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衛的城市特產
【品牌一】紅枸杞
枸杞因其具有滋陰補腎、益壽養顏之特效,被譽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位居寧夏五寶之首的中寧枸杞種植面積已達43.3萬畝,佔全國的七分之一;枸杞乾果年產量達5萬噸,佔全國的25%。中寧縣開發生產的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茶等枸杞相關產品有六大類30多個,「寧夏紅」「早康」「杞芽」等自主品牌產品遠銷五大洲及港、澳、台地區,年出口量4000至6000噸。中衛被譽為「世界枸杞之都」。
【品牌二】硒砂瓜
硒砂瓜,寧夏中部乾旱帶上創造的人類奇跡,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珍品。這種西瓜富含硒和鋅等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壽、抗衰老作用,耐儲運,易運輸。中衛硒砂瓜以獨特的生產方式以及卓越的品質受到全國各地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銷往北京、重慶、成都、上海、福州等全國大中城市,並已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市場,被認定為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中國馳名商標,曾獲得綠色有機食品認證並成功進入北京奧運會餐桌和上海世博會。硒砂瓜產業使寧夏中部乾旱帶上20個鎮鄉141個行政村的27.7萬群眾脫貧致富,中衛被譽為「中國硒砂瓜之鄉」。
【品牌三】宣和牌雞蛋
宣和鎮建成佔地3500㎡西部最大的宣和禽蛋專業批發市場1處,年交易額達到2.2億元;組建禽蛋流通公司21家,形成了100餘戶600餘人參加的專業流通隊伍;完成了雞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宣和」牌禽蛋在2006年榮獲寧夏和全國的名牌農產品;以「宣和禽蛋」品牌為主的鮮蛋類產品銷往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格爾木、銀川、重慶等30多個西部大中城市;新開發了「宣和」牌無公害貼標散裝雞蛋、無公害精選8枚和10枚塑料盒包裝雞蛋,8枚保鮮膜包裝,5斤果籃包裝等系列鮮蛋產品,進入30多個大中城市的超市銷售。
【品牌四】馬鈴薯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馬鈴薯產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形成了以海原的樹台、關庄、紅羊為主的南部35萬畝和以海城、史店、賈塘為主的中北部50萬畝馬鈴薯產業帶。馬鈴薯脫毒種薯三級繁育體系、銷售網路和薯製品加工體系建設迅速發展,馬鈴薯產業脫毒化、機械化、標准化、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已成為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展的支柱產業。
【品牌五】小茴香
小茴香種植面積12.3萬畝,不但拓寬小茴香發展空間,而且還樹立起了海原縣「綠色無公害小茴香」的牌子,贏得海內外客商的進一步認可。
【品牌六】清真牛羊肉
全市牛、羊飼養量達到26.4萬頭和148.6萬只,形成了海原縣、中寧縣、沙坡頭區山區生態建設、種草養畜基地和以引黃灌區、揚黃灌區、庫灌區為主農作物秸稈養畜區。寧夏夏華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中衛市清真肉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年屠宰肉牛5.2萬頭、肉羊31.6萬只,加工銷售肉品1.2萬噸,實現產值2.8億元。
Ⅱ 青海省寧夏市中衛縣有那些特產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發菜五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黑,所以又稱「五寶」。
發菜:諧音「發財」,產於同心、中寧、海原一帶荒漠、半荒漠地區,體細長,色黑亮。新鮮發菜呈藍綠色或褐色,喜慶筵宴必不可少。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葯界有「十(個中葯)方(中)九(個要用甘)草」之說。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抗癌、補脾、益氣等功能。
枸杞:寧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馳名中外。其不僅含鐵、磷、鈣,且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常服能潤肺清肝、滋腎、祛風、明目、強筋骨。
賀蘭石:產於賀蘭山,質地細密、剛柔相宜、紫綠相間。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具有發墨、存墨、不幹不臭、護毫等特點,雅趣天成。
灘羊裘皮:寧夏特產毛皮,以產自銀川平原黃河兩岸水草豐美的灘地而得名。俗稱「二毛皮」,毛長2寸,毛穗潔白,質地細潤,輕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稱,是國家傳統名牌出口商品。
地椒子 沙棘 苦蕎 銀川-賀蘭石 寧夏地毯 西夏貢米 香酥雞 銀川灘羊牌提花毛毯 鴿子魚 吳忠-黃酒 吳忠-沙棘 灘羊二毛皮 甜瓜 香水梨 百合干 丁香肘子 賀蘭石 燴羊雜碎 青銅峽柳編 清蒸羊羔肉 石咀山「迎春壺 胡麻 寧夏發菜 寧夏甘草 寧夏枸杞 糖醋黃河鯉魚 燕麥
Ⅲ 寧夏中衛市
中衛地處黃河前套之首,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寧、甘、內蒙古三省區交界點上,是寧夏最年輕的地級市,轄沙坡頭區以及中寧、海原兩縣,市人民政府駐沙坡頭區新區行政中心。總面積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川區面積3681.1平方公里,佔21.67%,山區面積13305.2平方公里,佔78.33%。人口118萬,少數民族人口佔35%。
最繁華的街道,在下認為當然是以中衛市中心的鼓樓為基點的商圈,向北至火車站廣場,高廟,人民商場,開盛購物中心;向西至向陽步行街,有步行街(酒吧街),興隆南街(小吃街),中山街(商貿服飾、中衛商城),紅太陽廣場等
經濟:經濟發展基礎良好。到2004年,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0.49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91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2.45億元,同比增長1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13億元,同比增長11.9%。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29億元,可比增長24.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61元,同比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9元,同比增長9.9%。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92‰.
中衛民風淳樸,城市治安好,市區物價水平低,吃穿都很便宜,
中衛的風味小吃:
涼皮,油餅子夾棗梯、涼粉、麵筋。
羊雜碎、大牛雜碎;豬雜碎,豬肉燜米飯、蒸羊羔肉、。
魚類:蒸咸魚、清蒸魚、酸辣魚、干炸魚。
面饃類:中衛蒿子面(金牌名小吃)炒/燴,大鍋揪面、春韭白蔥拌水面、糖酥饃、牛舌頭餅。
米酒類。黃酒、醪酒煮雞蛋。
在中衛生活,工作很愜意的,消費不高,計程車4元起步,我在那出差過一個月,每天晚上夜市、中衛商城吃蒿子面,美得很,祝你去中衛工作開心。
Ⅳ 寧夏中衛市
中衛市,簡稱"衛",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寧夏、內蒙古、甘肅三省區交匯處,是黃河中上游第一個自流灌溉市,總面積1.7萬平方千米。[1]
中衛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市區平均海拔1225米,地貌類型分為黃河沖積平原、台地、沙漠、山地與丘陵五大單元,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沙漠影響,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中衛市引黃灌區111萬畝,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水產品和設施蔬菜生產基地。
截至2016年,中衛市轄沙坡頭區和中寧縣、海原縣兩縣。2016年,中衛市總戶數39.20萬戶,戶籍總人口121.42萬人。2016年,中衛市實現生產總值339.01億元,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9538元,比2015年增長5.9%。[2]
中衛市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3]「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人居環境建設傑出貢獻獎」,[3]「中國最佳綠色生態城市」,[3]「 2011年城市榜投資環境最佳城市」,[3]「2012年度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3]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100 強。[3]
2016年03月,中衛市成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單位。[4]
2017年12月,獲得「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5]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Ⅳ 請問中衛枸杞批發市場的地址離沙坡頭有多遠
離沙坡頭差得遠,我也剛剛從寧夏內蒙玩完回深圳,中衛批發市場的枸杞不要賣,那裡的枸杞很紅,但似乎是用硫磺弄出來的,我就上當了,你要等到去銀川附近的一個枸杞科研中心,那裡的枸杞就好,還有枸杞葉茶,另外還可以自己摘來品嘗(很好吃,像葡萄一樣的味道,只是那裡的解說員講的很黃,什麼男人的加油站,吃完枸杞之後晚上不用手開門………………),總之鮮紅色的就是有問題的枸杞,色澤暗紅的反而好得多。玩得開心,寧夏人很好的。
Ⅵ 寧夏中衛美食有什麼
1、中衛扁豆子面
「不到長城你非好漢吶,沒吃扁豆子面你真遺憾」,扁豆子面是中衛地區特有的傳統佳餚,屬於湯飯的一種。
2、中衛炒拉條
在中衛,炒拉條更為獨道,放入適度韭菜、辣椒面和老陳醋等,使之口味酸辣可口、香氣四溢,是中衛美食當中的一大特色。
3、蒿子面
蒿子面是中寧縣民間特色風味小吃,已經流傳了360多年。蒿子面清爽可口,餘味悠長,具有健胃、清熱的功效,製作工藝獨特,用料考究,還蘊含「寄託情思」「祈福安康」等意義。
4、涼拌沙蔥
沙蔥生長在砂壤戈壁中,在中衛,除了夏秋兩季能品嘗到涼拌沙蔥外,冬日還可吃到腌制的沙蔥。沙蔥是大西北的特產,生長於海拔較高的戈壁和沙漠邊緣地帶,採回沖洗後,盆中沉澱些許細沙,味道微辣,故稱沙蔥。沙蔥可做多種佳餚,涼拌後味道鮮美,可佐餐下酒。
5、羊雜碎水面
中衛入冬後,老羊塌膘,有趁膘宰殺的習慣。這時羊雜碎多,價格便宜,但洗滌加工較繁雜,因此有專門的作坊,在街面上擺攤出售。羊雜碎水面是冬季味美可口的早餐,邊吃邊佐以土釀黃酒,既能耐飽,又增體熱。
Ⅶ 寧夏中衛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來中衛就要去向陽步行街吃燒烤(羊肉串等等)
中衛涼粉、涼皮、涼面
麻辣燙味道很棒
砂鍋鴿子面、小揪面
商城好吃的有:炒肚絲、炒拉條、鹵豆腐(別的地方沒有的哦)
還有羊雜碎(要找對地方才好吃)
要吃中衛的特色菜就要去餐廳「印象中衛」
Ⅷ 中衛市有什麼特產
1、海原馬鈴薯
海原馬鈴薯,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海原縣馬鈴薯悠久的種植歷史和栽培經驗,加之當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為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和潛在比較竟爭優勢。海原馬鈴薯以薯塊整齊、澱粉含量高而著稱。
2、海原小茴香
海原小茴香,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海原小茴香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其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3、中寧枸杞
中寧枸杞,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寧縣區域地形地貌是清水河沖積平原淤灌土和黃河沖積平原淤灌土,適宜種植枸杞。中寧枸杞本名寧安枸杞,因其原產地在中寧縣寧安堡一帶而得名。
4、中寧圓棗
中寧圓棗,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圓棗又名「小圓棗」、「螞蟻棗」,是傳統果品,以棗園鄉所產量大質優最為著名。中寧圓棗適應性強、抗旱、抗寒,耐監鹼、結果早、產量高而穩。
5、中寧硒砂瓜
中寧硒砂瓜,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寧硒砂瓜個大皮後,果實為橢圓形,果皮濃綠色條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