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春衛星廣場到黑水路水產市場坐多少路
88路
2. 如何進行水產考研院校的選擇
水產養殖專業考研國家重點專業院校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海大,原名青島海洋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始建於1924年,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校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海洋大學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還擁有2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
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會計學、水產養殖、海洋技術、生物科學類、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科學、葯學、法學、食品科學、工程、化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
海洋化學、大學法語、食品保藏原理與技術、食品化學、環境海洋學、衛星海洋學、物理海洋學、貝類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海洋調查方法、海洋學。
希望洛陽太奇的回答能夠給您幫助,祝您成功
3. 微衛星在水產遺傳育種的應用
通過雜交可以培育出優良品種,如性狀良好的興國紅鯉、荷包紅鯉、異育銀鯽等,都是通過雜交培育出來的,而通過二倍體育種則可以培育出全雄或者全雌的生物,如羅非魚過早的繁殖,使其不能達到上市要求,而培育全雌或全雄就可以克服這些。 有時間可以看看《魚類育種學》。
4. 福州永百惠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州永百惠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水產品、初級農產品、家用電器、工藝品、建築材料、裝飾材料、電子產品、通訊設備批發、代購代銷的公司。水產品、初級農產品、家用電器、工藝品、建築材料、裝飾材料、電子產品、通訊設備(不含無線發射裝置,地面衛星接收設施)、日用品、辦公用品、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化妝品、針紡織品、五金交電(不含電動自行車)、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汽車用品、傢具、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光學儀器、鋼材、酒店用品及設備、潔具的批發、代購代銷。批發兼零售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法定代表人:鄭培展
成立時間:2013-07-12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211000604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閩侯縣南通鎮海峽蔬菜批發市場南區10-1號店
5. 水產養殖考研什麼學校好
考試科目都一樣
政治,英語,數學或者化學農。(浙江大學是只考化學)。
華中農大和上海海洋都是國家線
浙大稍高
建議報考浙大,不行再調劑這兩校
除中科院,浙大和中國海洋外
只要有水產養殖的學校均需要調劑
不過,報考浙大,專業課和統考課都壓分的
慎重考慮
6. 海洋衛星的作用
網路一搜就有了
海洋衛星有六個方面的用途。
一是為海洋專屬經濟區(EEZ)綜合管理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服務。
海洋衛星一方面可為EEZ劃界的外交談判提供海洋環境和資源信息,尤其是那些調查船及飛機難以進入的敏感海域。
二是提高海洋環境監測預報能力。
我國地處西北太平洋西岸,該海域是全世界38%熱帶風暴的發源地。我國深受其害,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60億元左右,嚴重年份超過100億元。1997年的「9711」特大風暴襲擊浙江沿海,僅浙江省直接經濟損失達170多億元。
三是為海洋資源調查與開發服務。
海洋資源主要是海洋油氣、海洋漁業和海岸帶資源。我國40多個近海漁場普遍出現衰竭現象,迫切需要發展遠洋漁業。我國在海外現有1000多艘遠洋漁船,形成3億美元的資產和50萬噸的遠洋漁業生產能力,蛤全球漁場信息睏乏制約了遠洋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是加強海洋軍事活動保障。
人造衛星及中、遠程導彈發射後彈道軌道的計算必須以全球大地水準面、重力場為基本參量,而我國在這方面數據非常稀少,因而極大地影響了導彈命中率。另外,實時的海況、流場、海面風速資料對海軍水下艦艇的作戰與航行意義重大,這些資料是常規方法無法獲得的,特別是敵方海區的實時海況。
五是有利於實施海洋污染監測、監視,保護海洋自然環境資源。
海洋污染主要是石油污染和污水污染。海上石油污染來自陸源排放、海上油井泄漏及船舶排放等,其中陸源排放量最多。我國沿海約有250多處油污染源,每年排放量10萬t以上。
六是發展海洋衛星有利於加強全球氣候演變研究,提高對災害性氣候的預測能力。
海水溫度是影響中長期天氣過程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台風生成與海溫關系密切,中國南海台風生成前24h海溫平均27℃;太平洋東岸冬季海溫與西岸次年夏季風強度呈負相關。
7. 如何靠海吃海
海洋中的生物資源,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食品庫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話很對。在海邊生活的人們,很多都是依靠大海謀生,從大海中獲取各種資源。海洋中的生物資源,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食品庫,是人們最早開發的對象。考古學家在史前人類居住的山洞裡發現的岩畫中,就有海洋動物的圖畫,說明當時人類已經會駕著獨木舟在近海用簡單的魚叉、魚鉤和漁網捕魚,在海邊捕捉蝦、蟹,撿拾貝、藻,以供食用。有的山洞裡還有古人類遺留的許多海生的貝殼和魚骨。幾千年過去了,人類在陸地上早已從漁獵階段進展到農牧階段。可是在海洋里,一則因為海洋很遼闊,還有魚蝦可捕,二則在海洋里從事農牧很困難,所以漁業基本上還停留在漁獵階段,變化不大,仍然是海洋生物自生自滅,漁民駕船出海捕撈。
雖然世界上的海洋生物資源還大有潛力可挖,但是近10年來,世界海洋漁獲量一直徘徊在8,500多萬噸,很多漁區產量還有下降的趨勢,看來海洋捕撈已經達到極限了。高經濟價值的金槍魚類、鱈魚類和比目魚類越來越少,低值的小型中上層魚如鯉魚、沙丁魚等產量卻有增加。這說明全球范圍內已經出現過度捕撈,出現了海洋水產資源來不及再生的現象。
海上捕魚
在我國,這一現象更為嚴重。1992年以來,我國海洋漁獲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當年海洋漁獲量934萬噸,2005年達到2,838萬噸,增加了2倍。但是這個產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個體漁民用小漁船在近海捕撈,用的漁網的網孔越來越小,把魚子魚孫都捕上來了,甚至還有人違法用炸葯炸魚、用電電魚。漁民自己也知道這是砸了後代的飯碗,可是誰甘心魚讓別人打去呢?結果是令人痛心的:20世紀50~60年代我國舟山是世界聞名的大漁場,盛產被稱為四大水產的小黃魚、大黃魚、墨魚(是軟體動物烏賊,不是魚)和帶魚,還出產鰣魚、加吉(鯛)、石斑魚和對蝦等著名的海鮮,可是現在幾乎都被捕撈光了,已經形不成魚汛,連只有褲腰帶寬的帶魚也上市了。20世紀70~80年代四大水產大大減產時,繁殖了大量的馬面魨。連這種其貌不揚的魚也為數不多了。狂撈濫捕的嚴重問題如果再不解決,要不了多久,我國附近的海域將會無魚可捕。
在海洋捕撈漁業這個古老的海洋產業中,也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包括使衰老的漁場復甦的技術。
在探魚的技術中,主要有衛星遙感技術和聲學探魚技術。美國、歐洲空間局和日本都已發射了探測海洋氣象的衛星。我們已經知道,衛星上裝有光學和電磁波儀器,它們能從天上遙測海面的溫度和顏色,從這些資料中可以估算出海面浮游植物體內的葉綠素的數量,從而得知海面的初級生產力,用以判斷經濟魚類集中的海域和數量。暖流和寒流交界的鋒面往往是魚兒集中的漁區。海洋生物死後殘骸沉到海洋深處,使深層水含的營養鹽較為豐富。上升流能把海底富營養的水輸送到海面,使浮游植物得到繁殖,這些地方魚類也比較喜歡光顧。從衛星遙感的數據也能找到這些海域。把衛星獲得的數據加以分析,利用計算機專家系統,參考海洋生物學知識和漁業的經驗,作出判斷,可以製成海洋水產信息和各海域海況預報,經過通信網路指揮漁船生產。這種預報對遠洋漁業特別有價值,遠洋漁船根據預報進行作業,減少了盲目性,有利於獲得豐收。
海洋生物死後殘骸沉到海洋深處,使深層水含的營養鹽較為豐富
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從宏觀上指導海洋捕撈漁業,而在漁船上就得用聲學探魚技術來探明附近是否有魚群。聲學魚探儀的換能器裝在船殼上,跟回聲測深儀的原理一樣,向水裡發射聲脈沖,聲波碰到魚體就產生回聲信號反射回來。魚體內都有調節浮力的充滿空氣的鰾,魚體其他部分的聲學性質與海水差不多,而鰾的性質與海水相差甚遠,產生的聲反射很強。聲換能器接收到從各條魚反射回來的信號,經過變換可以自動顯示在記錄器上。最早的魚探儀是垂直的,只能垂直向下發射,探出船下方的魚群。現在除了垂直魚探儀以外,還有水平魚探儀,能在船還沒有開到之前,探到船前方的魚群。魚探儀的顯示器還有彩色的和立體的,這樣,漁民可以形象地看到周圍的魚情,甚至從魚群的規律還能辨別出是什麼魚。
知道船的附近有魚,還得想辦法把魚引誘到船邊來,設個柵欄把魚圍住,不讓魚跑掉,才好捕撈。魚類大都是喜歡某種聲音,可以針對各種魚的愛好設計不同的聲響,引誘魚兒過來。用柴可夫斯基譜寫的某一樂曲可能引不來魚兒,它們欣賞的曲子對人來說可能是雜訊,甚至是人們根本聽不到的聲音。除了從船上施放聲響以外,誘魚裝置也可以裝在海底,或者做成自動浮沉式的。當然也可以發出魚兒特別討厭的聲音驅趕魚群。電波也可以刺激海洋生物,脈沖驚蝦儀已經形成產品。而要想把魚群攔住,就得求助激光了。向水中發射水平方向的激光束,織成一個柵欄,可以把魚群圈進指定的范圍內捕撈。魚對氣味的分辨力是驚人的,海洋捕撈
我們後面還要提到這一點,有人用有特別氣味的化學葯品引誘或驅趕魚類,也很有效。
捕魚的工具仍然是網或釣鉤。對大型的、游泳速度很快的魚,像金槍魚、鯊魚、旗魚,往往用釣鉤釣,有時用標槍刺。要釣幾百公斤一條的大魚可得認真對付,釣繩是用特種塑料做成的,十分結實,還不怕魚咬,船上還得有起重設備。有的釣繩上有很多支繩,一根支繩上又有很多鉤子,多的時候有幾百個鉤子。
大西洋底海洋生物
至於網的種類可就多了,對付中上層魚、底層魚、尺寸不同的魚、游泳速度不同的魚,以至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用的網各不相同。通常用的有單船拖網、雙船拖網、底拖網、圍網、隨海流漂流的流網和放置在海底的定置網等。網孔大小視捕撈對象大小而定。有的網上有用尼龍繩做的刺,魚或軟體動物掛上就逃不掉了。有的網上還裝有網囊,專門裝一定尺寸的魚用。現代的網都是用尼龍繩編織而成的。
漁船上除了裝有收、放、拖網具用的吊桿、絞車外,還有聲學魚探儀、定位裝置、通信裝置以及儲藏漁獲物的冷藏艙。遠洋作業的漁船常常組成一個船隊,在大型的漁船上有比較大的冷藏倉庫,甚至還帶著水產加工機械,在海上把各艘漁船上捕到的魚集中起來,就地速凍保鮮,或者製成罐頭、小包裝食品。把低值魚和加工魚剩下的廢棄部分磨碎、乾燥,製成配飼料用的魚粉,這樣的大型漁船就是一座海上水產加工廠。南極洲附近的南大洋里盛產磷蝦,個體不大,體長一般3~5厘米,但是蘊藏量卻十分驚人,約4~6億噸,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有50億噸。可是南極畢竟太遠了,磷蝦身上豐富的蛋白質很容易腐爛,蝦殼又不好加工,所以開發磷蝦資源,必須建造大型的能在冰海中作業的漁船,在船上立即脫殼加工。這樣一來,成本就成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水產資源即使再豐富,也經不起人類用先進的技術捕撈。最近幾年,許多國家的決策人已經提出「資源漁業」的想法,就是以資源定捕撈量,培育資源。通過衛星遙感和海洋調查船實地調查,摸清某一海域的海洋水文條件和初級生產力,經過研究分析,計算出可捕量,然後根據科學計算,制定捕撈計劃。這樣,一方面有目的地捕撈,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水產;另一方面也能保證這一海域的海洋生物繁殖生息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做到可持續地開發。海洋水產資源的利用很不平衡,近海和傳統漁場早已捕撈過度,而公海上還有一些未被開發的海域;澳大利亞、非洲和南美洲還有一些地方居民過去沒有打魚的習慣,這些地方的鄰近海域的生物資源也很少利用。雖然公海平均資源量比較少,但是在一些鋒面和有上升流的海域還有相當多的魚可供捕撈。建造較大噸位的遠洋漁船,組成船隊去捕撈公海上一些過去不為人知的水產,是一種合理的開發方式。我國近年來派船到非洲、拉丁美洲和白令海捕撈帶魚、黃魚、魷魚和鱈魚,收獲不小。
鯊魚
「資源漁業」這個概念很好,可是實行起來卻很不容易。從全球一盤棋或者全國一盤棋的觀點來看,為了大家現在有魚吃、將來有魚吃,應該保護資源;而從局部的暫時的利益來看,今天我捕到的魚就是我的,我不捕別人也會捕,誰管得了明天呢?國際上也不例外,例如加拿大規定了大西洋的大比目魚的捕撈限額,西班牙不遵守,因而發生爭端。為了實現可持續開發,國際上訂立了許多普遍的或者雙邊的公約、協定,我國也規定了封港禁漁期,每年在魚兒還沒有長大的時期不許漁船出海。可是下一個問題就來了,不讓我打魚我吃什麼呀?於是還得組織漁民開展多種經營,給他們一條致富之路。技術問題里不僅包含了科學,還包含了社會問題。
旗魚
實行禁漁期制度以後,我國沿海的水產資源的確有了恢復的跡象,市場上的帶魚寬了,多年不見的黃魚也出現了。不過要堅持做下去才能有效果,而堅持綜合管理又是很難的。
國際上因為爭奪漁業資源而不執行公約、協定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對瀕危的鯨早已明文保護,限制捕獵的種類和數量,可是還是有人見利忘義,超過允許的數量捕殺,使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也面臨滅絕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