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一、工業總產值: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勞務性活動的總價值量。
工業總產值包括成品價值、工業性作業價值和自製半成品、在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二、工業增加值: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報告期內新創造的價值。
工業增加值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生產法,即工業總產出減去工業中間投入;二是收入法,即從收入的角度出發,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到的收入份額計算,具體構成項目有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這種方法也稱要素分配法。
1、 生產法
工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式中「本期應交增值稅」若為「負數」,在計算中應視作「0」處理)
2、 收入法
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工業中間投入: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
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
工業中間投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利息凈支出
上式中「直接材料」資料取自會計成本核算所屬項目;「利息凈支出」資料取自會計「財務費用」明細項目,其他三項可據有關資料加工整理計算,列示如下表:
年度工業增加值的計算:
工業增加值率(含稅)=(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現價工業總產值+銷項稅額)
工業增加值率(不含稅)=(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現價工業總產值
月度工業增加值的測算:
某月工業增加值=某月現價工業總產值*上年度工業增加值率(不含稅)
② 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它們之間區別在哪些
1、定義不同
工業銷售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的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總量。而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
2、內容不同
工業銷售產值包括已銷售的成品、半成品價值、對外提供的工業性作業價值和對本企業基建部門、生產福利部門等提供的產品和工業性作業及自製設備的價值,按現行價格計算。
而工業總產值包括,在本企業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3、本質不同
工業總產值是針對企業當期生產的產品和對外加工費收入的價值進行統計,體現的是報告期的生產總量,而產品銷售收入是企業銷售產品和對外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取得的收入總量。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總產值是以報告期生產量作為計算依據,而產品銷售收入是以當期取得的對外銷售的產品作為基礎。
③ 工業總產值的問題
工業總產值的計算
工業總產值是工業統計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指標,總產值指標出現錯誤將影響工業增加值、增加值率、工業產銷率等綜合指數計算的准確性,因此應重視產值的計算。由於多數企業是由財務人員兼職統計工作,在實際計算中容易出現以下幾種不正確做法:(1)用產品銷售收入或生產成本代替工業總產值;(2)不遵循生產的原則(產品不是本企業生產的);(3)企業對用自備原材料生產和用訂貨者來料加工,這兩種不同情況下如何計算工業總產值不加以區分;(4)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製品差額漏統;(5)工業總產值出現負數。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對工業總產值的概念、計算原則及計算方法不夠了解造成的,現就這方面的問題談一些基礎知識,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一、工業總產值的定義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總量。根據計算工業總產值的價格不同,工業總產值又分為現價工業總產值和不變價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工業總產值是指在計算不同時期工業總產值時,對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時期或同一時點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作為不變價,又稱W定價格"。採用不變價計算工業總產值,主要是用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目前,採用的是1990年不變價。現價工業總產值指在計算工業總產值時,採用企業報告期內的產品實際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價格)。
二、計算工業總產值的原則
1.工業生產的原則。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計算工業總產值時都應包括在內。
2.最終產品的原則。凡是計人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對外銷售,那麼也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也應包括在企業總產值內。
3.工廠法的原則。工業總產值是按企業最終產品來計算的,所以不允許同一產品的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是允許企業之間的重復計算。
三、工業總產值的構成工業總產值包括:本期生產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
1.本期生產成品價值是指企業本期生產,並在報告期內不需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包裝入庫的全部工業成品和對外銷售的半成品的價值總和。本期生產成品價值不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成品和對外銷售的半成品。本期生產成品價值的計算公式:本期生產成品價值=自備原材料生產的產品數量,本期不含銷項稅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單價凡報告期內產品銷售價格有變動,或同一種產品在同一時期有幾種銷售價格的,應分別按不同價格計算總產值。若一個生產周期完成時,還不能確定按哪一種價格銷售,可按報告期實際乎均銷售價格計算。實際銷售價格是指產品銷售時的實際出廠價格。另外,工業總產值中有些項目,如自製設備、提供給本企業基本建設和生產福利部門的產品和工業性作業等,沒有出廠"價格,可按實際成本價或加工費計算。
2.對外加工費收入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產品)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承接的工業性作業所取得的加工費收入。計入工業總產值的對外加工費收人應不含銷項稅,可根據"產品銷售牧人"科目的相關資料取得。
3.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是指企業報告期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減期初的差額價值。該指標核算與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口徑一致,未設半成品科目的企業可不計這部分價值,產品產量統計和中間投人的計算也應與之保持同口徑。
四、計算工業總產值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
1.用產品銷售收入、生產成本等財務指標代替工業總產值。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統計人員對工業總產值的概念不清。工業總產值是針對企業當期生產的產品和對pr加工費收人的價值進行統計,體現的是報告期的生產總量;而產品銷售收入是企業銷售產品和對外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取得的收入,總量。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總產值是以報告期生產量作為計算依據,而產品銷售收入是以當期取得的對外銷售的產品作為基礎。前者強調的必須是報告期生產的產品,後者在時間-「即包括報告期內的,也包括報告期外的。只要統計人員了解了總產值的概念,就可以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
2.將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價值計人總產值。此類問題多發生於規模較小的企業,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基層統計人員在計算工業總產值時,沒能遵循工業生產的原則,特別是從事計算機軟硬體製造的企業,更容易出現將本企業外購未經加工的產品按全價汁人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
3.對接全價或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不加以區分。一般此類問題的發生,是因為有些統計人員不能正確區分在什麼情況下按加工費計算,什麼情況下按全價計算。區分的標準是看企業進行生產所用的原材料是企業自備的,還是由訂貨者提供的。在按加工費計算總產值時也分訂貨者來料加工和工業性作業兩種情況。用訂貨者來料加工、(上接第7頁)生產出具有新的實物形態的產品,該產品具有新的使用價值;而工業性作業是在報告期內以生產性勞務形式表現的產品價值,它只是恢復或增加原來產品的使用價值。兩種情況下所取得的加工收入,都應包括在總產值內,且按加工費計算,不能按全價統計。
4.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漏統。企業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漏統情況,主要發生在對半成品及在製品進行核算的企業,特別是容易在生產周期較長或報告期內半成品數額較大的企業發生。在這里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凡會計上對半成品及在製品進行核算的企業,在計算工業總產值時就應包括這部分的價值,否則,就不包括。工工業總產值出現負數。造成工業總產值填報中出現負數的原因,一般是當企業發生退貨時,企業的統計人員往往習慣按會計上的處理方法,在總產值中扣除退貨產品的價值,當退貨數額較大時,獻出現了負數。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違背了生產的原則。當企業發生退貨時,只要不是因產品本身出現質量問題而發生的退貨,就不允許在己上報過的總產值中沖減。企業內發生退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當企業由於產品質量問題發生退貨時,由於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屬於不合格產品,發生退貨的數額不得計人工業總產值;另一種是因非質量問題而發生的退貨,退貨數額只允許在生產期內進行沖減,但不得在退貨發生時沖減報告期內的當月工業總產值。
參考資料:http://ahtjj.ah.gov.cn/news/open.asp?id=7923
④ 工業總產出和工業總產值的區別是什麼
工業總產出是以貨幣形式表現在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它們的區別如下:
1、核算基礎不同
總產出是以產業活動單位為基本核算單位。
總產值是以獨立核算單位作為基本核算單位。
2、核算方法不同
總產出以銷售收入為基礎,通過調整庫存得出本期生產總成果。
總產值是直接對生產過程進行核算。
3、核算范圍不同。
總產出包括主營和附營業務收入。
總產值只包括主營業務收入。
工業總產出的計算方法:
1、產品產量法
總產出=產品產量X單位價格。
這種方法需要掌握各種產品產量和單價才能使用,農業和工業主要採用這種方法計算。
2、銷售收入法
總產出=銷售收入+存貨增加。
這種方法需要會計資料,大多數服務企業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
3、特定計演算法
包括三種:「毛利額」計演算法、「間接」計演算法、「經常性支出」計演算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特定生產活動,在特定的產業部門採用。
「毛利額」計演算法適用於批發零售業,「間接」計演算法適用於金融保險業, 「經常性支出」計演算法則適用於實行全額撥款、差額撥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業單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 工業總產出
⑤ 工業總產值如何計算
1、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2、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1)用產品銷售收入或生產成本代替工業總產值;
(2)不遵循生產的原則(產品不是本企業生產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製品差額漏統;
(5)批發零售企業是否有工業產值擴展閱讀
工業總產值包括:本期生產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
1、本期生產成品價值是指企業本期生產,並在報告期內不需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包裝入庫的全部工業成品和對外銷售的半成品的價值總和。
2、對外加工費收入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產品)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承接的工業性作業所取得的加工費收入。
3、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是指企業報告期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減期初的差額價值。該指標核算與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口徑一致,未設半成品科目的企業可不計這部分價值,產品產量統計和中間投入的計算也應與之保持同口徑。
⑥ 企業的工業總產值怎麼算
1、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2、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商品成本;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起初數量×當月商品成本。
即: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商品成本-庫存商品起初數量×當月商品成本=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庫存商品期末數量-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成本=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當月產量-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成本=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當月銷售成本)+當月產量×當月銷售成本。
工業總產值(外文名:Gross value of instrial output)是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總量。
根據計算工業總產值的價格不同,工業總產值又分為現價工業總產值和不變價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工業總產值是指在計算不同時期工業總產值時,對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時期或同一時點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作為不變價,又稱w定價格。
⑦ 企業工業總產值怎麼核算
一、工業總產值
計算公式
1、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2、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二、工業增加值
一是生產法,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二是收入法,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值+營業盈餘
一般企業採用後一種計算方法。
(7)批發零售企業是否有工業產值擴展閱讀: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包括:在本企業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採用工廠法計算,即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總成果來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不能把企業內部各個車間(分廠)生產的成果相加。但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允許重復計算。
1、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2、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起初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1)用產品銷售收入或生產成本代替工業總產值;
(2)不遵循生產的原則(產品不是本企業生產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製品差額漏統;
1.工業生產的原則。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計算工業總產值時都應包括在內。
2.最終產品的原則。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對外銷售,那麼也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也應包括在企業總產值內。
3.工廠法的原則。工業總產值是按企業最終產品來計算的,所以不允許同一產品的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是允許企業之間的重復計算。
⑧ 公司的產值是什麼意思
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
表明工業企業工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水平,反映的是生產總成果,並不說明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濟效益。企業是否增收,主要看利潤總額的增長。
利潤總額是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它集中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方面的效益,是企業最終的財務成果。
企業作為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只有把生產的產品提供給社會,才能加速資金的周轉,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如果生產的產品很多,但銷售的很少,不能實現盡產盡銷,甚至根本銷不出去,就很難實現增收,如果實現了盡產盡銷,但成本費用過高,利潤率很低,甚至虧本銷售,也不能實現增收,甚至造成虧損。因此,企業在報告期內工業總產值增長了,利潤總額不一定增長或不一定同步增長。
(8)批發零售企業是否有工業產值擴展閱讀:
計算工業總產值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工業生產的原則
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2、最終產品的原則
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麼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3、工廠法原則
即工業總產值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計算(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計算工業總產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允許同一產品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允許企業間的重復計算。
⑨ 什麼是工業總產值應如何計算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其計算方法如下:
1、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2、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工業總產值的分類
根據計算工業總產值的價格不同,工業總產值又分為現價工業總產值和不變價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工業總產值是指在計算不同時期工業總產值時,對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時期或同一時點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作為不變價,又稱W定價格。
採用不變價計算工業總產值,主要是用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採用的是1990年不變價。現價工業總產值指在計算工業總產值時,採用企業報告期內的產品實際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