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海鮮水產 > 馬宮水產品批發市場概況

馬宮水產品批發市場概況

發布時間:2021-06-21 05:02:08

⑴ 贛榆區青口鎮李城村有多少年歷史

贛榆區
編輯
贛榆區是連雲港市三個主城區之一,位於中國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蘇省東北部,江蘇沿海經濟帶和東隴海產業帶的東部交匯處。全區總面積1363平方千米,轄15個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427個行政村、42個社區,人口116萬。[1]
贛榆區圍繞建設「實力贛榆、生態贛榆、和安贛榆」三大目標,近年來,按照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思路,搶抓江蘇沿海開發贛榆成功創建江蘇省園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區城和國家級生態區,先後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2] 2015年度「全國科學發展百強區」榜單,贛榆區位列第82位,這是贛榆撤縣劃區後首次榮登全國百強區榜單,也是連雲港市唯一入選全國百強區的市轄。[3]
贛榆區擁有大面積濱海濕地、海洋灘塗、和全省最長黃金海岸線,境內土地肥沃、河道縱橫、通榆運河、生態漁業發達,自古以來就享「魚米之鄉」之稱。素有「黃海明珠」、「徐福故里」之美名,贛榆城臨海而建、逐海而生,是江蘇近海親海第一區。[1]
中文名稱
贛榆區
外文名稱
GanyuQu
別 名
干於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江蘇連雲港
下轄地區
墩尚鎮,海頭鎮,柘汪臨港產業區等15鎮區
政府駐地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青口鎮琴島路2號
電話區號
國際:(+86)518;國內:0518
郵政區碼
222100[4]
地理位置
江蘇省東北部,海州灣西岸
面 積
1363平方公里
人 口
116萬(2015年)
方 言
贛榆方言,贛榆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海洋性氣候
著名景點
抗日山國家4A級風景區,秦山島/海州灣等
機 場
連雲港白塔埠機場
火車站
連雲港站、贛榆站、石橋站(建設中)
車牌代碼
蘇G
主要領導
區委書記:曹衛東 區長:唐光普
贛榆名人
朱梓、徐福、符竹庭、王玖興等
人均生產總值
2.52萬元(2015年)[5]
地區生產總值
480億元人民幣(2015年)[5]
行政代碼
320707[4]
地區特產
贛榆煎餅、海鮮、對蝦、梭子蟹等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 氣候
▪ 土壤
▪ 地質
4 自然資源
▪ 海洋資源
▪ 農業資源
▪ 旅遊資源
▪ 礦產資源
▪ 水利資源
5 人口民族
▪ 人口
▪ 民族
6 經濟概況
▪ 綜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7 社會事業
▪ 教育
▪ 衛生
▪ 文體
▪ 社保
8 交通運輸
▪ 鐵路
▪ 公路
▪ 港口
9 旅遊信息
10 地方特產
11 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編輯
夏以前屬九夷。

贛榆美景 (4張)

商屬人方。
西周屬莒、祝其二國。
戰國時,先後歸越、齊、楚領地。
秦時置贛榆縣,治於鹽倉城,屬琅琊郡。
漢屬贛榆、祝其、利城三縣,分屬琅琊、東海二郡。
元年,漢平帝劉衍封司徒馬宮為扶德侯,置國於贛榆,贛榆區移治郁洲(今連雲港市北雲台山)。
280年,西晉復贛榆縣,移治艾不城,後復移治郁洲。
公元470年,南朝劉宋置青、冀二州治於贛榆縣(郁洲)。
公元530年,梁置懷仁縣,隸於北青州。
徐福東渡
公元549年,東魏分置郡區,置義塘郡治黃郭戍,領義塘、歸義、懷仁三縣;置東海郡,治贛榆(郁洲),領贛榆、安流、廣饒、下密四區;置武陵郡治洛要(今沙河鎮城子村),領洛要、上鮮二區。
公元583年,隋廢武陵、義塘二郡及上鮮、洛要、義塘、歸義四區,以懷仁區隸於海州。自此,隋、唐、宋,贛榆均稱懷仁縣,隸於海州。
世宗大定七年間(1167年)復名贛榆縣,此後元、明、清直至民初無變,先後隸屬於淮安府海州、海州直隸州、江蘇省徐海道。
民國元年(1912年)廢直隸州,實行省轄縣,贛榆縣直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東海專署,即江蘇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侵華日軍置贛榆縣偽政府隸偽淮海特別區(後改為省)。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1月30日,贛榆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山東省濱海專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國民黨贛榆區政府流亡外地,不久解體。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年12月在新浦重新成立。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汪偽政權割贛榆、莒南、日照3縣邊區置蘆山縣。
中國航海先驅:贛榆徐福
9月,日本投降,偽區政府解體;贛榆縣抗日民主政府進駐青口鎮,自此作為縣治;蘆山縣撤消,屬縣歸還原建制。11月26日,中共將贛榆縣改名竹庭縣,但並不為當時官方承認。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年2月,國民政府贛榆縣政府移駐墩尚鎮,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官方的贛榆縣政府6月14日流亡東海區新浦(今連雲港市新浦區),11月7日解體。全境悉為中共控制。
1950年10月,竹庭區復名為贛榆縣,隸於臨沂專署。
1953年1月,贛榆縣由山東省劃回江蘇省,隸於徐州專署;
1983年3月,江蘇省撤銷各專區,實行市管縣體制,贛榆劃歸連雲港市。
2014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贛榆縣整建制撤縣設區,為連雲港市贛榆區。

行政區劃
編輯

截止2013年,全區轄15個鎮:青口鎮、海頭鎮、贛馬鎮、金山鎮、厲庄鎮、塔山鎮、城頭鎮、黑林鎮、宋庄鎮、城西鎮、班庄鎮、沙河鎮、柘汪鎮、墩尚鎮、石橋鎮。2個省級開發區:經濟開發區、海洋經濟開發區。[6]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贛榆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9°18',北緯 34° 50',位於蘇魯兩省交界,是江蘇沿海經濟帶和東隴海產業帶開
發的東部交匯點。東濱黃海的海州灣,海岸線長62.5千米;北臨山東省日照市;西靠山東省臨沂市,南至西南接江蘇省東海縣與連雲港市海州區、連雲區。境內山區、平原、沿海各佔1/3。[7]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379px; top: 88px; z-index: -6969534;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氣候
贛榆區
贛榆區氣候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四季分明。贛榆年平均氣溫13.2℃,無霜期214天,全年平均日照2532.9小時,年降雨量976.4毫米。
夏季屬海洋性氣候,盛行來自低緯度太平洋的偏南北風,氣候炎熱多雨;冬季帶有大陸性氣候特徵,盛行來自高緯度大陸內部偏北風,氣候寒冷乾燥。形成了全年寒暑變化顯著、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徵。
因東臨黃海,受海洋的影響,和同緯度內陸各地相比,具有春季溫度較低,氣溫回升緩慢,冬夏溫度變化平緩,年降水量比較豐富等特點,但分布季節差異較大,一般春秋兩季往往乾旱少雨。

土壤
全區土壤有棕壤、砂礓黑土、潮土、鹽土4個土類、9個亞類,16個土屬、33個土種。

地質
海州灣畔
贛榆區海岸線南起臨洪口,北至荻水口,長46.6千米,總走向北高南低。其地貌特徵以興庄河口為界,分為南北兩種類型,北部為沙質海岸,南部為粉沙淤泥質海岸;荻水口至朱篷口為沖刷後退型海岸,興庄口至臨洪口是沉積外延性海岸;朱篷口至興庄口之間則是兩種類型海岸的交變段。荻水口至興庄口海岸長約30.7千米,以山前河湖堆積平原為主,有風化基岩和海相沉積,地面高程2米~3.7米。

自然資源
編輯

海洋資源
贛榆區羅陽鎮養殖塘
全國漁業百強縣之一的贛榆擁有62.5公里的黃金海岸,23萬畝灘塗面積,擁有全省最長的沙灘海岸,108萬畝近海10米等深線淺海域,7000平方公里的海州灣漁場,盛產黃魚、梭子蟹、東方對蝦、紫菜、貝類等30多種海珍品,目前已建成了海水育苗與養殖、捕撈運輸、 漁需品加工以及水產品加工四大生產體系,貿工漁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已經形成。海水養殖業由傳統的潮上帶池塘養殖向潮間帶、淺海域延伸,建成魚、蝦、蟹、貝多品種混養基地25萬畝。創無公害水產品品牌10個。水產業科技引進、試驗示範機制日趨完善,海水、淡水兩個新品種示範園已先後引進黑鯛、美國大口胭脂魚,條紋鱸、縊蟶、牡蠣、條斑紫菜、刀額新對蝦、大鯪鮃等幾十個品種,推廣了對蝦池塘綜合養殖,鹽田改造養殖青蛤等多項新技術。對蝦養殖,河蟹育苗聞名全國,其中河蟹工廠化育苗分別佔全省和全國的近5成和3成上。[8]

農業資源
贛榆山區、平原、沿海各佔三分之一,山川秀麗、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素以「享山川之饒,受漁鹽之利」的魚米之鄉而為人稱道,屬人多地少的縣。贛榆是全國農業百強縣、商品糧基地縣和江蘇省雜果生產基地,水稻、小麥、花生、蠶桑、果品、茶葉、蔬菜、水產品、鹽等已形成規模優勢,擁有全國著名的「蘆筍之鄉」、「板栗之鄉」、「大蒜之鄉」「蔬菜之鄉」、「花卉之鄉。[8]

旅遊資源
贛榆有諸多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又有富有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可謂集山海風光於一體。贛榆早在秦代就建制為縣,歷史文化燦爛豐厚,山海風光秀美奇特。孔子及其高足子貢曾印屐夾谷山,夾谷山上至今仍存「孔子相魯會諸侯處」石碑;子貢曬書的端木書台,臨近全省第二大人工湖——塔山水庫;別具特色的吳山自然風景區,奇草異花處處是;秦始皇兩度蒞境,鞭石成橋登秦山島,留下的古神道直通黃海深處;千古東渡第一使秦代方士徐福從這里高掛雲帆、浮槎東去,如今的徐福祠已成為人們憑弔古人和遊玩的地方;沈括登贛榆之山東望大海,觀「天地日月之游動出沒」——吳楚文化和齊魯文化的交匯融合,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而又不乏靈光秀氣。海州灣旅度假區被譽為「江蘇北戴河」,有江蘇省最長的優質沙灘,已建成了商業服務一條街,水上游樂區,海濱浴場、槐林休閑區、別墅區、養殖企業等,已形成了新、奇、幽、神的濱海旅遊特色。 抗日山風景區是國家級烈士陵園,入選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及遺址名錄。還有建於清朝的文峰塔、劉少奇紀念室等。目前,贛榆已打響「觀黃海風光、探秦山神路、訪徐福故里、游紅色勝地「的旅遊品牌。[8]
[9]

礦產資源
西北部山嶺地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可供開採的主要有石材、黃沙以及蛇紋石、白雲石、石英石、瓷石、陶土、優質礦泉水等30多種, 其中花崗岩50億立方米(儲量居全省首位);雪花白大理石1億多立方米,該石色澤潔白,純度高,抗壓度強,已被國家收入石材樣本庫;優質黃砂2.7億立方米;青口鹽場屬中國四大鹽場之一的淮北鹽場。[9]

水利資源
贛榆區擁有江蘇省最大的兩大人工水庫——石樑河水庫和塔山水庫,境內河道縱橫,水資源豐富。[9]

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2010年,根據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數據,贛榆區949438人。[10]

民族
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贛榆區共有漢、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納西、景頗、科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鄂溫克、德昂、保安、京、獨龍、鄂倫春、赫哲、基諾等4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9.8%,少數民族人口佔0.2%。[11]

經濟概況
編輯

綜述
「十二五」期間,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和區委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港口牽引、工業主導、創新驅動、城鄉統籌」四大戰略,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十二五」末,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08.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5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15倍、2.06倍、2.42倍。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52萬元、1.37萬元,比2010年凈增10932元、6447元,年均增長12.0%、13.5%。2012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以縣為單位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港口實現開港運營;2015年,位居全國科學發展百強區第82位;先後創成省文明城市、省園林城市、省衛生縣城、省級生態區,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技術評估,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彰顯。[5]

第一產業
累計新增億元以上項目334個,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437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投資863億元,較「十一五」增長95.4%。工業經濟擴量提質。2015年,預計實現規模工業產值14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5億元,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300.2%、293.7%。開展「千企技改、百企翻番」行動,實施技改項目82個,完成規模以上技改投資140億元,佔比達54.5%。主導產業支撐強勁。石化、鋼鐵及裝備製造、生物科技、新能源四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944億元,佔比達65%。新海石化、鑌鑫鋼鐵分別實現產值230億元、220億元,位居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78位、212位。園區經濟持續發力。加快園區標准化,新建標准廠房85萬平方米,形成四大園區、4個中小企業園、7個工業集中區協同發展格局。2015年,四大園區實現規模工業產值913億元,工業入庫稅收7億元,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283.3%、71%,佔比分別達63%、60%。[5]

第二產業
羅陽生態園
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成為全省唯一擁有2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2個省級園區的縣區。2015年,預計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4億元,農產品出口1.13億美元,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83%、123%。海州灣現代漁業、四季田園現代農業、青口藍灣現代漁業、夾谷山休閑觀光農業、特色水果產業五大現代農業園區各具特色。流轉土地45萬畝,建成市級千畝連片基地11個,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達43.8萬畝,糧食、水產品總產量分別達57萬噸、46萬噸。新增專業合作社742家、家庭農場145家,省級龍頭企業達11家。沃田農業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認證「三品一標」418個。完成農民培訓11萬人,新增新型職業農民4.4萬人。基礎配套日益完善。累計投資22.2億元,完成水庫除險加固、泵站更新改造、土地治理等184個農田水利重點工程。加快農業物聯網建設,推廣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3.5萬畝,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台。[5]

第三產業
服務業增加值實現翻番。2015年,預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70億元,是2010年的2.2倍。建成運營奧邦億豐商城、贛榆老街、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等城市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和專業市場。建成臨港綜合物流園400畝堆場、銀河物流園12萬平方米高標准倉儲庫房,啟動中旭物流園建設,現代物流企業達195家。建成藍灣科技孵化中心和電商物流產業園,入駐電商36家。打造「三好優品」等一批農村電商平台,海頭鎮海後村創成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贛榆特色農產品網路銷售量位居全國第14位。新增金融機構3家。中興農貸等2家企業成功掛牌上市。實施蘇海集團債券發行等融資項目26個,融資達114.7億元。秦山島旅遊開發初見成效,海州灣海洋樂園建成運營,大夾谷山景區功能日臻完善。厲庄櫻桃節、贛馬黃金梨採摘節等鄉村旅遊節慶名聲打響。創成國家3A級景區4個、四星級鄉村旅遊點3個。旅遊總收入達15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23.2%。[5]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贛榆區是是蘇北唯一一個擁有4所四星級高中的縣級單位,贛榆中專通過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驗收。創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被評為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縣。省優質幼兒園達50所,中考綜合評估位居全市前列,高考連續15年位居全市首位,贛中被授予「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各類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不斷深化教育改革,2011年在全市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2013年被確認為省首批教育現代化縣級示範區。[6]

衛生
2011年,贛榆區400家村衛生室通過省標准化驗收,一體化管理率達100%。醫療衛生人才「雙百」工程被國家醫改辦列為典型。計劃生育率94.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37‰以內,為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縣。[14]

文體
2011年,贛榆區文化館通過國家一級館驗收,舉辦「贛榆風情」文化廣場等活動95場,黑陶、木船製作工藝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線電視數字化整轉快速推進。承辦全國拔河錦標賽系列賽等省級以上賽事11場。蟬聯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縣,被評為全國全民健身運動先進縣。[14]

社保
贛榆區
2011年,贛榆區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投資1168萬元,建成公共人力資源市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6.7%。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35.47萬人。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98%以上。新農合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參合率98.6%。農村、城鎮居民月低保標准分別提高到210元、245元,共發放保障金5971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3400元、2600元,集中供養率達76%以上。發放80周歲以上老年人尊老金668萬元。為3257名殘疾人發放重殘救助金。建設保障性住房1783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98萬元。

望採納

⑵ 馬宮街道的基本概況

馬宮街道地處紅海灣畔,位於汕尾市區西側,東與香洲街道接壤,西與海豐縣鮜門鎮、百安半島隔海灣相望,北鄰紅草鎮,南面一望無際的南海,西南方向不到八十里處就是香港。馬宮街道是良好的天然港灣,屬國家二級漁港,曾獲省海洋、漁業局授予「文明漁港」等光榮稱號。深汕高速公路長沙灣出入口在轄區內開口,距離市區10公里路程。2006年,全街道工農業總產值達72524萬元,比上年增長26.8%。人均年收入4256元。

⑶ 土地被徵用修省道多少錢蘇北

基本概況
贛榆縣地處江蘇省東北端,東臨黃海海州灣,隔海與日本、朝鮮半島相望,北接山東半島,西北緊鄰全國大型綜合批發市場——臨沂,南靠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是江蘇省的北大門。全縣轄18個鎮,總面積1402.5平方公里,耕地6.87萬公頃,人口105萬。
贛榆早在秦代就建制為縣,歷史文化燦爛豐厚,山海風光秀美奇特。孔子及其高足子貢曾印屐夾谷山;秦始皇兩度蒞境,鞭石成橋登秦山島;千古東渡第一使秦代方士徐福從這里浮海東去;沈托登贛榆之山東望大海,觀「天地日月之游動出沒」——吳楚文化和齊魯文化的交匯重合,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又不乏靈光秀氣。已開發一期工程建成的海州灣旅遊度假區被譽為「江蘇北戴河」,抗日山風景區擁有國家級烈士陵園。
贛榆縣依山傍海,素以「享山川之饒,受漁鹽之利」而得天獨厚。山地、平原、灘塗各佔1/3,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62.5公里的黃金海岸,7000平方公里的海州灣漁場,盛產黃魚、梭子蟹、東方對蝦、紫菜、貝類等30多種海鮮珍品,中外合資、個體私營興辦的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企業配套成龍,優勢互補。贛榆縣是全國水產品生產先進縣和江蘇省科技興海示範縣,是全國商品糧油基地縣和江蘇省雜果生產基地,水稻、小麥年總產50萬噸,花生、蠶桑、果品、茶葉、蔬菜等已形成規模優勢,擁有全國著名的「蘆筍之鄉」、「板栗之鄉」。地下有50億立方米花崗石(儲量居全省首位),1億立方米雪花白大理石,2.7億立方米優質黃砂,以及蛇紋石、白雲石、石英石、瓷石、陶土、優質礦泉水等30多種礦藏,極具開發潛力;准北鹽場是全國四大鹽場之一。工業門類齊全,已形成化工、紡織、機械、煤炭、建材、食品、鑄造、服裝等十大工業體系。
贛榆縣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已建成對蝦、紫菜、蘆筍、鑄件、草柳編織等10大出口創匯基地,與日本、韓國、美國、香港、台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協作關系,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贛榆投資興辦了400多個合作項目。全縣有13大類100多個產品出口,形成8大出口創匯基地,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高起點、高標准、高品位規劃建設了十大工業園和一個省級海洋經濟開發區,堅持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做到「尊商、愛商、安商、富商」,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贛榆的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1.1%;2001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6.8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3.4:41.8:25.8,財政收入1.95億元。目前,全縣正以「富民強縣、快速崛起」總攬全局,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民營富縣、以海興縣、科技興縣、依法治縣和城市化六大戰略,奮力推進全縣經濟在全省提速進位。
贛榆,這顆璀璨的黃海明珠,以其燦爛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富饒而獨特的物產資源,優惠而寬松的投資環境,熱情而誠信的百萬人民,營造出發展的勃勃商機,創造著文明美好的未來。

歷史沿革
贛榆縣歷史悠久。虞夏時地屬東夷;殷商時地屬人(夷)方;西周、春秋時為莒國、祝其國、郯國境域;戰國時,先後歸越、楚、齊領地。秦時置贛榆縣,治於鹽倉城,屬琅琊郡。西漢時,贛榆縣境形成贛榆及祝其、利城三縣,分屬琅琊、東海二郡。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衍封大司徒馬宮為扶德侯,置國於贛榆,贛榆縣移治郁洲(今連雲港市北雲台山)。公元198年,曹操廢贛榆縣,升利城縣為郡。公元280年,西晉復贛榆縣,移治艾不城,後復移治郁洲。南北朝時,贛榆興廢多變。公元470年,南朝劉宋置青、冀二州治於贛榆縣(郁洲)。公元530年,梁置懷仁縣,隸於北青州。公元549年,東魏分置郡縣,置義塘郡治黃郭戍,領義塘、歸義、懷仁三縣;置東海郡,治贛榆(郁洲),領贛榆、安流、廣饒、下密四縣;置武陵郡治洛要(今沙河鎮城子村),領洛要,上鮮二縣。 公元583年,隋廢武陵、義塘二郡及上鮮、洛要、義塘、歸義四縣,以懷仁縣隸於海州。自此,隋、唐、宋,贛榆均稱懷仁縣,隸於海州。公元1167年,金改懷仁縣為贛榆,此後從元、明、清直至中華民國,均稱贛榆縣。先後隸於淮安府海州、江蘇省徐海道。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贛榆先後隸屬山東省戰時工作委員會、濱海專署。
民國元年(1912)廢直隸州,贛榆縣屬江

⑷ 去馬尾批發海鮮時間是

冬季是海鮮的淡季漁民停止捕撈,其餘時間根據海鮮種類的捕撈規律,分別有不同的海鮮上市。

⑸ 汕尾馬宮水站為什麼沒水

坐摩托車到雲嶺車站(3元)。坐直達馬宮的專線車(8元)。自己開車的就找海汕公路直走-----在步邊加油站斜對面入馬宮線路(有路標)——進入後繼續開就ok了

⑹ 為什麼馬宮在馬宮啊

馬宮字游卿,東海戚人也。治《春秋》嚴氏,以射策甲科為郎,遷楚長史,免官。後為丞相史司直。師丹薦宮行能高潔,遷廷尉平,青州刺史,汝南、九江太守,所在見稱。征為詹事,光祿勛,右將軍,代孔光為大司徒,封扶德侯。光為太師薨,宮復代光為太師,兼司徒官。 初,宮哀帝時與丞相、御史雜議帝祖母傅太後謚,及元始中,王莽發傅太後陵徙歸定陶,以民葬之,追誅前議者。宮為莽所厚,獨不及,內慚懼,上書謝罪乞骸骨。莽以太皇太後詔賜宮策曰: 師徒太師、大師徒、扶德侯上書言:「前以光祿勛議故定陶共王母謚,曰『婦人以夫爵尊為號,謚宜曰孝元傅皇後,稱渭陵東園。』臣知妾不得體君,卑不得敵尊,而希指雷同,詭經辟說,以惑誤上。為臣不忠,當伏斧鉞之誅,幸蒙灑心自新,又令得保首領。伏自惟念,入稱四輔,出備三公,爵為列侯,誠無顏復望闕廷,無心復居官府,無宜復食國邑。願上太師、大司徒、扶德侯印綬,避賢者路。」下君章有司,皆以為四輔之職為國維綱,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鮮明固守,無以居位。如君言至誠可聽,惟君之惡在灑心前,不敢文過,朕甚多之,不奪君之爵邑,以著「自古皆有死」之義。其上太師、大司徒印綬使者,以侯就第。 怨王莽篡位,以宮為太子師,卒官。宮仕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雲。
編輯本段汕尾馬宮
基本概況 汕尾馬宮郵政編號:516625 馬宮
馬宮地處紅海灣畔,位於汕尾市區西側,東與香洲街道接壤,西與海豐縣鮜門鎮、百安半島隔海灣相望,北鄰紅草鎮,南面一望無際的南海,西南方向不到八十里處就是香港。馬宮是良好的天然港灣,屬國家二級漁港,曾獲省海洋、漁業局授予「文明漁港」等光榮稱號。全街道轄區面積22.6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公里,下轄6個行政村和1社區居委、24個自然村。全街道總人口1.93萬人。深汕高速公路長沙灣出入口在轄區內開口,距離市區10公里路程。2006年,全街道工農業總產值達72524萬元,比上年增長26.8%。人均年收入4256元。
編輯本段商代遺址
據新華網電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鑒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 據了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 "石腳桶遺址」位於馬宮街道與汕尾市城區香洲街道下洋村毗鄰的金町管區,解放前這里曾經是強盜出沒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後,曾經是農村大學校址,後改為高中校址,七十年代高中校址搬到浪沖村後,「石腳桶」便成了荒山野嶺,到九十年代開通汕尾至馬宮的公路後,「石腳桶」才逐漸有了人氣,直至深汕高速公路汕尾路段長沙灣收費站開通後,修建一條標准公路到汕尾市區至今,「石腳桶」一帶增建了幾家工廠,並有多個項目正在開發、興建中。
編輯本段政府機構
馬宮街道是汕尾市城區現有的七個街道之一,領導單位為馬宮街道辦。位於馬宮港東北部,辦公大樓全址坐東北方位,背靠鹽町馬寮山腳,面朝西南香港方向。
馬宮邊防派出所;隸屬汕尾市邊防武警編制,地處進出馬宮港的必經交通要道,所長為正營級校官。
馬宮財政所;現址馬宮邊防派出所附近。
馬宮國稅稅所;現址馬宮邊防派出所附近。
馬宮地稅稅所;現址馬宮街道漁村路文明街道。
馬宮電信局;馬宮客運站左側。
馬宮信用社;馬宮邊防派出所對面。
馬宮郵政儲蓄所;位於馬宮港中心地段,馬宮文化廣場左側。

⑺ 汕尾市馬宮港口水產品交易市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汕尾市馬宮港口水產品交易市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8月0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水產品交易市場服務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王偉
成立時間:2014-08-08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5000000205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汕尾市城區馬宮鎮海邊街頭段

閱讀全文

與馬宮水產品批發市場概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茶具批發去哪批發最便宜 瀏覽:865
昌平大東流鋁型材批發商 瀏覽:798
七浦路嬰童批發啥價格 瀏覽:235
聖圤水果批發市場 瀏覽:374
桂林匯東水果批發價格表 瀏覽:215
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瀏覽:24
腌制好的冷凍雞腿批發多少錢 瀏覽:380
萬家服裝批發市場附近的地鐵站 瀏覽:926
木林森服裝批發是真的嗎 瀏覽:97
批發鞋子寄上海海關 瀏覽:915
上海閔行文具批發市場 瀏覽:563
即墨服裝批發價格和圖片 瀏覽:620
南寧平板玻璃廠可以批發玻璃 瀏覽:50
雲南土豆批發市場 瀏覽:55
株洲亮靚衣服批發在哪裡 瀏覽:353
哈爾濱市哪裡批發電線 瀏覽:399
男仕外套衣服批發 瀏覽:604
琦勝溫控器批發商 瀏覽:637
長沙哪裡有批發煙的 瀏覽:451
北京掛畫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