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銷商訂貨采購的技巧
(三)郭漢堯經銷商培訓支招:
郭漢堯營銷管理博客論壇最具價值的經銷商培訓專家郭漢堯老師支招:
不可透露采購預算
要讓供應商摸不到我們的底細。因為當我們的預算被知道以後,供麻商一定會開價預算相近的金額,這樣就會變得被動,無法取得比我們預算更優越的條件。
不要落入殺價圈套
有些采購人員無論如何交易,只會殺價,而沒有考慮其他交易條件。真正使對手感到棘手的是洞悉市場行情,商品知識豐富,擅長分析成本的人,采購人員應以此為目標。
2. 什麼是「批發商」什麼是「采購商」
批發商是直接跟廠家拿貨或者廠家直銷的商家 這樣一般貨品沒有2次提價 所以價格會低 所以一般建議到批發商拿貨 但是只限於大量采購
3. 供應商占采購的比重%怎麼計算
1.向主要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全部采購金額*100%
2.向主要客戶的銷售額/總銷售額*100%
4. 求問怎樣做到從批發商處進貨時拿到最低進價
出於走貨量-庫存資金及需要較多種類的關系,我的大部分商品不是從廠家直接進貨
,而是從義烏等批發商處進的。在經營中,進貨價格有的高、有的低。請大家看看,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做到所有產品的進價都低。
以從義烏進的貨為例,每個同樣商品至少都有十幾家店有,價格都有差異,最高相差 30% ;而且,對於我要進的一些貨,沒有一家是所有的價格都比別人低;基本都是一家的幾個品種的價格最低,其它的都高。由於我的貨種類較多(近一千種吧),我根本記不住所有供貨商對我所需的貨的報價;即使每個供貨商都給我報價單,但由於每個報價單都有幾百個貨,且貨品排列順序都不相同、有的名稱還不同,我也很難將報價單整理到一起,也就很難找到所有貨品的最低價。只能挑幾個主要貨品比較一下。但我又發現,無論多熟的店,你開始詢價的幾個貨,他都會報的較低,而開單的其他幾十種貨的價格就難說了,有的甚至高的離譜。這樣,進完貨,經常是過一段時間後、或補了幾次貨後才發現,進價高了。我所在的市場也有幾家經營相同商品,有時我就發現因我的一小部分商品的批發價格比別人高而使客戶跑了。由於競爭激烈,大家的毛利都很低,我相信,如果我的批發價高,一定是進價高了。
一: 1.盡量找廠家。 2.對供貨商採取淘汰制(誠信的商家還是有的,不誠信的淘汰) 3.商品盡量分散采購(減少被宰的系數)
二: 1.根據你的規模和進貨頻率,你需要建立計算機管理,簡單的EXCEL就可以了 2.每種商品至少3家供貨商,訂貨時,你可以要求供貨商按你的格式報價 3.制定采購計劃,這個計劃不一定固定產品,你可以把當年的進貨總額預算出來,對優秀的供貨商作定貨計劃,根據每季度或每月的實際銷售調整。 這個預算的好處就是殺價,因為你的一年的訂單比較大,而實際還是每月進貨,與以前沒有大的區別。4.你得經常逛市場,了解行情。除了價格外,你還要關注是否有新產品
,相同的產品還有不同的品質 5.能夠找到直接供貨商或生產商,少一層就多一層利潤 6.在供貨商促銷時訂貨,比如新開的店,轉產的店 7.每季度要對供貨商做綜合評估,優勝劣汰。至於評估標准可以按網上的一些關鍵要素,也可以自己定。 還有一點,就是采購費用要注意。 有時自己跑市場采購,運費反而比郵購的還要多。所以最好進貨時能注意這點。進太多,成本壓了很多;進少了,單件運費又上去了。
貨比三家不吃虧這個簡單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只想拿到最新最低價格還是很不容易得的,因為任何一個廠家都要以盈利為目的,賠錢生意是不會做的,少賺比不賺好,如果你是采購,所以建議你得找四道五家報價,在這五家中挑選最低的一家作為你的供應商
。這樣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商品流通企業批發商品銷售如何核算
批發商品銷售的核算一般採用數量進價金額核演算法。按銷售方式可以分為倉庫銷售和直運銷售。 (一)倉庫銷售的核算 倉庫銷售是指購進商品儲存在本企業的倉庫或寄存外庫,銷售時再將商品從倉庫中發出的交易行為。倉庫銷售分為同城銷售和異地銷售。 1.同城銷售的核算 同城倉庫銷售一般採用提貨制或送貨制的商品交接方式,採用支票、匯票等貨款結算方式來進行。 為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取得銷售收入的情況,應設置商品銷售收入科目。企業銷售商品,實現銷售收入後,將商品銷售額計入該科目的貸方,將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科目。 結轉已售商品銷售成本時,應將已售商品的銷售進價成本計入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借方,並將已售商品從庫存商品科目中轉出,即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批發企業在銷售商品後並不逐日逐筆地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和注銷庫存商品,而是等到月末採用一定的方法計算並結轉全月已售商品的銷售成本。 批發企業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可以採用分批實際進價法、加權平均法、最後進價法、毛利率計演算法等多種方法,這里主要介紹毛利率計演算法。 毛利率計演算法是根據本期商品銷售額,按照上季度實際毛利率(或本季度計劃毛利率)估算本期商品銷貨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商品銷售額X(1-上季度實際毛利率) 採用毛利率計演算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核算工作較簡便,但計算結果不夠准確。因此一般在每季度的前兩個月採用此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而在季末採用加權平均法或最後進價法計算出全季度的商品銷售成本,再減去前兩個月用毛利率計演算法計算出的商品銷售成本,剩下的就是第三個月的商品銷售成本,這樣就將前兩個月用毛利率法估算的商品銷售成本與實際商品銷售成本的差額擠到第三個月進行調整,可使得全季度的商品銷售成本及季度結存商品的價值接近實際。 2.異地銷售的核算 異地倉庫銷售一般採用發貨制的商品交接方式,採用委託銀行收款、托收承付及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等貨款結算方式。採用委託銀行收款或托收承付結算方式下發貨制的方式交接商品,企業將商品交運輸部門發運,為購貨單位墊付運雜費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商品發出後,企業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 (二)直接商品銷售的核算 直接商品銷售是指批發企業將其從異地購進的商品直接發運銷售給購貨單位而不經過批發企業倉庫儲存的銷售方式,採用這種銷售方式可以加速商品流轉、節約商品流通費用,所以是一種重要的銷售方式。其具體做法是:批發企業從異地供貨單位購進商品直接發給購貨單位,辦理直運時可以委託供貨單位代辦,也可以由批發企業派采購員在供貨單位所在地監督辦理。 一般是批發企業向銷貨單位購進商品並向購貨單位發運後,由銷貨單位填制兩套托收款憑證,同時交開戶銀行辦理委託收款,一份是以購貨單位的名義向批發企業收款,貨款由批發企業開戶銀行賬戶劃回銷貨單位開戶銀行賬戶,另一份是以批發企業名義向購貨單位收款,貨款直接劃回批發企業開戶銀行,收入批發企業賬戶。進行直運商品銷售的核算,需填制直運商品收發貨單,其中既要註明購進單價,又要註明銷售單價,以此作為辦理托收貨款及記賬的依據。 直運商品銷售的特點是: (1)批發商品購進與銷售同時進行,企業一方面根據銀行轉來的結算憑證向銷貨單位支付進貨款,作商品購進的賬務處理;另一方面又根據銷貨單位或企業采購人員向購貨單位發貨,並向購貨單位辦理托收銷貨款手續後轉給批發企業的直運商品收發貨單位,作托收銷貨款及取得商品銷售收入的賬務處理。 (2)商品直運不經過批發企業倉庫,在核算上不通過庫存商品科目。 (3)直運商品銷售是整批購進直接銷售,在商品銷售的同時可按商品進價逐筆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即在做商品銷售賬務處理的同時,作結轉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直運商品銷售由於批發企業收到銀行轉來銷貨單位結算進貨款憑證的時間會不一致,因此在核算上也就會出現三種情況: ①先支付進貨款,後托收銷貸款; ②先托收銷貨款,後支付進貨款; ③支付進貨款與托收銷貨款同日辦妥。
6. 批發商與采購商區別
商家采購時,就被譽為「采購商」,銷售時,就被譽為「批發商」或「經銷商」。
7. 商品流通企業批發商品銷售如何核算
批發商品銷售的核算一般採用數量進價金額核演算法。按銷售方式可以分為倉庫銷售和直運銷售。
(一)倉庫銷售的核算
倉庫銷售是指購進商品儲存在本企業的倉庫或寄存外庫,銷售時再將商品從倉庫中發出的交易行為。倉庫銷售分為同城銷售和異地銷售。
1.同城銷售的核算
同城倉庫銷售一般採用提貨制或送貨制的商品交接方式,採用支票、匯票等貨款結算方式來進行。
為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取得銷售收入的情況,應設置「商品銷售收入」科目。企業銷售商品,實現銷售收入後,將商品銷售額計入該科目的貸方,將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科目。
結轉已售商品銷售成本時,應將已售商品的銷售進價成本計入「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借方,並將已售商品從「庫存商品」科目中轉出,即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批發企業在銷售商品後並不逐日逐筆地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和注銷庫存商品,而是等到月末採用一定的方法計算並結轉全月已售商品的銷售成本。
批發企業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可以採用分批實際進價法、加權平均法、最後進價法、毛利率計演算法等多種方法,這里主要介紹毛利率計演算法。
毛利率計演算法是根據本期商品銷售額,按照上季度實際毛利率(或本季度計劃毛利率)估算本期商品銷貨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商品銷售額X(1-上季度實際毛利率)
採用毛利率計演算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核算工作較簡便,但計算結果不夠准確。因此一般在每季度的前兩個月採用此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而在季末採用加權平均法或最後進價法計算出全季度的商品銷售成本,再減去前兩個月用毛利率計演算法計算出的商品銷售成本,剩下的就是第三個月的商品銷售成本,這樣就將前兩個月用毛利率法估算的商品銷售成本與實際商品銷售成本的差額擠到第三個月進行調整,可使得全季度的商品銷售成本及季度結存商品的價值接近實際。
2.異地銷售的核算
異地倉庫銷售一般採用發貨制的商品交接方式,採用委託銀行收款、托收承付及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等貨款結算方式。採用委託銀行收款或托收承付結算方式下發貨制的方式交接商品,企業將商品交運輸部門發運,為購貨單位墊付運雜費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商品發出後,企業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
(二)直接商品銷售的核算
直接商品銷售是指批發企業將其從異地購進的商品直接發運銷售給購貨單位而不經過批發企業倉庫儲存的銷售方式,採用這種銷售方式可以加速商品流轉、節約商品流通費用,所以是一種重要的銷售方式。其具體做法是:批發企業從異地供貨單位購進商品直接發給購貨單位,辦理直運時可以委託供貨單位代辦,也可以由批發企業派采購員在供貨單位所在地監督辦理。
一般是批發企業向銷貨單位購進商品並向購貨單位發運後,由銷貨單位填制兩套托收款憑證,同時交開戶銀行辦理委託收款,一份是以購貨單位的名義向批發企業收款,貨款由批發企業開戶銀行賬戶劃回銷貨單位開戶銀行賬戶,另一份是以批發企業名義向購貨單位收款,貨款直接劃回批發企業開戶銀行,收入批發企業賬戶。進行直運商品銷售的核算,需填制直運商品收發貨單,其中既要註明購進單價,又要註明銷售單價,以此作為辦理托收貨款及記賬的依據。
直運商品銷售的特點是:
(1)批發商品購進與銷售同時進行,企業一方面根據銀行轉來的結算憑證向銷貨單位支付進貨款,作商品購進的賬務處理;另一方面又根據銷貨單位或企業采購人員向購貨單位發貨,並向購貨單位辦理托收銷貨款手續後轉給批發企業的直運商品收發貨單位,作托收銷貨款及取得商品銷售收入的賬務處理。
(2)商品直運不經過批發企業倉庫,在核算上不通過「庫存商品」科目。
(3)直運商品銷售是整批購進直接銷售,在商品銷售的同時可按商品進價逐筆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即在做商品銷售賬務處理的同時,作結轉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直運商品銷售由於批發企業收到銀行轉來銷貨單位結算進貨款憑證的時間會不一致,因此在核算上也就會出現三種情況:
①先支付進貨款,後托收銷貸款;
②先托收銷貨款,後支付進貨款;
③支付進貨款與托收銷貨款同日辦妥。
8. 如何確商品的采購下單量,有無具體公式
商品采購下單量的確定,是負責人員在長期從事該項工作積累的實戰經驗和工作技巧,因為采購的商品要考慮,銷售需求、采購周期(包括緊急采購周期,也就是供方的生產、供應能力)、采購成本、庫存管理、資金佔用等問題,這跟所購所銷售商品的市場供求關系、單位的采購物流政策、抗風險能力有一定關系。
總的來說,您可以根據銷售表統計商品的日銷售量,了解確認銷售商品的庫存數量,根據采購周期,來確定是否能夠滿足未來銷售需求,本次采購計劃滿足幾天的銷售需求等。這樣經過計算和預計,就可以通知采購下訂單了。根據銷售表,還要注意公司的那些產品銷售比較頻繁,那些商品銷售比較少,銷售頻繁的商品可以結合採購周期多采購些放倉庫。
特別指出:庫存商品周轉率對采購和銷售都是一項管理績效指標,如果企業看重這方面的管理,就要好好研究供應商能力、供貨周期、應急替代等問題,將效率最佳化提升。
至於公式,還是不生搬硬套給您吧,沒有那個公式可以完整解決個體公司的這類問題,根據要求和需求,找到各種因素的關系,自己總結就好了。
9. 進貨如何區別批發商和零售商
1、指向不同
零售商(Retailer)是指那些其銷售量主要來自零售的商業企業。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後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
2、定義不同
零售商是指將商品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的中間商,是相對於生產者和批發商而言的,處於商品流通的最終階段。
批發商不直接服務於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於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商人的一種叫法,已經逐漸趨向於被淘汰。顧名思義,批發就是一批批進貨,然後往外一批批地發。可見這樣的生意沒有什麼計劃,只是一個貨物買賣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發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沒有服務終端意識的坐商。
3、產品數量不同
批發商是相對於零售商來說的,零售商就是只賣一個或二個產品 ,而批發商是買大量的產品,一般為2個以上的至幾千幾萬都屬於批發商。
批發商就是批量采購上一級供應商(如工廠/代理/經銷)的貨,然後再批量賣給下一級需求者(如零售商)的經濟實體。
10. 怎麼理解向物資批發企業采購
向物資批發企業采購介於生產廠和貿易商之間,可以分兩點來說:
1、從批發企業采購價格是低於貿易商的,相對價格比較優惠,同時批發企業的供貨相對穩定,因為批量比較大,也就變相保證了供貨及時性。
2、如果從貿易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二道販子買,那麼價格相對較高,不利於節約成本。而從廠家直購往往需要預付款,這是很多企業無法實現的,因為大多數企業基本上都是先供貨,再辦結算,最後付款,而批發商正好完美的中和了這兩點,既可以價格較低,又可以幫企業墊資。所以向批發企業采購也就成為常態了。
我從事采購近10年,以上字字手碼,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