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代理商 :不一定是獨立機構,不擁有商品的所有權(代理製造商的產品/服務),賺取傭金(提成)
優點:供貨權力較大。缺點:經營活動受供貨商指導和限制。
批發商:就是大批進商品,一定量以上出商品,靠的是量賺錢和在批進商品的價格和小批量商品的差價。
零售商:靠每個商品的利潤賺錢,指將商品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的中間商,是相對於生產者和批發商而言的,處於商品流通的最終階段。
⑵ 與其它企業相比,批發企業有哪些特點
一、以商品的購、銷、運、存為基本業務
商業企業的這一特徵是與生產企業比較而言的。生產企業主要是藉助機器和機器體系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使之生產出符合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產品。而商業企業則主要是通過對商品的購進和銷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運輸和儲存業務,完成商品由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轉移的過程,滿足消費的需要。商品的購進、運輸、儲存、銷售也是流通過程中的四個基本環節。它們在流通過程中各自處於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合理組織商品流通的四個基本環節,是實現流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通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商業企業的基本職能。
二、對經營的商品基本上不進行加工或只進行淺度加工
通常情況下,商業企業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商品的流通,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與生產企業不同,它們對經營的商品基本上不進行加工或只進行淺度加工。大部分商品,特別是生產資料中的機電產品和大部分消費品,經過流通過程,其使用價值和外部形態不發生變化。
隨著流通規模的擴大,為解決生產的「少品種、大批量、專業化,與消費多樣化之間的矛盾,流通加工發展較快。從開始時的裝袋、分包、貼標簽、折彎、打眼等簡單形式,向按照用戶需要進行金屬材料剪裁切割,木材精細加工,平板玻璃套裁,混凝土和水泥製品加工,型煤及工業配煤等高級和復雜形式發展。
三、實現商品使用價值的運動和價值形態的變化
生產企業通過對原材料和半成品進行加工、製造,改變其內部結構、外部形態和物理化學性能,從而形成新的使用價值。在該過程中付出的活勞動也物化到產品中去,創造出新的價值。進入流通領域,商業企業通過購進、運輸、儲存、銷售等一系列流通活動,將商品由生產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或用戶手中,完成商品的空間位移和價值形態變化。商品的使用價值保持不變,商品的價值在商流(購進和銷售)中也保持不變。在這一過程中,商業企業要投入一定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從而發生一定的流通費用。
四、商業企業的「商業利潤」主要來自生產企業的讓渡
商業企業的利潤由讓渡利潤、追加利潤、級差利潤、轉移利潤和管理利潤構成,而讓渡利潤是基本形式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從形式上看,商業利潤表現為商品售賣價格高於購買價格的余額,它似乎是在流通領域內產生的。但事實上,資本在流通領域內是不能自行增值的。流通中單純的加價絕對不是商業利潤的真正源泉,而只能是商業企業獲取商業利潤的方式。由於商業企業專門為生產企業經營推銷商品的業務,為生產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商品流通費用,加速了資金的周轉,因此,生產企業就必須把一部分利潤讓渡給商業企業,作為商業利潤。這一讓渡是由商品的價格差額來實現的。即生產企業按照生產價格把商品賣給流通企業,商業企業再按商品的批發價格或零售價格把商品出售給消費者,從而獲得商業利潤。
生產企業向商業企業讓渡商業利潤是在雙方的競爭中實現的。競爭的結果是雙方的資金利潤率趨向平均,讓渡順利進行。如若生產企業的平均資金利潤率高於商業企業的平均資金利潤率,資金就會向生產企業轉移,導致流通萎縮;如若生產企業的平均資金利潤率低於商業企業的平均資金利潤率,資金就會向商業企業轉移,導致流通規模的擴大。
五、經營周期短,資金周轉快
六、商業企業比生產企業更接近市場
⑶ 什麼是批發商
什麼是經銷商
經銷商是指,拿著錢,從企業進貨,他們買貨不是自己用,而是轉手賣出去,對於他們只是經過手,再銷售而已,他們關注的利差,而不是實際的價格。企業對他們不是賒銷,而是收到了錢的。這個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個商業單位。所以「經銷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從企業拿錢進貨的商業單位的。
經銷商這個在中國市場上既傳統又中堅的渠道力量,正在遭遇渠道扁平化浪潮和新生渠道力量的考驗,在重重壓力下經銷商或被動或主動地在業務發展戰略上作出了適應性調整:一是部分經銷商開始向生產商貼牌甚至自行投資建廠生產自有品牌產品,使渠道資源效益發揮最大化;二是部分經銷商開始進入零售領域,向渠道下游延伸,穩定並鞏固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三是最大化獲取優勢產品資源,以產品分擔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追求企業經營的品類規模。遺憾的是,更多的經銷商正在成為生產商的附庸,完全被生產商「套牢」,更在終端零售商與生產商的雙重「擠壓」下困難重重,更為可怕的是經銷商中的弱勢群體正在不斷地被淘汰出局。
⑷ 如何分析 經營方式與特點
有以下方式及各自特點:
自產自銷。是指私營企業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產品。這種經營方式的企業一般規模不大,多為一些手工業者,如鞋店,服裝店等。多數是前店後廠,邊生產、邊銷售。
代購代銷。是指用合同的形式,受人委託代為收購、銷售的一種商業活動。這種經營方式靈活、經營范圍比較廣泛,多為農副產品,需要有一定的經營場地,經營者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代購代銷的經營者要有信譽。
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來料加工是以改變原材料、半成品的形狀、性質、表面狀況及用途,按要求加工成產品;來樣加工,是按訂單的需要,依照圖紙、訂單的設計要求加工、產品成型後供給訂貨方;來件裝配是將對方提供的零件,依據合同的要求組成產品。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無論那種經營方式,企業都必須與對方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批發。商業活動中成批、大宗地售出商品,它的售價不低於零售商品,銷售對象是商品經營者、零售商,不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批發商品需要有一定的倉儲設備、儲運條件及較多資金。
零售。是指成批、大宗地買進商品,零星分散賣出,銷售對象多為最終消費者修理業。將損壞的器皿、設施、物品修復原狀,或達到原有功能用途。
運輸業。又分為客運和貨運,因利用的運輸工具不同,又分為非機動車運輸或機動車運輸、船舶運輸、鐵路、公路運輸及水上運輸。私營企業不經營鐵路運輸。
咨詢服務。咨詢服務是近年業興起的行業,私營企業利用在某一領域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為顧客提供服務、經驗、材料數據、設計等,使顧客在接受咨詢中獲取知識和利益。
⑸ 歐美旅行社的旅遊批發商,旅遊經營商和旅遊零售商規模和數量上呈現什麼特點
正確答案:
(1)旅遊批發商:一般只大規模組團接待,多為大社或集團社;
(2)旅遊經營商:經營各種組團業務,多為地區性旅行社;
(3)旅遊零售商:代銷旅遊批發商或旅遊經營商的包價旅遊產品。
⑹ 旅遊批發商的特點
旅遊批發商是某一產品的設計者或大量購買者,又因為是大量的購買或生產(設計)者,批發商的價格總是有優勢的,主要在於大交通(飛機、火車、省際之間的長途車)當地的房、餐、車、景點、旅遊接待等
⑺ 批發零售業的客戶特點
①客戶按業務種類一般可分自營業務和代理業務。自營業務是客戶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專長經營某種或某幾種商品,但不指定品牌,哪些產品銷售情況好就經營什麼產品,有穩定的進銷渠道,一般經營年限越長其業務發展越穩定。代理業務是客戶作為某種或某幾種商品的一級或者幾級代理商進行經營,產品和經營模式比較固定,代理合同一般一年一簽,每年都有一定的進貨指標。
②客戶的資信差別較大。因其經營的門檻較低,注冊資金較少,多數以自然人股東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規模不大。
③行業的盈利水平一般較低。客戶主要收入以大宗產品的買賣賺取差價和傭金為主。受上、下游市場影響較大,普遍經營毛利水平較低。
④專業性經營並易受到行業景氣影響。企業貿易產品的范圍受到經營產品許可證、管理者職業和專業圈子的影響,通常客戶經營的產品和服務側重在特定的行業或產品范圍,進行專業性經營,並承受行業景氣周期性變化壓力。
⑤高負債和資產高流動性特徵。行業客戶資產負債率高(負債中通常預收款比重較高),而資產中固定資產少,凈資產規模小,流動資產佔比較高,企業資產流動性高。一般情況客戶經營現金流較為充沛,資產的高流動性是其短期償債能力和現金償付能力的保證。
⑥客戶的融資需求以短期需求為主。大部分借款用途以資金周轉和擴大經營為主,銷售款項是銀行貸款的第一還款來源。行業季節性較明顯。客戶的融資需求往往受到其經營商品淡旺季或者簽訂某些合同的影響。當旺季到來前客戶會根據經營情況提早進行融資的打算,旺季結束後客戶可能會有剩餘的資金用於提前還貸。
⑻ 經銷商的特點
什麼是經銷商
經銷商是指,拿著錢,從企業進貨,他們買貨不是自己用,而是轉手賣出去,對於他們只是經過手,再銷售而已,他們關注的利差,而不是實際的價格。企業對他們不是賒銷,而是收到了錢的。這個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個商業單位。所以「經銷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從企業拿錢進貨的商業單位的。
經銷商這個在中國市場上既傳統又中堅的渠道力量,正在遭遇渠道扁平化浪潮和新生渠道力量的考驗,在重重壓力下經銷商或被動或主動地在業務發展戰略上作出了適應性調整:一是部分經銷商開始向生產商貼牌甚至自行投資建廠生產自有品牌產品,使渠道資源效益發揮最大化;二是部分經銷商開始進入零售領域,向渠道下游延伸,穩定並鞏固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三是最大化獲取優勢產品資源,以產品分擔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追求企業經營的品類規模。遺憾的是,更多的經銷商正在成為生產商的附庸,完全被生產商「套牢」,更在終端零售商與生產商的雙重「擠壓」下困難重重,更為可怕的是經銷商中的弱勢群體正在不斷地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