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商務交易額佔全社會零售總額是多少
商務部發布的消息顯示,2014年電商交易額佔零售業一半,這個數據在近幾年,應該還會增長。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B. 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
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速(28.64%)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速(7.4%)的3.86倍;全年網路零售額增速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37.7個百分點。2014年,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50%;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信息消費的拉動帶動了相關產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
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同時網路營銷也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產物,而且對於網路營銷來說,在做之前,要先做好,網路營銷方案,那樣才有便於計劃的實施。
電子商務的形成與交易離不開以下四方面的關系:
一、交易平台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以下簡稱第三方交易平台)是指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為交易雙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關服務的信息網路系統總和;
二、平台經營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經營者(以下簡稱平台經營者)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並領取營業執照,從事第三方交易平台運營並為交易雙方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三、站內經營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站內經營者(以下簡稱站內經營者)是指在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上從事交易及有關服務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四、支付系統
支付系統(Payment System)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中介機構和實現支付指令傳送及資金清算的專業技術手段共同組成,用以實現債權債務清償及資金轉移的一種金融安排,有時也稱為清算系統(Clear System)。
C. 交易額和零售額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交易額可能是零售額,也可能是批發價或出廠價等等;而零售額是市場售價,包括打折價、優惠價等。總之,交易額外延大於零售額,也可以說,零售額包含於交易額。
D. 商品銷售額與零售額的區別
1、概念不同
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服務,從購買或接受應稅勞務方或服務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切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以及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零售額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製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
2、反映指標不同
零售額反映通過各種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會集團供應的生活消費品來滿足他們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會消費品購買力、貨幣流通等問題的重要指標。
銷售額是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餐飲業、製造業和其他行業售給城鄉居民用於生活消費的商品零售額和售給社會集團用於非生產、非經營使用的消費品零售額以及農民售給非農業居民消費品零售額的總和。
它表明整個零售市場的總規模和總容量。因此,可以反映居民消費水平及其動態,是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主要指標。商品銷售總額是反映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總量。
3、包含范圍不同
商品銷售額是指廠家給經銷商的價格形成的銷售。零售額是經銷商在進貨額的基礎上加價後進行銷售形成的銷售額,銷售額中包含了零售額。銷售額是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計算方法: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E. 2014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少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4年國家統計局對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簡稱電商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開展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59.4%。
其中,在企業自建的電商平台(簡稱純自營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8.72萬億元,同比增長65.9%;在為其他企業或個人提供商品或服務交易的電商平台(簡稱為純第三方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7.01萬億元,同比增長53.8%;在既有第三方又有自營的混營平台(簡稱混營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0.66萬億元,同比增長41.1%。
一、對單位的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速加快
通過電商平台向企業(單位)銷售的金額為12.75萬億元,同比增長62.8%。其中,銷售商品的金額為12.25萬億元;提供服務的金額為0.50萬億元。通過電商平台向消費者(個人)銷售的金額為3.64萬億元,同比增長48.6%。其中,銷售商品的金額為2.88萬億元;提供服務的金額為0.76萬億元。
二、自營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佔比過半
自營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9.13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台交易額的55.7%。其中,純自營平台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8.72萬億元;混營平台實現的自營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41萬億元。
三、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集中度高
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7.26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台交易額的44.3%。其中,純第三方平台上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7.01萬億元;混營平台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25萬億元。第三方平台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集中度較高,淘寶、天貓、京東等排名前20的第三方平台上共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22萬億元,約佔全部第三方平台交易額的90%。
F. 這幾年中國零售業的銷售總額是多少
中國零售業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流通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推動下,中國零售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到2003年,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額達到37693億元,比1991年增長5.5倍,年平均增長15%;到2003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5842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5倍。在行業規模迅速提升的同時,中國零售業的業態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單一的百貨商店為主導的業態結構,發展為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倉儲商店、專業商店並存的多元化業態結構。自2004年12月11日開始,我國零售業市場全面開放,這也使得外資零售企業大量進入我國,這直接影響著中國零售企業積極引進、吸收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營理念,使中國零售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具體看來,中國零售業的特點表現為:
零售業規模迅速提升
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5842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9777億元,年均增長1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6065億元,增長1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7693億元,增長15%;餐飲業零售額6066億元,增長123%;其他行業零售額2083億元,增長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部分商品的零售額增長十分迅猛,成為零售市場上的一些亮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銷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8.5%,通信器材類增長70.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8.3%,傢具類增長28.2%。
從零售百強企業來看,商品銷售額和商品銷售的平均規模快速增長。與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強零售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增長23.6%,商品零售額增長26.8%,零售增長速度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6.3%。2002年零售企業百強平均每家企業商品銷售總額為28.95元人民幣,零售額為24.13億元,比2001年分別高5.53億元和5.1億元。
新舊業態並存發展
對外開放以前,中國零售市場長期保持著百貨商店一統天下的單一格局,百貨商店的市場份額達到60%以上。對外開放以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零售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中心、倉儲商店等新型零售業態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零售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動力。在2003年零售企業百強中,以超級市場、專業商店等新型零售業態為主的零售企業已佔47%,其商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42.2%,比以百貨店業態為主的零售企業的增速高24.4%。
盡管受到新型零售業態的巨大沖擊,百貨商店並沒有消失,而是進入了一個調整和轉型期,並繼續保持著中國零售市場的主要業態地位。百貨店將原有的中低檔商品和五金家電等商品會分流出去,專注做精品化、品牌化、高毛利、低周轉的百貨,體現百貨公司的層次感、時尚感,引領時尚變化的潮流。百貨零售企業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仍在穩步增加,其發展的絕對速度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在2003年中國零售百強企業中,百貨類企業仍佔53%,百貨商店仍然是中國零售業的重要力量。
市場集中度提高
對外開放以來,中國零售百強企業迅速成長,市場份額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2001年,零售百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5.06%,2002年提高了0.87個百分點,達到5.93%。2003年中國零售百強企業實現銷售額達4129.8億元,比2002年提高56.2%,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比2002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2002年排名前十位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總額佔零售企業百強商品銷售總額的比重為38.8%,比2001年提高了4.7個百分點。零售行業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不僅發揮了穩定市場的作用,還將帶來工業、商業、消費者三者關系的調整。
零售業現代化水平提高
近年來,中國零售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除了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業態發展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進流通經營與管理技術得到快速推廣。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推廣先進流通經營與管理技術,發展現代流通,大中型商場90%以上都建立了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50%以上大中型商場應用了條形碼技術,一大批零售企業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MIS),積極應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和互聯網(INTERNET)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流通費用。一批現代化水平較高的零售企業應運而生。
外資大舉進入
據統計,從1992年開始,截至2003年9月,全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約30億美元,批准設立外資商業企業264家,分店2200多個,分布在國內20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世界前50名大型零售商大多數已在中國佔領了一席之地,知名的零售業巨頭如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龍、日本的伊藤洋華堂等,已經逐步在我國形成了一定的網路規模。1998年,外資零售企業的零售額佔全國零售總額的比重大約為1.5%,2000年增長至3%左右。
中國零售業存在的問題
在零售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零售業存在的問題也不斷顯現,表現為:
企業規模偏小
從零售結構整體來看,中國的零售結構以小規模的商店居多,特別是個體商店的比重高達92%,每個個體商店的平均從業人員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業,其組織規模仍然偏小。2001年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平均規模為94人,而同期國內外資企業的平均規模超過了220人。將中國的零售企業上海華聯與沃爾瑪相比,其經營規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都與之有相當的差距。從連鎖經營看,以連鎖經營發展最快的美國來說,其連鎖經營已佔全國零售額的80%以上,而我國這一比重僅為25%左右。這種零售企業的小規模經營,嚴重阻礙了零售業規模經營優勢的發揮。
出現快速膨脹式擴張
中國零售企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快速膨脹式擴張,主要表現為在擴張布點的同時,輕視了單個店鋪和單位面積經營的效益增長。比較家樂福和聯華近幾年的擴張業績,可以看出:家樂福銷售額1998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達77%,新店開張速度僅為年均24%,每店銷售收入年均增速高達28%左右;聯華在1995年至2000年期間,銷售收入增長盡管也高達年均69%,但其開店的平均速度卻高達89%,這也意味著每家新店平均銷售額年均減少10%以上。這表明在一個總的高速增長市場環境中,單店收入潛在的同步增長效應似乎已經完全被新開店潛在的平均收入下降抵消了。在對外開放條件下,這樣的盲目擴張將制約零售企業的成長。
經濟效益欠佳
在中國零售業市場規模快速膨脹的同時,零售企業的經濟效益並沒有保持同步增長。從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盈利情況來看,1998年實現利潤總額達到谷底,全行業凈虧損0.3億元,2002年利潤總額有所回升,達到54.3億元,但企業的盈利仍沒有恢復到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縱觀企業的盈利水平,差距更為明顯。2002年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為0.84%,尚低於1996年0.9%的水平,而企業效益較好的1994年則為2.25%。效益欠佳的問題成為制約零售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
區域差距擴大
受政策、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勞動力素質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中國零售業發展的區域差距仍在擴大。2002年,東部地區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額為17481.6億元,比1995年增長1.1倍,年均增長率為11.3%,佔全國的比重為61.8%,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為7487.6億元,比1995年增長1倍,年均增長率為10.6%,佔全國的比重為26.5%,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為3329.1億元,比1995年增長79.3%,年均增長率為8.7%,佔全國的比重為11.8%,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
從不同經濟地帶零售企業的效益情況看,2002年東部地區限額以上零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億元,佔全國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92.1%,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13.6個百分點;而中部地區則為凈虧損;西部地區實現利潤總額4.7億元,佔全國的6.7%,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可見東部地區零售企業的盈利能力仍強於其他兩個地區。
中國零售業發展趨勢
走規模化經營道路
目前,中國零售企業的規模與發達國家零售企業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業實現「低成本、高利潤」運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實施規模化經營。世界零售百強企業都是規模化發展的典範,位居前10位的企業店鋪數都超過1000家。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連鎖企業沃爾瑪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擁有4150間門店,2001年以銷售收入2178億美元的成績榮登《財富》500強冠軍寶座。
縱觀世界零售百強企業,通過兼並重組,走聯合經營、連鎖經營的道路,是實現企業規模化的一條捷徑。由於中國政府正在醞釀出台《城市商業網點條例》,加上中國很多大型城市零售店鋪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新增店鋪必然激化區域競爭,因此,兼並收購將成為中國零售市場重要的擴張方式。同時,全球著名的大型零售企業幾乎全部採取連鎖經營方式。由於大多數零售業態都可以以連鎖經營的形式存在,因此連鎖經營將成為零售業新的發展趨勢。
新型零售業態將進一步發展
大型綜合超市、以食品為主的超市、專業店等新型零售業態將進一步發展,折扣店、無店鋪銷售等將悄然興起。雖然大型綜合超市業態在中國一二類城市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但今後幾年大型綜合超市在中西部經濟較發達、地方產品較豐富的城市,將呈快速增長趨勢。以銷售生鮮商品、加工食品為主的超市,今後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鋪有增加發展的趨勢。在專業店中,除家電專業店、建材專業店、醫葯專業店、眼鏡專業店外,辦公用品專業店、家居飾品專業店、體育用品專業店等都將有大發展。折扣店業態,對一些有實力的連鎖企業或有品牌的食品加工企業、食品批發企業等,是一種極有吸引的新型業態,尤其在新型零售業態不太發達的地方或中小城市更具發展潛力。無店鋪銷售業態將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和中國營銷技術的提高出現發展態勢。
科學管理和先進技術成為核心
世界零售百強大多採用先進的技術,實現商業管理自動化。零售企業廣泛使用電子商務系統,如商業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形成以信息處理為手段的商業自動化管理模式。商業管理自動化滲透到企業的購銷、存儲業務的各個環節,進而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世界零售百強企業的經驗表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管理技術代表了現代零售業發展的方向。中國零售企業的發展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在未來幾年內,科學管理將成為中國零售企業發展的主要手段。
外資份額繼續擴大
自1992年中國實施零售業的對外開放以來,外資零售企業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部署,並奪取了一定的市場份額。2004年12月11日中國將取消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進一步擴大商業領域的對外開放。屆時外資大舉進入,憑借其戰略管理優勢、流程管理優勢、零售業態優勢,將繼續擴大在中國的零售市場份額。
2004年消費品零售市場總量穩定增長,全年的零售總額達到53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0.2%。城鄉間和區域間的結構差距繼續擴大。2004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5573億元,增長14.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8377億元,增長10.7%。
2005年上半年,中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勢頭,完成商品銷售總額879.8億元,同比增長17.5%,完成零售額736億元,同比增長18.3%。在所統計的二十八大類商品中,共有二十四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加,且二十一類商品零售額增長幅度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G. 中國統計年鑒中批發零售業有沒有統計電子商務數據
有專門批發零售的年鑒,樓主需要的話可以去數據圈論壇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