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談談電商化對傳統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好處。2.談談實體市場和電商結合該怎麼做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目前大部分行業都在想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實體和電商的關系永遠是不可替代的,只能互補,沒有實體經營模式,就不會有電商的輝煌了,電商為農副產品的好處是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就是充足的貨源,還有各地的價格差異等等.也可以做到網上農副產品送貨上門等服務,但還是有缺點的,例如貨物的安全性等.兩者只可以互補,但是不可完全替代.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論述差異性營銷有哪些優越性,產品差異化優勢可從哪些方面體現
實施差異化戰略的意義在於: (1)建立起顧客對企業的忠誠; (2)形成強有力的產業進入障礙; (3)增強了企業對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主要是由於差異化戰略提高了企業的邊際收益; (4)削弱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企業通過差異化戰略,使得購買商缺乏與之可比較的產品選擇,降低了購買商對價格的敏感度。另一方面,通過產品差異化使購買商具有較高的轉換成本,使其依賴於企業; (5)由於差異化戰略使企業建立起顧客的忠誠,所以這使得替代品無法在性能上與之競爭。
㈢ 辯題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的影響的好壞
挑戰與機遇一起到來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居民出現郊區化、分散化的趨勢,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對 傳統店鋪經營的影響日益顯露出來。城市中心人口日益減少,使得處於優越地理 位置的傳統商店周圍的人群越來越少。小區居民住所周邊的商店分走了越來越多 的顧客。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興商業企業以市場細分為手段,通過對不同消費群的 特點分析、確定服務對象,從而瓜分了市場份額,確立了市場地位。同時,由於 是新建單位,企業沒有歷史負擔,可以按照全新的模式構建企業。超市、連鎖店 的迅速興起,改變了過去商業百貨商場一統天下的局面。總之,傳統商業企業面 臨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令人吃驚,而網民數量的增長速度表明,互聯網上的用戶有可 能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用戶群,存在著廣大的市場。這一市場的挖掘無疑會帶來 新的機遇,但互聯網的發展對於傳統商業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隨著互聯網上電子商務的發展,沒有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將失去先機。網上電子 商務將威脅傳統商業企業在社會商品流通中的中介地位。商業企業的店鋪對於生 產者而言,將不再象今天這樣重要,而面向互聯網的生產企業,通過企業自身的 站點或是網路企業的門戶站點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產品展示或銷售。傳統店鋪 所提供的貨架將不再是生產企業展示、銷售產品的近乎唯一的渠道,傳統店鋪的 商業企業將有可能面臨一種新業態的競爭,而不是同一業態的重復競爭。
面對迅速增長的用戶群,目前國內介入這一領域最積極的當數從事信息技術的企 業,他們雖然缺少從事商業零售業的經驗,但他們通過信息服務卻吸引了大量的 網民群體,並且開始嘗試網上購物業務,如新浪網站、搜狐網站等。現在主要銷 售軟體、圖書及計算機產品。一但國內網上購物的環境成熟,將形成這些公司與 生產廠商直接合作的局面,從而削弱商業企業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
涉足國內網上購物的還包括國外的風險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實力雄厚,有在國外 開展網上購物的經驗,他們正尋求一些技術公司的合作,協助這些公司尋找國內 的一些生產廠家或商業企業上網,並設法將這些企業的產品納入到自己的門戶站 點中,培養、擴大自身網站的網民,與傳統商業企業的龍頭企業爭奪消費者。
國內傳統商業企業的規模至多是地區性的,面對跨國商業企業的競爭,國內一些 龍頭商業企業應利用發展電子商務的時機,積極拓展企業的規模及影響力,學會 順應行業變革的潮流。否則,在網上購物環境成熟後,傳統龍頭商業企業將很難 在新的商業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地位。
互聯網為傳統商業帶來的機遇表現為:
一是樹立了企業新的形象。過去,當人們提到傳統商業企業時,總是首先想到它 的大樓和寬敞的購物環境。現在,顧客可以通過Internet上的網址,了解傳統商 業企業,了解其商品。在大眾的心目中,傳統商業企業的形象將不再僅僅是一個 傳統的商業企業,它被賦予一個活躍在Internet上的新興企業的形象。
二是打破空間上、時間上的界限。由於網站24小時開放,消費者通過網站購買商 品時,可以不受營業時間的限制,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網站還為消費者提供信 息反饋單,便於用戶將意見、建議、求購、投訴等信息快速反饋給商業企業。網 站同時向消費者提供企業各項活動、動態等信息,使消費者及時、快捷、系統、 全面地了解企業。
三是為企業未來發展探索新的途徑。企業通過網站可以為當地、外埠乃至國外消 費者提供商品及服務。同時,網上經營可以改變店鋪經營中坐等顧客上門的方式 ,主動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電子商務為商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開拓了新 的領域。
此外,企業可以研究各個網站網民的特點,選擇有效的廣告策略,擴大企業影響 ,樹立企業形象。
四是改變經營者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過去,消費者要了解商品或是商品使用知 識,都需要到店鋪與銷售者面對面地溝通,即使消費者通過電話溝通,一般一個 服務員也只能在同一時間回答一個顧客的問題,而且回答的效果受到服務員素質 水平高低的影響,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而互聯網使以上的情況有可能得到根本的 轉變,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向經營者咨詢各類商品信息,經營者可以通過互聯 網提供各種服務,尤其可以根據消費者留下的電子郵箱,提供主動式的、有針對 性的服務。通過計算機管理顧客的購物信息,了解顧客的購物歷史,分析顧客的 購物傾向。
互聯網的發展將改變現有商業的格局,使傳統商業企業既有著空前的機會,又有 失敗的可能。如何把握機遇決定了一個企業在新世紀的未來。
目前開展網上購物的問題
1、市場還不充分。
目前國內互聯網用戶的絕對數還不到1000萬,用戶數量達不到企業贏利的臨界點 。而且,消費者對於網上購物這一消費方式還不習慣。多年來,消費者一直習慣 面對面的店鋪購物,而通過網路購買商品具有買賣雙方不見面的特點,消費者與 經營者之間建立相互信任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這種信任一但建立,便表現出持續 性的特點。
2、相關環境制約發展。
首先,產品資料的電子文檔極端饋乏。
在網上購物的完整循環中,商品資料是基礎的一環。商品規格、尺寸、重量等方 面的資料沒有,再好的辦法、制度、思路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尤其是當外地用戶 訂購商品時,由於缺乏商品重量的描述,根本無法確定該商品的郵資費用。
商品的文字說明,主要包括商品的特點及顧客購買該商品時所需了解的相關內容 。商品圖片是將商品的外觀展示給顧客的直觀途徑。由於商品是生產者提供的, 商品的基本屬性、文字說明、圖片來自於廠家可以避免法律糾紛。商品的基本屬 性的來源應當是生產企業提供的單據,商品的文字說明及商品圖片應來自於廠家 提供的電子化文件。
第二,國內商業發展過程中,EDI(電子數據交換)的發展遲緩,生產廠商與商業 企業間的數據主要通過手工單據交換,相互之間缺乏電子化的數據交換。國內一 些廠家甚至沒有自已的內部計算機系統, 更談不上電子化的數據交換。這里存在 一個現實,即由於目前商品資料的缺乏,使得無論是傳統商業企業還是新興的網 絡營銷公司,都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到大量的電子化商品數據,從而無法迅速開 展大規模的網上營銷,建立自身在網上商品流通環節中的重要地位。從另一個角 度上理解,這也給傳統的商業企業發展網上購物提供了一定的時間和機遇。
如果國內的生產廠商、商業企業與國外網上商城同時開展國內的網上購物,國內 的傳統商業企業將失去在流通領域的主導優勢,因為生產企業很容易繞過商業企 業直接與擁有眾多網民的網站合作銷售其產品,甚至自己銷售本企業的商品。由 於網上信息流動的快速性與透明性,將有相當多的企業嘗試自己銷售商品,而有 意介入網上銷售領域的新興IT企業則擁有技術上、資金上、人員上、觀念上的優 勢;商業企業沒有自己的商品,在網上購物這一領域如果沒有自己的消費群,將 有可能失去網上購物這一市場。
3、運輸遞送行業不發達。
這使消費者無法快速及時地得到所購買的商品。商業企業在網上如果無法得到足 夠的訂單,那麼運輸公司也就很難在速遞方面給予足夠的投入。這樣,網上購物 便陷入了困境。目前,隨著國內網上購物參與者的增多,許多公司開始從事為網 上購物配套的快遞送貨業務,同時,一些從事網上購物的公司也開始組建自身的 送貨公司。對於傳統商業,在整個網上購物的各個環節中,留下的空白領域將越 來越小。
4、經營觀念上存在差異。
將網上營銷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還是作為傳統商業的延伸呢?一般來說,一個 新興的企業會將其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它們的經營理念是,先找到目標顧客 群,通過信息公布、游戲、專題討論等手段吸引顧客群,再向他們兜售自己的商 品。即使有些公司是純銷售公司,它們也會通過首先集中經營某一類商品、允許 顧客發表意見等手段吸引顧客,然後向其它類商品發展或深化這一類商品的經營 。
傳統商業企業一般將互聯網上的營銷看作是自己業務的一種簡單的延伸或分支。 起碼在做法上是這樣的:將自己的商品上網,但卻很少關注網民的感受。在網上 銷售商品僅僅是為了增加一種銷售渠道,而不願因新的變化改變自己的重心。這 恐怕是國內外大多數傳統龍頭企業面對新變化時的態度,象IBM、福特、沃爾瑪這 樣的行業巨子,也常常無法迴避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按經驗辦事對辦事者的聲 譽而言,意味著近乎零風險。即使失敗,人們的評價是因循守舊,但創新所帶來 的失敗,失敗者將被認為是無知、魯莽,很難有人再給機會支持其繼續發展。殊 不知,對企業而言,因循守舊將失去繼續發展的機會,造成企業在新領域發展的 障礙,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市場是善變的,與市場打交道的人和企業必須適 應這種變化,改造自身。不願意改變自身的企業和人,將被市場所拋棄。
由於對待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同、態度不同,傳統商業企業與新興公司在資金、人 才、物力上的投入將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新興公司可以把面臨的壓力變成動力 ,也容易出現失誤。如果在發展的道路上選錯了方向,又沒有充足的資金糾偏, 就可能失敗。但成功的一定是那些勇於並善於在這一領域中大膽探索的公司。雖 然表面看起來,傳統商業企業的穩妥做法可以避免出現失誤,但結果是傳統商業 企業將失去這個市場。因為一旦網上購物環境成熟,所有的企業都有條件開展網 上購物,傳統的商業企業將由於轉型緩慢,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而失去發展機會。
5、如何面對居民購物更趨向個性化的特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人們購物將越發體現出自身個性化的特 點,不同的顧客需要不同的商品。其實,向不同的顧客以不同的方法推薦不同的 商品是傳統店鋪經營的特點,現在問題是,能否將這些特點總結出來,成為計算 機可以識別的程序,即用計算機代替人工,根據用戶特點,幫助經營人員將不同 的商品推薦銷售給不同的客戶,服務於數量龐大的顧客群。這樣,就可能從過去 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只能服務一位顧客,變成為一個「售貨員」可以服務多個顧客 ,並且服務不受地區限制,不受售貨員上下班限制,特別是不受某個售貨員個人 的能力、情緒的影響。
6、開展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不夠健全。
具體運做中出現問題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
總之,新業務的發展在一定的時間內必然會影響企業舊的業務,意味著企業將放 棄舊業務中的一些既得利益。這將會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
跳出開展電子商務的誤區
網站的開通為商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奠定了基礎。如何開展電子商務,是需 要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完善的,由於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供模仿,在摸索過程中, 需要克服對電子商務認識的誤區:
1、盲目推崇電子商務,對電子商務開展的艱巨性認識不足。認為只要一開展電子 商務,就可以包治百病,商品一上網,就會財源滾滾。其實,電子商務的開展是 企業多種實力的綜合競爭,包括了企業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經營理念、市場營 銷等等。電子商務的財源需要企業相關部門積極配合,進行艱苦的挖掘,抱著一 蹴而就的思想是不可能開展電子商務工作的。電子商務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其間 會出現多種風險、挫折,甚至暫時的失敗。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意 志才有可能取得電子商務的成功。並且,電子商務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一勞永逸 的電子商務是不存在的。
2、認為電子商務無用。這種思想滿足於店鋪經營,認識不到企業如果要生存,就 必須發展,必須面向更廣闊的市場,提供新的服務方式。目前,電子商務作為新 的競爭手段,在其發展過程中,在觀念上向傳統商業觀念發出挑戰,兩種理念存 在沖突。經營者如果對新的經營方式難以接受,嚴重抵觸,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是 很困難的。
3、將電子商務僅僅理解為就是網上購物。單純以網上能賣更多的貨作為電子商務 的唯一目的而忽視網上服務,將使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走入歧途。改變服務方式 ,通過互聯網與顧客進行交流,引導顧客購物是電子商務與傳統購物的重大區別 ,是關系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問題。忽略服務方式的改變將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失 去方向,將對現有條件下發展電子商務產生迷茫,產生「為什麼在網上市場客戶 群還達不到贏利臨界點情況下,還要大力發展網上購物」的疑問。試想,如果一 個外地用戶在西單商場購買商品後,對商品產生疑問,是打一個長途電話、發一 封信、不遠萬里來一趟北京,還是在網上發一個電子信息更方便、更迅速呢? 將電子商務僅僅理解為網上購物,實際是將電子商務的開展僅僅作為一個新的商 品部看待,是以固有商品的管理及人員管理為出發點考慮問題。這樣在實際的運 做中,管理人員根本不考慮如何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戰略問題,不考慮發展步 驟。這如同在一個只有50萬人口的城市開一座3萬平米的商場而不考慮方案的可行 性一樣。一個企業的網站好比一座城市,網站的用戶好比城市中的人口,網上商 場好比是城市中的商店。城市的人口多少是商場規模的先決條件,有了人口,商 店經營的好壞才決定於經營者水平的高低。城市服務的水平等諸多因素決定了城 市人口的多少,網站人口的多少更是取決於網站的服務,包括網站內容的建設。 當然,商店的水平也是是否吸引人的一個因素,但決不是全部。有了北京、上海 這樣的大城市,如果沒有重大的優惠政策,深圳這樣的新興城市怎麼吸引人口呢 ?城市沒有人口是什麼樣呢?我們難道等國家對企業的網站有了重大的優惠政策 後,再建設我們的網站嗎?先有網站用戶群,才有網上商場的消費群;同時二者 又相互促進,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4、將電子商務同傳統商業完全割裂開來,認為開展電子商務需要完全拋棄傳統商 業。這種觀點看不到電子商務是商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電子商務歸根到底 是商務模式,不是空中樓閣,它與傳統商務模式必然存在共性。認識到這一點, 才有可能建立成功的電子商務模式,並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傳統商務所積累的 經驗,發揮傳統商務積累的優勢。
㈣ 傳統批發商業為什麼落後
傳統批發商業為什麼落後?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生產製造方面的弊端
由於傳統商業模式中製造商直接面對的並不是消費者而是中間商、零售商,所以生產商並不能第一手了解到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評價及建議、要求;從而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二、在運輸環節上的弊端
從生產商到中間商到零售商最後到消費者的售貨模式明顯不能再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因為這種傳統的模式與生產商直接到消費者的無店鋪模式相比較,造成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浪費。
三、傳統商業模式在成本上的不足
由於其在生產運輸環節的不足,使其交易成本增加,最終導致由產品價格高而使其競爭力下降,這都是不利於企業發展的。
四、在銷售方面的不足
隨著人們的時間觀念的增強及社會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採用傳統的購物方式買東西,因為傳統的購物方式既花費時間又花費精力,而且並不一定能夠買到中意的商品,傳統的銷售不僅在消費者方面不討好而且銷售商還要僱傭一大批銷售人員,這無疑又增加了銷售成本。
㈤ 傳統零售批發行業如何向電商發展
"互聯網+"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級別,從整體來說,以互聯網為平台的「新經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新工作崗位。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傳統的商業,更沒有打擊傳統商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於互聯網。
我相信第一個新稱之為新零售,現代都市裡面,很多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或者互聯網巨大的沖擊,我個人覺得是他們沒有把握未來的技術,沒有看未來,只看到昨天,如何適應這個新的技術,如何和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如何和現代物流進行合作,如何利用好大數據。必須打造新零售,原來的房地產模式為主的零售行業一定會受到沖擊,今天不沖擊,你活得時間也不會太長,新零售的誕生,對純線下也會帶來沖擊。
㈥ 批發商存在必要性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後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不直接服務於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於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批發商存在的必要性: 1、銷售更具效果。批發商銷售力量使生產商能夠以較小的成本接觸更多的中小客戶。由於批發商接觸面比較廣,常常比生產商更多得到買方的信任。
2、有效集散產品。批發商通過廣泛地接觸不同的生產商,可以高效率地采購、配置多種產品;迅速把產品供應給零售商和生產企業,提高顧客的采購效率。
3、產品儲存保證。批發商備有相當數量的庫存,減少了生產商和零售商的倉儲成本與風險。
4、提供運輸保證。由於批發商備有充分的庫存,可以迅速發貨,並提供相關的運輸服務保證。
5、幫助資金融通。可以為顧客提供便利的財務條件,如准許賒帳,還可以為供應商提供供貨等方面的資金保證。
6、承擔市場風險。批發商購進產品後,承擔了經濟風險。如生產供求和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產品運輸和保管中的風險,預購和賒帳中的呆帳風險。
7、溝通產銷信息。向供應商和顧客提供有關競爭者的產品、服務及價格變化等方面的信息。
8、為零售商服務。經常幫助零售商改進經營管理。如培訓銷售人員,幫助零售商建立會計和存貨控制系統。
㈦ 如何對批發商進行管理
轉載
如何有效管理二級批發商
在快速消費品行業,隨著深度分銷模式在一些行業實施的成功,關於渠道扁平化的一直是媒體熱鬧話題,一些所謂的營銷專家大力倡導取消二批,實施一批直控終端渠道模式和企業直控終端的自營渠道模式。筆者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筆者不否認渠道扁平化是渠道變革的方向,但為扁平而扁平,以犧牲渠道忠誠度和效率為代價的扁平化是一種陷阱。筆者認為二批不能盲目的取消,而且在大多數行業和區域市場二批的地位應加強。
一、目前傳統渠道(廠家---一批商---二批商---終端)在許多行業的區域市場還是主流渠道,二批商是目前傳統渠道中的重要成員。
二、渠道的扁平化是一項戰略工程,因區域市場特性的存在,扁平化需要一個過程。
三、二批既是批發商又是零售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二批數量多,輻射面廣,起到一批和廠家不能完全替代的作用。
五、某些被取消的二批並不會不再做生意,而是成為競爭對手的經銷商。
六、一批和廠商對終端控制能力不強,二批的取消,必然造成渠道體系的弱化。
七、行業性質和區域市場特性決定二批存在的意義。如二三線啤酒、瓶裝水、方便麵等品牌弱、利潤低;經濟消費水平低、市場范圍廣、終端密度低的三、四級市場產品盈利率低。較低的盈利能力無法支撐因渠道扁平化帶來的營銷成本巨增壓力。
二批,如何讓二批不再是雞肋?
有人說是二批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取捨之間難以決斷。不可否認,大多數二批因整體素質和觀念落後,存在的一些問題使二批的效用影響了渠道效能的提升。但二批的問題並不完全是二批的原因造成的。
一、二批普遍存在的農民意識。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坑頭,賽過神仙樂悠悠。這是對農民意識的生動寫照。二批往往大部分都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雖然是商人,但骨子裡還是農民,這種小富即安的自滿意識和缺乏發展意識是他們的普遍特性。筆者前段時間到北京考察啤酒市場,曾訪問過一個騎三輪車送啤酒的河南老鄉,他說來北京13年了,一直是登三輪車送啤酒每天掙個百兒八十元養活全家三口。我估計他再干20家還是這樣。目前鄭州許多啤酒二批用三輪車上午送啤酒和收瓶,下午和晚上睡覺或打牌小賭,就守著那幾個終端點年復一年。
二、二批對企業和一批信任度差。由於傳統企業鏈長,二批作為中商環節往往是被企業遺忘或忽視的環節,企業缺乏與二批的交流和溝通,二批對企業的認識和了解有限。一些缺乏發展和管理意識的一批只是把二批當成賺錢的工具加在利用,有利潤分配上隨意性大、透明度低滋生二批對一批的不滿情緒。廠家或一批在渠道扁平化進程中與二批搶奪終端資源,觸動二批利益,引起二批不滿。以上三種情況均容易生產二批對廠家和一批商的信任度和忠誠度低下。
三、對當期利潤過分看重,品牌忠誠度較低下。趨利的本性在二批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他們賺得起,賠不起,只看眼前,不顧長遠。賣誰的賺錢他就賣誰的,至於賣多久,他們不考慮那麼多。所以二批往往是多品牌經營,對品牌忠誠度較差。
四、終端運作能力差。二批往往資金有限、管理和服務能力差、害怕風險、不敢投入,終端渠道開發和控制能力較弱。而且有些企業自己開發的終端交給二批運作,如果監督和協助不到位,終端又會從二批手中丟掉。
五、二批短期意識強,過分看重眼前利益。對企業來說希望與渠道成員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但現實中往往是一廂情願。一些二批往往短期意識較強,缺乏長遠的利益觀念,只看重眼前利益,這種見風倒的牆上蘆葦,一旦受到競爭對手的利益誘惑就容易反水,成為與廠家渠道戰略發展的障礙。
六、品牌意識差,品牌忠誠度差。二批過分的短期趨利本性,使二批不但不重視自身的商業品牌建設和塑造,也不重視經營的品牌形象維護和提升,在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往往是今天賣張三的貨,後天就賣李四的貨,大後天又回來賣張三的貨,甚至在廠家提供一定的促銷和利潤空間時,故意低價銷售,追求銷量提升,容易擾亂市場秩序。
加強二批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雖然二批存在著不少問題和不足,但二批仍是許多行業和區域市場無法逾越的門檻。在二批不能被一砍了之的現實下,惟有重視和加強對二批的管理才是正確的選擇。
管理二批的目的並不是讓二批對一批和廠家服服帖帖、言聽計從,而是要達到三個目的:1.二批的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均得到保障;2.二批對一批、廠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最大化;3.二批的經營能力快速提升,不斷發展壯大,迅速提升渠道效能。
要達到以上目的,不能單純依靠企業的約束制機來對二批進行被動的管理,這樣的管理不僅低效而且可能會適得其反。對二批的管理應是多角度的:一是通過企業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和約束二批的行為;二是通過深度的交流和溝通,提供超越期望的服務提高二批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三是通過對二批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二批管理的具體方法:
一、建立完善並可有效實施的市場管理制度,這是高效管理的前提。對二批的有效管理必須建立以下制度:
1.區域市場二批選擇標准,包括質量標准和數量標准。二批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誰都可以做。如某啤酒企業對二批的選擇標准做了嚴格規定:
(1)至少有2輛以上三輪車或1輛以上機動送貨車;
(2)3人以上的經營隊伍;
(3)有1年以上啤酒銷售經驗;
(4)能夠接受向公司交納5000元保證金的條件;
(5)自願接受公司的管理並簽訂銷售合同;
(6)原則上年銷售額在200萬元以下的一批的二批數量控制在10個以內,200萬~500萬元的控制在20個以內,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控制在50個以內,避免二批數量過多造成終端沖突,確保市場良性發展。
2.二批的銷售品種管理制度。對二批銷售產品嚴格明確並寫進合同,確保市場產品結構的合理性。
3.對專銷型二批的獎勵制度。
4.對低價銷售或越區銷售的二批的處罰制度。
5.對超額完成銷售計劃的二批的獎勵制度。
二、科學的利潤支付形式。科學的利潤支付也是管理二批的有效方式之一。如某企業利用利潤分期支付法,將給二批的利潤分解為多個項目,如月度返利、季度銷量獎、年終績效獎、年度專銷獎等,其實利潤支付總額並沒有增加,但利潤的分期支付卻能夠提升二批的轉換壁壘,使二批為了年終的獎勵而不被眼前競爭對手的小利所誘惑,從而有效地控制二批。
三、加強與二批的溝通與交流,建立良好的客情關系,提高信任度和忠誠度。身份再低微的人也希望得到重視和尊重。由於二批存在於渠道鏈的中間環節,在終端制勝的思想影響下,無論是廠家還是一批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終端,忽視了與二批的交流和溝通,使二批產生不被重視的失落感,加上了解程度不夠,信任度和忠誠度也較低下,渠道體系穩固性差。為此,要加強與二批的溝通與交流,而且一批要積極地參與其中,如企業領導、營銷人員的多頻次工作拜訪、節日走訪和慰問;向二批發放企業文化手冊和產品手冊;向二批寄送公司內部報刊;請二批到企業參觀旅遊(如金星啤酒在二批合同簽訂前會邀請二批到公司免費參觀,讓二批親眼看到大企業、大品牌,提升合作信心,效果非常好);及時處理二批異議和問題等,增進了解,增強信任度與忠誠度。
四、為二批提供完善的服務。管理是為了規范二批行為,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而服務則是為二批創造超越期望的價值,創造差異性的競爭力。為二批提供服務主要包括:配送、鋪貨、資訊、業務培訓、促銷、終端開發、管理與服務等,尤其要重視為二批提供智力服務,使其觀念更新、能力提升,積極主動地向市場要效益。
五、提升二批的經營能力。目前二批普遍素質不高,存在觀念落後、思想保守、文化水平低、能力低下等不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二批提升其經營能力是對二批最大的支持。
案例:某企業為提高一批、二批經營能力,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升方式:一是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讓做得較好的經銷商現身說法,介紹經驗,二批聽得懂、用得著;二是派營銷人員帶領二批做市場,通過傳幫帶的教練式培訓提高二批的經營能力;三是召開樣板市場現場會,邀請二批到樣板市場進行現場參觀和考察,親身感受成功的方法和經驗。
六、減輕二批的市場壓力。由於能力有限,加之市場競爭激烈,二批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影響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忠誠度。企業和一批要抽出精力幫助二批緩解市場壓力,尤其是新加盟的二批。在新產品上市時,可以幫助二批進行終端開發和維護,提高二批的配送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終端產品生動化展示和POP投入,提高終端品牌傳播效率,重視終端公關、促銷活動的實施和效果,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和消費者的消費激情,實現終端銷售的順暢,這樣必然可以緩解二批的壓力,提高二批的積極性和忠誠度。
七、為二批創造良好的經營秩序。良好的市場秩序是保證二批積極性的重要條件。要加強對市場的檢查與管理,堅決杜絕多次進貨、越區銷售、變換品種、低價傾銷等行為,嚴格處罰和堅決淘汰害群之馬。
八、為二批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人的慾望是無窮的,關鍵是如何能夠滿足其更大的願望,讓其賺更多的錢。發展才是硬道理,錢不是想來的,二批必須通過不斷發展壯大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企業應該通過嚴格、公平的業績考核,提高二批的發展意識,將優秀的二批逐步培養成為一級商,實現其業務量和業務能力的不斷擴大和提高。
九、滿意的利潤保障。在商言商,利潤才是惟一。對二批管理、服務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實現二批利潤增速的最快化、利潤總量的最大化和利潤增長的最持久化。針對二批的短期趨利本性,一定要滿足二批的短期利潤期望,並使其對未來的利潤有一個良好的預期。
㈧ 批發商開零售店是最大的優勢、劣勢是什麼
最大優勢是:1、單價便宜,在同等的利潤下,可以以低於對手的價格賣出。2、貨源充足,且有完備的貨源渠道;3、以經銷策略方面,可以推出各種促銷策略以吸引顧客,增加銷量。4、可以由你的顧客帶動他們的周邊銷費群體去購物。
最大的劣勢是:1、品種較零售商較單一且品種更新速度慢。2、庫存積壓多,需要增加銷量以減少庫存積壓。3、資金回收周期長,如果你的供應商不提供退換貨商品服務的話,便增加了資金回收風險,如果你經營的是有季節性的商品,更是增加了資金風險。4、如果你經營的是非極速消費品的商品商品(如食品),很難刺激老顧客的再次購物之新鮮感
至於對下游零售商的影響不大,一個零售店的出貨量太有限了
㈨ 產品差異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產品差異化是如何影響市場結構的
產品差異化(Proct Differentiation) 是指企業以某種方式改變那些基本相同的產品,以使消費者相信這些產品存在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偏好。按照產業組織理論,產品差異是市場結構的一個主要要素,企業控制市場的程度取決於它們使自己的產品差異化的成功程度。
除了完全競爭市場(產品同質)和寡頭壟斷市場(產品單一)以外,通常產品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企業對於那些與其他產品存在差異的產品擁有絕對的壟斷權,這種壟斷權構築了其他企業進入該市場或行業的壁壘,形成競爭優勢。
企業在形成產品實體的要素上或在提供產品過程中,造成足以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以吸引購買者的特殊性,從而導致消費者的偏好和忠誠。
(9)傳統批發商對產品差異化的貢獻擴展閱讀:
從消費需求角度來看,產品差異包括消費者對類似產品的不同態度。因而,產品差異的原因就包括了引起購買者決定購買某種產品而非另一種產品的各種原因。具體地,產品差異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①質量或設計方面的原因;
②信息閉塞或不完整的原因。即消費者對所要購買的產品的基本性能和質量不了解(例如,不是經常被購買的或設計復雜的耐用品)引起的差異;
③由銷售者推銷行為,特別是廣告、促銷和服務引起的牌號、商標或企業名稱的差異;
④同類企業地理位置的差異。
雖然產品差異的原因各種各樣,但在不同行業中造成差異化的原因卻有所不同。
㈩ 代理商和批發商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批發商有著成熟發達的銷售網路,能將商品最大限度的滲透到各個銷售終端,並且能夠一次性向終端提供多種商品,而廠家只能提供單一的商品。 對於小批量的商家來說,在價格相差無幾時,它們更喜歡向批發商訂貨。
相對運輸成本而言,供應商成本會比廠家成本低。 所以廠家更樂意將中小型終端交給低成本營運的批發商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