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漁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急求。
緯度、洋流、海陸位置、海底地形、浮游生物的豐富程度等
⑵ 促進魚生長的因素有哪些
1)餌料
食物的供應可能是影響生長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數量充足,質量合適,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環境條件下,魚可以達到最大的生長。
餌料的數量、質量和個體大小均影響到魚的生長。魚類各不同階段是對食物的品種和數量有不同的要求。
以餌料系數來表示餌料的質量。餌料系數是指每生產1個單位的魚,需消耗多少單位餌料的比值。
2)溫度
魚是變溫動物,溫度是影響魚體生長的重要因素。溫度能改變代謝過程的速度,在適溫范圍內,代謝強度與溫度成正相關,較高的溫度能促進魚類的生長。
不同的種類適溫范圍有很大差異,冷水性種類適應低溫,暖冷水性種類適應較高溫度,多在20—30℃之間。在養殖生產上總是抓住各種魚類的適溫季節,進行強化培育,以充分發揮魚的生長潛力。
3)光照
(1)直接的影響:光線的刺激,通過視覺器官和中樞神經,影響到內分泌器官特別是腦垂體的活動,從而影響到魚類的生長、發育。
(2)間接的影響:光照→溫度→密度→溶解氣體→PH值。導致各相關因子對魚類生長產生影響。
經實驗證明,較長時間的光照,不一定能取得較好的生長效果。
4)化學因子
系一綜合指標,包括pH值、鹽度、溶解氧等等,統稱水質條件。水質條件適宜,可促進魚類生長,水質條件不好,會影響魚類生長。
5)水體的大小
容納魚的總容積的大小,可以影響魚的生長。漁民早有「寬水養大魚」的經驗。大水體中氧氣充足、餌料豐富,棲息、活動場所廣闊,在同樣的環境條件和飼養條件下,大水體里生活的魚要比小水體里的長得快。
網箱養魚和工廠化養魚等小水體高密度養魚,也能取得高產的效果。但是,必須創造一個十分優良的水質環境和提供非常充足的餌料。
基本上就是以上這些因素
⑶ 影響魚類生命活動的因素
魚離不開水,水質情況就是影響魚類生命的關鍵.
捕撈過程中本身就會造成一定傷亡.
野生觀賞魚被捕撈地點通常都是在比較洪荒的地方,當地原住民沒有很好的設施,只能使用較小的容器將大量的魚放到很少的水裡頭,這樣在長途運輸往往會因為缺氧造成大量的死亡以及部分尚未死亡魚只嚴重受損致使生存能力下降;
在轉運過程中需要轉箱的,往往會採用撈網轉撈,這樣又會造成死亡;
從集散地發往世界各地的批發商的時候,通常用飛機轉運,這時,一般會採用只用一點點水然後在塑料袋中高壓打氧的方式,這樣可以確保數小時的飛行中,不會缺氧,但是實際上這時候往往會出現漏氣的情況,這樣會有大量的死亡.而且由於轉運過程當中只裝一點點水,這樣水質會很快惡化,也會造成魚類生病以及死亡.
⑷ 影響日本漁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日本漁業發展現狀
(一)日本漁業發展沿革
日本是世界上漁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對漁業非常重視。受黑潮暖流等影響,日本漁場成為世界三大漁場之一, 魚類資源豐富。水產品在日本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魚是所有日本人飲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占日本人均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的40%以上。
自上世紀6O年代以來,起日本的漁業產量大幅增加,特別是遠洋漁業產量增長較快,近海漁業也有所增長,但是隨著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的實施,加上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使遠洋漁業受到沉重打擊。從上世紀70-80年代起,近海漁業開始增長,逐漸成為日本漁業的重心。近年來,日本大力發展水產養殖,但漁業產量仍呈逐步下降趨勢。日本的漁業產量在1984年達到最高值1282萬t。因資源衰退及從業人員減少且高齡化,1989年開始漁業產量連續減產,至2002年漁業總產量降至588萬t,漁業總產值18753億日元;2004年總產量為578萬t、總產值16036億日元。2005年漁業總產量降到了1999年以來的最低產量571.9萬t,漁業生產額為16007億日元, 比上年下降29億日元。
從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間,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增長了約36倍。據FAO統計表明,2003年,全球水產品進口量位居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321萬t、中國232萬噸、美國224萬t、西班牙161萬t、丹麥160萬t;出口量前五位的分別是挪威214萬t、中國208萬t、秘魯172萬t、泰國140萬t、美國131萬t(日本36萬t,列24位)。2003年,全球進口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日本126.24億美元、美國117.58億美元、西班牙49.19億美元、法國38.03億美元、義大利35.71億美元。出口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為中國53.62億美元、泰國39.2O億美元、挪威36.69億美元、美國34.58億美元、加拿大33.18億美元(日本9.52億美元,列22位)。
(二)日本漁業產業狀況
1、捕撈與養殖
日本習慣上將漁業生產劃分成海洋捕撈(包括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實際大致相當於我國漁業劃分中的海洋捕撈和遠洋漁業)、海水養殖、淡水養殖、淡水捕撈等幾部分。
海洋捕撈歷來是日本漁業的主導產業,盡管連續減產,但八成以上的產量仍由海洋捕撈所得。以產量大小排序,漁獲主要品種為金槍魚、鰹魚、鮭鱒魚、沙丁魚、竹莢魚、鯖魚、秋刀魚、鱈魚、鮃鰈類、魷魚等。與2004年相比,2005年,日本的鯖魚產量大幅上升,但沙丁魚、扇貝、鮭魚等產量有所下降;扇貝、鮭魚等生產額有所增長,但鰹魚、秋刀魚和金槍魚等的生產額有所下降。海洋捕撈總產量441.2萬t,比上年減少4.7萬t;生產總額1594億日元,比上年下降0.6%。
日本的海水養殖產量近年來一直維持在120萬t以上,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量121.1萬t,比最高年份1994年的134萬t,減少12.9萬t;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值4392億日元,比上年增加49億日元。其中魚類養殖26.9萬t(比上年增加2.7%)、1918億日元(比上年減少2.4%);貝類養殖42.2萬t(比上年減少6.4%)、771億日元(比上年增加6.4%);海藻類50.9萬t(比上年增加5.2%)、1213億日元(比上年增加2.4%)。海水養殖主要品種為鰤魚、真鯛、蝦夷扇貝、牡蠣、海帶、裙帶菜、紫菜,以及牙鮃、河魨、真竹莢魚、日本對蝦以及珍珠母貝等。
2005年,日本的淡水捕撈、淡水養殖總產量9.6萬t,比峰值時1979年產量的一半還少。其中淡水捕撈產量5.4萬t,淡水養殖產量4.2萬t,總產值1021億日元,比上年減少13億日元。淡水捕撈的主要品種為溯河性鮭鱒魚類、香魚、鯉魚、河蜆、鰻等,淡水養殖主要品種為鱒魚、香魚、鯉魚、鰻魚,另外還有鯽魚、甲魚等,單個品種產量通常在千噸以下。
2、水產加工與消費
日本水產加工產品主要有鹽藏品、干製品、魚肉調味品、冷凍食品、油脂與飼肥、冷凍生鮮品、罐製品等。2005年食用品加工總量為209.5萬t,比上年減少3.9萬t。主要產品加工量分別為鹽藏品20.9萬t、干製品33.4萬噸、魚肉調味品65.5萬t、冷凍食品28.6萬t、冷凍生鮮品162.5萬t,其他食用加工品為48.4萬t。與上年相比,2005年除干製品加工量略有增加外,其餘如冷凍食品、鹽藏品和調味食品等加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日本是水產品消費大國,2004年國內的水產品消費量為1048萬t,比上年減少5%。其中食用水產品消費量佔80%,約相當於每人每年消費62.7kg。如果把不可食用部分除去,大約每人每年消費34.5kg。2004年,日本食用水產品的自給率為55%,低於2003年的57%,主要原因是國內漁業生產量減少的同時進口量增加。據統計,20O5年海藻類自給率為65%。
3、水產流通與市場
日本國內有主產地漁港203個,2005年總起水量約288.7萬t,與上年大致相等;起水總額為5255億日元,比上年減少約4%。起水量10萬t以上漁港有6個,燒津22.9萬噸、銚子21.5萬t、石卷15.8萬t、八戶14.9萬t、釧路11.9萬t、氣仙沼11.6萬t,此外起水量較大的港口還有松浦、境、波崎和枕崎。
目前,日本國內大約有900個產地市場,流通量和金額都在減少。針對出現的小規模市場成交量過小、無法發揮市場功能的情況,日本於2001年3月底制定並公布了《水產品產地市場綜合和經營合理化相關方針》,各都、道、府、縣據此開始市場整合,到2005年6月底,39個道、府、縣共減少水產品產地市場33個。
札幌、仙台、東京、橫浜、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和福岡10個大都市均設有中央批發市場,從平均價格的變化來看,成交價格總體處於下降趨勢。2004年交易的水產生鮮品、水產加工品、冷凍品平均價格大致與上年一致,分別為生鮮品770日元/kg、水產加工品730日元/kg、冷凍品791日元/kg。由於秋刀魚和鰹魚量減少,主要產地市場魚類、水產動物類(不含貝類和海藻類)的流通量比上年減少3%,平均價格為182日元/kg,比上年下降5%。雖然市場成交量減少,但是超市等需求量較大的單位不經市場直接購入的量卻在增加。
4、水產品貿易
日本進口的魚貝類大部分為鮮活產品。2004年,日本進口水產品總量348.5萬t、16371億日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6萬t和679億日元。但是,進口數量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額較過去最高的1997年下降了16%。其中進口額1000億日元以上的有:蝦2380億日元(約占進口總額15%)、金槍魚2337億日元(約14%)、鮭鱒類1036億日元(約6%),其他進口額較大的還有蟹807億日元、鰻魚製品657億日元、鱈魚籽598億日元、蝦製品522億日元和魷魚437億日元。
2004年,日本出口水產品42萬t、1482億日元,分別比上年增加5400t和129億日元,出口量12年來首次突破40萬t大關。其中,貝類製品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在減少,但金槍魚、鱈魚等近5年呈成倍增長態勢。出口量以中國(除香港、澳門外)為最多,主要品種是鮭鱒類和鱈魚;出口金額則是香港為最多,以珍珠、貝類干製品、干海參為主。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50日元/kg,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
2004年,日本進口水產品數量和金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66.5萬t、3357億日元(除香港和澳門,以鰻魚加工品、蟹加工品、冷凍蝦為主)、美國39.2萬t、1477億日元(以鱈魚籽、冷凍鱈魚肉、鮭鱒類為主)、俄羅斯19.9萬t、1170億日元(以冷凍蟹、鱈魚籽、冷凍鮭鱒類為主)、泰國24.8萬t、1103億日元(以蝦製品、冷凍魷魚、鮮活及冷凍蝦)、台灣18.6萬t、1085億日元(以冷凍金槍魚、活鰻、鰻魚加工品為主)。
5、資源保護與增殖
日本於1996年批准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隨之導入了TAC制度和出口規制制度。2001年,日本制定了《水產基本法》,開展了資源恢復計劃,並導入了漁獲努力量的總體規制(TAE)制度。
日本除了通過法律法規和漁協漁民的自主規制,設置可捕量、漁獲努力量、漁船數和馬力數限制、禁漁區和禁漁期限制、漁具漁法限制、可捕尺寸限制等以外,非常重視漁業資源保護與增殖,不斷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並投入巨資建設人工魚礁。
日本有比較完善的增殖放流體制。以靜岡縣為例,其建立了資源增殖推進協議會的體系,由縣溫水利用研究中心(種苗生產與增殖放流指導)、縣漁業振興基金(提供必要經費,監督放流活動)、縣水產試驗場(指導放流活動和檢驗放流效果)組成,下面分成伊豆、榛南和濱名湖三個地區協議會,其下再由各市、鎮等漁協承擔具體放流、統計、經費募集等任務。日本每年都有全國和地區性的增殖漁業會議,對漁業資源情況、增殖放流實施情況、放流效果評估情況和相關研究等進行交流。日本每年放流增殖的,主要是洄遊小、固著性大的魚礁性品種,近年來,放流種苗均在50億尾以上,其中有鮭、真鯛、黑鯛、鰈類、牙鮃等魚類,日本對蝦、獨角新對蝦、三疣梭子蟹等甲殼類,鮑魚、魁蚶、蝦夷扇貝等貝類以及海膽等。2004年放流主要品種為白鮭18.5億尾、真鯛1980萬尾、黑鯛328.1萬尾、鰈類308萬尾、牙鮃2461.3萬尾、車蝦13464.5萬尾、蟹2701萬尾、鮑魚2391.1萬尾、赤貝63.8萬尾、海膽7464.3萬尾等,放流數比上年略為減少。
日本是較早開展人工魚礁建設的國家之一,自195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各種人工魚礁。1975年出台《沿岸漁場整各開發法》,要求大力發展魚礁設置事業、水生動植物的增殖場、沿岸漁場保全事業等三項公共事業。由中央政府每年下達計劃,給予財政補助,分別由農林水產部和各都、道、府、縣按規定執行。經過30多年的建設,目前全日本漁場面積十分之一以上己經設置了人工魚礁,年均投入近30億人民幣。日本人工魚礁的類型多樣,結構差異大,根據不同海區的情況設置人工魚礁,現已經掌握在深水區投放特大型魚礁的技術。近年來,日本對天然海底藻場的保護和恢復也非常重視,包括政府部門、漁協和漁民都承擔了相應的工作,如保護、調查、分析、恢復試驗等。
6、漁業勞力與個體經營者收益
截至2005年11月1日,日本漁業就業人數為222510人,比上年減少8490人,減幅3.7%。漁業捕獲量的減少、生產規模的縮小,都是導致漁業就業人數降低的原因。按性別來劃分,男性186350人(佔83.7%)、女性36160人(佔16.3%),分別比上一年減少3.7%、3.8%。按年齡層劃分,60歲以上的為最多,佔46.9%,40—59歲的佔38.6%;25—39歲的佔11.8%;15—24歲的佔2.7%。年輕人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而減少的幅度卻越來越大。
2005年,日本海上漁業每戶平均收入為526萬日元(約相當於人民幣34.2萬元),比上年減少0.6%。支出額為305萬日元,同比減少1.2%。個人所得為221萬日元,減少2.0%。支出明細表裡,燃料費用佔18.1%,折舊費16.2%,員工費用佔12.7%。小型定置網漁業收入為594萬日元,支出額為346萬日元,個人所得額為248萬日元。支出費用中,折舊費佔18.6%,員工費用佔12.5%,各種手續費佔11.5%。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石油價格的飆升,使燃料費比前一年增加13.1%。但私營企業支出額未增反降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為了節減經費,紛紛下調了員工工資。
三、日本漁業管理模式與政策方向
日本政府進行漁業管理的部門有:農林水產省水產廳、農林水產技術會議和漁業管理委員會。農林水產省水產廳的主要職責范圍為漁業經營改善、金融稅制、水產加工與流通、漁業保險·共濟、海洋生物資源保護與管理、漁業指導與監督、漁業相關國際協定與協作、水產試驗研究、漁業增殖放流、漁場保全、漁港·漁場·海岸整合、漁業災害恢復等。
農林水產技術會議負責水產試驗研究的政策。
漁業管理委員會主要對周邊水域的水產資源進行管理,並對非單個都、道、府、縣范圍內洄遊性魚類等漁業資源進行管理。審議資源回復計劃,確定合適的資源管理措施等。
日本漁業協同組合(簡稱「漁協」)是由日本廣大的中小漁業生產者和漁民組合起來的經濟合作組織,同時也是處於政府與漁民之間起中介作用的、承擔基層水產管理任務的機構。日本漁業協同組合的職能主要包括:漁政管理、漁業經營及漁業研發等。其中,漁政管理主要包括共同漁業權、區域漁業權和定置漁業權的分配以及反污染和資源增殖活動等;漁業經營包括獲得和發放貸款,燃料、網具和養殖器材等大宗物品的購買、營銷和指導活動,製冰和冷凍冷藏業務以及設施利用服務等;漁業研發主要是指教育和領導能力培訓活動,包括教育、研究、贊助和參與各種學習會議等。
日本政府根據所面臨的國際國內漁業形勢和漁業發展實際,擬以下述幾方面為重點著手調整有關政策和措施:加強包括公海在內的漁業資源的恢復和管理;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漁業經營體;促進節能漁業生產發展;促進水產品流通加工合理化,建立受消費者信賴的信息公開制度;制定並實施振興漁村、確保生態系統健全的政策。
當前日本漁業政策的重心是以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為前提,推進漁業改革;培養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構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漁業經營體;促進流通和銷售合理化發展;充分利用國際貿易組織(WTO)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平台,促進水產品貿易發展。
⑸ 促進魚生長的因素有哪些
1)餌料
食物的供應可能是影響生長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數量充足,質量合適,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環境條件下,魚可以達到最大的生長。
餌料的數量、質量和個體大小均影響到魚的生長。魚類各不同階段是對食物的品種和數量有不同的要求。
以餌料系數來表示餌料的質量。餌料系數是指每生產1個單位的魚,需消耗多少單位餌料的比值。
2)溫度
魚是變溫動物,溫度是影響魚體生長的重要因素。溫度能改變代謝過程的速度,在適溫范圍內,代謝強度與溫度成正相關,較高的溫度能促進魚類的生長。
不同的種類適溫范圍有很大差異,冷水性種類適應低溫,暖冷水性種類適應較高溫度,多在20—30℃之間。在養殖生產上總是抓住各種魚類的適溫季節,進行強化培育,以充分發揮魚的生長潛力。
3)光照
(1)直接的影響:光線的刺激,通過視覺器官和中樞神經,影響到內分泌器官特別是腦垂體的活動,從而影響到魚類的生長、發育。
(2罰間接的影響:光照→溫度→密度→溶解氣體→PH值。導致各相關因子對魚類生長產生影響。
經實驗證明,較長時間的光照,不一定能取得較好的生長效果。
4)化學因子
系一綜合指標,包括pH值、鹽度、溶解氧等等,統稱水質條件。水質條件適宜,可促進魚類生長,水質條件不好,會影響魚類生長。
5)水體的大小
容納魚的總容積的大小,可以影響魚的生長。漁民早有「寬水養大魚」的經驗。大水體中氧氣充足、餌料豐富,棲息、活動場所廣闊,在同樣的環境條件和飼養條件下,大水體里生活的魚要比小水體里的長得快。
網箱養魚和工廠化養魚等小水體高密度養魚,也能取得高產的效果。但是,必須創造一個十分優良的水質環境和提供非常充足的餌料。
基本上就是以上這些因素
⑹ 影響魚類生長的外源因子有哪些
影響魚類的生長因子有:
外源因子 食物、溫度、溶氧、光照、鹽度和其它、群落對生長的影響。
內源因子 基因、遺傳來控制生長。
影響魚類生長的因素有:
1.性別
多數雄性魚比雌性魚性成熟早,雄性魚生長高峰提前結束。因而,雄性魚體格比雌性魚小。
2.餌料
在飼養密度和水質一定的條件下,使用數量適宜和質量好的餌料,魚類的生長速度快;使用數量少和質量差的餌料,魚類的生長速度慢。應當注意的是,投入餌料過多,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是水體浮游生物過分生長,導致水體缺氧而使魚類死亡。
3.密度
在水質和餌料一定的條件下,魚類的養殖密度越大,生長越緩慢。這主要是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魚類對餌料和溶解氧等資源的競爭越劇烈,魚類因不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其他適宜的環境條件而限制了生長。
⑺ 影響魚類資源多少的原因地理
寒暖流交匯;
河流帶來營養鹽類;
大陸架寬闊;
上升流帶來海底營養鹽類;
緯度低,溫度高,有利於魚類生長。
⑻ 影響魚類生長的內外因素
非生物因素(即物理化學因素):
溶氧算是第一位,溫度對於不同的魚類也是很重要的,向熱帶魚就對溫度有比較高的要求,水體狀況也很重要,包括水的ph值以及有毒物質的含量。
生物因素:
水中的其他生物,像天敵的數量,以及它們所食用的小魚或水草的數量;微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們的分解作用對整個物質循環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