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買過長康純釀紅燒醬油口感怎麼樣
這個要看樓主是用來干什麼的了!比如海天醬油都不錯!各有各的用處!
『貳』 佳佳紅燒醬油哪產的
湖南省長沙市
『叄』 紅燒醬油多少錢一瓶
這要看它的等級來決定價錢,按我國現行標准,醬油分為四個等級主要是以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和發酵時間的長短為劃分依據。
以高鹽稀態發酵來說:
氨基酸態氮≥0.80g/100ml為特級
氨基酸態氮≥0.70g/100ml為一級
氨基酸態氮≥0.55g/100ml為二級
氨基酸態氮≥0.40g/100ml為三級
同時不同品牌對價格也有影響,加加的800ml三級老抽市場價格也7元左右
幫到你希望你採納。
『肆』 買醬油的時候沒看 不小心買了釀造醬油 請問釀造醬油可以做紅燒嗎
釀造醬油是最好的,而且做出來的菜更好吃,醬油也更安全。釀造醬油的顏色不夠深紅,比較適合進行涼拌和炒菜,不適合用來做紅燒,做紅燒最好還是用老抽,這樣做出來的菜的顏色會更深,味道也更醇厚一些。
『伍』 什麼牌子的紅燒醬油味道比較好
紅燒醬油味道比較好的當屬李錦記,如李錦記特級頭抽、李錦記的老抽醬油、李錦記秘制紅燒汁等。
還有海天,加加JIAJIA,淘大,廚邦-岐江橋,金獅,味事達這些都不錯,都是銷量較多的牌子。我經常買的是李錦記、海天和加加JIAJIA這三個牌子的,我覺得它們都不錯。買的時候要注意:醬油的顏色不是越深越好,醬油不是越鮮越好,價格越高並不代表醬油等級越高,專家認為,優質醬油澄清、無沉澱、無浮膜、色澤呈紅褐色,比較粘稠,細聞有醬香味和酯香味。在醬油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質量等級和氨基酸含量。
『陸』 廚邦 醬油價格,多少錢
我也新買了一瓶介個,真真好鮮味啊,不怎麼上色就是。我吃蝦直接沾,比之前買的廚邦紅燒醬油味道好很多的說。。。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他聚涼拌,紅燒各種風味一起,所以味道鮮很多,做涼拌很好,不過打算還是去買紅燒醬油來燒菜咯,呵呵,
『柒』 紅燒醬油是什麼
紅燒醬油是一種顏色比較深的醬油,味道比較咸,色澤比平常醬油要深的多,含有少量的糖,一般是用在做紅燒菜餚的時候使用。
醬油是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
醬油俗稱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制而成的。醬油的成分比較復雜,除食鹽的成分外,還有多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鹹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餚的味道,還能增添或改變菜餚的色澤。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掌握釀制工藝了。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咸,用於提鮮;老抽較淡,用於提色。
(7)淄博紅燒醬油批發價格擴展閱讀:
紅燒汁和紅燒醬油區別:
紅燒汁就是在老抽的基礎上添加其它的佐料及香料製作而成的復合味,也就是生產廠家在老抽醬油里提前按紅燒烹飪常用調料和香料如:蔥姜蒜,大料,桂皮,小茴香等等一起熬制生產的復合味汁。紅燒醬油其實就是老抽醬油,只不過這種叫法可以更直白。做紅燒肉使用紅燒醬油和紅燒汁一樣,使用紅燒汁再另加常規調料也可以,因為紅燒汁調料味道並不濃。
『捌』 一瓶醬油的成本是多小
專家稱:「高檔醬油」靠「添」要高價
我們每天做菜都離不開醬油,過去,家家用的都是從糧油店裡買的1元一袋的醬油。醬油只有一種,炒菜也放,拌冷盤也放,吃餃子也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醬油的種類多了起來,還分起了功能。那麼,該如何區別這些打著不同「招牌」的醬油,選到適合自己用的醬油呢?
主打「功能牌」
種類五花八門
記者走訪了哈市部分商場超市發現,市場上的醬油種類繁多,從1.50元的袋裝到十幾元的瓶裝。醬油從功能上細分的品種更是琳琅滿目。在哈市南崗區某超市,僅醬油一種調味品就占據了超市的一整節櫃台,有海鮮醬油、紅燒醬油、涼拌醬油、餃子醬油、濃汁醬油、頭鮮醬油、火鍋醬油、蒸魚醬油、湯醬油、天然加鐵紅醇醬油、宴會醬油、有機醬油、鮮味生抽、珍鮮生抽、野生菌生抽、黃豆老抽等20餘種。
一對來購買醬油的老夫妻在櫃台前徘徊了10餘分鍾,但是還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該買哪種好。最後,在老伴兒的催促下,老大娘隨手拿起了一瓶醬油放在購物車內,嘴裡還嘟囔著:「隨便選一瓶吧,也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不同。」和這對老夫妻相同的市民還有很多,面對琳琅滿目的功能醬油,市民們一頭霧水。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廚房一共擺放了三四種醬油,做紅燒肉的時候放紅燒醬油,做涼拌菜的時候放涼拌醬油,但是具體這些醬油有什麼區別,她也不知道。
價格參差不齊加「料」就敢賣高價
除了種類琳琅滿目外,醬油價格也參差不齊。拿瓶裝醬油為例,記者看到超市櫃台上有一種700毫升桶裝黃豆醬油價格為1.80元,平均每升2.57元;而另一種瓶裝160毫升的有機醬油價格為8.48元,平均每升53元。兩者相差了20倍,這相差的20倍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在道里區某倉買店,記者隨手拿起了一瓶某品牌容量為500毫升的老抽醬油,市場售價為4.50元。而該品牌同樣容量的海鮮醬油,市場售價為7.50元。為了弄清楚兩者的不同,記者對比了一下兩者的成分,老抽醬油的成分有水、黃豆、小麥粉、食用鹽、白砂糖,而海鮮醬油的成分只多了干貝。附近小區的居民趙女士納悶地說:「就多了一樣干貝,一瓶醬油就貴了3元,難道說這海鮮醬油里放了3元的干貝嗎?」「醬油這些調味品是吃到嘴裡的東西,我們都想買放心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可讓我們納悶的是,那些價格高的醬油真的值嗎?」趙女士問。
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瓶普通醬油的價格為2.00元,在市場上的價格為3.00元,廠家和經銷商有1.00的利潤。在添加了一些高檔配料後,配料的成本不會太高,但由於有了所謂的高級配料「噱頭」後,市場上的價格就可以大幅提升,廠家和經銷商的利潤自然也高了很多。這么一算,許多廠家寧可放棄低檔品種而去激烈角逐於高檔醬油市場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瓶醬油里最多有8種添加劑
你吃的醬油里都有啥?面對記者的詢問,大部分市民都搖了搖頭。記者在醬油商標上看到,除了水、黃豆、小麥粉(或麵粉或麥麩)、白砂糖、食用鹽,大部分醬油里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安賽蜜、谷氨酸鈉、尼泊金脂、焦糖色、呈味核苷酸、肌苷酸二鈉等一些以化學名稱出現的食品添加劑。為此,記者詢問了相關人士得知,「苯甲酸鈉」、「尼泊金脂」或「山梨酸鉀」是防腐劑,「焦糖色」是一種色素,「谷氨酸鈉」是增味劑,「呈味核苷酸二鈉」是增鮮劑、「安賽蜜」是甜味劑……
記者隨機采訪了七八顧客,所有市民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當聽說「苯甲酸鈉」是防腐劑時,幾名市民目瞪口呆。今年52歲的楊女士說:「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就圖個身體健康,調味品是入口的,我希望買到不含添加劑或者添加劑少一些的東西。醬油上面的成分說得是很詳細,但是我都看不懂。商家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劑,可總得給我們消費者選擇的權利,讓我們知道醬油裡面到底都有哪些添加劑,加了多少,都是什麼用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