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糧油市場里的金龍魚食用油批發價格,為什麼和大型超市的零售價差不多!
因為是民生商品,所以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米面糧油是超市吸引顧客的利器,所以寧可做負毛利來吸引顧客,也不會在這種敏感商品上擠利潤。
② 現在食用油的價格是多少
目前 平均每桶調高15元吧
我河北的 魯花目前到按價 105
別的批發價都在67---90之間
③ 食用菜子油批發價格每噸多少錢
食用菜子油批發價格,俄羅斯菜籽油競爭力較強。國內很多菜子油廠家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你可以聯系英拉妮達或者西商東接這種食用油進口公司具體了解一下菜籽油的批發價格是多少。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
④ 近期糧油市場行情。
油脂:
2007年4月以來,國內食用油脂市場價格出現了「成本拉動型」的大幅上漲行情,主要原因是:一是國外油脂期貨市場價格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導致國內到港油脂成本大幅上漲。二是國內油菜籽生產減少,收購價格不斷攀高。三是國內豬肉價格漲至歷史新高,動物油脂的供應減少,支撐了食用油脂價格的上升。
最近,四級菜籽油價格批發價在8600-8700元/噸,棕櫚油的港口提貨價在7600-7700元/噸,分別比5月底上漲了700元、100元。(期間,本地四級菜籽油批發價格沖高到9100元/噸;港口棕櫚油批發價格沖高到8000元/噸。)國內油菜籽收購價高開高走,標准籽進廠價從160元/50 公斤上升至195元/50公斤,已達歷史較高價位。
近期,國內油脂市場行情因國際期、現貨市場行情的有所下跌,國內市場看多人氣有所動搖。從數量上分析,由於國內港口棕櫚油成品數量較大,(如張家港碼頭有10萬噸庫存),國內油脂價格呈現高位整理且有調整趨勢。
小麥:
新小麥上市期間,國內小麥市場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格局,價格回調。六月份,國內麵粉市場需求不旺,部分企業開工不足,小麥消耗明顯降低,06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成交量下降,市場觀望氣氛較濃,市場小麥價格受到抑制,7月2號,安徽省糧食批發市場06年白小麥成交價為1510 元/噸,紅小麥成交價為1448元/噸,成交率在20%左右。但是,從07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在6個小麥主產省啟動的情況看,綜合了解各方情況,今年新麥收購市場的呈現 「兩個高於」,一是今年小麥的收購價格水平總體高於去年同期;二是其他市場主體收購積極性高於去年。總體特點是收購價格高開高走,07年新產小麥收購價格均較前期有所走高。從全國看,目前主產地,河南地區標准普通中等混合小麥收購價為不低於1380元/噸,;河北地區新麥(白)收購價已普遍高於最低收購價,穩定在1460元 /噸左右;山東地區目前小麥市場價為1500元/噸左右,已高出最低收購價;從我省看,小麥收購價格在1380元/噸~1440元/噸之間,價格堅挺。從本地看,我市二等小麥(71元/50公斤小麥收購價)佔40%以上。從近期成品價格上看,浙江杭州、湖州、嘉興以及我市特一粉、特二粉的價格均有所上漲。本地特一粉、特二粉的價格分別是106元/50公斤、99元/50公斤,比上月同期上漲了1元左右。
稻米:
上周(6月23日-6月29日),最低收購價稻穀競價銷售成交情況依然較好,2006年產中晚秈稻需求強勁。受此帶動,國內稻米市場行情繼續保持堅挺態勢。國內稻米價格呈現持續穩中略升的行情,從全國看,東北粳稻收購價1720元/噸,較前期上漲40元/噸;西部標一晚粳米批發價3060元/噸,上漲 10元/噸;南方晚秈稻收購價1660元/噸,上漲30元/噸,標一晚秈米批發價2780元/噸,上漲20元/噸,浙江衢州中等早秈稻出庫價1540元/ 噸,上漲10元/噸;中部湖北省標一早秈米批發價2280元/噸,上漲20元/噸。本地市場,大眾粳米價格尚不穩定,最高時(6月中旬)達132元/50 公斤,近期又回落到126元/50公斤,粳谷一度上沖95元/50公斤,現在又回落至93元/50公斤左右。
從目前掌握的有關資料分析,我們認為國內稻米價格後市是看好的,特別是粳稻米。主要原因是:
一、供給偏緊的狀態已經顯現。一是前期高水分稻穀出庫量較大,供給壓力逐漸緩解;二是東北產區大部分地區農戶手中余糧已經不多,剩餘的品質一般較好,農民、企業惜售的心理趨強;三是市場適銷對路的優質大米存量不斷下降,可供給貨源不斷減少,貨源緊張價格堅挺。
二、市場心態趨強。一方面,受存量下降,供給趨緊,需求轉好惜別的影響,市場看漲心態增強;二方面,北方粳稻行情底部回升上漲,南方秈稻穩中有升,增強了市場看漲心理;三方面,南方市場正值青黃不接時期,市場購銷相對活躍;四方面,禽畜產品價格上漲,整體物價形勢提升,拉動糧食價格相應提高。
三、今年稻米生產形勢尚不明朗。一是南方早稻面積增加,但洪澇災害較重;二是北方粳稻面積下降,且播種季節有所推遲。因此,07年稻穀生產形勢尚不能確定。
目前,粳稻米市場已進入青黃不接的時期,經過半年多的消耗,市場供應數量已相對有限,優質粳稻更是少之又少,未來一段時期,國內粳稻米市場價格仍有望上漲,但受拍賣、國家政策等因素影響,續漲動力尚不明顯。
⑤ 食用油用漲價嗎
散裝食用油價格沖高回落 企業正積極組織貨源,近期仍有可能下降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連續上漲後,食用油價格已下跌。15日,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批發價、零售價均出現下跌,其中批發價跌幅達6%,預計近期食用油價格仍會小幅下降。
現狀散裝食用油價格下跌
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價格穩中趨降,菜子油、大豆油(一級散裝)批發價均在每斤7.80元左右,比上周的每斤8.30元下降6%;散裝菜子油、大豆油零售價均為每斤8.30元,比上周的每斤8.50元下降2%。超市中的桶裝食用油價格基本穩定,福臨門大豆調和油(一級桶裝)為64.50元/5升,魯花桶裝花生油(一級壓榨)為129元/5升,與上周價格持平。
據了解,市區的散裝菜子油主要從本地采購,散裝大豆油主要從山東等地調運。昨天,在市區東風路上的珠海糧油店,一位姓何的店主說,近幾天,散裝油的價格稍微跌了一點,每斤下降0.2元左右,色拉油從每斤8.5元下降到8元,跌幅最大。
市區時代、世紀聯華、蘇果等超市桶裝食用油價格在本月初上調後,本周的價格一直保持穩定。
分析綜合調節因素所致
3月5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正確認識當前食用植物油市場形勢,指導企業做好食用油生產、銷售和供應等工作。另外,經國務院批准,將2008年大豆1%進口暫定關稅的實施終止期從3月31日延長至9月30日,大大降低大豆進口成本,抑制植物油價格漲勢。同時國家增加農業補貼,嚴控農資漲價,大力支持油子種植等措施,已使大豆和油菜的種植面積明顯增加。
市場調節因素為:前期由於進口的大豆和豆油多用於國家儲備,使得國內油廠大面積停產或延緩生產,加劇了國內豆油供應緊張、價格持漲。如今國家儲備基本充足,油廠原料得到有效補充,國內豆油供需關系逐漸緩和。另外,東南亞棕櫚油產量提高,南美大豆增產,使得國際期貨豆油價格連續走低,目前國際期貨價格豆油(摺合人民幣)為每噸10820元,相比上周每噸11768元,下降了8.1%,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大。
對市區各大超市銷售的桶裝食用油,市物價部門啟動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每日監測食用油價格,嚴格控制食用油批零差價,嚴肅查處違規漲價行為,維持食用油市場穩定。
趨勢近期價格穩中趨降
受國際豆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加之油菜子等原料的短缺,從2月下旬起我市散裝食用油批發價上調,帶動零售價上漲,同時給桶裝食用油供應帶來較大壓力,一度造成超市某些桶裝品牌大豆油缺貨。
市壽星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位姓杜的負責人介紹,近期油菜子等原料價格已經回落,每斤從3.20元下降到3.15元。
市區時代超級購物中心食用油櫃台負責人介紹,目前,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的花生油、調和油的貨源充足,能保證每天都有供應。針對大豆油的緊張狀況,超市已組織了一批桶裝大豆油貨源,將於近期投放市場。
記者同時從市糧食局了解到,目前市糧食部門也正積極組織貨源,增加食用油市場投放量,保證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預測,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進一步實施,市場進貨價下降,供應量增加,近期我市食用油價格仍將出現小幅回落行情。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夏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豆已經被跨國公司控制了,這是一個整體的產
業鏈的問題,涉及到大豆的種植、加工等許多環節。大豆價格上漲,並不偶然。」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師馬文峰告訴記者,我國大豆依靠進口很多,規模在4000多萬噸,占國內需求總量的70%以上。
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最厲害。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家跨國公司已經壟斷了我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國內主
產區東北各省區、山東、河南等省,因為耕地資源有限,所以很多農戶改種玉米、棉花等作物。國內大豆產量一直在
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大豆油在內的食用油生產企業迫於成本壓力而向相關部門申請調整出廠價,但具體
漲幅和調價時間目前尚無法最終確定。
記者從國內某知名食用油生產企業處獲悉,估計在下個月,除花生油外的其他食用油價格將再現調價上漲。
還有消息說,一線品牌的5升裝大豆油、調和油和玉米油,目前被批準的零售價分別在55元、75元和85元左右,而
廠商的目標調整價位分別為65元、85元和95元。
⑥ 食用油的最新價格
鄭州福臨門食用油最新批發價,詳情
132-5354-6688.趙
他們是鄭州的總代,價格實惠,
⑦ 食用油漲價
食用油開始新一輪調價潮 部分品牌漲10%-15%
福臨門最低漲10%;本月中下旬賣場將調價完畢
記者昨日從國內兩大食用油生產商福臨門、金龍魚獲悉,12月伊始,食用油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價。其中福臨門大豆油、調和油、菜子油等油品漲價幅度在10%-15%;金龍魚旗下大豆油、菜籽油的提價幅度在6%-6.5%。
漲價涉及全系油品
福臨門所屬的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從12月1日起,開始陸續向全國終端零售商發布福臨門的提價通知,「此次提價涉及的油品范圍比較廣,大豆油、調和油、菜子油等幾乎全系列的油品品種都在提價范圍之內。」該負責人說,這次提價的幅度在10%-15%。
金龍魚方面昨日則表示,提價是從這兩天開始的,旗下每個油品的提價幅度都不太一樣,兩大主力油品大豆油和菜子油,提價幅度在6%-6.5%。如金龍魚5L一級大豆油每桶從45.9元漲至48.9元,5L一級菜籽油每桶從48.9元漲至50.9元。
此外,昨日有消息稱,金龍魚調和油上漲10%-12%。
本月中下旬落實到位
關於終端賣場方面何時提價,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預計本月中旬或下旬終端商超方面會把價格調整完畢。」
金龍魚方面昨日表示,「預計從這兩日開始陸續向賣場發布漲價信息到最終的落實到位,需要兩周的時間。但是有些賣場的庫存量會比較大,面臨著消化庫存的問題,因此可能沒有這么快就漲價。」
11月底,在北京批發市場,大豆油的批發價已經開始上漲,金龍魚、福臨門大豆油每桶批發價較11月初漲了2.5元左右。當時市場上就有人預測稱,食用油批發價的上調必然會殃及到終端零售市場。
上述中糧集團負責人表示,食用油這一輪提價,主要是受到國際行情的影響,目前原料的漲幅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企業設定的食用油價格漲幅。金龍魚也稱,「面臨的原料成本壓力很大」。
物美集團公關總監富宇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還沒有接到廠家的漲價通知。另一家北京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幾天前收到了廠家的口頭提價通知,但是具體的漲價通知單還沒有收到。本報記者 李靜
- 專家分析
「食用油漲價不會引發通脹」
食用油價格的新一輪上漲是否成為引發通脹的誘因?
昨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福垣分析稱,食用油的價格上漲是由其本身的周期決定的,和原料的漲幅及市場的供求有關,而通貨膨脹是貨幣發行量增多造成的。
「食品等商品價格因為自身周期或原料等原因導致的價格上漲都是由市場規律自身調節的、屬於正常現象。市民不用擔心這會引發通貨膨脹。」劉福垣說。
據了解,最近一兩天,國際大豆的到岸完稅價從3500多元/噸漲到了3900元/噸,而東北大豆由於年初的旱災而減產,農民又對國家托市收購價格有一定預期,惜售心理嚴重,使得國產大豆價格攀升。(新京報)
相關報道:
食用油下周起價漲一成 一批小老闆提前備油
魯花率先發出花生油漲價通知 福臨門跟進
各地情況:
金龍魚5升調和油漲5元 杭州食用油全面提價
廣州食用油集體提價10% 為今年第三波漲價
湖北食用油價格全線上漲 多個品牌上漲10%
北京花生油價格將上調 魯花通知提價10%
延伸閱讀:
專家稱國際糧商操縱致我國食用油價大漲大跌
全國蔬菜食用油肉類等價格趨漲
水電成品油等民生產品接連上漲加劇通脹預期
成思危稱中國存在通脹危險 將成明年經濟隱憂
⑧ 食用油降價了嗎
沒有,雖然國家有調控,但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還是在緩慢上升!
⑨ 食用油價格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生活必需品,2007年以來,國際國內價格持續走高,後市價格走勢如何?行內人士十分關注,有必要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預測。
一、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2007年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幾乎貫穿了全年。12月26日四級豆油每噸價格(下同)10714元,比年初7310元上漲3404元,漲幅46.6%;四級菜籽油出廠平均價11140元,比年初7858元上升3282元,漲幅41.8%;棕櫚油港口平均價8828元,比年初6150元上升2678元,漲幅43.5%。
江蘇省食用油市場價格持續走高。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批發價11338元,比年初8081元上漲3257元,升幅40.3%;零售價11762元,比年初8462元上漲3300元,升幅39%。四級豆油批發價11250元,比年初7930元上漲3320元,升幅41.9%;零售價11417元,比年初8280元上漲3137元,升幅37.9%。色拉油批發價11405元,比年初8122元上漲3283元,升幅40.4%;零售價11865元;比年初8446元上漲3149元,升幅40.5%。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批發價分別上升6.1%、5.6%和6.6%;零售價分別上升6.9%、8.3%7.6%和7%。
泰州市食用油市場零售價格持續走強。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零售價114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3000元,升幅35.7%。四級豆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色拉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零售價分別上升8.8%、10.%和12.5%。
二、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內油料減產,進口信賴度進一步提高,是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高位的決定因素。據監測,2007年我國大豆、菜籽和花生播種面積呈兩減一增態勢,總面積繼續下降。其中大豆880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8萬公頃,減幅5.2%;油菜籽648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1萬公頃,減幅6%;花生46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1萬公頃,增幅2.4%。預計油料總產下降,其中大豆1450/1500萬噸、油菜籽1000/1200萬噸、花生1500萬噸左右。初步統計,2007年國內食用植物油總產量900萬噸左右,較上年降低6.3%。其中2007年我國大豆產量145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600萬噸,折油100萬噸;油菜籽產量11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1000萬噸,折油350萬噸;花生產量14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消費量660萬噸,折油220萬噸。去年我國大豆進口量3100萬噸,植物油進口量預計達到840萬噸,全年進口油脂油料摺合食用油量高達1500萬噸左右,國內植物油對外信賴度高達62.5%,比上年56.8%提高5.7%。
二是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拉動其進口成本上升,帶動國內市場價格上揚。受原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部分主產國因災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糧油價格大幅上漲,1~11月平均,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豆油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上升50%左右。另外,國際海運費用大幅上漲,也增加了進口糧油的成本。12月中旬,我國進口大豆和豆油的到岸價比年初分別上漲79%和53%。
三是不規范經營行為是推動食用油價格上漲的人為因素。一些地方出現少數企業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現象;有的企業故意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推動物價上漲。
三、促進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平穩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家堅持宏觀調控長效機制,促進國內市場物價穩定。國家繼續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執行力度,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和低收入群眾生活。目前,生豬生產正在恢復增長,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完全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二是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豐富國家調控國內食用油市場的物質基礎。
三是中央儲備食用油適時投放市場,平抑市場價格。為保證節日期間食用油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國慶前夕,國家有關部門在糧食批發交易市場組織競價銷售中央儲備食用油20萬噸,貨源主要分布在京津滬和東南沿海等主銷區。這次競價銷售進展順利,所有標的全部成交。豆油成交均價8508元/噸,菜籽油成交均價9083元/噸,均略低於當地市場價格。
四、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預測
全球2008年油脂油料供應情況不容樂觀。由於全球油籽減產、各國政府制定的生物燃料目標雄心勃勃,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形成結構性缺口。預計2007/2008年度(當年10月至下年9月)全球10種油籽產量3.88億噸,比上年減少1650萬噸,下降4%;消費總量預計4.1億噸,增長3.7%;預計產消缺口2100/2200萬噸。其中大豆1900萬噸、油菜籽200多萬噸。
預計2008年國內油菜籽增產。由於07年油菜籽價格走高,種植面積將小幅增加,預計全國種植面積將增加4.5%。
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市場價格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通脹」確定為2008年經濟工作的基調之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大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依靠自身確保糧食安全」作為根本之策敲定,強調「決不放鬆糧食生產,必須把糧食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不大漲不大落」,成為2008年農業工作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之一。國家糧食局按照中央部署,2008年將著力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油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
國家政策力促油菜播種面積提高。為了調控國內食用油價格過快增長,2007年9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在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勢區,中央財政將對農民種植油菜給予每畝10元補貼,鼓勵農民利用冬閑田擴大「雙低」油菜種植面積。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比2006年擴大6%左右;到「十一五」期末,油料單產比2006年提高6%左右。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總產量增長14%。
繼續增加食用油進口。繼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之後,國家決定將大豆進口關稅下調至1%的期限延長至2008年3月底;又計劃進行第二批大豆、豆油進口采購,用於投放國內市場,平抑物價。
國家糧食局進一步加強糧油市場價格監測。國家糧食局在全國設立了332個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跟蹤掌握食用油的供需狀況,國家糧食局正在建立全國重點食用植物油企業加工、銷售、庫存和價格監測制度,擬從2008年初正式實施。
國家實施價格干預措施。在大力發展生產、切實保障供應的同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強化對價格的管理、監督和必要的調控,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根據價格法的規定,採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規定履行提價申報、備案程序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春節食用植物油消費旺季的影響。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按常規油脂消耗量高於平常,節前都會出現一輪采購高峰。
綜上分析預測,2008年全球油脂油料市場結構性缺口,國內食用油產不足需,決定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國家宏觀調控長效機製作用逐步顯現,油料產量增加,將增加國內食用油有效供給量,促進國內產需平衡;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手段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價格干預措施等,將利於緩解國內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促進市場趨穩、控制價格上行速度。個人認為,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將會維持高位運行態勢,市場趨穩,價格上行速度趨緩。同時,由於國內食用油漲價已經持續一年,居民心理准備比較充分,春節所需食用油的采購已超前行動,節日期間國家會加大對市場調控力度,今年春節食用油市場相對平穩,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很大。
搞不懂,你的餓補充,請你說明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