資本要把投資重點放在不斷加強和鞏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在一般競爭性領域,要為民間資本營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積極推進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將民辦社會事業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重要補充,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為主、民間投資為輔的公共服務體系。
二、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
(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運輸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投資建設公路、水運、港口碼頭、民用機場、通用航空設施等項目。抓緊研究制定鐵路體制改革方案,引入市場競爭,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干線、鐵路支線、鐵路輪渡以及站場設施的建設,允許民間資本參股建設煤運通道、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探索建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支持鐵路企業加快股改上市,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建立收費補償機制,實行政府補貼,通過業主招標、承包租賃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農田水利、跨流域調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項目。
(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力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進一步放開電力市場,積極推進電價改革,加快推行競價上網,推行項目業主招標,完善電力監管制度,為民營發電企業平等參與競爭創造良好環境。
(八)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路。
(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加強對電信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推動資源共享。
(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土地整治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通過招標投標形式參與土地整理、復墾等工程建設,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堅持礦業權市場全面向民間資本開放。
三、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領域
(十一)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公用事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公共交通、城市園林綠化等領域。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市政公用企事業單位的改組改制,具備條件的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可以採取市場化的經營方式,向民間資本轉讓產權或經營權。
(十二)進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業體制改革。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大力推行市政公用事業的投資主體、運營主體招標制度,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制度。改進和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建立規范的政府監管和財政補貼機制,加快推進市政公用產品價格和收費制度改革,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領域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十三)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策性住房建設。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參與棚戶區改造,享受相應的政策性住房建設政策。
四、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
(十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醫療事業。支持民間資本興辦各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等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轉制改組。支持民營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險定點服務。切實落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稅收政策。鼓勵醫療人才資源向民營醫療機構合理流動,確保民營醫療機構在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科研課題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平等待遇。從醫療質量、醫療行為、收費標准等方面對各類醫療機構加強監管,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十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教育和社會培訓事業。支持民間資本興辦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教育等各類教育和社會培訓機構。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落實對民辦學校的人才鼓勵政策和公共財政資助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金融、產權和社保等政策,研究建立民辦學校的退出機制。
(十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社會福利事業。通過用地保障、信貸支持和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專業化的服務設施,興辦養(托)老服務和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
(十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文化、旅遊和體育產業。鼓勵民間資本從事廣告、印刷、演藝、娛樂、文化創意、文化會展、影視製作、網路文化、動漫遊戲、出版物發行、文化產品數字製作與相關服務等活動,建設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等文化設施。鼓勵民間資本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建設旅遊設施,從事各種旅遊休閑活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生產體育用品,建設各類體育場館及健身設施,從事體育健身、競賽表演等活動。
五、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
(十八)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在加強有效監管、促進規范經營、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放寬村鎮銀行或社區銀行中法人銀行最低出資比例的限制。落實中小企業貸款稅前全額撥備損失准備金政策,簡化中小金融機構呆賬核銷審核程序。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用擔保公司,完善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參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制。
六、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商貿流通領域
(十九)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商品批發零售、現代物流領域。支持民營批發、零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第三方物流服務領域,為民營物流企業承接傳統製造業、商貿業的物流業務外包創造條件,支持中小型民營商貿流通企業協作發展共同配送。加快物流業管理體制改革,鼓勵物流基礎設施的資源整合和充分利用,促進物流企業網路化經營,搭建便捷高效的融資平台,創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競爭環境,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資源利用的市場化。
七、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
(二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有序參與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允許民營企業按有關規定參與承擔軍工生產和科研任務。
八、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二十一)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利用產權市場組合民間資本,促進產權合理流動,開展跨地區、跨行業兼並重組。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在國內合理流動,實現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以及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發展成為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集團化公司。
(二十二)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合理降低國有控股企業中的國有資本比例。民營企業在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資產處置、債務處理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依法妥善安置職工,保證企業職工的正當權益。
九、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二十三)貫徹落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增加技術儲備,搞好技術人才培訓。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技術攻關,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
(二十四)加快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鼓勵政策,積極發展技術市場,完善科技成果登記制度,方便民營企業轉讓和購買先進技術。加快分析測試、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科技評估、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機構的建設和機制創新,為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服務平台。積極推動信息服務外包、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領域的市場競爭,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活動。
(二十五)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產品更新換代。開發新產品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等方式鼓勵民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技術升級。
(二十六)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投資建設節能減排、節水降耗、生物醫葯、信息網路、新能源、新材料、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二十七)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支持民營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開發戰略資源,建立國際銷售網路。支持民營企業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培育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支持民營企業之間、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組成聯合體,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
(二十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和保障體系。與有關國家建立鼓勵和促進民間資本國際流動的政策磋商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對話交流,發展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通過簽訂雙邊民間投資合作協定、利用多邊協定體系等,為民營企業「走出去」爭取有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和更多優惠政策。健全和完善境外投資鼓勵政策,在資金支持、金融保險、外匯管理、質檢通關等方面,民營企業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十一、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環境
(二十九)清理和修改不利於民間投資發展的法規政策規定,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培育和維護平等競爭的投資環境。在制訂涉及民間投資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時,要聽取有關商會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反映民營企業的合理要求。
(三十)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安排的政府性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資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等,要明確規則、統一標准,對包括民間投資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支持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政府采購目錄。
(三十一)各類金融機構要在防範風險的基礎上,創新和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加強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服務。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監管部門要不斷完善民間投資的融資擔保制度,健全創業投資機制,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繼續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股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
(三十二)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環節、縮短時限,進一步推動管理內容、標准和程序的公開化、規范化,提高行政服務效率。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十二、加強對民間投資的服務、指導和規范管理
(三十三)統計部門要加強對民間投資的統計工作,准確反映民間投資的進展和分布情況。投資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要切實做好民間投資的監測和分析工作,及時把握民間投資動態,合理引導民間投資。要加強投資信息平台建設,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市場准入標准、國內外行業動態等信息,引導民間投資者正確判斷形勢,減少盲目投資。
(三十四)建立健全民間投資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的作用,積極培育和發展為民間投資提供法律、政策、咨詢、財務、金融、技術、管理和市場信息等服務的中介組織。
(三十五)在放寬市場准入的同時,切實加強監管。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切實督促民間投資主體履行投資建設手續,嚴格遵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用地、節能以及質量、安全等規定。要建立完善企業信用體系,指導民營企業建立規范的產權、財務、用工等制度,依法經營。民間投資主體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樹立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創造條件滿足市場准入要求,並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三十六)營造有利於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客觀、公正宣傳報道民間投資在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和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宣傳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事跡。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創新求實,根據本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盡快將有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努力營造有利於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和輿論氛圍,切實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結構優化、效益提高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
二○一○年五月七日
『肆』 一個縣級地區假如沒有支柱企業和農業,旅遊業也只有4,5個景區,怎麼才能發展起來呢
根據以上所提出的問題.
還得經過多方面的分析,1:發展旅遊業確實是發展這個地區的重點,完全可以做為支柱產業來發展.
2:路也是要修的,只是考慮到資金問題的話,我們應該選擇最近,最省,能帶動過渡時期的經濟的路.
3:引進外資,就必須有自己優勢產業,以上看來是旅遊業,因發展旅遊業做大,做強,以上的景區想必不是在一個地方,那就得讓分散的景區具有一定的連接性,因此可以考慮不同的季節時間,設置一些可觀的路段.還可以把一部份農業也當成旅遊業來發展,使旅客覺得不枉此行.
4:做為一個以旅遊為發展的城市,我們就的把城市的職能完善起來.服務業的城市就的有好的素質和管理制度.
我所說的都在這了,還有什麼不足的希望大家提出來.謝謝.
『伍』 劉光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重在民生化 加快消除「金融二元制度」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重在民生化
加快消除「金融二元制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我國實體經濟迅猛發展。經濟的民間化、民營化、民生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金融體制,雖然實現了橫向層面上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改革,但整個金融業無論是管理體制還是市場化程度都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並帶來一系列社會民生問題。在關注民生、重視民生、發展民生的呼聲下,金融民生化成為當前金融改革必須面對的要求。金融民生化包括了市場化、民營化、基層化的內涵,旨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由大一統和國有主導的金融體制向民營、民生和草根金融為主的金融體制轉變,實現金融體質改革的最大紅利。
本文意在分析滯後的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業市場化發展引發的系列矛盾中最為凸顯的縣域金融和民間、民營金融困局,力圖探索通過由橫向到縱向層面的金融體制改革,促進地方金融組織體系建設;通過改革大一統的金融市場格局,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化程度;通過大力發展民營金融力量,提高整體金融服務水平和能力。探討如何以順應經濟發展大勢與民生關注要求的金融民生化改革,加快消除金融二元制度,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一、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的導向選擇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金融業發展史及其改革演進歷程有其歷史必然性。同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深化金融改革在體制方面由橫向到縱向,在市場方面由大一統到放權讓利,在實施內容方面由國有到民辦的導向亦是必然性的選擇。
(一)由橫向到縱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構建起來的金融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很多成效,各種專業性、管理性金融機構先後從人民銀行和財政部分離出來,並普遍採用分支式的組織形式形成了我國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主線,在橫向層面形成了多層次、多類別的金融管理體系和金融市場體系,為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由於改革主線是在分業監管體制和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結構上做文章,沒有在縱向層面上打破金融壟斷,形成中央金融部門長期高度集中各方面的金融權利和金融資源的局面。中央對金融業的高度集權和地方金融高度壓抑,致使在金融體制的縱向層面存在著國家金融政策統一制定與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權和經濟差異化發展需求不匹配;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統一制定與地方金融立法缺失不匹配;國家金融業垂直監管與地方金融監管權缺失的不匹配;國家金融資源統一供給與地方金融資源缺失和差異化需求不匹配;國家信用資金指導性配額與地方項目市場化資金需求的不匹配的狀況。
相對於整個經濟體制改革而言,金融體制改革呈現出明顯的滯後性。金融體制的不健全加劇了城鄉金融二元制度的存在,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城鄉統籌,進一步加劇城鄉經濟二元化,影響國家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縱向結構中省市縣一級金融監管力量的缺失,致使民間金融「自由」發展,亂象叢生,民間金融風險積累引發民生問題、社會問題。
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新時期、新的歷史背景下,改革開放往前推進必須重視頂層設計。金融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更是面臨改革攻堅「深水區」的跨越:即充分認識原有的金融橫向改革和橫向結構的不足,加快金融體制縱向方面的改革,縱深加快地方金融的組織體系建設,構建縱橫交錯的金融監管結構,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分層次的,對金融的監管權和調控權,走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所走的三重金融監管體系道路。
(二)由大一統到放權讓利
建國以來,我國以大一統的金融體系取代了原來存在的以民間資本為主體發起設立的各種基層金融機構。改革開放後,通過對大一統的金融體系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前提條件下的漸進式的改革,四大國有銀行在全國設立了分支式的機構,形成了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體,其他金融機構為補充的現代金融體系。在大一統的金融體制演進過程中,國有金融機構經歷了商業化經營和股份制改造兩次的市場化改革。改革的結果是國有金融機構憑借其分支組織結構的便利,高度集中了金融資源,加劇了基層金融服務的缺失,加劇了金融資源分布不均。
經過3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我國大部分商品市場、勞務市場基本上實現了市場化,對外貿易實現了自由化。作為稀缺資源配置的金融市場改革,卻一直處於從屬地位,是其他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配套工程」,並沒有以釋放金融獨立要素的功能為目標進行改革,其市場化程度遠遠滯後於其它市場發展,大大制約了相關市場的市場化改革和競爭力的提升。
大一統的金融市場格局下,嚴格的市場准入限制,將民間民營金融排擠與正規金融市場之外,造成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指導政策的金融市場結構不完整。嚴重的利率管制,喪失了利率作為資金價格對資本市場的調節能力。金融市場無細分,金融業態不豐富,金融融資工具單一,不足以滿足經濟快速發展中,不同經濟實體的不同金融需求,致使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長期難以解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資源配置活力嚴重不足,形成了大經濟小金融的發展現狀。
現在,猶如走到經濟爬坡過坎的「十字路口」,要突破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滯後性帶來的矛盾,就要打破粗線條的大一統金融市場格局,放權讓利,培育多層次、多元化、多樣性的金融市場細分,提高金融市場化程度;堅定不移的走利率市場化道路,發揮利率作為金融價格的市場調節功能;尊重並引導市場「原創」的創新型金融產品,將金融對促進經濟發展的適配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2013年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對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清理規范。2013年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強調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健全法治、改善公共服務、預警提示風險、完善抵質押登記、宣傳普及金融知識等方面,抓緊研究制定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措施;切實落實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投資(咨詢)公司、股權投資企業等機構的監管和風險處置責任,加大對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懲處力度;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地方金融市場秩序。
(三)由國辦到民辦
我國金融市場國有式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排斥了各種內生性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嚴格限制民營資本為主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一系列制度機制障礙,使得蓬勃發展並對GDP貢獻佔主導地位的非公經濟被限制在正規金融領域外,民間資本只有走向地下、進入灰色區域,形成我國獨特的民間金融現象。
2012年,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出台了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實施細則,但相關政策的實質性內容並沒有突破姓公姓私、姓國姓民的體制性障礙,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玻璃門與彈簧門現象並沒有從實質上得以解決。結果,現有民營金融機構只是局限在小貸、村鎮銀行、擔保公司、典當以及私募股權等幾類,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租賃等主要金融領域基本上是國有金融機構一統天下,民營資本只能參與入股,而不能由其主發起設立金融機構。2013年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67 號)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這是國家第一次明確提出試點民間資本主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小微型民營金融機構。2013年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3〕87號)強調進一步豐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機構種類,支持在小微企業集中的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推動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加快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就要消除體制機制障礙,合理規范引導民間資本成立形式多樣的民營金融機構,彌補正規金融所留下的金融服務空白,滿足不同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才能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對實體經濟的配置和引導作用,實現城鄉、區域一體化的統籌發展。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就要逐步打破國有與民營的分別界限,消除所有制認識誤區在金融領域的負面影響,打破國有金融機構高度集中壟斷的現狀,大力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推動地方金融特別是基層金融、縣域金融市場化改革,消除金融壓抑。金融資源高度集中、縣域金融高度壓抑、民間金融高度脆弱的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國家放寬金融市場准入限制,重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設立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二、金融民生化的重大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特別是近5-10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外生供給型金融制度的安排越來越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金融內生需求。更多貼近民生、解決民生金融需求的基層金融、草根金融以自發的形式在金融市場上孕育而生、存在和發展。一端是以國有背景為主、規模化經營、對金融資源具有先天壟斷性優勢、國家宏觀貨幣政策、金融政策的傳導者、執行者的所謂的「正規金融」;一端是民間自發、民營為主、經營模式靈活分散、以市場化和逐利性為其顯著特徵、因市場需求而生存發展的所謂的「非正規金融」,形成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上的「兩端」陣營。
(一)金融民生化改革,加快消除金融二元制度,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
城鄉經濟結構二元是社會歷史進程到工業化、城鎮化階段必然出現的,而由此帶來諸多二元制度現象,最為明顯的是「金融二元制度」。長期以來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與金融二元制度共同存在,互為因果,又相互影響。要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就必須走城鄉統籌的道路。城鄉統籌發展需要「三農」金融服務體系提供支撐和服務保障,才能優化資源配置,改善長期以來城鄉金融割據、農村基層金融發展規模與結構嚴重失衡、農村金融服務嚴重不足所造成城鄉二元金融差異,促進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經濟結構轉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但是在我國分業垂直的金融體制下,縣域金融卻脫離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商業化經營逐漸成為國有銀行的主要追求目標。在利潤最大化驅動下,國有銀行分支式組織結構為將縣域資金向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提供了便利,導致貼近基層、貼近三農,投放於縣域的信用資金普遍缺乏,加劇了縣域金融資源稀缺。「一行三會」作為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通過分業垂直的分支式組織結構對金融業進行監管,金融機構的股份制改造和市場化改革,使得大多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主要集中於省市一級。人民銀行成為大多數縣級唯一中央金融管理部門,但由於職能受限,不可能對縣域金融實施有效管理。無論是商業性或者管理性金融機構都是垂直型分支式的組織結構,不受地方政府管轄,只對上級行負責,造成了縣域正規金融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在利潤最大化和監管風險最小化雙重驅動下,導致縣域金融脫離縣域經發展,縣級政府發展地方經濟很難獲得特色化、差異化的金融支持,嚴重剝奪了縣域金融對實體經濟配置的活力。
據統計,1980年信用社農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17億元,到2000年這個數字翻了近106倍,達到12355億元,而同期貸款余額僅從50億元增加到3588億元,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數量上都遠遠落後於存款余額.農村資金通過金融渠道大量流出,流出量逐年增多。農民沒有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與足夠的滿足實際需求的貸款,而只有轉向民間借貸。
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各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及以下)機構的基本策略後,國有銀行從農村收縮網點,全國近3.2萬個郵政營業網點獲得了巨大的吸儲空間,年吸儲額度從1998年的557億元劇增到2002年的1465億元,其中65%來自縣(及以下)地區,鄉鎮及所轄地區農村佔34%。但郵政網點的主營業務是吸收儲蓄,只有少數郵政網點可以發放少量貸款,所以大部分郵政儲蓄資金通過轉存央行或投資國家重大建設項目而直接流出農村。正規金融向農村索取金融剩餘多,而金融供給不足。1979年至2003年這25年來,農村凈流出資金年平均達到498億元之多。
國家社會經濟進程發展到工業化、城鎮化階段,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城鄉經濟二元結構和城鄉金融二元化現象。各國政府都通過政府引導、國家補貼等政策措施和手段解決農村金融的稀薄問題,保障農業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農村金融服務。但在我國金融體制的不健全卻加劇了這一現象。從2001年到2005年,我國農業總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得比重都在15%左右,而同期金融機構對農業的貸款卻僅維持在5%左右,農業部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和國家金融部門對其的支持極不相稱,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農」工作一直備受中央重視,近幾年來,在多個部門、多項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信貸對「三農」的投入,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力度持續加大。截至2012年底,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為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9.7%,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21.6%,較2007年末增長188.6%,5年間平均年增速為24.4%;農戶貸款余額為3.6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為5.4%,較2007年末增長170.1%,5年間平均年增速為22.3%;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為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為4.1%,較2007年末增長81.1%,5年間平均年增速為13.4%;全口徑涉農貸款余額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20.7%,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為26.2%,較2007年末增長188.2%,5年間平均年增速為24.3%。
在推動農村金融創新方面,人民銀行於2011年7月分別印發《關於建立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專項監測報告制度的通知》和《關於開展涉農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的通知》,建立了按季度監測制度,動態、全面掌握各地推進創新工作進展,加強對縣域金融機構涉農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全面提高信貸政策對「三農」的導向力。銀監會2012年發布了《關於實施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的指導意見》、《關於實施陽光信貸工程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實施富民惠農金融創新工程的指導意見》,引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啟動「三大工程」,針對農村地區金融需求差異大、抵押擔保物缺乏等特點,研發新產品,探索新服務。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用「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概括了2013年農村工作目標,連續十年中央一號文聚焦「三農」經濟。「三農」經濟既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又是牽系廣大農村千家萬戶的民生經濟,是國之根本。「三農」經濟發展需要「三農」金融提供支撐和服務保障,但深受高度集中高度壟斷的金融體制的影響,「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始終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難以滿足「三農」經濟多樣化發展的金融服務需求,制約了農業現代化的提升,「三農」問題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障礙。如何以「改革創新」的方式構建適應「三農」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實現「惠民生」的目標,成為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二)金融民生化改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營經濟所作的貢獻,在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稅收、進出口總額、城鎮就業人員中的比重都超過1/2以上,不少佔到2/3左右。我國的民營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的行業為主,僅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就集中了民營企業的75%。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其初創期,還是發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但是,由於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規模小、創利能力弱,要進一步發展,都受到資金嚴重不足的制約。民營企業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然而,從銀行所得到的貸款不足銀行貸款總量的2%;通過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我國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約只佔9%左右,這里還不包括那些以較高昂的代價購買別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線上市的;在債券市場上佔有的份額則幾乎為零。民營企業的融資難,突出表現為中小企業難、中西部地區難、小城鎮難,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經濟發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環節。
近幾年來,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民營企業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的政策,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目前融資難問題。但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中小民營企業融資仍受到諸多限制,其融資難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主要表現為:1.直接融資方面:資本市場為中小民營企業提供的融資渠道有限,門檻過高。中國資本市場結構尚存一定的缺陷,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加上民營企業規模小,承擔不起股票發行的費用,也不易取得公開發行上市的資格。中小企業板固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條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途徑,但並不會成為上千萬家中小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至於發行債券,目前發行的重點建設債券和地方企業債券,利率固定,期限較長,主要用於進行資本密集型大規模項目的投資,帶有政府主導壟斷的推動型色彩,一般民營企業難以進入。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二板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多數高科技型中小民營企業來說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可為廣大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地方股權交易市場和風險資本市場這類小型資本市場的從全國范圍來看堪稱缺失,使中小民營企業失去了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中長期投資,主要靠民間借貸市場、私募股本、企業互保加債轉股等非正規、小范圍的集資或股權融資取得,此類融資規模小、成本高、風險大,使投資缺乏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陸』 怎麼分辨是選裝還是4s店自己加裝
汽車精品(也就是汽車用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存在比較明顯的市場分工,其市場業務層面分類可以囊括為:改裝業務、加裝業務、美容業務、零售業務,這四種業務基本上各自有自己相應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說一種渠道主要完成一類業務,例如,改裝業務主要專業主要通過專業改裝店來完成,加裝業務主要通過4S店來完成,美容業務主要通過美容裝飾店來完成,零售業務通常過汽配城來完成,或還可以說由另一種途徑——汽車用品超市共同完成,但是汽車用品超市大多寄於汽配城、汽車用品市場或者為數不多的汽車服務綜合店中生存,因此,承擔汽車精品零售業務的主要渠道可以歸結為汽配城。當然,各種渠道均有承擔其餘一些類型業務,但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其他業務是附帶經營,例如專業改裝店也會有一些產品零售業務,汽配城的街鋪也會攬一些改裝業務,4S店也會開展美容業務,美容店也會附帶零售一些精品……承擔類汽車精品業務的主要渠道各自的特點,可以從施工方面去體現,見下圖:業務類型改裝業務加裝業務美容業務批發零售業務特點專業設計、專業施工專業設備、專業技術簡單施工技術無施工主要渠道專業改裝店4S店美容店汽配城(汽車用品市場)改裝是精品銷售的最有前景方式根據前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汽車精品可以通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進行銷售。商家的經營一定要有主次經營的選擇。那麼哪種銷售方式是最有前景,最有利潤的呢?不用回答,我想大部分同行都知道答案,那就是改裝。汽車改裝,不僅涉及產品更涉及技術,是最難開展的一類業務。目前汽車改裝在國內已經有流行的趨勢,尤其是年輕的車主,對改裝的意識一個非常強了,隨著汽車改裝文化的傳播,汽車改裝業務已經呈蒸蒸日上的態勢,但是從整體上講,由於技術欠缺、技術人才緊缺、行業規范及國家規定方面還不成熟,汽車改裝業還只是出於初級階段。離普及還有很遠的距離。但也意味其潛力巨大。汽車改裝在國外一直很流行。汽車改裝也成為普通消費者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美國人多數是對汽車外觀和部件的改裝。目前美國擁有汽車改裝配件廠家及改裝服務機構一萬多家,改裝市場從業人員達200萬人,每年營業額達400多億美元。相信我們國家未來也能有這樣的市場規模,美國的汽車改裝也的現狀讓我們汽車行業從業人士看到了汽車改裝的巨大市場空間和誘人的發展前景。回過頭來說,經營汽車精品,最有發展的一種業務形態就是改裝。當然,前提除了好產品之外還需要人才和技術。4S店精品改裝業務的競爭優勢汽車改裝是塊「肥肉」,誰見了都會留口水,都想「吃」它,因此精品改裝均存在汽車精品銷售4大終端渠道中,即4S店、改裝店、美容店、汽配城,但是由於各自的條件不一樣,對於這種業務各自的競爭優勢也就不同,衡量其競爭優勢的有4項指標:產品質量、安裝技術、售後保障、價格,在這4項指標中體現的好壞,綜合起來就很容易看出各類渠道開展改裝業務的優勢劣勢了。項目4S店改裝店美容店汽配城產品質量較好中上一般一般-差安裝技術優良優良一般差-無售後保障有保障可以較麻煩差-無價格相對高適中中檔相對低從上圖可見,4S店和改裝店是最有競爭優勢的兩種終端渠道,從短期看,改裝店開展改裝業務專業、靈活、有一定售後保障,開展改裝業務最有優勢,但是從長期看,4S店是汽車流入市場的源頭,加上可靠的產品質量、專業的安裝技術和完備的售後服務,其優勢十分突出。4S店相對於改裝店、美容店、汽配城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對於汽車的整體結構和所有部位及零件的維修能力以及各項關鍵指標的測試能力,並具有各種維修設備及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從而決定了他對於改裝業務有了天然的無可競爭的優勢。價格高是4S店改裝業務最大的劣勢,但是4S店是汽車流入市場的源頭,對於汽車改裝消費者而已,能夠先入為主,在先入為主的社會慣性思維中,它的優勢會大大地沖淡這點。目前精品業務發展好的4S店,對於改裝類、美容類、零售類業務採取通吃的法,但專業改裝做不過專業改裝店,零售類做不過汽配城,美容類沒有美容店的價格優勢,所以必須找准自己未來精品業務發展的定位。精品改裝業務分類汽車精品改裝業務分為:動力改裝、外觀改裝(包圍、尾翼、行李架、輪轂等)、附屬功能改裝(DVD導航、車載電腦、智能啟動、防盜升級、倒車雷達、音響、燈光、自動升窗、下護板、底盤裝甲等)、內外部的豪華裝飾(真皮座套、LED裝飾件、改色等)。4S店改裝業務定位4S店目前主要開展的改裝業務是附屬功能改裝和內外部豪華裝飾這兩類,前者是當前4S店改裝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但4類改裝業務中,未來發展有前景的是動力改裝、外觀改裝及音響改裝。4S店從事汽車改裝業務未必有專業改裝店的專業,但有開展這種業務的優勢,加上這是收益可觀的一類精品業務,4S店應該重視並且把此項業務推為主要的精品業務類。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到,汽車精品改裝業務也有多個種類,在這些種類當中,4S店也應該有重點其次之分,並且有些類別的改裝業務需要放棄,因為並不適合4S店開展。如一些個性化改裝項目、動力改裝項目。改裝客戶分為兩類:通用性需求客戶及個性化需求客戶。個性化改裝由於需求特別,要求相對高,適合手工作坊工作,憑借的是改裝師傅的個人經驗和技藝,不適合4S店操作經營,比如發燒級的運動車改裝及音響改裝。動力改裝雖然前景好,但是目前汽車動力改裝在我們還非常敏感,國家法律對動力改裝沒有清晰的標准,沒有明文的禁止動力改裝細節,也沒有將動力改裝合法化。像美國就有明確的動力改裝的法規,哪些是合法、哪些是不合法的動力改裝都有詳細規定,改裝後的車都會貼有標志。所以國內的4S店對動力改裝的經營需要謹慎。不少國內的4S店通過刷電腦改晶片開展簡單的提升馬力不被發覺的動力改裝。現在有一批汽車後市場商會組織機構聯合汽車動力系統相關產品的生產廠家在極力申請動力改裝合法化,這讓此類改裝業務的發展多了一份希望。雖說動力改裝業務需要謹慎,但對於這項前景無限的業務,4S店還是可以密切留意。一旦動力改裝在國內合法化,對於4S店來說,這是一項可以重點抓住的業務。4S店經營改裝業務需具備的條件4S店經營精品改裝業務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國家從法律、法規層面開放改裝業務。如動力改裝沒有國家明確的開放法規,4S店不可隨意張揚經營,否則會有無盡的麻煩。二、能夠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標准。這一個條件也是為了讓4S店避免麻煩。三、有通用性需求。這點是為了讓4S店對改裝業務有主次選擇。四、能夠形成安裝標准。有安裝標准才能避免沉重的售後服務負擔。五、能夠批量改裝,有檢測手段。這樣才能保障改裝效率。六、有相應的部件供應商。為的是保證供需及時。對於這些條件的形成必然有一個過程,需要時間,但需求不等人,需求和盈利的沖動必然推動改裝業務的發展,部件廠+4S店+改裝客戶共贏的局面會促使國家默認並逐步(可能是被動的)打開禁錮的大門。這將是4S店第二個春天的到來。
『柒』 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內容
一、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
(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3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規范設置投資准入門檻,創造公平競爭、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市場准入標准和優惠扶持政策要公開透明,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
(二)明確界定政府投資范圍。政府投資主要用於關系國家安全、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對於可以實行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應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
(三)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國有資本要把投資重點放在不斷加強和鞏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在一般競爭性領域,要為民間資本營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積極推進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將民辦社會事業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重要補充,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為主、民間投資為輔的公共服務體系。
二、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
(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運輸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投資建設公路、水運、港口碼頭、民用機場、通用航空設施等項目。抓緊研究制定鐵路體制改革方案,引入市場競爭,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干線、鐵路支線、鐵路輪渡以及站場設施的建設,允許民間資本參股建設煤運通道、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探索建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支持鐵路企業加快股改上市,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建立收費補償機制,實行政府補貼,通過業主招標、承包租賃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農田水利、跨流域調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項目。
(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力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進一步放開電力市場,積極推進電價改革,加快推行競價上網,推行項目業主招標,完善電力監管制度,為民營發電企業平等參與競爭創造良好環境。
(八)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路。
(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加強對電信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推動資源共享。
(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土地整治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通過招標投標形式參與土地整理、復墾等工程建設,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堅持礦業權市場全面向民間資本開放。
三、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領域
(十一)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公用事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公共交通、城市園林綠化等領域。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市政公用企事業單位的改組改制,具備條件的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可以採取市場化的經營方式,向民間資本轉讓產權或經營權。
(十二)進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業體制改革。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大力推行市政公用事業的投資主體、運營主體招標制度,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制度。改進和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建立規范的政府監管和財政補貼機制,加快推進市政公用產品價格和收費制度改革,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領域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十三)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策性住房建設。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參與棚戶區改造,享受相應的政策性住房建設政策。
四、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
(十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醫療事業。支持民間資本興辦各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等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轉制改組。支持民營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險定點服務。切實落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稅收政策。鼓勵醫療人才資源向民營醫療機構合理流動,確保民營醫療機構在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科研課題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平等待遇。從醫療質量、醫療行為、收費標准等方面對各類醫療機構加強監管,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十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教育和社會培訓事業。支持民間資本興辦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教育等各類教育和社會培訓機構。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落實對民辦學校的人才鼓勵政策和公共財政資助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金融、產權和社保等政策,研究建立民辦學校的退出機制。
(十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社會福利事業。通過用地保障、信貸支持和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專業化的服務設施,興辦養(托)老服務和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
(十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文化、旅遊和體育產業。鼓勵民間資本從事廣告、印刷、演藝、娛樂、文化創意、文化會展、影視製作、網路文化、動漫遊戲、出版物發行、文化產品數字製作與相關服務等活動,建設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等文化設施。鼓勵民間資本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建設旅遊設施,從事各種旅遊休閑活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生產體育用品,建設各類體育場館及健身設施,從事體育健身、競賽表演等活動。
五、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
(十八)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在加強有效監管、促進規范經營、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放寬村鎮銀行或社區銀行中法人銀行最低出資比例的限制。落實中小企業貸款稅前全額撥備損失准備金政策,簡化中小金融機構呆賬核銷審核程序。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用擔保公司,完善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參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制。
六、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商貿流通領域
(十九)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商品批發零售、現代物流領域。支持民營批發、零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第三方物流服務領域,為民營物流企業承接傳統製造業、商貿業的物流業務外包創造條件,支持中小型民營商貿流通企業協作發展共同配送。加快物流業管理體制改革,鼓勵物流基礎設施的資源整合和充分利用,促進物流企業網路化經營,搭建便捷高效的融資平台,創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競爭環境,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資源利用的市場化。
七、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
(二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有序參與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允許民營企業按有關規定參與承擔軍工生產和科研任務。
八、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二十一)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利用產權市場組合民間資本,促進產權合理流動,開展跨地區、跨行業兼並重組。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在國內合理流動,實現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以及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發展成為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集團化公司。
(二十二)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合理降低國有控股企業中的國有資本比例。民營企業在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資產處置、債務處理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依法妥善安置職工,保證企業職工的正當權益。
九、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二十三)貫徹落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增加技術儲備,搞好技術人才培訓。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技術攻關,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
(二十四)加快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鼓勵政策,積極發展技術市場,完善科技成果登記制度,方便民營企業轉讓和購買先進技術。加快分析測試、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科技評估、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機構的建設和機制創新,為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服務平台。積極推動信息服務外包、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領域的市場競爭,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活動。
(二十五)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產品更新換代。開發新產品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等方式鼓勵民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技術升級。
(二十六)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投資建設節能減排、節水降耗、生物醫葯、信息網路、新能源、新材料、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二十七)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支持民營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開發戰略資源,建立國際銷售網路。支持民營企業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培育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支持民營企業之間、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組成聯合體,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
(二十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和保障體系。與有關國家建立鼓勵和促進民間資本國際流動的政策磋商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對話交流,發展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通過簽訂雙邊民間投資合作協定、利用多邊協定體系等,為民營企業「走出去」爭取有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和更多優惠政策。健全和完善境外投資鼓勵政策,在資金支持、金融保險、外匯管理、質檢通關等方面,民營企業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十一、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環境
(二十九)清理和修改不利於民間投資發展的法規政策規定,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培育和維護平等競爭的投資環境。在制訂涉及民間投資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時,要聽取有關商會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反映民營企業的合理要求。
(三十)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安排的政府性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資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等,要明確規則、統一標准,對包括民間投資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支持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政府采購目錄。
(三十一)各類金融機構要在防範風險的基礎上,創新和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加強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服務。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監管部門要不斷完善民間投資的融資擔保制度,健全創業投資機制,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繼續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股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
(三十二)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環節、縮短時限,進一步推動管理內容、標准和程序的公開化、規范化,提高行政服務效率。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十二、加強對民間投資的服務、指導和規范管理
(三十三)統計部門要加強對民間投資的統計工作,准確反映民間投資的進展和分布情況。投資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要切實做好民間投資的監測和分析工作,及時把握民間投資動態,合理引導民間投資。要加強投資信息平台建設,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市場准入標准、國內外行業動態等信息,引導民間投資者正確判斷形勢,減少盲目投資。
(三十四)建立健全民間投資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的作用,積極培育和發展為民間投資提供法律、政策、咨詢、財務、金融、技術、管理和市場信息等服務的中介組織。
(三十五)在放寬市場准入的同時,切實加強監管。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切實督促民間投資主體履行投資建設手續,嚴格遵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用地、節能以及質量、安全等規定。要建立完善企業信用體系,指導民營企業建立規范的產權、財務、用工等制度,依法經營。民間投資主體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樹立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創造條件滿足市場准入要求,並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三十六)營造有利於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客觀、公正宣傳報道民間投資在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和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宣傳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事跡。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創新求實,根據本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盡快將有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努力營造有利於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和輿論氛圍,切實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結構優化、效益提高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
二○一○年五月七日
『捌』 豐澤區的經濟概況
2008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89.5億元,增長16.2%;財政總收入12.65億元,增長13.4%,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7.64億元,增長15.8%。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0.72:46.76:52.52,初步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城市產業結構,服務業比重位居全市第一,也是全市第一個超過50%的縣(市、區)。
2009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48.6億元,增長11.5%;工業總產值353.7億元,增長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05億元,增長8%;財政總收入14.7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1億元,增長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5億元,增長3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億元,增長1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1元,增長12%;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0.57∶45.43∶54。 2008年安排財政扶持資金2015萬元,加快推進經濟發展轉型,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0.64:47.14:52.22。以微波通訊、軟體開發和機電一體化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企業規模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達90家,實現產值249.02億元,增長20.9%;21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37.3億元,增長45.0%;113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34.9億元,增長19.83%。新增福建省名牌產品1個、著名商標4個、泉州市知名商標10個,3家企業通過SA8000社會責任標准和ISO14000環保認證、7家企業入選「2008-2009年度福建省外經貿廳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企業」、1家企業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准。
2009年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扶持資金3447萬元,整理上報需辦理「兩證」企業441家,制定65條扶持措施並安排財政扶持資金1845萬元。2009年實現規模以上產值152.41億元,其中47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預計實現產值225.2億元、增長6.3%,新增上市企業1家、省重點企業2家;組織22家企業申報福建省名牌產品。全年實現海關進口商品總值6200萬美元,增長60.8%。
2011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5.73億元,增長13.9%。完成工業總產值468.07億元,增長1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20.82億元,佔全部工業產值的89.9%,增長19.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產值221.28億元,增長22.8%;重工業產值199.54億元,增長16.2%,輕重工業比重為52.6:47.4。全年產值超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66家,比上年增加10家,實現產值367.8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產值的87.4%,增長21.5%,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8.8個百分點。在經濟類型中,國有企業產值127.18億元,增長14.9%;私營企業產值80.9億元,增長2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值209.88億元,增長19.2%;其它經濟類型企業產值2.85億元,增長5.5%。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紡織服裝、包袋鞋業、機械電子、樹脂工藝品等支柱行業完成產值244.2億元,增長20.8%,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5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0.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9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服裝、包袋鞋業、機械電子行業和樹脂工藝品分別實現工業產值98.82億元、70.35億元、50.13億元和24.9億元,分別增長25.8%、22.5%、13.4%和13.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20.95,比上年提高29.2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15.77,提高3.5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16.62,提高5.06點;資產負債率50.71,下降2.76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64295元/人,提高25149元/人;流動資產周轉率3.18次,提高0.25次;工業產品銷售率97.17%,提高2.78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4.2%,提高0.78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09億元,比上年增長52.7%。 2011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869萬元, 下降4.5%。
農業產值5086萬元, 增長22.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722畝,下降11.2%;糧食總產量922噸,下降9.5%;油料作物產量166噸,下降4.0%;蔬菜產量6479噸,增長1.3%;水果產量1196噸,增長63.6%。
林業產值133萬元,下降45.6%。全年低產低效林改造310畝,木材砍伐產量1645立方米。
畜牧業產值5479萬元, 增長6.3%。肉蛋奶產量2287噸,增長18.2%。其中:肉類總產量2054噸,增長6.2%。生豬出欄25157頭,增長8.3%,生豬存欄1453噸, 下降84.4%噸;家禽出欄63607隻,下降13.0%,家禽存欄16511隻,下降56.2%。
漁業產值31142萬元,下降9.1%。全年漁業產量18018噸,下降3.3%。其中:海水產品17501噸,下降2.8%;淡水產品517噸,下降17.1%。 2007年區財政安排教育資金1.29億元,增長18.59%。完成泉州師院附小教學樓、泉州九中綜合樓、區實驗小學綜合樓、教育城域網等教育重點項目年度建設任務。城東中學被確認為「省一級達標高中」,泉州九中創建「省二級達標高中」通過市級評估驗收。實施「校長工程」、「名師工程」、「獎教獎學工程」,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大專率、本科率分別達到79.3%、78.98%,高考考生本科上線人數比上年增長72.85%,中考成績位居全市第一。免除義務教育階段1.5萬名學生學雜費480萬元,對1825名職業中專學生發放補助金137萬元。繼續實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全區公辦小學、初中學校新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6703人,占入學新生總數58.65%。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於2011年12月通過福建省教育強區試點評估,全區有普通中學9所,其中達標高中2所;小學31所,其中省示範小學3所、市示範小學6所;幼兒園76所,其中省優質幼兒園4所、市優質幼兒園4所、區優質幼兒園8所,較好地滿足了市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2009年榮獲「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三連冠)、「全省文明城區」(二連冠)、「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先進區」(二連冠)、「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區」、「全省雙擁模範區」(四連冠)、「全省徵兵工作先進區」、「全省無償獻血先進區」(四連冠)稱號。
2008年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業穩步發展,並逐步形成規模效益。潯美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引進8家企業入駐,泉州軟體園一期征遷工作基本完成。組織63個對接項目、34個技術需求項目參加第五屆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實施15個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9個科教興區重點項目和15個企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機電一體化科技服務平台軟體開發。新增省級行業星火技術創新中心1家、市級行業技術開發中心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獲得專利授權232件、省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8項。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二連冠)順利通過省級驗收並上報科技部待批。53家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簽訂合作協議,68個對接項目、25個技術需求參加第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南方路機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被評為「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實施29個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3個科教興區重點項目、14個重大技改項目,新增市級以上各類技術中心9家,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區級科學技術獎16項,專利授權數179項;完成豐澤區機電一體化科技服務平台建設,液壓公共試驗平台被列入省科技重大專項並獲國家發改委專項補助。 施生態區建設規劃和節能減排工作方案。抓好近海水域環境污染治理和北渠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2.1%,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7.7%。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位居全市第一。
消費投資。新華都、名流路橋、電信技術、萬國發展、招商石化等大型服務業企業營銷態勢良好,預計稅收均超千萬元。麥德龍商場試營業。新形成「福建特色商業街」津淮街品牌服飾街、多易電腦廣場等一批專業街(市)。新增省級重點物流企業1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9億元,增長19%。城東、東海片區進入全面開發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86億元,增長32.2%。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1家,總投資1.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4850萬美元。組織190多家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洽活動18場,實現合同成交額2.2億美元。實現海關出口商品總值5.58億美元,增長19.19%。
組織實施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設立節能改造專項資金,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節能改造、循環經濟項目5個;強力推進近海水域環境污染治理和整頓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特別是加強北渠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完成東海電鍍集控區整體關閉等4個治理項目,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1%。 基本完成泉州濱海大道、寶秀安置小區、海星安置小區、國道324線拓改安置房等33個重點項目和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年度建設任務;較好地完成東海片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政道路配套設施、泉州迎賓館,城東片區市政道路、安置房、滯洪排澇、污水管網工程,北峰片區福廈鐵路豐澤段、污水處理廠,中心市區內環路豐澤段改造等15個市重點項目分解下達給本區的征地拆遷年度任務。全年徵收土地1000公頃、拆遷房屋85萬多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891宗17.8萬平方米。瀋海高速公路雲山段西側整治綠化等成為城市新亮點,新型社區建設初顯成效。完善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強化城市綜合管理,城市環境更加優美、整潔、和諧、有序。引進永輝超市、捷龍超市等大型知名商貿企業;泉州迎賓館試營業;湖心商業街被評為「福建省特色商業街」,津淮品牌服飾街被評為「福建省『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培育中行大廈等一批納稅超千萬元的商務樓宇,引進中化石油等企業在豐漢區設立總部或區域中心。
『玖』 國務院辦公廳7月26日下發通知的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號
、、、、、、、、、、、、、、、、當初不是我想的那麼單薄,、、、、、、、、、、、、、、、、
也不會有現在這個結局。
行業里有句話說的好,
三分看,七分悟
如果多想想多查閱資料多了解,
也不會盲目的加入行業
我們的確想翻身,
想找一個更好的適合自己的項目從事。--
畢竟現在的傳統項目不大賺錢了,打工累死累活最後一無所獲,上班就是一個月的一兩千元的工
資生活開支又大哪裡夠花銷啊
這個行業初衷是真善美加入是熱血澎湃深入是直冒冷汗;
全國大部分地區泛濫成災邀約如履薄冰;發展是硬道理講不通成為難民的比比皆是,不能與時俱進完善模式。
行業人付出的不僅僅是血肉之軀,
更有親情友情甚至愛情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上平台,
再到後來又知道上了平台也不一定能拿到幾百萬 更別說一千多萬也
許到時候下面還有幸能繼續發展的話也許能分個百八十萬但是與付出的時間和青春失去的親情、友情以及一生背負著慌言的負擔甚至擔心上面有人脅迫下 面有人報復的巨大心理壓力等等這些付出相比 區區這點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行業里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面對新生事物時不要輕易的接受也
與你一起jiao...留:1,,5,,6,3,,9,,4,3,,3,,,,9,,君--富
你一起jiao...留:1,,5,,6,,3,,9,,4,3,,,3,,9,,君----富
有的人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從事。
借錢,甚至借從事。
辭去工作,不給自己留下後路。-------------------------------------------------------------
家裡人的勸說也不聽,弄的關系非常緊張有的因為從事這個行業,夫妻離婚父子不和。
不要總是聽說某某上總了。
上總只是達到了600份,這個過程比較漫長。
但也並不代表就賺錢了。
如果傘下不發展,照樣沒有一分錢可拿不要聽說有什麼保底工資,上總後有什麼六位數之類的話。
你沒加入前,一切都說的很好聽,等你加入後,完全是兩碼事。
而且人際市場非常容易被破壞,有不認可的回來,逢人便說你欺騙他。
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親戚朋友很快就知道你在用謊言邀約別人。------------------
我們的人脈本來就少 ?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人際市場基本就完了有的為了做高起點用。
結果不但本錢沒回來,還負債累累。
無法返回家鄉,無臉見親戚朋友,為了做高起點,把房子賣掉無家可歸夫妻反目為仇妻離子散。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
與你一起jiao...留:1,,5,,6,3,,9,,4,3,,3,,,,9,,君--富
你一起jiao...留:1,,5,,6,,3,,9,,4,3,,,3,,9,,君----富
異地經過十四的運作,模式存在太多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