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葡萄苗怎麼種植
1、葡萄樹最適宜種植環境:陽光照射太少會酸,太多則過甜。春天發芽時,葡萄喜7-12℃氣溫,這時不能有霜和冰雹;葡萄枝生長的時候,溫度最好在20-25℃之間,不涼不熱,還要陽光燦爛;秋天,葡萄開始成熟,理想溫度20-25℃,涼爽宜人。
葡萄樹的成長年限依據種植技術,以及用肥和結果量等作為前提條件。其中也包括樹種、自然環境、保護等等措施。葡萄在栽種三年後開始長出葡萄,以後每年均有萌芽、開花、結果等過程。
2、葡萄樹種植管理技術:
(1)施肥
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作用是保障或補償葡萄成長所需營養,也可預防疾病和蟲害。所施肥料主要有磷、鉀、硼、尿素等等肥料,也可使用河泥等有機肥料。(推薦基肥使用阿諾肯美世沃控釋BB肥,每株0.3-1kg及海藻有機肥,每株0.5-2kg,後期追肥用美世水溶肥料。)
(2)除蟲
北方類似蟲害只發生一代(6~8月),南方才有可能發生兩代。 主要蟲害品種有綠色身體黃色觸角的天蛾幼蟲,俗稱豆蟲或豆丹;有紫、灰色或墨綠色條紋的葡萄天牛或稱灰天牛幼蟲。
(3)修剪
從十一月起,葡萄葉開始變黃掉落。冬天,寒冷地區的葡萄農必須將土蓋於樹根以防葡萄樹凍死。為了使葡萄樹的老化減慢並控制葡萄產量,每年冬季到次年三月這期間必須進行剪枝的工作,將已經木質化的葡萄蔓按照不同的整枝系統,去除多餘的芽,並將枝蔓修剪成所需的形狀。年中死亡的葡萄樹也須在冬天補種起來。
剪枝方法:
整枝最重要的工作是冬季的剪枝工作。由於葡萄樹在種植後至少要等到第三年才能採收,前幾年的修剪工作主要在剪出整枝系統的形狀,到了第三年後才開始葡萄生產的修剪。由於剪枝的工作復雜,只能人工操作。
每年剪枝前的葡萄樹有數百個以上的苞,可依據整枝系統和每一棵葡萄樹須保留的苞的數目進行修剪,以控制產量。因為如果不去除部份的苞,不僅產出來的葡萄品質不好,也會讓葡萄樹老化的速度加快。
葡萄種植的精髓在於平衡葡萄枝葉的生長與葡萄果實的成長,一方面要有足夠的樹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份,另一方面樹葉不可太過茂盛而消耗掉葡萄生長所需的養份。
葡萄樹的整枝和剪枝就是用以維持此平衡的重要方法。為了配合各種不同的葡萄品種和自然環境,整枝系統發展出許多種不同的樣式以符合需要。每一種整枝系統都有其特有的剪枝法、枝蔓綁敷法及相適應的各種種植技術。
(4)嫁接
葡萄採用嫁接技術主要作用有兩方面:
一方面夏季生長勢強,花芽分化很好,充實的細枝條也能抽生花穗。葉片挺立,葉色深綠,光合效率高,栽培管理容易,促成栽培效果更好。可用扦插或嫁接繁殖。另一方面可以培育生成新品種。
三、施肥
施肥盆栽葡萄施肥的原則是少施勤施。盆栽葡萄在育苗階段和定植初期,可暫不施肥,待幼苗長到5~6片葉後,每隔6―8天,施稀薄液肥1次。開花掛果後,養分需用量增大,可適當增多施肥次數。注意每次施液肥後,要立即澆水。
四、澆水
盆栽葡萄在發芽前後,每隔2―3天澆水1次,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澆水比較好;澆水時,水溫最好接近盆土溫度,夏天氣溫比較高,蒸發量比較大,早晚都要澆水一次,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後,澆水次數又逐漸變少,以盆土濕潤為宜;冬季落葉休眠期,要保持盆土有干有濕,澆水的時候可以灑一些水道葉子上。
五、病蟲害防治
如果有病害,可在葡萄休眠期噴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發芽後,每隔10-15天噴1次1: 0.5:200的波爾多液或500倍復方多菌靈溶液,一般病害即可防治。
如果發現葉片、枝條或果穗上有褐斑、白粉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剪除,防止蔓延,並用波爾多液噴施防治;盆栽葡萄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很少病害。
六、光照
葡萄樹對光是很敏感的,葡萄樹喜光,一定要放在光照很充足的地方才行;
七、架子
有人會在陽台上搭一些架子,以便於葡萄攀延,記住不要用鐵質或者傳熱性很快的架子,最好是用木質的。
B. 簡述我國釀酒葡萄的栽培缺陷,急
在釀酒葡萄種植市場上,不少農戶為了提高收購產量將釀酒葡萄注水,殊不知,注水過程中由於甜度的下降,釀酒葡萄的質量也受到了影響。
種植時間短,未達標即搶收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房山區的一位種植戶那裡了解到,種植一畝釀酒葡萄的一次性投入在1萬元左右,而這樣的一次性投入可採收葡萄十餘年。如果按每公斤葡萄8元的收購價計算,每畝的產值差不多能達到2萬元。相當於在收成好的時候,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也正是這樣的高收入讓很多農戶加入到釀酒葡萄種植的隊伍中來。但其實種植釀酒葡萄遠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據了解,和日常食用葡萄相比,釀酒葡萄的種植條件相當苛刻。不僅要看氣候條件,還要看土壤特性,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就拿國際上的葡萄酒名庄來說,它們基本都處於世界上最完美的葡萄種植區,從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上來說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中國顯然不同,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副秘書長李德美表示,國內的自然條件不如歐洲生產國,種植品種也不如國外充分。李德美說,「中國的葡萄園質量不像波爾多那樣好,中國葡萄酒要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很困難」。
除了自然條件外,釀酒葡萄的後期種植也很重要。中國葡萄酒文化教育專家晉陽說,「一棵能釀出高端葡萄酒的葡萄樹,單從樹齡上講,就必須要超過15年,黃金樹齡則需要30年」。
我國釀酒葡萄的樹齡顯然還沒有達到晉陽所說的時間,葡萄酒專業人士崔志雲表示,國內釀酒葡萄種植爆發性增長不超過五年,國內葡萄種植時間短,葡萄樹齡普遍較年輕。
除此以外,釀酒葡萄的收獲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釀酒葡萄種植戶唐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種植管理上,凍旱對葡萄的影響很大。如果每年凍旱嚴重的話,第二年就得重新栽培。
為獲高收益,葡萄遭注水
當前國產葡萄酒廠商多是從種植公司和農戶處收取釀酒葡萄,而國家對於農戶種植管理又沒有統一標准。這樣一來,分散的收購方式往往導致釀酒葡萄問題突出。崔志雲表示,酒庄從周圍酒農那裡收購的葡萄質量很難保障。
釀酒行業的人都知道,葡萄酒七分在種,三分在釀。而在釀制的過程中葡萄好壞是關鍵。據了解,葡萄的質量主要由含水量決定,釀酒的葡萄糖度每升不能低於170克。如果含水量太高葡萄汁就會被稀釋,甜度降低,所以釀酒葡萄樹一般不能澆灌。
而據崔志雲透露,目前國內很多酒庄在收購葡萄的時候是按重量結算的,有些農民為了增加重量,就會往葡萄里注水。這樣雖然葡萄的重量上去了,質量卻受到了影響。
「國內沒有限制,只要有產量就行,但在法國,比如勃艮第地區,酒農的主要任務就是為酒庄種葡萄,之前會和酒庄簽約,而酒庄會明確要求要什麼品質的葡萄,這樣葡萄的質量才能有保障。」 崔志雲說。
李德美表示,正是因為農民散戶種植難以保證釀酒葡萄質量,今後這種方式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釀酒師地位低,條件差人難留
近年來,我國釀酒葡萄種植大面積減產,除了天氣原因以外,很大程度上與種植管理技術缺少有關。釀酒葡萄種植技術及其人才數量遠遠跟不上葡萄酒市場發展的需要。專業人才缺口很大,不僅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差,在種植源頭,苗木選擇、病害防治與治理上,也無經驗可談。
采訪中,一些葡萄種植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越是高端的葡萄品種,對栽培技術、災害防治的要求就越高,但是,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人才欠缺,再加上最近各地極端天氣的出現,也給國內釀酒葡萄的種植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李德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事葡萄酒行業的技術人員畢業後的工資和普通大學生幾乎沒有差異,但從事的工作則要比一般工作艱苦很多。
以釀酒師為例,釀酒師在前期學習的過程中,不只是學習釀酒技術,更多的是從事田間勞作。從葡萄種植到葡萄養護,和普通的農民沒兩樣。
「工資低,條件差,這樣一來不少人就放棄了從事葡萄酒行業的相關職業。」 李德美說。目前的國內葡萄酒行業現狀主要是產業小,投入少,技術人才欠缺。
產區品種單一,缺乏個性失市場
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公布的《2013年世界葡萄酒行業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的葡萄種植面積已由2000年的30萬公頃擴展到57萬公頃,排名世界第四位。但是與之相對的卻是國內釀酒葡萄種植擴大背後的一系列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大部分葡萄酒產區並沒有形成真正適合本地區的釀酒葡萄品種結構。因而造成釀酒葡萄及產品缺乏產區個性與特點,產區缺乏核心競爭力。而各產區品種單一、同質化嚴重的局面,不僅容易造成收獲時節葡萄供大於求的局面,不利於種植戶增收,而且會制約整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
國內釀酒葡萄種植業的火爆局面只是表象的熱鬧,而釀酒葡萄種植產業和市場顯然處在風雲變幻的階段。崔志雲表示,中國葡萄酒產業要想有發展,還是要發揮自身特色。「有人喜歡智利酒,有人喜歡法國酒,不同的人喜歡不同口味的酒。不管是釀酒葡萄種植,還是葡萄酒生產,我們都不能盲目跟風。只有在有質量保障的前提下,才能釀造出中國自己的葡萄酒,這才是突圍的關鍵。」
C. 紅珍珠葡萄栽培管理技術
無核弗蕾葡萄又名火焰無核、早熟紅無核、紅珍珠,歐亞種,原產於美國加州,屬於中早熟品種,生育期短,管理比較簡單,而且可以趕在葡萄旺季前上市,市場需求量較大。其果粒較小不作處理單粒重2.5g左右。我是新疆的。
D. 葡萄設施栽培的管理技術有哪些
葡萄設施栽培,普遍採用的設施是塑料薄膜日光溫室。按照果實上市時間的不同,分為促成栽培和延遲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實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實成熟上市;延遲栽培指的是果實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實成熟上市。葡萄設施栽培是一種資金、技術和勞動力密集型的新興產業,生產中還有許多栽培管理技術需要探討。
(1)品種的選擇
適於葡萄設施栽培的主要品種有潘諾爾亞、乍娜、紫珍香、京亞、京秀、里扎瑪特、鳳凰51、紅雙味、紫玉、8612、無核白雞心、京優、大粒六月紫、巨峰等。
(2)建園與定植管理
①栽培密度:設施葡萄的架式一般採用單籬壁架式,株行距可以為0.8米×1.5米,畝栽550株,架高以1.2~1.4米為宜。也可以採用雙籬壁架式,株行距為0.5米×(1.5~1.8)米、畝栽740~880株。
②定植後的管理:栽種時,要栽壯苗,且要施足基肥,栽後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當新梢長至20~30厘米時就要進行摘心促使副梢萌發。副梢萌發後選留2~4個壯芽,培養為結果母枝。其餘的副梢長至0.6~1米時要進行摘心,促使下部芽發育飽滿。同時,要及時埋支柱,拉鐵絲,引縛新梢上架生長。
葡萄生長後,要及時進行修剪。根據不同的樹勢採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對於生長勢較弱的植株,在近地表3~5個芽處進行短梢修剪;對於生長中庸的植株,可在30~50厘米處壯芽部位進行短截,然後水平綁縛在第1道鐵絲的兩側,對於生長勢強的植株要進行長梢修剪,佔領上部空間,擴大結果面積。
(3)葡萄設施栽培的關鍵技術
①扣棚時間的確定:和其他落葉果樹相似,葡萄的芽也存在休眠的現象。隨著葡萄新梢從下而上逐漸成熟,新梢上當年不萌發的芽(又稱冬芽),就逐漸進入生理休眠狀態。這種休眠狀態通常要在落葉後,經過1個月左右的低溫才能解除。打破自然休眠的有效溫度為0~7.2℃,完全打破自然休眠需要經過7.2℃以下的低溫1000~1200小時。以第2年5月底到6月初上市為目標進行管理的巨峰,一般在12月上旬扣棚,而其他早熟的品種可於11月底開始扣棚。如果還要提前使漿果成熟上市,可於落葉後進行人工集中預冷處理方法。
扣棚初期的3~5天內,白天蓋草簾,使棚內溫度由自然條件下的℃以下逐步升至12~13℃,待棚內土壤完全解凍後,白天揭簾升溫。15~20天後,芽子開始萌動;60~65天後,開始開花,花期持續12~15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的時間因品種而異,巨峰葡萄約需100天,早熟品種需要的時間短。
②溫度控制:開花前,白天控制溫度在25℃以下,超過25℃時應適當放頂風。夜間溫度保持在7~8℃,必要時要進行加溫,以防止夜間溫度過低。
開花前後的溫度以15~28℃為宜。超過30℃時,必需放頂風,降溫、換氣。夜間溫度控制在14℃以上,有利在於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漿果膨大至漿果成熟期,棚外溫度開始回升,棚內白天溫度上升很快,白天棚內溫度可控制在28~32℃之間,超過32℃要在頂部放風口放風。漿果成熟期夜間溫度過高時不利於漿果著色,夜間溫度15℃左右有利於漿果著色。
放風口設置的正確位置是在大棚的上部和下部,前期放風,要通過頂部進行。因為,在大棚內熱空氣外逸,使棚內溫度下降,且冷空氣侵入時有緩沖距離,不至於引起棚內溫度劇烈波動。
後期放風時開放底部和頂部放風口,熱空氣從頂部逸出,冷空氣從底部進入,形成氣流。降溫速度快,棚內二氧化碳氣體補充的也快。
③濕度控制與灌溉:葡萄芽萌動到開花前這一段時間,棚內濕度可以相對高些,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花期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為宜。濕度過高,不利於花葯開裂和散粉;濕度過低則會導致花冠不易脫落。
大棚葡萄越冬前要澆封凍水,扣棚後土壤解凍時澆第1遍水,芽萌動時澆第2遍水,個別花開放時澆第3遍水,此後要用地膜封閉地面,既可提高地溫,又可減少水分蒸發降低棚內濕度。謝花後澆第4遍水,謝花後20天澆第5遍水,漿果軟化前澆最後1遍水。
④施肥與氣體調節:大棚葡萄的基肥一般在10月份施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量4000~5000千克,外加適量的速效氮、磷、鉀肥和微肥。
扣棚後追肥有以下幾個時期:第1次追肥在萌芽期,每畝施三元復合肥50千克。開花前葉面噴肥2~3次,噴布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謝花後結合澆水,每畝噴施尿素50千克。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畝施入硫酸鉀50千克。從漿果膨大到漿果成熟,葉面噴布稀土微肥和光合微肥2~3次。
⑤花果管理:要獲得果粒大、色澤好的葡萄,必須控制負載量和每個果穗的果粒數。果穗太多,產量太高,果粒不易著色;果穗數合適才能保證生產較大的果粒。
結果枝長度達到20厘米至開花前都可以進行花序疏除,一般每個果枝留一個果穗,少數壯枝留兩穗,弱枝不留果穗,將產量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開花前一周左右將花序頂端用手指掐去其全長的1/4或5/1左右,並掐去副穗,減少果粒數,使剩下的果粒能夠長得大。在盛花期和盛花期後10~20天用25毫克的赤黴素噴布或浸泡果穗2次,可以獲得無籽果。
E. 第一年葡萄苗技條怎樣管理
種植葡萄第一年應該這樣管理:
培育根系,根系的強大來自於土壤的改良,一般提倡開溝種植,大投入局部改土,一般可以秸稈還田,有機肥混合沙土回填,既要保證有機質含量的提升,又要保證透氣性和保水性,這是最後的改土機會,定植後在改土就難了。
培育架型,這要胸中有丘壑的,好的架型不用抬頭幹活,不用抬胳膊幹活,不用彎腰幹活,不用蹲著幹活,一切以省力為標准。同時要最大限度的錄用給空間和光照。最後還要修剪簡單。架型最好根據品種和氣候來確定。
培育花芽,把結果帶控制在一道鐵絲和二道鐵絲之間,這期間的花芽要著重保護,既不能發育不好,老化不好,又不能鼓了,所以,結果帶以上或者二道鐵絲以上的新梢要抽出來,還不宜太旺。
F. 葡萄春季管理技術
葡萄春季管理要點有:
1、挖好定植溝
在准備栽培葡萄的地塊上,南北向,按行距1、7m挖溝。溝的寬、深均為60cm。挖溝時,將熟、生土分開,溝底鋪10cm腐殖質。回填熟土至溝深的2/3、若熟土不夠,可在溝旁的地表取補。每畝施5000kg土雜肥均勻撒於溝內,與熟土攪勻。將生土回填圍成土盆,灌透水,待溝土鬆散後即可定植。
2、備好苗木
將欲栽培的葡萄苗木,逐株檢查,剔除病、殘、死株。將須根略剪一段(以利發生新根)。再將苗木置清水中浸泡24h,再消毒一遍。方法:以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0。1%~0。3%的五氯酚鈉液浸泡3~5min,撈出晾乾即可。備好的苗木放於背光處以濕沙培起,隨栽隨取,切忌長時間裸露,以防風干。
3、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規格一般行距1、7m,株距1m,畝栽400株。定植前,在定植溝中心按既定株距挖穴,深度據苗木高度確定。定植時,將苗木須根均勻伸向下方。然後層層填土踏實,圍成土盆,澆足水,適時保好墒。如以地膜順溝覆蓋,苗木莖部透於膜上即可,這樣利於提高地溫,促早發根,提高成活率和增強長勢。
4、定植後的管理
切忌頻繁澆水,因為這樣會造成地溫降低、苗木爛根而嚴重影響成活率。一般說來,待苗木芽眼萌動後再行澆水。原則是澆足澆透,澆後保墒。以後可視墒情,一般每半月澆一次水即可。以此法定植苗木,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