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賣海鮮利潤怎麼樣
海鮮利潤很高,可以做。
目前市面上的海鮮店檔次分級比較明顯,有那種幾張桌子,一個小門面或者一個流動攤點的大排檔;也有裝修奢華,店面面積基本都在一二百以上平方的高檔海鮮店。
總之,哪怕就是海鮮大排檔的店鋪,一個月的經營額都可以達到三四萬,這裡面的利潤就算按百分之五十算也有一二萬。
而在那種海鮮餐廳里,選用的食材檔次較高,比如說海參、多寶魚、秋刀魚、大龍蝦、海參、螃蟹、鮑魚這些,再經過他們的精心加工,可以把它們賣到幾十上百一份。
像大家最熟知的澳洲大龍蝦,它的成本價差不多是200元到250每斤,但實際成品售價高達600到1000 ,這利潤率也是十分高了。
② 海鮮批發利潤大嗎
在各類燒烤大排檔中,海鮮的價格最高,利潤也是最大的。位於皇姑區新安江街上的一家海鮮燒烤店,老闆小黃本身就是丹東人,自己家打撈的海鮮每天都往沈陽運,他就順道兒開了家海鮮燒烤店。黃老闆說:「我們賺的也是辛苦錢,白天去接貨,晚上熬夜燒烤,確實不容易。」
黃老闆介紹說,海鮮的利潤確實挺大。以黃蜆子為例,飯店批發價是12元/斤,2斤能做3盤,每斤食材的成本在8塊錢左右。水煮是最省事兒的,不用額外增加成本,而如果是燒烤或者辣炒,加的輔料就多,但每盤成本也就10元錢左右,零售價是30元/盤,毛利潤達到200%。但是海鮮的損耗比較大,要是當天晚上賣不出去,第二天就全死了,搞不好還得賠錢。
在沈陽,海鮮燒烤最賺錢的,當屬小宋烤對蝦店。每隻蝦純利潤為1元,旺店每天能賣出去8000隻到1萬只蝦,每天光賣對蝦就能純掙萬八千塊錢。再算上其他燒烤和啤酒的錢,每家店每天最少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據說這家店的加盟費目前已經炒到了40萬元左右。黃老闆建議,沒有做過海鮮生意的人,別輕易碰這行,因為投入的食材成本大,還不易儲存,如果爛在手裡,那就是一筆大虧空。
③ 海鮮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百分之30左右,是一般的海鮮,名貴的還要高
④ 做冷凍食品的生意利潤有多大
1、弱勢品牌一般低價較低,價格不透明,利潤空間大。
2、冷凍食品費用較高,而且消費量一般,可能利潤並不高。
3、冷凍食品分為冷卻食品和凍結食品,冷凍食品易保藏,廣泛用於肉、禽、水產、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產、運輸和貯藏;營養、方便、衛生、經濟;市場需求量大,在發達國家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發展中國家發展迅速。
4、就目前的現狀,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商業系統、輕工系統、外貿系統、水產系統都在各自為政生產凍食品,沒有統一的行業標准和規范可遵循,管理處於無序狀態,以致冷凍食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另外全國多數冷凍食品生產企業採用原有冷庫、冰櫃等生產冷凍食品,沒有連續化的快速凍結設備,也沒有統一的產品質量標准和衛生規范,以致造成緩慢凍結產充斥市場,降低了冷凍食品的質量,損害了冷凍食品的聲譽。
⑤ 做凍貨生意的利潤能有百分之多少
一般利潤最少有50% 。
1、若是搞批發還是零售,如果是零售的擔心進貨貴了,可以去批發市場多問幾家供應商,行情一目瞭然。
2、如果你是搞批發的,在正常情況下,利潤一般在百分之30以上。
⑥ 做冷凍海鮮 利潤高嗎
看在那裡做,如果在產地發外地做,利可以
⑦ 做冷凍食品的利潤多少
凍品相信大家都吃過,去年,我國很多城市吹起了一陣進口水產的「風」,很多消費者對於海鮮的消費觀發生改變,從以前的」嘗鮮「變成現在的「日常」,同時帶動了我國生鮮市場中的凍品行業發展起來,凍品一般情況下包括水產,肉類,因為這陣「風」,很多生鮮玩家關注起了凍品行業,大家都說凍品行業「人傻錢多」,那麼凍品行業利潤多少?為什麼做凍品總缺錢?
凍品行業利潤多少
要說凍品行業的利潤,其實還是比較可觀的,如果是做批發或者零售的,對商品采購的價格有所擔心,建議可以多了解幾家供應商,做備選,這樣可以更清晰的看清這個行業的形式。
如果做的是批發業務,一般情況下,利潤在30%左右的樣子,一些行業內的人士稱,凍品行業的利潤一般是在30%-50%左右,可以說是不算低了。
凍品行業「人傻錢多」?為什麼做凍品總缺錢?
有很多人說,凍品行業不好做,做東品的人都是「人傻錢多」,做凍品的人總是缺錢,可是凍品的利潤呢其實不算低,為什麼會有這些情況呢。
1 .冷凍品的生意投資很大
前期投資越來越大,回本越來越慢。 前期所有凍品的業主都要投資,房租、人工、產品、庫存、日常費用等都相當昂貴。 目前,大部分面積在100—200平方內,第一二線城市租金在20萬左右,第三四線城市租金十幾萬元,而且現在每年都在增加租金。
2、冷凍品的生意庫存很大
一次進貨少數萬,高數十萬,房屋庫存百萬,資金被廠家佔有,庫存滯後,部分市場滯後,手頭流動資金越來越少,很多凍結品的業主通過銀行貸款和民間貸款融資,同時經營成本也在增加。
3 .商品生意利潤越來越少
不得不說,凍品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 本來凍品行業的利潤是比較可觀的,但是除去一些商品庫存,網路崛起,價格越來越透明,冷凍產品行業洗滌加劇,養殖成本上升,環境保護整頓越來越嚴格,許多中小企業關門停產,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這些問題在慢慢的降低凍品行業的利潤,說是30%-50%,實際上很多資金收回非常滿,收回後緊接著又要投除去,一些雜牌門打出低價招牌,又搶購一些生意,許多凍品商也非常無奈。
4,凍品生意欠賬多
大多數商家都貨到付款,不僅不給經銷商老闆欠款一分錢,還壓迫他們的款項和回扣。 市場上債務嚴重,銷售額稍大,市場上債務達數十萬至百萬,冷凍品業主面臨壓力。
5、凍品人,苦出身
民間傳說「英雄不問出處」,許多凍品的老闆都是苦人,誰都有「血淚帳」。
實際上,很多上司在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被人說「吝嗇」,做什麼事都要「計算」。 上司都是自己空手起家的,所以要花錢,自然地要計算起來。 更何況當了上司,無論生意好壞或收入高低,無論怎麼辛苦都要自己承擔!
總的來說,凍品行業利潤看起來說,發展潛力也非常好,但是實際發展比較困難,很多企業都面臨倒閉,在這方面,只能說經營非常的重要,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凍品行業怎麼樣的問題,答案始終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