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海鮮水產 > 水產批發商業地位

水產批發商業地位

發布時間:2021-06-07 10:21:39

㈠ 我是做水產批發小生意的,但做這行的很多,競爭很大,搞得我也很累。我該怎麼去做好經營

特色化經營,規模化經營,想辦法降低成本以此來降低價格,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戰勝競爭者,關鍵是多思考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吧

㈡ 想做水產生意,不知如何下手

一、貨源

不要在一開始就尋找產地貨源,海鮮運輸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的越少,成本越高,且越不容易活。運得多就可以空間大,水體大,充氧,製冷,全跟上,成活率就高。相對運輸成本就下來了。 找周邊最近的省會城市或中心城市借勢。

二、考察市場

首先了解一下當地的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約上幾個懂酒店(起碼懂商業)的朋友去當地有名的酒樓吃幾次,吃地時候留點心,看看有沒有海鮮,有的話,看看什麼品種被反復推薦,什麼品種被擺在顯眼位置,記下價格,回去好做預算。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去最大的農貿市場轉轉,一般沒有海鮮專業市場的城市,都會在大型農貿市場里有水產攤位,帶個相機,看看品種,問問價格,聊聊不同季節,海鮮品種的變化等。

三、起步

經過以上考察,基本知道了目前當地主打品種的行情了,建議從最搶手的貨入手,賺得不多但不會有風險,也可以體會一下做水產生意的感覺,開始不要弄得太雜,寧肯做一個品種的大戶,也不要什麼都有,什麼都沒深度。也不要總想弄些偏門,等有點實力和名氣再出手不遲。

(2)水產批發商業地位擴展閱讀:

水產運輸基本規律:

高檔海鮮空運,活運為主,主要出現在高檔酒店的餐桌上,比較早進入內陸大城市,價格昂貴。

中低檔海鮮過去由於運輸時間長,又不值得空運,基本運不到內陸城市,但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消費,需求量大。

在火車提速,高速公路相繼建成的情況下,使很多中低檔品種可以進入內陸城市,海鮮行業也出現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㈢ 水產養殖的前景如何

未來的 朝陽產業!

中國漁業產區競爭力分析與未來發展戰略
2005年,中國水產品產量5100萬噸,比2004年增長4%,比2001年增長16.75%,5年年均遞增3.31%。水產品出口總額78.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出口數量315.3萬噸,同比增長12.4%;水產品出口連續6年居農產品出口首位。2005年1-9月全國71個億元以上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466.14億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場128.54億元高出2.6倍。

2005年,全國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105.14%,比畜牧業產品高4.62個百分點,比種植業高3.59點,比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高3.75點。高出幅度達270%。漁業產品的比較效益已經非常突出與明顯。中國水產品在大農業中、特別是在副食品市場中的地位繼續提升。中國漁業在整個經濟領域中的優秀表現,開始引起國際與國內戰略投資者極大關注。

我國水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產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計產量4289.67萬噸,佔全國總產量84.11%,全國4/5強的產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大省;前5名產量合計2942.75萬噸,佔全國總產量58%,全國2/3的產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強省。他們依次為山東、廣東、福建、浙江、遼寧,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國水產品產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數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產品所佔各省總產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東、福建、浙江、遼寧海水產品比重高達80%以上,浙江高達93.16%,廣東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產量增長幅度較高的為遼寧、湖南、江蘇、廣西,增長幅度均在6%以上,遼寧高達8.7%。

淡水魚看點出現在並不處於優勢產業帶的省區

淡水產品產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為:湖北、廣東、江蘇、湖南、安徽。我國淡水產品集中在中南、東南與東部地區。湖北、江蘇、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產品產量1118.2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產量的51.2%。前10名淡水產品產量1808.25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量82.8%,在全國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廣東、江蘇兩個海洋省份淡水產品產量排名2、3位,讓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處大西南,與很多省份比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四川跑步進入全國淡水產品產量前10名,增長幅度14.05%遠遠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魚產量12萬噸,比西北地區最高省份一年總產量還多。比同處西南的雲南高出3倍,比貴州高出9.4倍。四川水產與漁用飼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團、鳳凰集團為龍頭年產100多萬噸漁飼料的生產企業,以芳草、華強、三友、科邦為龍頭的漁葯生產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在全國赫赫有名,在各自的產品領域中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水產民營企業的崛起是四川水產業大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時勢造英雄,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涌現出來眾多的民營企業在創造輝煌。四川地處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長江上游地區,天府之國水資源佔得天獨厚之勢。境內有長江幹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條,水庫6000多座,湖泊1000多個,石河堰1000餘條,山平塘40餘萬口。水資源蘊藏量大,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資源利用好,水產業再上新台階仍有很大潛力。

四川經驗是:只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與發展漁業龍頭企業,才能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龍頭企業不僅僅局限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隨著實力的增強,它將參與全國行業性整合,也當然包括近海漁業、公海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整合。它必然會參與國際高端海水魚養殖,包括金槍魚養殖。把一個地處偏遠遠離海洋的西南省份,變成可以生產海水魚的海洋大省。

河南雖然不在榜單,水產品產量在全國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產業發展同樣引人注目。河南2005年水產品產量增長幅度全國排名第一。2005年河南全省水產品產量51.68萬噸,比2004年增長21%,比2000年增長60.6%。5年年均遞增12.12%,比全國年均增長速度高出2倍,屬超常規發展。2005年河南水產養殖面積23.0萬公頃,比「九五」末增長21.7%;水產行業總產值62億元,比「九五」末增長146.0%。河南地處「水少沙多,水沙異源」的黃河下游地區,屬於水資源短預設份。全省水資源總量405億m3,位居全國第19位。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420 m3,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內有黃河、衛河、淮河、漢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條,河川年徑流量106.73億立方米,正是依靠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庫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形成水庫漁業資源的優勢。「黃河鯉魚」、 「南灣魚」、「薄山湖魚」等知名品牌魚都來自水庫。河南水庫放養的大規格鱅魚早已成為北京市場上的新寵。好產品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並不新鮮。好產品應該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場、日本市場、東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東歐市場,要積極引導漁民用不高檔,但是很安全的魚去參與國內與國際市場競爭。用好產品而不是用「名特優新」產品去開拓高端市場,實現無形的品牌價值是穩步發展水產業的根本指導思想。

正因為放養、網養、庫養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養,河南速度所帶來的產量—水庫漁業迎合了市場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長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這個水資源小省,水產品產量有望突破百萬噸關口。黨中央最近有關大力發展中部經濟的決策,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方針,將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中原崛起帶來的啟示是:只要你適應市場需求,小資源同樣創造大產量、大市場。不處於漁業優勢產業帶的地區,同樣可以創造比優勢產業帶更大的優勢。僅僅因為你雖然並不優勢但是你優秀。你不能夠以量取勝,那麼就必須以質取勝。速度是市場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市場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規模。產業發展需要資源、需要實力,但更需要經營。拼實力不如拼智慧、拼籌劃。產業運籌也需四兩撥千斤。

海水魚亮點在環渤海灣地區

山東漁業領跑全國當之無愧。山東在水產品總量、海水產品總量、水產品加工量、水產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國第一。 2005年山東水產品產量736.1萬噸,同比增長2.5%;水產品養殖產量442萬噸,比「九五」末287.3萬噸增長53.8%,占漁業總產量比重61.4%;遠洋漁業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14.2%,比「九五」末增長113.7%;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水產品出口創匯28億美元,同比增長27.3%,佔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30% ;漁業總產值1250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12.0%。這些輝煌的數字,足以體現一個水產強省的風貌。

山東在水資源或者漁業地理位置上並無絕對優勢。山東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2531公里,佔全國14.06%,位居第3位,比廣東少25%;管轄島嶼326個,佔全國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個少89.4%;島岸線737公里,佔全國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轄海域1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3.17%;比佔全國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東地處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379.5億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佔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畝耕地佔349立方米,為全國畝均佔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的各類指標上,山東沒有一個全國第一,甚至成為缺水大省。那麼人們要問,山東是如何在漁業生產上創造出那麼多的全國第一?

其一,山東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遠洋要效益,在山東沿海建設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場。2005年,山東海水產品產量626.1萬噸,是淡水產品產量的5.7倍;

其二,山東海水與淡水養殖業的發展思路非常正確,就是以內需為主,以出口為輔。2005年,山東主要養殖品種對蝦、海參和大菱鮃養殖產量為6.9萬噸、4.6萬噸和3.5萬噸,分別增長11.3%、15.0%和94.4%。這些品種多數為內銷。半滑舌鰨、皺紋盤鮑、蝦夷扇貝、海膽、文蛤、牡蠣、海帶等山東主打產品更以內銷見長。山東雖然是水產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產品並不是上述幾類。山東2004年出口乾海參1.23噸,佔全國出口量36.5噸的3.4%,與山東全年養殖量5萬噸比相去甚遠。出口對蝦及其製品7507.6噸,佔全國出口量74563噸的10%,也佔全省養殖產量的10%。養殖以內銷為主,是山東漁業能夠穩定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養殖品種主要圍著出口轉,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東水產養殖由於瞄準與注重國內需求,所以市場穩定,生產穩定,漁農穩定,企業穩定,從而保證了水產經濟的穩定,這是山東水產品產量能夠成為全國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區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你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投資優勢再好,也難成氣候。地區實力、資源實力、企業實力並不等於競爭力。近幾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多次出現鰻魚風波、黃魚風波、甲魚風波、對蝦風波,都沒有對山東水產養殖業造成大的沖擊與影響。即便出現羅非魚風波,也同樣如此。

其三,水產加工業的發展立足於海洋捕撈產品,有力地促進了深海漁業、遠海漁業、公海漁業、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發展。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連續保持全國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東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東出口產品中90%是海洋捕撈產品,而不是海水養殖產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產品佔到山東出口總量的81%。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始終穩步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保護資源、限制近海捕撈的同時,大力發展遠海、遠洋捕撈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保護國內的土地資源、水源資源、淡水資源、近海資源、環境資源,爭奪與開發公海海洋資源,仍然是當前國際漁業競爭的主流趨勢。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競爭中。山東所實踐的漁業戰略方針,代表了中國漁業今後發展的主導方向。

遼寧與山東有太多相似之處。兩省同處黃渤海灣成犄角之勢,大陸海岸線2178公里,是山東86%;島岸線622公里,是山東84%;海域15萬平方公里,與山東相同;區域面積14.67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的98%。遼寧地處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河流眾多,水資源強過山東,但也屬缺水省份。從養殖角度講,遼寧氣候劣於山東。這樣總體資源兩省平手。2005年遼寧水產品生產總量與海產品生產量均處全國第5名,總產量比山東少42.3%,海產品少51.9%,淡水產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養殖產量276萬噸,比上年增長9%;捕撈產量149萬噸,與上年持平;養殖產量占總產量比重64.88%,高於山東;水產品加工量110萬噸,占總量比重25.79%,低於山東50%;水產品出口創匯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山東低50%,出口增長速度同樣低50%。雖然遼寧水產品總產量排名老五,但是總產量增長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達到5.5%,顯見遼寧漁業戰略雄心。從養殖品種看,遼寧集中在海參、鮑魚、對蝦、海蟄、海帶、鮃鰈類、河豚、河蟹、觀賞魚、貝類等品種上,在海水產品養殖上與山東相似。遼寧與山東不同之處也是最大亮點在:海蟄與觀賞魚養殖,可惜沒有海水珍珠。遼寧在水產養殖產品發展戰略上也是立足國內市場,立足國內中間層次消費群。遼寧最突出點在品牌意識強於山東。盤錦河蟹、大連盤鮑均為國際知名地域品牌。遼寧勵志海洋經濟2010年跨入全國三甲並非虛言。遼寧海水產品增長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麼在2010年產量將提高到接近500萬噸水平,超過浙江與廣東。浙江2005年海水產品408.8萬噸,增長速度—2.2%,廣東2005年海水產品397.95萬噸,增長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變,那麼2010年應該是445.7萬噸,很可能低於遼寧。現在需要問的是:10年之後,遼寧是否超過山東?遼寧要趕超山東,應該有哪些更大膽、對路、實際的舉措?

市場開發與培育是水產業發展第一要素

綜觀全國各省市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水產品生產、養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給與了足夠重視與政策傾斜,而對於如何加強與培育水產品市場考慮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與資金傾斜度明顯不夠。對於水產品市場的開發、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為全國帶有普遍性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漁業產業發展不僅離不開市場而且主要依靠市場支撐。市場發展與建設已經成為漁業產業發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專業大市場,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水產海鮮專業零售市場,才能夠盡快托起水產大產業。發展、投資與培育水產專業市場——互聯網專業市場、連鎖門店零售市場、產區專業批發市場、銷區海鮮市場,甚至海鮮餐飲市場等等,成為加快地區、省區、全國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支持與鼓勵產區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連鎖性大型海鮮市場,產銷直接見面,形成全國性渠道布局。舟山國際水產城不應該就局限在舟山。廣州黃沙水產品市場也不應該把二期、三期擴大工程就盯在廣州;要鼓勵、支持大型品牌水產企業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專業品牌門店、品牌飯店,繞開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額費用門欄,保護、扶持、發展地域性水產品牌;要創建、投資、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業影響力的水產專業互聯網站,把大型水產網站建設擺在與有形市場建設同等重要位置考慮,擺在與高新技術企業同等高新地位考慮,盡快形成互聯網專業市場,造就中國漁業電子商務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團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市場打造在線旅遊網站芒果網。芒果網提供的在線服務不僅包括預訂酒店客房、機票、旅遊產品,還包括導游、旅遊商城、電子地圖和論壇等,在國內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裡,還設有芒果專櫃、芒果樓層。這種大規模介入全國市場的企業行為、政府行為、產區行為在水產領域還未出現,不僅僅在電子平台上還未出現,在有形市場中也未見到。政策到位、資金到位、貼息到位、貸款到位。市場渠道通暢了,生產之水自然就活起來。那麼,馬路修好,還愁沒車跑嗎?

㈣ 現在水產生意不好做

你好
作為一個行業內的人給你一點忠告,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或是手中有貨源,盡量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行業。

因為首先海鮮行業如果只拉起一個檔口,你要有足夠的顧客基礎,因為不同於肉類的是,肉類品種存放時間長不易變質,而海鮮行業產品周期短。

第二點,海鮮行業產品重量質量存在差異較大,從批發商公斤秤,到產品中含有的水分導致到手產品重量缺斤少兩,再到給顧客多一些份量的貨物。不要小看幾毛錢的力量,一秤來百秤走,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

第三點,日常維護費時費力,拿肉品攤位舉例,日常的維護工作無非就是養護機械刀具,維護手動刀具,冰箱的掛冰現象的處理,一些小事。而海鮮行業,除了要對貨物整理之外,你還要做到,對製冷缸的保養,因為海水會產生綠藻導致顯得缸體臟從而不方便購買等因素。對過濾棉的更換,氧泵的維修,刀具的保養,日常冰台的去冰工作,要了解市面上的魚類大致處理方法,在一些特殊的場地,還要有基本的刀工,處理切片,花刀的工作。對於一些想降低成本的工作還要有特殊的技巧,比如說想用生蚝剝肉賺錢,撬開生蚝就是個技術工作。

除了這些上訴工作以外,你還要應對各種風險,如你的上層批發商的貨物滯留,因為他的進貨價要低於你,所以他滯留商品後,他實行的策略是否會對你造成沖擊,商家惡意欺騙,如皮皮蝦倒入少許柴油會顯得活分,為了增加利潤,但是死亡周期會提前。

任何行業都有好有壞,任何行業做好了也一定有利可圖,重點是盡量的去規避風險,揚長避短。

希望你能成功,祝老闆生意興隆

㈤ 做水產生意應該選什麼位置

買賣,以活為貴,死則貶值。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它死了,這樣可以使海鮮保值或增值,因此成為廣大水產從業者的心願。怎樣保存海鮮呢?怎樣才新鮮呢?
首先,貨源其實很重要。
不要在一開始就尋找產地貨源,海鮮運輸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的越少,成本越高,且越不容易活。 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運的多就可以空間大,水體大,充氧,製冷,全跟上,成活率就高。相對運輸成本就下來了。即使你知道了海鮮的出產地,資金小你就會面臨兩難選擇,運的多擔心賣不出去,運的太少單價就太貴了。 所以我們這么多年的經驗是,請先不要做尋找貨源這方面的研究。浪費精力,也沒有收益。
其次,我們可以找最近的批發市場進貨。如南印洋。
那麼應該怎麼樣呢?就是借勢。找你周邊最近的省會城市或中心城市借勢。如果你離得很遠那麼恭喜你,這里就是一張白紙,就是你大展身手的地方。但是記住,做開拓者,往往會比後來者付出更多的學費。如果您離得很近,也恭喜您,也許已經有人在幹了,你也有了可以學習借鑒進而超越他的機會了。
然後要去考察市場。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您就可以動手了。(這里特別提醒您,不要坐在辦公室研究,要行動。)
首先建議你了解一下當地的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約上幾個懂酒店(起碼懂商業)的朋友去當地有名的酒樓吃幾次,吃地時候留點心,看看有沒有海鮮,有的話,看看什麼品種被反復推薦,什麼品種被擺在顯眼位置,記下價格,回去好做預算。吃幾次後,能不能幹,好不好乾,您就差不多有數了。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去最大的農貿市場轉轉,一般沒有海鮮專業市場的城市,都會在大型農貿市場里有水產攤位,帶個相機,看看品種,問問價格,聊聊不同季節,海鮮品種的變化等。離開當地市場就可以去離得最近的中心城市和省城看看了。因為出門在外,預算比較大,建議多看、少吃。哈哈。還有一點特別要注意,做海鮮比較辛苦,市場一般天不亮就開市了,太陽出來也基本散了,愛睡懶覺的就別打幹這行的主意了。
最後就可以起步了,經過以上考察,你基本知道了目前當地主打品種的行情了,建議從最搶手的貨入手,賺得不多但不會有風險,也可以體會一下做海鮮什麼感覺,開始不要弄的太雜,寧肯做一個品種的大戶,也不要什麼都有,什麼都沒深度。也不要總想弄些偏門,等你有點實力和名氣再出手不遲。因為你想的妙計,也許別人都試過而且失敗了。

㈥ 水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大力發展水產業,不僅可充分利用水面資源和水生經濟動、植物,還可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食品(當今人類植物蛋白質中的6%、動物性蛋白質中的17%來自水產業);為食品、醫葯(如玳瑁、海龜、黿、北海狗、海馬等)、飼料、製革(儒艮、斑海豹、北海獅等)和工藝品(如珊瑚、珍珠、揚子鱷等)提供原料。發展水產業對合理利用國土資源有著重要作用。
水產品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尤其是魚類的蛋白質高、脂肪低、膽固醇少,為人們所喜食。20世紀80年代初,人類直接或間接食用的動物蛋白質中,水產品動物蛋白質已佔25%左右。水產品還可以為食品工業、醫葯工業和其他化學工業提供重要原料。水產品是國際貿易中的暢銷品,換匯率較高。發展水產業有利於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實現農業生產各部門的良性循環。
中國東、南濱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區,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適於捕撈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面積約150萬平方千米,大於全國耕地面積。淺海灘塗可供養殖面積約134萬公頃。內陸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約1675萬公頃,可養殖水面502.5萬公頃,還有大量稻田具備養殖條件。魚類資源相當豐富,海水魚類約15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淡水魚類約7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約50種,常見的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鯿魚等。許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產品在國際上頗具盛名,如對蝦、海參、鮑魚、扇貝、珍珠等。

㈦ 做水產生意的朋友請進!要怎麼樣才能做好水產生意

㈧ 水產在中國的地位

中國漁業產區競爭力分析與未來發展戰略
2005年,中國水產品產量5100萬噸,比2004年增長4%,比2001年增長16.75%,5年年均遞增3.31%。水產品出口總額78.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出口數量315.3萬噸,同比增長12.4%;水產品出口連續6年居農產品出口首位。2005年1-9月全國71個億元以上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466.14億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場128.54億元高出2.6倍。

2005年,全國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105.14%,比畜牧業產品高4.62個百分點,比種植業高3.59點,比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高3.75點。高出幅度達270%。漁業產品的比較效益已經非常突出與明顯。中國水產品在大農業中、特別是在副食品市場中的地位繼續提升。中國漁業在整個經濟領域中的優秀表現,開始引起國際與國內戰略投資者極大關注。

我國水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產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計產量4289.67萬噸,佔全國總產量84.11%,全國4/5強的產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大省;前5名產量合計2942.75萬噸,佔全國總產量58%,全國2/3的產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強省。他們依次為山東、廣東、福建、浙江、遼寧,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國水產品產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數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產品所佔各省總產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東、福建、浙江、遼寧海水產品比重高達80%以上,浙江高達93.16%,廣東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產量增長幅度較高的為遼寧、湖南、江蘇、廣西,增長幅度均在6%以上,遼寧高達8.7%。

淡水魚看點出現在並不處於優勢產業帶的省區

淡水產品產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為:湖北、廣東、江蘇、湖南、安徽。我國淡水產品集中在中南、東南與東部地區。湖北、江蘇、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產品產量1118.2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產量的51.2%。前10名淡水產品產量1808.25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量82.8%,在全國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廣東、江蘇兩個海洋省份淡水產品產量排名2、3位,讓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處大西南,與很多省份比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四川跑步進入全國淡水產品產量前10名,增長幅度14.05%遠遠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魚產量12萬噸,比西北地區最高省份一年總產量還多。比同處西南的雲南高出3倍,比貴州高出9.4倍。四川水產與漁用飼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團、鳳凰集團為龍頭年產100多萬噸漁飼料的生產企業,以芳草、華強、三友、科邦為龍頭的漁葯生產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在全國赫赫有名,在各自的產品領域中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水產民營企業的崛起是四川水產業大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時勢造英雄,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涌現出來眾多的民營企業在創造輝煌。四川地處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長江上游地區,天府之國水資源佔得天獨厚之勢。境內有長江幹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條,水庫6000多座,湖泊1000多個,石河堰1000餘條,山平塘40餘萬口。水資源蘊藏量大,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資源利用好,水產業再上新台階仍有很大潛力。

四川經驗是:只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與發展漁業龍頭企業,才能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龍頭企業不僅僅局限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隨著實力的增強,它將參與全國行業性整合,也當然包括近海漁業、公海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整合。它必然會參與國際高端海水魚養殖,包括金槍魚養殖。把一個地處偏遠遠離海洋的西南省份,變成可以生產海水魚的海洋大省。

河南雖然不在榜單,水產品產量在全國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產業發展同樣引人注目。河南2005年水產品產量增長幅度全國排名第一。2005年河南全省水產品產量51.68萬噸,比2004年增長21%,比2000年增長60.6%。5年年均遞增12.12%,比全國年均增長速度高出2倍,屬超常規發展。2005年河南水產養殖面積23.0萬公頃,比「九五」末增長21.7%;水產行業總產值62億元,比「九五」末增長146.0%。河南地處「水少沙多,水沙異源」的黃河下游地區,屬於水資源短預設份。全省水資源總量405億m3,位居全國第19位。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420 m3,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內有黃河、衛河、淮河、漢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條,河川年徑流量106.73億立方米,正是依靠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庫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形成水庫漁業資源的優勢。「黃河鯉魚」、 「南灣魚」、「薄山湖魚」等知名品牌魚都來自水庫。河南水庫放養的大規格鱅魚早已成為北京市場上的新寵。好產品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並不新鮮。好產品應該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場、日本市場、東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東歐市場,要積極引導漁民用不高檔,但是很安全的魚去參與國內與國際市場競爭。用好產品而不是用「名特優新」產品去開拓高端市場,實現無形的品牌價值是穩步發展水產業的根本指導思想。

正因為放養、網養、庫養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養,河南速度所帶來的產量—水庫漁業迎合了市場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長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這個水資源小省,水產品產量有望突破百萬噸關口。黨中央最近有關大力發展中部經濟的決策,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方針,將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中原崛起帶來的啟示是:只要你適應市場需求,小資源同樣創造大產量、大市場。不處於漁業優勢產業帶的地區,同樣可以創造比優勢產業帶更大的優勢。僅僅因為你雖然並不優勢但是你優秀。你不能夠以量取勝,那麼就必須以質取勝。速度是市場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市場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規模。產業發展需要資源、需要實力,但更需要經營。拼實力不如拼智慧、拼籌劃。產業運籌也需四兩撥千斤。

海水魚亮點在環渤海灣地區

山東漁業領跑全國當之無愧。山東在水產品總量、海水產品總量、水產品加工量、水產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國第一。 2005年山東水產品產量736.1萬噸,同比增長2.5%;水產品養殖產量442萬噸,比「九五」末287.3萬噸增長53.8%,占漁業總產量比重61.4%;遠洋漁業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14.2%,比「九五」末增長113.7%;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水產品出口創匯28億美元,同比增長27.3%,佔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30% ;漁業總產值1250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12.0%。這些輝煌的數字,足以體現一個水產強省的風貌。

山東在水資源或者漁業地理位置上並無絕對優勢。山東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2531公里,佔全國14.06%,位居第3位,比廣東少25%;管轄島嶼326個,佔全國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個少89.4%;島岸線737公里,佔全國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轄海域1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3.17%;比佔全國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東地處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379.5億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佔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畝耕地佔349立方米,為全國畝均佔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的各類指標上,山東沒有一個全國第一,甚至成為缺水大省。那麼人們要問,山東是如何在漁業生產上創造出那麼多的全國第一?

其一,山東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遠洋要效益,在山東沿海建設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場。2005年,山東海水產品產量626.1萬噸,是淡水產品產量的5.7倍;

其二,山東海水與淡水養殖業的發展思路非常正確,就是以內需為主,以出口為輔。2005年,山東主要養殖品種對蝦、海參和大菱鮃養殖產量為6.9萬噸、4.6萬噸和3.5萬噸,分別增長11.3%、15.0%和94.4%。這些品種多數為內銷。半滑舌鰨、皺紋盤鮑、蝦夷扇貝、海膽、文蛤、牡蠣、海帶等山東主打產品更以內銷見長。山東雖然是水產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產品並不是上述幾類。山東2004年出口乾海參1.23噸,佔全國出口量36.5噸的3.4%,與山東全年養殖量5萬噸比相去甚遠。出口對蝦及其製品7507.6噸,佔全國出口量74563噸的10%,也佔全省養殖產量的10%。養殖以內銷為主,是山東漁業能夠穩定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養殖品種主要圍著出口轉,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東水產養殖由於瞄準與注重國內需求,所以市場穩定,生產穩定,漁農穩定,企業穩定,從而保證了水產經濟的穩定,這是山東水產品產量能夠成為全國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區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你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投資優勢再好,也難成氣候。地區實力、資源實力、企業實力並不等於競爭力。近幾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多次出現鰻魚風波、黃魚風波、甲魚風波、對蝦風波,都沒有對山東水產養殖業造成大的沖擊與影響。即便出現羅非魚風波,也同樣如此。

其三,水產加工業的發展立足於海洋捕撈產品,有力地促進了深海漁業、遠海漁業、公海漁業、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發展。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連續保持全國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東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東出口產品中90%是海洋捕撈產品,而不是海水養殖產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產品佔到山東出口總量的81%。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始終穩步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保護資源、限制近海捕撈的同時,大力發展遠海、遠洋捕撈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保護國內的土地資源、水源資源、淡水資源、近海資源、環境資源,爭奪與開發公海海洋資源,仍然是當前國際漁業競爭的主流趨勢。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競爭中。山東所實踐的漁業戰略方針,代表了中國漁業今後發展的主導方向。

遼寧與山東有太多相似之處。兩省同處黃渤海灣成犄角之勢,大陸海岸線2178公里,是山東86%;島岸線622公里,是山東84%;海域15萬平方公里,與山東相同;區域面積14.67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的98%。遼寧地處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河流眾多,水資源強過山東,但也屬缺水省份。從養殖角度講,遼寧氣候劣於山東。這樣總體資源兩省平手。2005年遼寧水產品生產總量與海產品生產量均處全國第5名,總產量比山東少42.3%,海產品少51.9%,淡水產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養殖產量276萬噸,比上年增長9%;捕撈產量149萬噸,與上年持平;養殖產量占總產量比重64.88%,高於山東;水產品加工量110萬噸,占總量比重25.79%,低於山東50%;水產品出口創匯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山東低50%,出口增長速度同樣低50%。雖然遼寧水產品總產量排名老五,但是總產量增長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達到5.5%,顯見遼寧漁業戰略雄心。從養殖品種看,遼寧集中在海參、鮑魚、對蝦、海蟄、海帶、鮃鰈類、河豚、河蟹、觀賞魚、貝類等品種上,在海水產品養殖上與山東相似。遼寧與山東不同之處也是最大亮點在:海蟄與觀賞魚養殖,可惜沒有海水珍珠。遼寧在水產養殖產品發展戰略上也是立足國內市場,立足國內中間層次消費群。遼寧最突出點在品牌意識強於山東。盤錦河蟹、大連盤鮑均為國際知名地域品牌。遼寧勵志海洋經濟2010年跨入全國三甲並非虛言。遼寧海水產品增長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麼在2010年產量將提高到接近500萬噸水平,超過浙江與廣東。浙江2005年海水產品408.8萬噸,增長速度—2.2%,廣東2005年海水產品397.95萬噸,增長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變,那麼2010年應該是445.7萬噸,很可能低於遼寧。現在需要問的是:10年之後,遼寧是否超過山東?遼寧要趕超山東,應該有哪些更大膽、對路、實際的舉措?

市場開發與培育是水產業發展第一要素

綜觀全國各省市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水產品生產、養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給與了足夠重視與政策傾斜,而對於如何加強與培育水產品市場考慮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與資金傾斜度明顯不夠。對於水產品市場的開發、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為全國帶有普遍性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漁業產業發展不僅離不開市場而且主要依靠市場支撐。市場發展與建設已經成為漁業產業發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專業大市場,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水產海鮮專業零售市場,才能夠盡快托起水產大產業。發展、投資與培育水產專業市場——互聯網專業市場、連鎖門店零售市場、產區專業批發市場、銷區海鮮市場,甚至海鮮餐飲市場等等,成為加快地區、省區、全國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支持與鼓勵產區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連鎖性大型海鮮市場,產銷直接見面,形成全國性渠道布局。舟山國際水產城不應該就局限在舟山。廣州黃沙水產品市場也不應該把二期、三期擴大工程就盯在廣州;要鼓勵、支持大型品牌水產企業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專業品牌門店、品牌飯店,繞開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額費用門欄,保護、扶持、發展地域性水產品牌;要創建、投資、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業影響力的水產專業互聯網站,把大型水產網站建設擺在與有形市場建設同等重要位置考慮,擺在與高新技術企業同等高新地位考慮,盡快形成互聯網專業市場,造就中國漁業電子商務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團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市場打造在線旅遊網站芒果網。芒果網提供的在線服務不僅包括預訂酒店客房、機票、旅遊產品,還包括導游、旅遊商城、電子地圖和論壇等,在國內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裡,還設有芒果專櫃、芒果樓層。這種大規模介入全國市場的企業行為、政府行為、產區行為在水產領域還未出現,不僅僅在電子平台上還未出現,在有形市場中也未見到。政策到位、資金到位、貼息到位、貸款到位。市場渠道通暢了,生產之水自然就活起來。那麼,馬路修好,還愁沒車跑嗎?

㈨ 開個水產店利潤咋樣大概投資的多少還要注意些什麼呢

應該先從小做起吧。需要投資的:門面租金、冰櫃2-3、冰箱2-3、櫃台(玻璃)主要賣干品、再就是門面的裝修、門頭廣告、僱工工資。如果50平方左右的房子加上這些東西5-6萬吧。利潤並不是很高,因為水產品的價格比較透明,利比較好的還是海參,大概在百分之一百以上(進口參)。進貨渠道要選好。而且要貨比三家;銷售渠道利用節假日推動團購市場。如果團購做不起來,批發短時間也做不起來,僅僅靠零售,是很難支撐的。就要考慮降低投資成本,否則很容易打水漂。

閱讀全文

與水產批發商業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茶具批發去哪批發最便宜 瀏覽:865
昌平大東流鋁型材批發商 瀏覽:798
七浦路嬰童批發啥價格 瀏覽:235
聖圤水果批發市場 瀏覽:374
桂林匯東水果批發價格表 瀏覽:215
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瀏覽:24
腌制好的冷凍雞腿批發多少錢 瀏覽:380
萬家服裝批發市場附近的地鐵站 瀏覽:926
木林森服裝批發是真的嗎 瀏覽:97
批發鞋子寄上海海關 瀏覽:915
上海閔行文具批發市場 瀏覽:563
即墨服裝批發價格和圖片 瀏覽:620
南寧平板玻璃廠可以批發玻璃 瀏覽:50
雲南土豆批發市場 瀏覽:55
株洲亮靚衣服批發在哪裡 瀏覽:353
哈爾濱市哪裡批發電線 瀏覽:399
男仕外套衣服批發 瀏覽:604
琦勝溫控器批發商 瀏覽:637
長沙哪裡有批發煙的 瀏覽:451
北京掛畫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