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銷商遭遇竄貨怎麼辦
這個竄貨問題按說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似乎一直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解決,其實,竄貨本身就是一種符合商業常理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所謂的解決竄貨問題,其實都是在維護經銷商或是廠家在某一方市場的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而已。竄貨行為本身,只是個有因有果的商業行為。 這竄貨行為本身存在三個基本特性:第一點,誰是竄貨行為的發起人?是廠家的業務人員?還是當地的經銷商?乃至是當地的二批商?第二,竄貨行為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純粹是了某方的利益最大化,還是一種報復行為?第三,制約或是說影響竄貨行為的因素有那個幾個,是竄貨的商業成本?這成本太高則沒有商業價值,除非純粹為了感性的報復出氣行為。還是擔心會遭遇對方更為嚴重強烈的報復行為? 綜合以上幾點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小型經銷商更容易遭遇竄貨的騷擾,一般來說,大型經銷商在當地的社會關系較強,市場信息反映靈敏,方方面面比較吃得開,社會關系廣活動能力較強,加之由於銷量大,容易獲得廠家高層的重視,且與廠家高層關系較為緊密,無論是其他經銷商還是廠家的業務人員都惹不起。而小型經銷商一來是在廠家高層那裡地位不高,甚至有些廠家高層都不認識這些小經銷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重視了。二來出於自身的實力所限,對所轄市場的掌控權不夠強,覆蓋面也不夠,甚至連市場信息的收集能力都存在欠缺,導致無論市場業務人員還是其他經銷商,乃至是一些二批商,有這個膽子敢於欺負小型經銷商。小經銷商往往是申訴無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市場被竄貨沖擊的一塌糊塗:這竄貨要是接二連三地整這么幾下這以後還怎麼做生意? 問題總是有解決辦法的,現在倡導和諧社會,這解決竄貨問題,也有很多和諧的處理辦法。 竄貨的發起人是誰?主要是三類人,一是廠家的業務人員,二是其他地區的經銷商,三是本地區的下級分銷商。 下面,我們再來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關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竄貨的發起人多半是廠家業務人員,至少是參與其中的(當然,絕大多數實施竄貨行為的廠家業務人員不是負責被竄貨地區的)。廠家業務人員是不怕經銷商的,他們竄貨多為個人的銷售業績,而個人銷售業績的變現,則掌握在廠家高層手裡,也就是說,廠家的業務人員可能不買經銷商的帳,但是,誰也不敢不買廠家高層的帳,唯一能制約這些廠家業務人員的,也就只有廠家的高層了, 而作為廠家的高層,往往不會對某一塊局部市場的小問題會有過多的關注,再說了,竄貨這種事情又存在許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動竄貨還是被動竄貨,還是一些自然的流貨而已,這竄貨會不會刺激經銷商對現有自轄市場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經銷商,在某個單點市場上遭遇點竄貨,廠家的高層很少有高度關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片市場的竄貨行為,或是存在這種發展趨勢,這將對市場建設和價格體系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不可能不引起廠家高層的重視,這廠家高層一重視,下面的業務人員也沒這個膽子敢操作竄貨了。可是,小型經銷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場遭遇到竄貨,遠沒到能驚動廠家高層的地方,這該怎麼辦呢? 團結就是力量,在生產廠家的下屬經銷商群中,大多數都是中小型經銷商,若是某個小型經銷商能聯合起一批同樣的中小行經銷商起來,聯合就某個問題找到廠家高層,廠家高層自然是高度重視的。也就是說,在小型經銷商遭遇竄貨後,迅速與這個廠家經銷商群中的其他經銷商迅速聯系溝通,將相關的竄貨問題和導致的後果損失通報給他們,著重強調這就是廠家高層放縱其業務人員所導致的後果。今天事故出現在我這里,明天就有可能到你那邊,我這已經是前車之鑒,大家沒必要和我一樣遭遇這種事情,為了安全起見,為了從預防的角度解決問題,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向廠家高層來反映這個問題,確保大家的利益不受影響。試想一下,廠家的某位業務人員在某塊區域市場的操作竄貨,導致了全國多位經銷商接連不斷的抗議和申訴,這廠家高層自然是高度重視,畢竟,廠家高層可以不買一位小型經銷商的帳,但誰也不敢不買一群經銷商的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廠家高層為安撫眾經銷商,往往會下令嚴格調查此事,嚴肅處理相關的責任人, 補償相關損失,這么一處理,一方面能挽回些損失;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震懾了其他的廠家業務人員,雖然是個小經銷商,但能量大,折騰起來厲害,最好別惹。 竄貨的其他兩類人,則是同行,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經銷商,他們的竄貨行為,要麼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要麼是為了報復,從這兩點出發,我們再來尋求解決方案。 從竄貨到利益的實現,這中間有個必須要經過的環節,就是竄過來的貨必須的順暢的銷售出去,這中間其實存在許多被攻擊的方面: 第一,竄過來的貨是否具備相關的質檢手續?一般來說,竄貨極少有辦理這些質檢手續的,即便是有,也是貨物竄出來的市場管理部門所出具的,而國內的市場管理部門往往是誰也不買誰的帳,你的貨在其他市場被證明是合格的,到我這里不見得一定也是合格的,我得再檢查才行。若是本地的小經銷商到本地的市場管理部門舉報一下,必定會讓這個竄貨的經銷商吃不了兜著走的。 第二,在竄過來的貨中,配套的贈品或是其他商品是否到位?竄貨一般不會連著贈品竄,若是本地的小經銷商把這個信息點放大,就將導致竄貨過來的經銷商難以用正常價格進行貨物銷售。 第三,現在有很多廠家針對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產品策略,那麼,這竄過來的貨是不是為其他市場所生產的?若是存在產品適用性和等級低於現有本地市場銷售的正品,那麼,在性價比上則降低不少,這個信息點擴散出去,又會影響到產品的銷售。 通過以上這些方面的攻擊,將在很大程度阻礙竄過來的貨無法正常銷售出售,也就沒法變現,那這竄貨的經濟意義就實現不了,也就失去了再次竄貨的信心了。 還有一種竄貨行為是因為報復,許多人把在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讓自己憋上一肚子悶氣,非得找機會把這口悶氣給出了,哪怕出點錢損失點利益也在所不惜。如果被竄貨經銷商曾在某個場合和時期,因為經濟利益或是感情利益得罪了竄貨經銷商,對方為圖出口氣,或是挽回些什麼東西,整出這些竄貨來,以圖一時之快,這種情況,硬頂下去沒多少用,得要主動示和。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國人好面子,這口氣咽不下,那口氣也咽不下,什麼事情都要個說法,不管有理沒理都要。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是表面上的示好只是一個方面,還得有其他手段,美國有位總統說的好,說話要溫柔,但手裡要有大棒。你還得通過一些事例證明,你也具備反竄貨的能力,只不過你想和平處理這件事,不願意把事情鬧大而已。 當然了,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從預防的角度來解決竄貨問題,因為,只要在做生意,這個竄貨問題一直會發生,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對於當前已經出現的竄貨問題,不趕緊設法處理,不製造點影響出來,難免以後還得再次出現。 他串你也串,以串對串。別人串貨說明你拿貨的價格過高,你也想辦法去拿到低價貨吧 國內廠家對小型經銷商實際上當成他的一個客戶 ,對經銷商的市場保護其實是保護不了,這是現實的,只有把您的客戶做到位,把市場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保護了。 一、查清來源,掌握證據; 二、及時向廠商反映; 三、向一、二級經銷商反映,防止業務員個人行為; 四、給予威脅(一、二級經銷商更怕竄貨); 五、想辦法壯大自己。
2. 竄貨的類型和原因
竄貨的類型、原因、表現及危害
類型1
1.惡性竄貨。即經銷商為牟取正常利潤,蓄意向非轄區傾銷貨物
2.自然竄貨。一般發生在轄區臨界處或物流過程中,非經銷商惡意所為
3.良性竄貨。經銷商的流通性很強,貨物經常流向非目標市場
類型2
1.同一市場內部的竄貨
2.不同市場之間的竄貨
3.交叉市場之間的竄貨:即經銷區域重疊
原因
1.多拿企業提供的「返利」,搶占市場
2.市場發育不均衡,某些市場趨向飽和,供求關系失衡
3.供貨商給予中間商的優惠政策不同
4.供應商對中間商的銷貨情況把握不準
5.轄區銷貨不暢,造成積壓,廠家不退貨,經銷商只好拿到暢銷市場上去銷售
6.運輸成本不同
7.廠家規定的銷售任務過高,經銷商為了完成任務而去竄貨
8.市場報復,目的是惡意破壞對方市場,往往發生在廠家更換客戶階段,或因廠家違約,這是最惡劣的
表現
1.企業的分支機構為完成銷售目標,往往將產品銷售給需求量大的兄弟分支機構,造成分支機構之間的竄貨
2.中間商之間的竄貨
3.經銷商低價傾銷已經過期或即將過期的產品
4.經銷商將假冒偽劣產品與正品混同銷售,掠奪分額
危害
1.一旦價格出現混亂,中間商的利益將會受損,這將導致中間商對廠家產生不信任感,對經銷其產品失去信心,甚至拒售
2.損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無法取得足夠的回報
3.競爭品牌會乘虛而入,甚至會取而代之
3. 竄貨的危害有哪些
一,什麼叫竄貨
所謂竄貨,就是由於經銷網路中的各級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驅動,使所經銷的產品跨區域銷售,造成價格混亂,從而使其它經銷商對產品失去信心,消費者對品牌失去信任的營銷現象.
許多企業在開拓市場時,對自己的銷售體系信心百倍. 目前,國內銷售通路主要有三種模式,即經銷制,代理制和分公司制,這三種銷售模式各有所長,但對通路的管理也各有其難. 通路的管理除了對渠道本身管理以外,還包括對質量,特別是對價格的管理或監控. <<戰國策>>里有篇文章<<扁鵲見蔡桓公>>,名醫扁鵲對蔡桓公作了四次免費診斷,諱疾忌醫的典故即出於此. 其實,我們的營銷疾病也可分為四個層次,先是腠里疾:商品質量出現問題(如商品過期等);其次是血脈,腸胃疾:渠道出現扭曲;然後價格混亂,已是疾在骨髓;開始竄貨,已經到了病人膏盲的層次了.
二、竄貨的危害
營銷就是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 營銷要素中,渠道就好比人體的血脈,價格就是維持血液正常流通的血液因子. 產品從營銷的心臟--企業沿血脈輸送到終端,一旦價格出現混亂,將會導致連鎖反應.
首先,經銷商對產品品牌失去信心. 經銷商銷售某品牌產品的最直接動力是利潤. 一旦出現價格混亂,銷售商的正常銷售就會受到嚴重干擾,利潤的減少會使銷售商對品牌失去信心. 銷售商對產品品脾的信心樹立最初是廣吿投放,這是空中支持,其次是地面部隊的配合,就是營銷監控:企業對產品質量,價格的監控. 當竄貨引起價格混亂時,銷售商對品牌的信心就開始日漸喪失,最後拒售商品.
其次,混亂的價格和充斥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會吞蝕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 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來自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規范的價格體系. 前面提到過名牌的一個特質:比別人賣得貴. 這是從價格角度提出對名牌的市場要求. 金利來對此曾有深刻的教訓. 金利來通過大量廣吿宣傳和優質的產品成功塑造了"男人的世界"的良好形象,但早期對假貨和竄貨現象管理不嚴,地區差價達到一倍甚至幾倍,消費者由於懼怕買到假貨,不敢購買真假難辨的金利來,金利來作為名牌的品脾再保證價值顯得蒼白無力. 另一個例子是價格定位失誤的沙馳皮具. 沙馳皮具曾經塑造了高檔,尊貴的品牌形象,但對香港市場控制不好,用地攤擺賣的方式在各百貨公司推銷,給人一種低檔的感覺,沖擊了沙馳皮具的名牌形象.
第三,竄貨現象導致價格混亂和渠道受阻,嚴重威脅著品牌無形資產和企業的正常經營. 在品牌消費時代,消費者對商品指名購買的前提是對品牌的信任. 由於竄貨導致的價格混亂會損害品牌形象,一旦品牌形象不足以支撐消費信心,企業通過品牌經營的戰略將會受到災難性的打擊. 企業之所以能在不長的時期內塑造一個名牌,是因為適逢市場轉型這樣一個時代機會,一旦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瓜分完畢,企業再想通過白手起家創名牌,那是非常困難的. 在市場經濟發育成熟的國家,塑造一個名牌極為不易,新品牌成功概率只有5%左右,也就是說100個品牌中95個是失敗的. 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不輕易涉足製造業,因為成功推廣一個品牌需要一億美元左右,而在中國則需五千萬元,耗時一般只需3年甚至更少的時間. 因此說,對品牌的完全管理,其實就是一個品脾保值的過程. 竄貨問題作為品牌管理的重要方面,應該引起營銷人員高度重視.
4. 我們的經銷商經常出現亂價,竄貨的情況,有什麼好的辦法沒
你好,您這個問題是很常見的,不過只要處理好,就可以好好管控了。
解決方法1:在簽約經銷商的時候,要註明價格區間,不能高價也不能低價,違者取消許可權。
解決方法2:找到第三方維權公司,就比如百博低價亂價管控公司。通過控價軟體和控價團隊,實時監控產品價格,並及時預警,還有線下專業的律師團隊,對不配合的經銷商通過正規渠道高效解決。
5. 竄貨的類型和原因是什麼
竄貨是商業行為,其目的是贏利。經銷商跨過自身覆蓋的銷售區域而進行的有意識銷售就是竄貨。竄貨:是市場網路中的分支機構或中間商受利益驅動,使所經銷的產品跨區域銷售,造成市場紊亂、價格混亂,嚴重影響廠商聲譽的惡性營銷現象。
A.竄貨的類型
① 惡性竄貨:經銷商為了牟取非正常利潤,蓄意向非轄區傾銷貨物;
② 自然竄貨:一般發生在轄區臨界處或物流過程,非經銷商惡意所為;
③ 良性竄貨:經銷商流通性很強,貨物經常流向非目標市場。
B.竄貨的原因
① 多拿回扣,搶占市場;
② 供貨商給予中間商的優惠政策不同;
③ 供應商對中間商的銷貨情況把握不準;
④ 轄區銷售不暢,造成積壓,廠家又不予退貨,經銷商只好拿到暢銷市場銷售;
⑤ 運輸成本不同,自己提貨,成本較低,有竄貨空間;
⑥ 廠家規定的銷售任務過高,迫使經銷商去竄貨;
⑦ 市場報復:目的是惡意破壞對方市場。
C.竄貨的表現
①分公司為完成銷售指標,取得業績,往往把貨銷售給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間的竄貨;
②為減少損失,經銷商低價傾銷過期或即將過期的產品;
③更為惡劣的竄貨現象是經銷商將假冒偽劣商品與正品混同銷售,掠奪份額。
D.竄貨的危害
①一旦價格混亂,將使中間商利潤受損,導致中間商對廠家不信任,對經銷其產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
②供應商對假貨和竄貨現象監控力度不夠,地區差價懸殊,使消費者怕假貨、怕吃虧上當而不敢問津;
③損害品牌形象,使前期投入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
④競爭品牌會乘虛而入,取而代之。
E.預防和處理竄貨的對策
竄貨的發生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竄貨主體、環境、誘因。所以,要想從根源上解決竄貨問題,就必須從這三點入手。
①選擇好經銷商
在制定、調整和執行招商策略時要明確的原則就是避免竄貨主體出現或增加。要合理制定並詳細考察經銷商的資信和職業操守,除了從經銷的規模、銷售體系、發展歷史考察外,還要考察經銷商的品德和財務狀況,防止有竄貨記錄的經銷商混入銷售渠道。對於新經銷商,企業不是太了解他們的情況,一定做到款到發貨。寧可犧牲部分市場,也不能賒銷產品,防止某些職業道德差的經銷商挾持貨款進行竄貨。此外,企業一定不能讓經銷商給市場拓展人員發工資,企業獨立承擔渠道拓展人員的工資。
②創造良好的銷售環境竄
Ⅰ.制定科學的銷售計劃
企業應建立一套市場調查預測系統,通過准確的市場調研,收集盡可能多的市場信息,建立起市場信息資料庫,然後通過合理的推算,估算出各個區域市場的未來進貨量區間,制定出合理的任務量。一旦個別區域市場進貨情況發生暴漲或暴跌,超出了企業的估算范圍,就可初步判定該市場存在問題,企業就可馬上對此做出反應。
Ⅱ.合理劃分銷售區域
合理劃分銷售區域,保持每一個經銷區域經銷商密度合理,防止整體競爭激烈,產品供過於求,引起竄貨;保持經銷區域布局合理,避免經銷區域重合,部分區域競爭激烈而向其他區域竄貨;保持經銷區域均衡,按不同實力規模劃分經銷區域、下派銷售任務。對於新經銷商,要不斷考察和調整,防止對其片面判斷。
③制定完善的銷售政策
Ⅰ.完善價格政策
許多廠家在制定價格政策時由於考慮不周,隱藏了許多可導致竄貨的隱患。企業的價格政策不僅要考慮出廠價(總經銷價),而且要考慮一批價、二批價、超市報價、終端零售價。每一級別的利潤設置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過高容易引發降價競爭,造成倒貨;過低調動不了經銷商的積極性。價格政策還要考慮今後的價格調整,如果一次就將價格定死了,沒有調整的空間,對於今後的市場運作極其不利。在制定了價格以後,企業還要監控價格體系的執行情況,並制定對違反價格政策現象的處理辦法。企業有一個完善的價格政策體系,經銷商就無空可鑽。
Ⅱ.完善促銷政策
企業面對銷不動的局面,常常是促銷一次,價格下降一次。這就表明企業制定的促銷政策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促銷政策應當考慮合理的促銷目標、適度的獎勵措施、嚴格的兌獎措施和市場監控措施。
Ⅲ.完善專營權政策
在區域專營權政策的制定上,關鍵是法律手續的完備與否。企業在制定專營權政策時,要對跨區域銷售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什麼樣的行為應受什麼樣的政策約束,使其產生約束力;此外,還應完善返利政策。完善的營銷政策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竄貨現象。
F.採取有效的預防竄貨策略
①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
在招商聲明和合同中明確對竄貨行為的懲罰規定,為了配合合同有效執行,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包括:
Ⅰ.交納保證金
保證金是合同有效執行的條件,也是企業提高對竄貨經銷商威懾力的保障。如果經銷商竄貨,按照協議,企業可以扣留其保證金作為懲罰。這樣經銷商的竄貨成本就高了,如果竄貨成本高於竄貨收益,經銷商就不輕易竄貨了。
Ⅱ.對竄貨行為的懲罰進行量化
企業可選擇下列模式:警告、扣除保證金、取消相應優惠政策、罰款、貨源減量、停止供貨、取消當年返利和取消經銷權。同時獎勵舉報竄貨的經銷商,調動大家防竄貨積極性。
②建立監督管理體系
Ⅰ.把監督竄貨作為企業制度固定下來,並成立專門機構,由專人明查暗訪經銷商是否竄貨。在各個區域市場進行產品監察,對各經銷商的進貨來源、進貨價格、庫存量、銷售量、銷售價格等了解清楚,隨時向企業報告。這樣一旦發生竄貨現象,市場稽查部就馬上可以發現異常,企業能在最短時間對竄貨做出反應。
Ⅱ.企業各部門配合防止竄貨的發生。
Ⅲ.利用社會資源進行防竄貨。方式一:利用政府「地方保護行為」。與當地工商部門聯系,合作印製防偽不幹膠貼。方式二:建立經銷商俱樂部,不定期舉辦沙龍,藉此增進經銷商之間的感情。方式三,採取抽獎、舉報獎勵等措施。方式四,把防偽防竄貨結合起來,利用消費者和專業防竄貨公司協助企業防竄貨。
③減少渠道拓展人員參與竄貨
Ⅰ.建立良好的培訓制度和企業文化氛圍。企業應尊重人才、理解人才、關心人才,講究人性化的方式方法,制定人才成長的各項政策,制定合理的績效評估和酬賞制度,真正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公正的績效評估能提高渠道拓展人員的公平感,讓員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防止渠道拓展人員和經銷商結成損害企業的利益共同體。
Ⅱ.內部監督渠道拓展人員。同時不斷培訓和加強對市場監督人員管理。
④培養和提高經銷商忠誠度
隨著各行業內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產品的差異化越來越小,服務之爭成為營銷競爭一個新的亮點。完善周到的售後服務可以增進企業、經銷商與顧客之間的感情,培養經銷商對企業的責任感與忠誠度。企業與渠道成員之間的這種良好關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竄貨的發生,經銷商為維系這種已建立好的關系,輕易是不會通過竄貨來破壞這份感情的。有條件的或無條件的允許經銷商退貨,盡量防止經銷商產品出現積壓而竄貨。
6. 如何應對經銷商竄貨
導語: 由於經銷商與廠家的利益不一致,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令對方難以接受的行為。我們在銷售過程中,往往會遇見經銷商竄貨「摁下葫蘆瓢起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現象,對竄貨行為的預防和治理不力,將會嚴重影響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經銷商串貨是伴隨銷售過程的始終的一大頑疾。由於經銷商與廠家的利益不一致,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令對方難以接受的行為。我們在銷售過程中,往往會遇見經銷商竄貨「摁下葫蘆瓢起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現象,對竄貨行為的預防和治理不力,將會嚴重影響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對經銷商竄貨的預防和治理,首先應該引起廠家的高度重視,其次應該採取有效得力的預防和治理措施。預防為主 從根源上防止竄貨的發生竄貨治理要以預防為主,往往等事情發生了以後去補救已經造成挽回的損失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1.選對經銷商我們在選擇經銷商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除了考察他的市場能力、影響理念、合作意願等因素,還要對其經營歷史進行調查,看其有沒有惡意竄貨的歷史。若一個經銷商是從賣竄貨發的家,而且一直與一些不規范的小企業進行合作,竄貨乃家常便飯,你不要指望他與你合作就會「改邪歸正」,這樣的-世界品牌實驗室-經銷商索性不要與其合作。2.簽合同、明細則在合作開始確立的時候,就要向經銷商宣導廠家嚴格控制竄貨和嚴厲打擊竄貨的決心。另外,要在合同條款里明確防止竄貨和對竄貨行為的處罰條款。雖然簽了合同不能從根本上防止他竄貨,但至少起到警示作用,增加他竄貨的障礙和成本。3.保持銷售網路的健康性和均衡性在銷售網路的建設和規范過程中,既要保證市場的無縫覆蓋,又要保證各個經銷商之間的市場利益均衡,維持渠道的健康和均衡。如果您在一個地市有五家經銷商,一家獨大,其他四家沒有合理的市場利益保證,那麼就為竄貨埋下了隱患。4.完善的價格體系和適宜的激勵政策有些企業,因考慮地域間競爭程度、消費水平、市場發展階段等因素,往往採取不同地區不同價格的政策。如果不能採取地區間包裝差異化、嚴防死守等積極措施,很可能會導致地區間竄貨的發生。另外,防止竄貨也要採取適宜和科學的激勵政策。很多企業的返利政策和促銷費用政策往往採取層級遞進策略,層級之間階差很大。這就使很多經銷商為了拿到更高返利和費用支持,為沖銷量不擇手段,竄貨-世界品牌實驗室-就發生了。筆者建議,廠家在考慮返利和促銷等政策的時候,多採取一些過程性返利政策,在促銷方面不要直接向經銷商打款了事,而要廠家人員一起參與,形成制約和監督。5.對銷售人員的考核要科學對銷售人員的考核不要簡單地「以銷量論英雄」,要加強過程性考核。對銷售人員的考核,考核鋪貨率、陳列生動化、經銷商服務等指標,比單純的銷量考核有效,也能防止銷售人員單純為沖銷量對經銷商竄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6.包裝差異化這是大部分企業都能做到的技術性措施。這些措施,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不同地區之間的竄貨亂價問題,而無法從根本上防止竄貨的發生。7.設置專人或專門的職能部門竄貨治理是一個需要長期跟進的工作,如果條件允許,設置專門的職能部門進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能設立專門的職能部門,也應該由專人負責。治理有力 對已發生的竄貨行為進行有效遏制即使您的預防措施很科學完善,竄貨也是難以完全杜絕的。那麼當竄貨發生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1.嚴把控 及時了解動態如果有專門的負責人,就要經常到市場上面了解動態,看是否有竄貨的動態。另外,從區域經銷商銷量報表上也能看出端倪。比如,該區域五家經銷商之前一直發展很均衡,每月銷量平均在100件貨左右,突然有一個月其中一家增加到500件貨,沒有新增的二級商和終端,沒有做針對性促銷,那麼他的狀況一定不正常,要及時監控他的銷售走向,看有無竄貨發生。2.抓現行 找出竄貨黑手發現竄貨的發生,就要試圖盡快找出那個竄貨的黑手。我們可通過多種途徑抓到他的現形,一般我們可通過以下途徑:到經銷商庫房裡看有無留下痕跡,借交談之餘看銷、進貨單,跟蹤進送貨車輛。總之,用犯罪學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每一次犯罪都能留下痕跡」,只要你肯動腦子,一定能抓住經銷商竄貨的現形。3.出狠手 堅決打擊竄貨者的囂張氣焰一旦抓住現形,就要「下狠心,出狠手」,堅決不能縱容竄貨的發生。一般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1)扣押金。如果當時合作協議里有明確的條款,並收取了竄貨押金,在抓住竄貨之後,先扣押金。(2)斷貨源。一些暢銷品種直接斷貨,嚴厲打擊其囂張氣焰。(3)眾人圍堵。採取針對性促銷,使其他經銷商對竄貨者形成合圍之勢。另外對其竄貨渠道製造障礙,使其難以得逞。(4)適可而止。對於一些偶然性竄貨或非惡意竄貨,懲罰要適度,要適可而止。
7. 第一次去服裝批發市場拿貨需要注意什麼
我們來看看針對剛入行的新手去服裝批發市場進貨需要防止哪些套路和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事項
1、進貨穿著
切忌不要穿著過於正式,女生尤其不能穿高跟鞋去,進貨是一個體力活,穿了高跟鞋走路都不穩,一趟下來,肯定是腰酸背疼腿抽筋了,建議穿著比較隨意的休閑裝即可。
2、進貨工具
准備一個小推車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減輕體力,也可以讓老闆認為你是一名想要多進一些貨的大客戶。還有別忘了,黑色塑料袋,這可是去批發市場拿貨的標志物,基本上拿貨的人人手一個黑色塑料袋。老闆看到你這身行頭,給出的價格完全不一樣了。在塑料袋裡裝一點自己的衣服,冒充剛才在其他家拿了貨,這樣基本上可以問到真正的批發價了。
3、進貨怎麼說
舉例:「這個衛衣怎麼拿的?」「拿貨79」「幾個顏色幾個碼?」「四個顏色四個碼」「幾件起拿?」「十件起拿」「可以拼顏色嗎?」「十件最多隻能拼三個顏色」「那我要不好賣的話可以調嗎?」「可以調」「怎麼調?不斷碼也可以調嗎?」「不斷碼也可以調,本市三天,外市七天,拿單子來調」「那我拿衛衣不好賣可以調褲子嗎?」「衛衣只能調衛衣」「那衛衣可以調打底嗎?」「不斷碼可以調」「那如果這款,你們沒有斷碼,但是你們特價了,我怎麼調?」「特價情況下有顏色可以挑顏色,而且特價只能調特價」「特價款的可以調上衣嗎?」「特價款的衛衣只能調衛衣」「那你們不會這個款做兩天不做了吧?」「那不會,新款七天之內是不會斷版的」「那行,你給我拿吧」
看完這個例子,我覺得你應該差不多學會了吧。
4、進貨調研
確定好想要進貨的種類之後,就要在不同的批發市場多逛一逛了。因為服裝批發「竄貨」的情況非常多,常常在一個市場里50元的衣服,另一個市場只要45元就可以拿,如果你拿個幾十件的話,相差的價格還是很多的,因此必須進行比較後再拿貨,不要一看到好的貨就進,多轉幾家再進也不遲。
5、進貨預算
進貨的預算要根據自己店鋪的銷售額做決定,明確每次進貨或補貨的資金、種類、數量,這樣哪怕超支也做到心裡有數。
6、確定進貨
剛開始做服裝,建議是先做上裝。因為上裝、連衣裙,這些對尺碼的要求不那麼高,中號的就很大眾話,下裝就比較難做,特別是褲子,每個顏色每個尺碼各一條,一拿就是10件或以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壓貨,而裙裝還是可以拿一點的,沒有褲子要求那麼嚴謹,一般拿中號就可以了。建議拿貨時大小碼各一,中碼兩到三件。
如果一個款有4,5個顏色,最好各要一件,然後挑喜歡的顏色多拿幾件,而對於新手,各拿一件就好了(哪個好賣你可以回來補貨或者換色的)就是比較辛苦一點,不過一開始不敢多拿怕賣不出去,就會為了客人的一件衣服特意跑到批發市場去的。我的經驗是:遇到喜歡的,可以多拿4、5件,特別是真正的外貿單,款式質量通常可遇不可求,遇到好貨就要當機立斷。
這個過程中注意一點:進貨數量價格的清單一定要保留,便於記錄進貨情況,同時也是退換貨的憑證。
7、進貨總結
對於批發商的聯系方式要保管好,同時總結自己進貨過程中的問題,款式、價格、數量、尺碼、面料這樣才能為以後進貨積累更多的經驗!
總之,大家一定不要輕信商家的話,用自己的腦子獨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多跑跑,不同的批發市場都要去,不僅要看商家的產品和價格,還要通過交流來了解商家的人品和信譽,然後可以尋求長期合作,拿到更優惠的價格,服裝行業競爭激烈,把好質量和價格關極其重要!
8. 企業如何防止經銷商、代理竄貨的行為
竄貨的行為是嚴重違背了企業和經銷商代理之間簽訂的合同,之前考慮到監管不嚴,這個行為是難以被發現的,現在英聯國泰提出了用二維嗎防竄貨的解決方案,每個產品都貼上了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詳細記錄了產品的各個數據,一旦有竄貨的行為,企業能對市場立即督查監控。
9. 為什麼快消品,公司除了做批發市場之外,還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這樣商家不是很容易竄貨嗎
要知道公司尤其是工廠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最大限度的銷售自己的產品,你說竄貨問題是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是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