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宜章縣畜牧水產局辦理養蜂證需哪些手續
帖主你好,建議直接向畜牧水產部門詢問,得到的回答更權威和全面。
B. 宜章縣的地理環境
宜章縣境南北兩端高,中間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個方向向中部和東部傾斜。東面長策鄉仙鵝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騎田嶺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為境內最高點。境內最低點是東面的栗源鎮老坪山村高車,海拔155米。最高與最低點相比,高差1747.3米,全縣地形平均比降44.2%。
宜章縣內山地面積共185.38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57.68%;丘陵面積共80.5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25.04%;崗地面積共17.37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5.41%;平原面積共32.95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10.26%;水域面積共5.18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1.61%。 宜章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區。氣候介於嶺南、嶺北之間,冬季雖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氣溫較嶺南低,但因縣北部有騎田嶺等大山作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強度。以騎田嶺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熱北寒,嶺北大雪,嶺南微雪,冬季氣溫明顯高於湘中湘北。
宜章縣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短溫冬,冬無嚴寒,霜雪不多;熱量豐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澇易旱。晴久則隆冬亦暖,雨久則盛夏生寒。宜章縣的春季要早於湖南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溫高,但無酷暑。 2010年,宜章縣財政總收入達到74448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35.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1832萬元,同比增長37.3%。在財政收入構成中,稅收入29029萬元,同比增長36%,佔一般預算收入的69.39%。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為10.91%。財政總支出131329萬元,同比增長21%。
2010年,宜章縣生產總值682347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77萬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85818萬元,同比增長2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6053萬元,同比增長11.8%;。三大產業分別占宜章縣生產總值的22.05%,56.54%,21.41%。
2011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09.56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1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4億元,比2010年增長37.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接近100億,達95.76億元,比2010年增長22.4%,各項貸款余額29.48億元,比2010年增長24.7%;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0.42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40.0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15億元,同比增長47.05%。
2014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6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5.61億元,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72.66億元,增長13.4%。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1:45.4:43.6。 概況
2010年,宜章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5269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16.2%,其中:種植業產值128190萬元,同比增長21.2%;林業產值5838萬元,同比增長13.1%;牧業產值103675萬元,同比增長11.4%;漁業產值4521萬元,同比增長4%。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77.93千公頃,同比增長1.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48千公頃,同比增長1.7%;油料種植面積3.89千公頃,同比增長36%;蔬菜種植面積13.05千公頃,同比增長8.8%。2010年宜章縣被評為湖南省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標准農田建設示範縣。
農業
2010年,宜章全縣實現糧食總產量240077噸,相較於2009年增長0.8%.其中:稻穀產量166064噸,同比增長2.2%;油料產量9102噸,同比增長29.7%;烤煙產量3241噸,同比增長10%;蔬菜產量313592噸,同比增長8.9%;水果產量12401噸,同比增長0.8%。全縣經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62個,其中省級3個,市級5個,縣級14個。
2011年,宜章縣糧食播種總面積達到75.52萬畝,總產量為25.54萬噸。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5.73億元,同比增長34.6%。梅田「新元福」豬肉、宜章臍橙分別獲得中國(湖南)第五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2011年,宜章縣引進臍橙新品種16個,新增種植面積5000畝,舉辦首屆臍橙節。
2014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6.04千公頃,下降1.5%;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23千公頃,增長1.6%;油料種植面積6.04千公頃,增長0.2%;蔬菜種植面積12.67千公頃,增長1.5%;玉米種植面積11.18千公頃,增長4.2%;烤煙種植面積2.58千公頃,增長1.4%;水果種植面積8.72千公頃,增長0.6%。全縣糧食總產量24.21萬噸,增長2.5%;稻穀產量16.75萬噸,增長2.4%;油料產量1.12萬噸,增長7.5%;玉米產量4.45萬噸,增長3.1%;蔬菜產量31.6萬噸,增長9.3%;水果產量7.22萬噸,增長4.3%;烤煙產量0.67萬噸,增長1.5%;肉類總產量5.83萬噸,增長1.9%;禽蛋產量0.42萬噸,下降0.2%。水產品養殖面積0.99千公頃,增長6.5%;水產品產量0.68萬噸,增長4.6%。全縣出欄生豬68.35萬頭,增長2%;出欄牛2.66萬頭,增長2.7%;出欄羊2.57萬頭,增長4%;出籠家禽431.54萬羽,下降3.5%。
林業
2010年,宜章縣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2516公頃,人工造林2002公頃,育苗面積9公頃,年末實有自然保護區面積19833公頃;森林蓄積量170.97萬立方米,增長4.2%,森林覆蓋率53.19%。全縣完成各類水利工程2912處,投入資金1036.萬元,投工投勞101萬個,完成土石方121萬立方米。解決飲用水3萬人。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6.11萬午瓦,增長5.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6282噸,0.5%。
牧業
2010年,宜章縣生豬預計存欄45萬頭、出欄74萬頭,分別比2005年增長18.11%、21.58%;牛預計存欄5.9萬頭、出欄2.56萬頭,分別比2005年增長0.17%、0.79%;家禽預計出籠419萬羽、比2005年增長15.86%;水產品產量預計5582噸,比2005年增長11.8%。養殖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0.33億元,比2005年增長21.52%。養殖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49%,比2005年增加3個百分點。全縣農民人均收入有30%來自養殖業。 2010年,宜章縣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372479萬元,同比24.3%,佔GDP比重為54.59%,比上年增加4.8個百分點點 拉動經濟增長1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2.13%。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53.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2.3億元,增長43.1%。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7%,重工業蜀中無大將值24.2%。
宜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48億元,增長44.6%。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58.8%,雙上年提高50.37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產品銷售率99.8%,虧損面為2.7%。
2011年,宜章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72.29億元,增長38.9%;完成增加值65.84億元,增長22.8%;規模工業企業達167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67家。投入1.65億元基本完成了31個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9.7%,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4.48%,主要污染物COD減排總量976噸。
2014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73.09億元,增長1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規模以上工業中,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9%;按行業分,采礦業增加值下降0.1%,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2%。
工業產品產量中,鉛精礦含量6.73萬噸,增長2.3%;鋅精礦含量3.36萬噸,下降2.2%;錫精礦含量0.46萬噸,增長24.2%;鎢精礦含量0.66萬噸,增長19.4%;水泥149萬噸,增長36.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40.8億元,下降6%;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25.4億元,下降4.4%;2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利潤增長的行業9個。
全縣年末資質建築企業4個,建築業總產值4.81億元,增長10.3%。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0.66萬平方米,下降8.5%;房屋竣工面積18.23萬平方米,下降3.4%;商品房銷售面積17.72萬平方米,增長30.4%;商品房銷售額6.09億元,增長52.9%。 旅遊
2010年,宜章縣成功舉辦2010年中國(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紅色湘鄂粵、高鐵一線牽」郴州宜章大型主題活動、中國湖南第二屆杜鵑花節暨郴州莽山第三屆高山杜鵑花節。宜章湘南起義紀念館提質改造、南關街改造、鄧中夏故居修復、莽山景區提質、旅遊服務中心建設、美食一條街等節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旅遊產業鏈得到有效拉升。全年接待加內外遊客221.7萬人次,增長37.9%;實現旅遊總收入15億元,增長34.5%。
2011年,宜章縣舉辦中國(郴州)「林中之城、休閑之都」國際旅遊文化節閉幕式和第四屆莽山高山杜鵑花節,接待各類遊客298.5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8億元,增長18.6%。被評為全國、全省紅色旅遊工作先進集體和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十佳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08億元,增長20%。
金融
截至2010年末,宜章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782213萬元,比年初增加97377萬元,增長14.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96387萬元,比年初增加82127萬元,增長16%;企業存款余額85310萬元,比年初增加1651萬元,增長1.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全額236361萬元,比年初增加22482萬元,增長10.5%。其中,短期貸款105606萬元,減少31.3%;中長期貸款130755萬元,增長118%。
保險
截至2010年末,宜章縣共有保險業務機構有24家,共實現保費收入13834萬元,增長3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883萬元,增長51%;壽險保費收入9952萬元,增長33%。全年賠款和給付支出合計3284萬元,增長2%。其中:財產險賠款1763萬元,增長9%;壽險給付1521萬元,減少5%。
C. 宜章縣鑫瑞惠民供銷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宜章縣鑫瑞惠民供銷有限責任公司是2016-08-26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玉溪鎮文明北路清水段。
宜章縣鑫瑞惠民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1022MA4L657A6R,企業法人肖茜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宜章縣鑫瑞惠民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日用品、化肥、保健食品、農產品、農副產品、一類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農葯、食品、保健品的銷售;日用百貨、米、面製品及食用油、預包裝食品的批發;糧油、國產酒類、進口食品、百貨、摩托車、汽車、電動車、糕點、麵包、果品及蔬菜、豆製品、散裝食品、家用電器、紡織品及針織品、鮮禽類、蛋類、水產品、健身器材、體育用品及器材的零售;互聯網信息服務;廚具、設備、餐具及日用器皿百貨零售服務;農產品配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發;軟體開發;軟體技術轉讓;糧食收購;電子商務平台的開發建設;移動互聯網研發和維護;收購農副產品;銷售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土地流轉服務;室內體育場、娛樂設施工程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宜章縣鑫瑞惠民供銷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