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給我一個日本手辦的批發商
批發商...都有限購的
⑵ 有知道日本CD\DVD光碟批發商(大的)聯系方式
淘寶上面是小得批發得。如果你想大得就去廣東,他們都是10幾萬或者幾百萬批發得
⑶ 日本出版業的出版近況
1985年,年度出書31221種,銷售量12.99億冊。 營業額7122億日元。 1985年,出版期刊3025種,銷售量38.12億份,營業額10295億日元。1985年,進口圖書2892億日元, 主要進口國是美國、英國、聯邦德國、荷蘭;出口圖書2990億日元,主要出口國是美國、澳大利亞、韓國、中國。1985年向中國出口書刊 231億日元。
⑷ 誰知道去哪能找到面向日本人的、賣日語DVD,不光是日劇還有美劇(電影,電視劇)的批發商
這個應該有特定的渠道,親親如果有認識在日本的朋友,應該可以了解到!
⑸ 中日出版業的規模對比
這個問題太大了,但有些肯定不一樣,如:書的品種和店面,我們國家出版業分兩類:新聞出版和圖書出版;還有"碼洋"是衡量出版社業績的重要指數.
⑹ 我歷時一個半月在日本東京找到了一個批發商,可我人不在國外,無法面對面進貨
在日有很多有實力的批發商,他們都會在國內設子公司,這樣方便自己清關通貨,你可以去聯系這些公司,然後有機會去考察他們日本實體公司,或者讓在日朋友幫你考察了解下,然後以視頻形式溝通。
⑺ 出版業上中下游指哪些出版業的產業鏈指哪些
一般來說——
上游指編輯出版環節,就是出版社。
中游指批發環節,就是大批發商,各地省級新華書店就是。
下游指零售環節,即是面向大眾的書店,有新華書店,還有各種街頭小書店。
當然,中下游可能重合,比如一些大書店,即做零售(有店面直接賣給讀者),也做批發(向別的書店批發供貨)。
⑻ 日本出版業的歷史沿革
20世紀初,三省堂、實業之日本社和講談社是日本主要出版社 。1909年,實業之日本社首先實行期刊寄售制,推動了期刊出版業的發展。1925~1926年,圖書市場上流行每冊售價 1日元的讀物,史稱「元本時期」。這個時期,30~40卷或分冊 1套的全集、叢書相繼出版200餘種,圖書的品種與數量急劇上升。1926年出版圖書20212種。1938年出版圖書29466種。1927年7 月,岩波書店出版普及版叢書──「岩波文庫」,它以袖珍平裝本出版世界文學名著,定價以每 100頁日元2 角為標准,實行分冊零售方式。至1971年共出版3300種,1.6 億冊,現仍為岩波書店的代表性出版物。日本的文庫本叢書,以重印古典著作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限制言論自由,出版業凋敝。大戰結束時, 出版社不足 300家。戰後, 出版業迅速發展。1948年初達 4000家。 1951年降至1881家。1953年降至1541家。1955年重又增加。1956年,圖書出版社開始出版周刊,首先問世的是新潮社出版的《新潮周刊》,它標志著日本出版業發展的新起點。爾後,其他圖書出版社紛紛仿效,形成一股持續至今的「雜志熱」。最有影響的期刊是:《鑽石》、《主婦之友》、《東洋經濟周刊》、《家之光》。大眾性雜志同網路全書、叢書、全集一樣,是日本出版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20世紀60年代,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出版業的發展。
⑼ 求日本出版業2000-2005年數據~越多越好~
這個和民族有什麼關系?
⑽ 想從日本進口日用百貨怎麼找日本批發商
只要你懂日語,或者英語也可以,可以到網上搜索,你所需要的商品名稱,就可以搜到全日本與此商品相關的公司,你可以從中選擇符合你的要求的網站,就可以聯繫到供貨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