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刺身中,有一種是紅色的還有黃色的魚子一樣的東西,咬起來爽的叫什麼
那種魚子叫希鯪魚,有紅的和黃的。
外表看起來是上面一層魚皮,中間一點點魚肉,下面一大坨魚籽,咬起來有爆珠感又不像三文魚一樣偏膩。
其實希鯪魚不是一種魚,這種刺身是合成出來的。
一般來說紅希鯪魚是淡水魚籽加青魚魚片壓制而成,黃色的是多春魚籽加鯡魚做的,材料是天然的,但是成品都是人工做出來的。
不過營養價值一樣很高,老年人要少吃,有很高的膽固醇。
(1)海鮮刺身批發擴展閱讀:
日本刺身特點:
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鮮的原料、柔嫩鮮美的口感以及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而且是最新鮮的魚。常見的有金槍魚、鯛魚、比目魚、鰹魚、腈花魚、鱸魚、鯔魚等海魚;也有鯉魚、鯽魚等淡水魚。
刺身的佐料主要有醬油、山葵泥或山葵膏(淺綠色,類似芥末),還有醋、薑末、蘿卜泥和酒(一種「煎酒」)。
刺身的器皿用淺盤,漆器、瓷器、竹編或陶器均可,形狀有方形、圓形、船形、五角形、仿古形等等。
刺身造型多以山、川、船、島為圖案,並以三、五、七單數擺列。
刺身並不一定都是完全的生食,有些刺身料理也需要稍作加熱處理,例如蒸煮:大型的海螃蟹就取此法;炭火烘烤:將鮪魚腹肉經炭火略為烘烤(魚腹油脂經過烘烤而散發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取出切片而成;熱水浸燙:生鮮魚肉以熱水略燙以後,浸入冰水中急速冷卻,取出切片,即會表面熟、內部生,這樣的口感與味道,自然是另一種感覺。
❷ 請問悉尼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悉尼魚市場」
悉尼的魚市場十分有名。每次旅行,無論時間長短,我必定要造訪的,是當地的教堂和市場,因為一個是最形而上、最不世俗的,一個是最形而下、最世俗的。兩樣看過,對當地人的生活、性格大致有就數。這次到悉尼,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鼎鼎大名的魚市場。好在它是從早上7點到下午4點日日開放,如果不非要一大清早去看魚拍賣,大可以舒舒服服睡到日上三竿,然後到中央火車站搭乘電車,魚市場專門有一站,不會錯過。到了發現幾乎全部人都下車,原來都是奔此魚市場來的。
遠遠地先感到一陣失望,因為它不像我逛過的札幌海鮮早市或舊金山漁人碼頭,是完全露天的,一派熱鬧而嘈雜的氣氛,而是在一大一小兩幢藍白建築物中,井然有序,好象很不過癮的樣子。走進去就被那一條條躺在冰山上的巨大的大西洋三文魚、皇帝魚震撼了。這種大型魚類的全貌,平時還真是難得一見。
不可不試的當然是澳洲石蚝,如果不論什麼什麼海灣出產的細致劃分,我吃到的生蚝有兩種,一種個頭大,灰白色,入口爽脆多汁,海水味濃,價格在11.9到19.9元澳幣一打,個頭越大越飽滿的越貴,但最貴的也不過合十幾元人民幣一隻。胃口有限,當然盡量揀好的下手。另一種小小的,乳白色,很飽滿,入口甜美,害怕生蚝腥氣的人大概會喜歡,但回味略有點苦。
澳洲人吃生蚝要看是什麼海灣的,如塔斯馬尼亞蚝就很有名。後來到了阿德萊德,當地人以自己的生蚝毫無污染而自豪,說悉尼附近海灣有污染。不過我在澳洲各地屢屢狂啖生蚝,從來沒吃出過一點問題。
後來在悉尼餐館里吃過幾次生蚝。當地無論是現代澳洲菜或義大利菜的餐館,前菜必然少不了一道生蚝,但即使是高級餐廳,生蚝的品質都和魚市場沒法比,價格更差不多翻倍。所以生蚝迷一定不要錯過魚市場。
在這里還第一次吃到鮮鮑?D?D中國人當然是吃慣干鮑菜式的。很多人嫌鮮鮑太韌,其實有機會對付整隻鮮鮑的話,就會發現它是外韌內軟,每個部位的口感都不一樣,而且帶股特別的咸鮮韌。對比之下,綿軟熟爛的干鮑就像老年人的口味了。不過有條件我還是推薦鮮鮑切片做刺身,與整隻鮑孤軍奮戰的場面實在有失淑女身份。
市場里除了鎮在冰里的大大小小蝦兵蟹將,就是一個個現做現吃的檔口。許多魚、蝦和魷魚都被油炸了配薯條,像送啤酒的小食。許多當地顧客在檔口點了一堆炸魚炸蝦炸魷魚圈炸薯條,就捧著小山似驚人的盤子出去吃了。
雖然我在魚市場吃得不壞,還是忍不住要說悉尼人一點壞話,太不懂得料理新鮮海產的訣竅了,太不懂得欣賞生食的樂趣了!本來龍蝦也是當地名產,不過諸多檔口的做法是芝士?h,偶爾有水煮得白糝糝的,一點都不誘人。與廣東人一半片成刺身,一半煮成鮮美的龍蝦粥怎麼比?
不過與其他有名的海鮮市場相比,這里最大的樂趣是把吃海鮮和野餐結合起來了。市場外面兩排桌椅,可以一面吃一面曬太陽賞海景。座位大大不夠,人們就帶了格子布,一家大小在草地上一坐,索性野餐起來了。
無論如何,到了魚市場不吃龍蝦總不甘心,點了半隻芝士-龍蝦(配的是沙拉和薯條),也到草地上吃,立刻後悔,幾乎一半是橡皮芝士-薯蓉。21澳元還不如再吃一打上好的生蚝。一隻海鷗走過來,突然狠狠地叨了一口,嚇我一跳。索性整盤放在草地上請它們吃。那一瞬間的場面可讓我小小地出了風頭,幾十隻海鷗風一般聚攏來,在不到一分鍾內就把小半隻龍蝦和我完全沒動過的薯條叼得乾乾凈凈,忙裡不忘挑嘴地把沙拉葉子撒了一地。它們撲扇翅膀帶起的風把我頭發都吹亂了。所有人都停了吃,且驚且笑,清潔工皺著眉頭奔過來阻止已經晚了,我對他很抱歉地趕快把盤子沙拉收拾好小心放進他的簸箕。我知道這樣做很不好,但是悄悄說一句,這事干起來還挺帶勁的。
❸ 北京哪兒有賣新鮮的三文魚,金槍魚的啊用來DIY刺身的,超市裡賣的那些已經切開分塊冷凍的可以信賴嗎
紅橋市場地下,水產批發,這還用說嗎,新鮮,而且價格比超市便宜多了
記得30多買了一大塊三文魚,夠一家子吃四五口吃的了
❹ 北京哪裡有批發海鮮的
1京深海鮮市場看看吧!
(光彩路與金頂路交叉路口東南角,南三環趙公口橋往南第三個路口,即光彩路與金頂路交叉路口東南即可看見)
行車路線:南三環趙公口橋一直往南走第三個路口,看到一個十全舫大酒樓和京深海鮮酒樓的大牌子,過這個路口,調一下頭。
京深海鮮市場:
號稱規劃佔地總面積10萬平方米,沒感覺那麼大,因為有3個1.5萬噸的低溫冷庫,所以在這里聚集了海鮮市場,建有600餘個海鮮、凍品攤位,市場匯集了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種多、價格低的名優特海產品,是北京主要的海鮮集散地。市場內東西排列3-4排簡易的2-3層樓房,許多海鮮店、干貨店(燕窩、魚翅、干鮑、海參),海鮮店裡都有多品種的大漁缸,陳列著鮮活的龍蝦、鱘魚、海蟹等,是專做批發生意的;在十全舫小吃城那棟樓的一層,有一些海鮮小攤位,規模小,看來是專做零售生意的。市場內不需要停車費,也沒人強制你到任何地方消費才可以停車,非常方便。
海鮮品種和價格:
物美價廉,肯定比海鮮飯店的便宜很多很多,也比一般超市便宜,如果僅是吃美味,就不用專門跑天津、北戴河、大連了。
這里有加吉魚、斑、鮑魚、多寶魚、鱘魚、象跋、大龍蝦、魷魚、生蚝、扇貝、蟶子、蟶子王、螺、海膽、海蟹、皮皮蝦、基圍蝦,還有一些記不住的海鮮,都是鮮活的。
京深海鮮市場的斑可以說種類齊全,供應的魚量大而且個頭也不小,其中東星、老鼠、石斑魚應有盡有。小吃城這邊不多,都在批發那邊。
鮑魚,小鮑5-6元/個,再大一點7-8元,好一點的大連鮑10-20元不等(個頭大一些)。小鮑魚在小吃城這邊每個店都有,澳洲鮑在批發那邊,200元左右/斤。
象跋,便宜的50米一斤,貴的80-90元,每家店多的讓你挑花眼。
大龍蝦,龍蝦仔多40-60元/斤,大的澳蝦130-150/斤,批發那邊更多,個頭更大。
鱘魚,1-2斤重的鱘魚20元左右/斤, 20斤以上的鱘魚叫鱘龍,批發那邊有。鱘魚的肉質鮮嫩,骨頭很少,幾乎都是軟骨,所以做法很多也很好吃。
多寶魚,1-2斤重的12-16元左右/斤,自從多寶魚事件後,價格不行了。
扇貝,個頭有大有小, 小的一斤10-16個,大的6-8個,一般按盤賣,15元一盤,感覺比論斤賣劃算。
海膽,拳頭大小的開價是6米一個,可以砍低
海蟹,二兩的都是15元/斤的開價,3-4兩的大概在25-28元之間。
皮皮蝦,小的10元一斤開價,有特別大一隻的那種沒問。
基圍蝦,30-40元一斤。
蟶子皇(平時蟶子2倍大),15元2斤,小蟶子沒問。
三文魚肉,30-40元一斤。
吃處和加工:
京深海鮮市場進門那個三層樓,一層海鮮攤檔,可買海鮮,然後,樓里東邊能上3層,這就是十全舫小吃城,海鮮買來現做的地方。整個餐廳區范圍不是很大,加工費統一明碼標價,白灼蝦10元/斤、清蒸魚10元/條、紅燒魚15元、扇貝1元/只、鮑魚仔5元/只、生蚝3元/只、其他貝類基本是10-15元左右。這里是以加工攤位劃分的區域,有包間和散座,只要找到座位,那個區域管轄的攤主就會領你去計算加工海鮮的費用,同時可點小菜、餃子等主食。這里還有公共服務台,有各式水果拼盤,鮮榨木瓜汁28元/扎,酸梅湯10元/扎,還有啤酒飲料等。
要想來了就有座位,一可以預定,預定包間(收費30-50元)需要提前一天,預定大桌子的散座要當天,我拿了幾個攤位的名片,供預定的食客參考,粵菜風味海鮮83257268,廈門海鮮風味86623973,大連海鮮1314138718,(絕不是廣告,只為大家方便)。二是分兵兩路,一撥人上樓佔座,一撥人在樓下采購。
因為餐廳大部分座位是開放的,飯口時間人聲鼎沸人滿為患,沒有預先定位,大概要花30分鍾來找座位,而且那裡沒有拿號一說,只能站別人吃飯的桌子邊生等,很是尷尬。
餐廳里分粵式、福建等做法,整個市場加餐廳的員工基本是廣東和福建人,口味相當地道。就算不吃海鮮吃她們的小菜,也特別可口正宗。
我們兩個人無法點太多的吃食,鮑魚採用鮑汁蒸、扇貝採用蒜末粉絲蒸、鱘魚採用清蒸、生蚝採用刺身生吃、蔬菜拼盤、鮁魚餃子、酸梅湯,吃的肚歪歪,吃食和加工費大概160元。
京深海鮮市場的十全舫小吃城,性價比和味道都不錯。
❺ 什麼海鮮可以生吃
所有的淺海水產、絕大多數的熱帶大陸架海產都不可以生吃。只有寒帶大陸架水產、溫帶/亞熱帶/熱帶深海產的海鮮才可以生吃,而且必須是速凍或者冰鮮在保值期內的。最常見的就是三文魚,生蚝 ,牡蠣, 龍蝦刺身,北極貝,象拔貝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生鮮海產中往往含有細菌和毒素,生吃易造成食物中毒 ,因此並不是所有海鮮都能生食,並要處理得當。
食用海鮮的注意事項:
海鮮生吃應先冷凍、澆點淡鹽水。牡蠣及一些水生貝類常存在一種「致傷弧菌」細菌,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醫學專家指出,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再澆上一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更安全。
吃海鮮不宜喝啤酒。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食。魚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含有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蝦類忌與維生素C同食。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As5+)類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還原為有毒的砷(As3+)。
❻ 如何做好冷凍海鮮的生意
做了嗎,我也想做這行不知從何下手
❼ 想開一家刺身外賣店,如何找進貨渠道
如今刺身外賣店廣受歡迎,還是挺賺錢的,但是要選擇大品牌。像搞鮮平台的海鮮都是從國外進口,精挑細選,加州蚌、澳洲龍蝦、越南青龍蝦、皇帝蟹、鮑魚、海參、生蚝等,海鮮種類多,用來做刺身口味獨特。
❽ 刺身生蚝批發哪裡有
大嶺山信立農批那裡有很多那種海鮮檔口啊,像鮮快經營部。
❾ 北京哪有比較大的海鮮市場-在線等!謝謝
北京最便宜的海鮮市場大攻略~
北京最物美價廉的海鮮美食攻略
一、路線:北京的京深海鮮市場位於光彩路與金頂路交叉路口東南角,南三環趙公口橋往南第三個路口,即光彩路與金頂路交叉路口東南即可看見。
行車路線:南三環趙公口橋一直往南走第三個路口,看到一個十全舫大酒樓和京深海鮮酒樓的大牌子,過這個路口,調一下頭。
二、京深海鮮市場:
號稱規劃佔地總面積10萬平方米,沒感覺那麼大,因為有3個1.5萬噸的低溫冷庫,所以在這里聚集了海鮮市場,建有600餘個海鮮、凍品攤位,市場匯集了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種多、價格低的名優特海產品,是北京主要的海鮮集散地。市場內東西排列3-4排簡易的2-3層樓房,許多海鮮店、干貨店(燕窩、魚翅、干鮑、海參),海鮮店裡都有多品種的大漁缸,陳列著鮮活的龍蝦、鱘魚、海蟹等,是專做批發生意的;在十全舫小吃城那棟樓的一層,有一些海鮮小攤位,規模小,看來是專做零售生意的
市場內不需要停車費,也沒人強制你到任何地方消費才可以停車,非常方便。
三、海鮮品種和價格:
物美價廉,肯定比海鮮飯店的便宜很多很多,也比一般超市便宜,如果僅是吃美味,就不用專門跑天津、北戴河、大連了。
這里有加吉魚、斑、鮑魚、多寶魚、鱘魚、象跋、大龍蝦、魷魚、生蚝、扇貝、蟶子、蟶子王、螺、海膽、海蟹、皮皮蝦、基圍蝦,還有一些記不住的海鮮,都是鮮活的。
京深海鮮市場的斑可以說種類齊全,供應的魚量大而且個頭也不小,其中東星、老鼠、石斑魚應有盡有。小吃城這邊不多,都在批發那邊。
鮑魚,小鮑5-6元/個,再大一點7-8元,好一點的大連鮑10-20元不等(個頭大一些)。小鮑魚在小吃城這邊每個店都有,澳洲鮑在批發那邊,200元左右/斤。
象跋,便宜的50米一斤,貴的80-90元,每家店多的讓你挑花眼。
大龍蝦,龍蝦仔多40-60元/斤,大的澳蝦130-150/斤,批發那邊更多,個頭更大。
鱘魚,1-2斤重的鱘魚20元左右/斤, 20斤以上的鱘魚叫鱘龍,批發那邊有。鱘魚的肉質鮮嫩,骨頭很少,幾乎都是軟骨,所以做法很多也很好吃。
多寶魚,1-2斤重的12-16元左右/斤,自從多寶魚事件後,價格不行了。
扇貝,個頭有大有小, 小的一斤10-16個,大的6-8個,一般按盤賣,15元一盤,感覺比論斤賣劃算。
海膽,拳頭大小的開價是6米一個,可以砍低
海蟹,二兩的都是15元/斤的開價,3-4兩的大概在25-28元之間。
皮皮蝦,小的10元一斤開價,有特別大一隻的那種沒問。
基圍蝦,30-40元一斤。
蟶子皇(平時蟶子2倍大),15元2斤,小蟶子沒問。
三文魚肉,30-40元一斤。
四、吃處和加工:
京深海鮮市場進門那個三層樓,一層海鮮攤檔,可買海鮮,然後,樓里東邊能上3層,這就是十全舫小吃城,海鮮買來現做的地方。整個餐廳區范圍不是很大,加工費統一明碼標價,白灼蝦10元/斤、清蒸魚10元/條、紅燒魚15元、扇貝1元/只、鮑魚仔5元/只、生蚝3元/只、其他貝類基本是10-15元左右。這里是以加工攤位劃分的區域,有包間和散座,只要找到座位,那個區域管轄的攤主就會領你去計算加工海鮮的費用,同時可點小菜、餃子等主食。這里還有公共服務台,有各式水果拼盤,鮮榨木瓜汁28元/扎,酸梅湯10元/扎,還有啤酒飲料等。
要想來了就有座位,一可以預定,預定包間(收費30-50元)需要提前一天,預定大桌子的散座要當天,我拿了幾個攤位的名片,供預定的食客參考,粵菜風味海鮮83257268,廈門海鮮風味86623973,大連海鮮1314138718,(絕不是廣告,只為大家方便)。二是分兵兩路,一撥人上樓佔座,一撥人在樓下采購。
因為餐廳大部分座位是開放的,飯口時間人聲鼎沸人滿為患,沒有預先定位,大概要花30分鍾來找座位,而且那裡沒有拿號一說,只能站別人吃飯的桌子邊生等,很是尷尬。
餐廳里分粵式、福建等做法,整個市場加餐廳的員工基本是廣東和福建人,口味相當地道。就算不吃海鮮吃她們的小菜,也特別可口正宗。
我們兩個人無法點太多的吃食,鮑魚採用鮑汁蒸、扇貝採用蒜末粉絲蒸、鱘魚採用清蒸、生蚝採用刺身生吃、蔬菜拼盤、鮁魚餃子、酸梅湯,吃的肚歪歪,吃食和加工費大概160元。
饞海鮮了,要飽口福,去京深海鮮市場的十全舫小吃城,性價比和味道都不錯。
從馬甸就坐300趙公口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