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知道今年的大花蕙蘭的價格行情
隨著「聖誕」、「元旦」和「春節」等重要節假日的臨近,國內花卉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年宵花主打產品大花蕙蘭更是倍受矚目。12月7日,雲南省40餘家大花蕙蘭生產商和貿易商代表120餘人,雲集該省花卉示範園區雲南河野教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大花蕙蘭生產管理中關鍵環節和花期調控、溫濕度控制等核心技術進行了現場交流,並分析研究了今年我國大花蕙蘭生產情況和市場走勢。為了進一步充分了解今年大花蕙蘭產銷情況,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以更好地促進大花蕙蘭產業持續、穩定發展,近日筆者通過走訪基地、電話咨詢等方式對今年雲南大花蕙蘭產銷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信息總結如下,以饗讀者。
質量重於產量
據調查,今年雲南省大花蕙蘭產量較去年穩中有升,全省60餘家生產商總產量170萬盆左右,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今年上市的大花蕙蘭品種依舊以傳統的黃、紅、粉、綠為主,其中黃色系品種以「黃金歲月」為代表,紅色系品種以「紅霞(皇後)」為代表,綠色系品種以「綠帝王」、「碧玉」為代表。此外,雲南河野教大、雲南美山花卉有限公司等生產商還推出了2011年上市的「滿堂紅」、「鴻運」、「天之驕子」等幾十個新品種。「雲南已成為中國大花蕙蘭生產中心,全國大花蕙蘭產業發展看雲南」,河野教大公司總經理櫻間智彥在致辭中說,今年雲南一些老企業開始注重品質,雖然產量有所減少,但也涌現出了很多新的種植戶如石林蘭華園藝等,從目前的情況看,兩三年後,雲南大花蕙蘭產量將會超過韓國和日本,達250萬盆以上。
上年的銷售狀況對下一年的生產影響較大。去年冬季氣候偏暖,大多數大花蕙蘭提前開放,經銷商擔心銷售高峰缺貨失掉商機,因此11月之後,眾商爭相下訂單,各大生產基地都出現搶購現象,使得生產商輕松提前出貨,但後期很多經銷商缺遭遇產品積壓滯銷,造成不小經濟損失。去年「先揚後抑」的銷售情形,一方面,直接導致今年批發商普遍持幣待購,訂貨時多了幾分謹慎。另一方面,促使一些大企業進行生產調整,從追求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升級。江川金蘭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明說:「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一味追求規模行不通,必須在適度規模的基礎上,提升產品品質,豐富產品種類,做到拳頭產品實行優質化生產,新優品種規模化種植,並不斷挖掘其他產品潛力,做到人有我優,人無我有,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除了做好大花蕙蘭這個拳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外,嘗試開發國蘭、雜交蘭、高山杜鵑等特色花卉的商品化生產。」昆明市五華區國光園藝場總經理范俊秀說,經過一年的調整,他們根據生產大棚設施較為簡陋等實際情況,下力氣改進生產管理技術,摸索出一些適合自身實際的「土辦法」,實現了花期調控,雖然產量較去年的8萬盆減少了近一半,但今年他們的大花蕙蘭品質有較大的提高外,且都能按預定時間開放,目前他們正准備搶市場空檔,爭取賣個好價。
市場好於往年
「從世界范圍看,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今年荷蘭、韓國、日本等國大花蕙蘭產量都在下降,但中國例外,從各方面的反應看,中國經濟最景氣,消費潛力巨大,蘭花銷售形勢喜人。」
櫻間智彥對於今年的行情十分樂觀。他說,今年10月份後,雲南大部分地區溫度突降,大花蕙蘭開花期推遲,經銷商持觀望態度。但這不能說明,今年的市場行情不好。今年中國大花蕙蘭總上市量預計下降,但消費量有增加無減,行情預計好於往年。
北京精品大花蕙蘭經銷商田委說,世界其他產區大花蕙蘭減產以及國內進口大花蕙蘭減少,對我們是個利好的消息,今年由於廣州口岸政策變化,韓國大花蕙蘭出口改由山東煙台等其他口岸入境,這樣除不能像以往那樣大批量出口外,出口成本還成倍增長,打擊了韓國批發商出口積極性。此外,由韓國大花蕙蘭經過七八天的裝箱運輸,產品抵達中國市場後,品質下降,國內很多批發商開始把眼光放到產地雲南,直接從基地購買,一是保障產品品質,二是有一個穩定的價格。據雲南美山花卉公司副總經理權武華介紹,今年韓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花蕙蘭較去年預計下降30~50%,總量最多不超過40萬盆,這對於中國偌大的消費市場來說並不構成威脅,完全可以消化。
從國內外產銷情況看,今年雲南產大花蕙蘭產里穩中有增,但進口量真如大家預測的那樣,那麼今年國內大花蕙蘭總上市量較去年同期將減少20%左右,而對於消費量日益增加的國內市場來說,今年大花蕙蘭將供不應求,市場利好,行情喜人。據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底至明年初,4箭以上優質大花蕙蘭,基地批發價預計150~200元/盆,3~4箭中檔產品100~150元/盆,低檔產品100元以下。
㈡ 大花蕙蘭的市場前景如何
大花蕙蘭,又名虎頭蘭、黃蟬蘭,是一種優良的熱帶地生蘭花。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花蕙蘭進入我國花卉市場以來,就備受消費者青睞和推崇。氣派的花形,不菲的價格,使之成為高利潤、高檔次的年宵花卉之一。短短十幾年時間,大花蕙蘭從最初全部依賴進口,發展到現在90%以上已實現本土化生產。
大花蕙蘭自從進入我國,就顯示出巨大需求空間。據統計:1997年我國市場消費大花蕙蘭約5萬盆,1998年增長到15萬盆,1999年達到25萬盆。當時,我國也有幾家花卉企業如昆明慶成公司、浙江義烏義金農庄等開始生產大花蕙蘭,但由於生產周期長,從小苗培育到成品花需要三四年時間,因此那時市場上銷售的大花蕙蘭成品花主要來自韓國和日本。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國內幾家公司的首批成品花上市,大花蕙蘭的國產化之路也就此鋪開。隨後,不少企業紛紛加入到大花蕙蘭的生產行列。據中國花卉協會盆栽植物分會大花蕙蘭產業小組統計,截止到2007年年底,全國共有60多家大花蕙蘭生產企業以及個體種植戶,僅雲南省就出現了近40家大花蕙蘭生產企業,其中還包括幾家韓國企業。
國產大花蕙蘭成品花供應量出現跨越式增長。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國產大花蕙蘭成品花約50萬株,2006年達60萬株,2007年增至80萬株,而2008年年宵期間達120萬株。但是,這些成品花不僅品種是國外的,種苗也有一多半是進口的。國產大花蕙蘭種苗數量雖逐年增加,但由於品種老化,成品花生產企業還是願意選擇進口種苗。另外,除種苗進口外,日本的向山蘭園、河野教大兩家公司在2005年前後就在我國投資進行大花蕙蘭種苗生產,來自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生產基地的種苗供應量,佔到我國自產種苗使用量的一半以上。
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是大花蕙蘭品質的保證。近年來,我國自產的大花蕙蘭成品花數量急劇增加,給進口產品帶來了不小的沖擊。2006年,進口大花蕙蘭成品花開始出現萎縮,特別是2007年年宵期間,由於進口商對我國自產大花蕙蘭產量估計不準確,對銷售市場判斷失誤,再加之物流不暢,進口成本增加等因素,導致大量進口貨品積壓,損失慘重。2008年進口數量有所縮減。進口數量雖然減少,但並不意味著我國自產花已能全面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由於國產花品質不穩定,精品和極品花的比例非常小,高品質大花蕙蘭在國內市場一直很緊俏。因此,高品質的進口花讓國產花難以替代。
我國市場對大花蕙蘭有特殊要求,必須在年宵期間使花朵開放度達到80%,而大花蕙蘭品種繁多,既有早花品種,又有晚花品種,如果不了解其特性,技術稍有偏差,就會出現早開或晚開,錯過最佳銷售期。目前,國內生產企業在大花蕙蘭生產技術上還不夠穩定,導致品質忽好忽壞。目前國內有的企業由於生產技術不成熟,上市成品花品質極差,不得已採取30~50元一株的低價傾銷,嚴重擾亂了大花蕙蘭銷售市場。倡導規范化、標准化生產的同時,也希望國內生產者能致力於品種研發,依靠自有品種提升品質,同時加強自律規范市場。只有這樣,發展大花蕙蘭前途才是光明的。
㈢ 鑒定一下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值不值錢
蕙蘭行花,屬綠蕙類,沒有特殊品質,價值不是太高,3-5元每苗吧。
㈣ 雲南大棚種植大花蕙蘭的方法
栽培周期
通常從組培苗出瓶到開花需3至4年時間,其生長周期標准如下:
組培苗出瓶後放入50孔或66孔穴盤,基質採用水苔,培養2個月。
8×8黑營養缽,基質採用樹皮,培養5個月。
12×12黑營養缽,基質採用樹皮,底墊石子,培養7個月。
15×18黑營養缽,基質採用樹皮,底墊石子,培養5至7個月。
18×22硬質塑料盆,基質採用樹皮,底墊石子,培養12至15個月。
栽培條件
1、【保證光照】大花蕙蘭原產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生長適溫為10℃至25℃,越冬適度不宜高,夜間在10℃左右比較合適。大花蕙蘭性喜光,除盛夏高溫季節外,均可接受直射光照,高溫時節應遮光30%左右,以促進花卉的形成,同時防止曬焦葉片。
2、【澆水保濕】大花蕙蘭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在生長期間不可過干,原則上是見干即澆,澆必澆透。春、秋、冬三季可三四天澆一次,隨著溫度升高應逐漸增加澆水次數。炎夏時一天需澆水2至3次,並經常噴灑葉面水,增加空氣濕度,以免黃葉。
3、【合理施肥】:生長期間應薄肥勤施,可追施稀薄的化學肥或復合肥,若施較多的骨粉,腐熟的豆餅肥,就能使花大而多。液肥應按1∶1000 稀釋,每10天施1次,開花前應施足肥,開花期和盛夏季節不要施肥。
4、【設施】:大花蕙蘭一般用塑料大棚或加溫的溫室栽培,在平原地區栽培要配備高山基地做越夏催花用。目前雲南是中國大花蕙蘭的主要生產地區,一般使用塑料大棚,冬季需要加溫,夏季溫度升高時要撤掉溫室的塑料薄膜,換上遮蔭網。
5、【按月摘芽】大花蕙蘭的假球莖一般都含有4個以上葉芽,為了不使營養分散,必須徹底摘抹掉新生的小芽和它的生長點。這種操作應從開花期結束開始,每月摘一次芽,至新的花期前停止,這樣能集中營養,壯大母球莖,使花開得更大、更多。
栽培技術
【栽培基質】:50孔穴盤中採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靈浸盛開的大花蕙蘭2至4小時,舊水苔爆曬1至2個中午後浸葯也可用。組培生根苗:帶瓶在溫室鍛煉1至3天,夏天須放在陰涼地方煉苗,包苗前從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養基,清水洗凈,隨後在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清洗,並將苗分成大中小三個等級包苗,採用50孔穴盤,上穴盤後半個月可葉面噴肥,EC值0.8至0.9,上穴盤後15天內需要經常噴霧,並經常補水,葉面肥以NPK 20:20:20即可。穴盤苗培養2至3個月,即可上8×8營養缽,此時即可採用細樹皮作為基質。樹皮應用標准:幼苗時用2至5毫米的樹皮,中苗時用5至10毫米的樹皮,大苗時用8至18毫米的樹皮。
【幼苗】:在8×8和12×12營養缽中的一年生苗,一般不留側芽。一年苗:生長1年左右的幼苗換到大盆(內口直徑15或18厘米)中,一般每苗留2個子球,對稱留效果最佳,其他側芽用手剝除。當芽長到5厘米進行疏芽最為合適。因為側芽在15厘米長以前無根,15厘米以後開始發根,不同品種用不同的留芽方式,也有每苗留1個子球的。
【二年苗】:指生長24月以上的苗子,不需要換盆。這個階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機肥15克/盆,隨著苗子長大,每月使用18至20克/盆,換盆12個月後只施骨粉,並在10月份前不斷疏芽,11月份至1月份要決定留孫芽(開花球)數量,一般大型花:可留孫芽2個/盆,將來可開花3-4枝/盆;中型花:可留孫芽2-3個/盆,將來可望開花4-6枝。冬季溫度保證夜溫不低於5℃即可。
【開花株培養】:(三年)春天3至6月夜溫為15℃至20℃,日溫為23℃至25℃。6至10月夜溫為15℃至20℃,日溫為20℃至25℃;11月以後夜溫為10℃至15℃,日溫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機肥10克/盆(豆餅:骨粉2:1),4月以後每次施有機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溫差,平地栽培者一般要上山栽培,此間主要施骨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現後,立即停有機肥,11月後花穗形成,花箭確定後抹去所有新發生芽,大部分品種9至10月底可見花芽,如果長出葉芽應剝除。花箭用直徑5毫米包皮鐵絲作支柱,當花芽長到15厘米時豎起。綁花箭的最低部位為10厘米,間隔6至8厘米,支柱一般選擇80厘米和100厘米長。
【花期調控關鍵技術】:
1.溫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間15℃至20℃,大於30℃高溫不利於花芽分化和發育,可忍受短暫高溫,必須晝夜溫差大。
2.光照:較強光照可提高開花率,但太強會導致幼嫩花芽的枯死,一般控制在6萬勒克斯以下。
3.控水:花芽發育期間適當控水能促進花芽分化和花序的形成。
4.C/N比:全年抹芽並提高P、K比例,提高植株體內的C/N比。
5.選擇性施肥:1至6月,N P、K平衡肥;6至10月增加P、K比例
6.大花蕙蘭的花:開花期養分不足或高溫或溫差大於10℃易造成落花落雷。深色花喜較強光照,低溫可使得花色變黑或褐色。
7.海拔800-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花:不怕雨水,露地栽培即可,只需臨時搭建一層50%左右的遮陽網,高溫下,大花蕙蘭需水量大,要備有充足的水源。水質也要求電導率小於0.3mS/m。
㈤ 請問大花蕙蘭的價格多少
隨著「聖誕」、「元旦」和「春節」等重要節假日的臨近,國內花卉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年宵花主打產品大花蕙蘭更是倍受矚目。12月7日,雲南省40餘家大花蕙蘭生產商和貿易商代表120餘人,雲集該省花卉示範園區雲南河野教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大花蕙蘭生產管理中關鍵環節和花期調控、溫濕度控制等核心技術進行了現場交流,並分析研究了今年我國大花蕙蘭生產情況和市場走勢。為了進一步充分了解今年大花蕙蘭產銷情況,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以更好地促進大花蕙蘭產業持續、穩定發展,近日筆者通過走訪基地、電話咨詢等方式對今年雲南大花蕙蘭產銷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信息總結如下,以饗讀者。
質量重於產量
據調查,今年雲南省大花蕙蘭產量較去年穩中有升,全省60餘家生產商總產量170萬盆左右,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今年上市的大花蕙蘭品種依舊以傳統的黃、紅、粉、綠為主,其中黃色系品種以「黃金歲月」為代表,紅色系品種以「紅霞(皇後)」為代表,綠色系品種以「綠帝王」、「碧玉」為代表。此外,雲南河野教大、雲南美山花卉有限公司等生產商還推出了2011年上市的「滿堂紅」、「鴻運」、「天之驕子」等幾十個新品種。「雲南已成為中國大花蕙蘭生產中心,全國大花蕙蘭產業發展看雲南」,河野教大公司總經理櫻間智彥在致辭中說,今年雲南一些老企業開始注重品質,雖然產量有所減少,但也涌現出了很多新的種植戶如石林蘭華園藝等,從目前的情況看,兩三年後,雲南大花蕙蘭產量將會超過韓國和日本,達250萬盆以上。
上年的銷售狀況對下一年的生產影響較大。去年冬季氣候偏暖,大多數大花蕙蘭提前開放,經銷商擔心銷售高峰缺貨失掉商機,因此11月之後,眾商爭相下訂單,各大生產基地都出現搶購現象,使得生產商輕松提前出貨,但後期很多經銷商缺遭遇產品積壓滯銷,造成不小經濟損失。去年「先揚後抑」的銷售情形,一方面,直接導致今年批發商普遍持幣待購,訂貨時多了幾分謹慎。另一方面,促使一些大企業進行生產調整,從追求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升級。江川金蘭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明說:「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一味追求規模行不通,必須在適度規模的基礎上,提升產品品質,豐富產品種類,做到拳頭產品實行優質化生產,新優品種規模化種植,並不斷挖掘其他產品潛力,做到人有我優,人無我有,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除了做好大花蕙蘭這個拳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外,嘗試開發國蘭、雜交蘭、高山杜鵑等特色花卉的商品化生產。」昆明市五華區國光園藝場總經理范俊秀說,經過一年的調整,他們根據生產大棚設施較為簡陋等實際情況,下力氣改進生產管理技術,摸索出一些適合自身實際的「土辦法」,實現了花期調控,雖然產量較去年的8萬盆減少了近一半,但今年他們的大花蕙蘭品質有較大的提高外,且都能按預定時間開放,目前他們正准備搶市場空檔,爭取賣個好價。
市場好於往年
「從世界范圍看,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今年荷蘭、韓國、日本等國大花蕙蘭產量都在下降,但中國例外,從各方面的反應看,中國經濟最景氣,消費潛力巨大,蘭花銷售形勢喜人。」
櫻間智彥對於今年的行情十分樂觀。他說,今年10月份後,雲南大部分地區溫度突降,大花蕙蘭開花期推遲,經銷商持觀望態度。但這不能說明,今年的市場行情不好。今年中國大花蕙蘭總上市量預計下降,但消費量有增加無減,行情預計好於往年。
北京精品大花蕙蘭經銷商田委說,世界其他產區大花蕙蘭減產以及國內進口大花蕙蘭減少,對我們是個利好的消息,今年由於廣州口岸政策變化,韓國大花蕙蘭出口改由山東煙台等其他口岸入境,這樣除不能像以往那樣大批量出口外,出口成本還成倍增長,打擊了韓國批發商出口積極性。此外,由韓國大花蕙蘭經過七八天的裝箱運輸,產品抵達中國市場後,品質下降,國內很多批發商開始把眼光放到產地雲南,直接從基地購買,一是保障產品品質,二是有一個穩定的價格。據雲南美山花卉公司副總經理權武華介紹,今年韓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花蕙蘭較去年預計下降30~50%,總量最多不超過40萬盆,這對於中國偌大的消費市場來說並不構成威脅,完全可以消化。
從國內外產銷情況看,今年雲南產大花蕙蘭產里穩中有增,但進口量真如大家預測的那樣,那麼今年國內大花蕙蘭總上市量較去年同期將減少20%左右,而對於消費量日益增加的國內市場來說,今年大花蕙蘭將供不應求,市場利好,行情喜人。據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底至明年初,4箭以上優質大花蕙蘭,基地批發價預計150~200元/盆,3~4箭中檔產品100~150元/盆,低檔產品100元以下。
㈥ 家裡大棚有很多大花蕙蘭,都是當年可以開花的,苦於沒有銷售渠道,有人知道去哪找批發商或網站
如果不超過上百盆,自己就拉倒市場上去賣吧,比如在中高檔的社區周圍。最好是周末去或節前去。
如果當地有花卉市場,自己也可以拉過去零售或批發。因為你是原廠商,價格便宜,應該好賣。
委託給熟人在淘寶、京東等商城裡也可以賣吧。但是需要包裝、快遞,弄不好的話,對於長骨朵或者在開花的花卉來說,是一種傷害。如果還沒長骨朵,看不到希望,估計最終客戶沒人敢買。
㈦ 今年大花蕙蘭的價格是多少
4箭以上優質大花蕙蘭,基地批發價預計150~200元/盆,3~4箭中檔產品100~150元/盆,低檔產品100元以下。
㈧ 大花蕙蘭和蝴蝶蘭一般每株有幾箭花請簡單說明一下。如能告知每株的零售價和批發價,另外加分,謝謝
大花蕙蘭每一株的箭數都不一樣多,一般兩只箭起價。價格因品種而定,差距很大。有40元起價的。有180以上起價的。然後每多一支箭加不等的價錢。(特殊品種除外)。蝴蝶蘭一般只長一支箭,很少兩只箭,是分級別賣的,8-10朵花的(A)級好品種在25元左右。10朵花以上的(特級)在30元左右。也就是每個級別差價5元。(兩只箭的按特級計算)不過有些多花品種價格就要雙方協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