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批發市場 > 攀枝花陶壇批發部

攀枝花陶壇批發部

發布時間:2021-07-22 10:34:41

㈠ 四年級作文攀枝花的秋天

攀枝花的秋天
秋天,不僅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還讓我們飽覽了迷人的景色。公園在秋姑娘的點綴後,像一顆發光的明珠!
來到公園,你發現人工湖更加清澈了,湖底那色彩斑斕的石塊清晰可見。小魚小蝦更加活潑可愛。岸邊的柳樹更加憔悴了,那金黃色的葉子紛紛落下,猶如一群群金黃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而一旁的冬青樹卻依然是那麼的秀頎、挺拔。
東邊的花壇顯得更加潔白,雪白的菊花到處都是,粉紅的小野花夾在裡面漂亮極了。什麼是賞心悅目,這就是。再看,花壇的外面是一片廣闊的草地,每一棵小草都是那麼的翠綠,每一棵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們形狀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細。粉粉的紅映在嫩嫩的綠里,讓人心曠神怡。正所謂:「萬綠從中一點紅」。我看這情景就能表現出來。
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綠挺拔。一陣秋風吹過,林子「沙沙」作響,這是一段多麼讓人陶醉的樂曲啊,這是大自然奏起的歌曲。密密麻麻的竹林後面是一條小溝,越過小溝,一片農田映入你的眼簾。金黃金黃的水稻小彎了腰;火紅火紅的花開了嘴;雪白雪白的花笑破了肚皮。金黃色、火紅色、雪白色,這三種美麗顏色裝扮著秋天的農田!
攀枝花的秋天真美啊啊!

㈡ 瀘沽湖有什麼風俗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鹽源縣的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語言相通,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雙方分別叫「阿注」、「阿夏」,故稱「阿夏婚」。

瀘沽湖摩梭人仍保留著母權制家庭形式,被稱之為「神秘的女兒國」,母系家庭中母親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摩梭人幾乎全民信教,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達巴教」外,還信仰喇嘛教。

(2)攀枝花陶壇批發部擴展閱讀:

瀘沽湖畔居住著眾多民族,以蒙古族為主(註: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里。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為5685米,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瀘沽湖內,有5個海島,瀘沽湖水美,瀘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獅於山)為人們所喜愛。

這座山雄偉高大,狀如雄獅在湖邊蹲伏靜息,獅頭面湖,傾斜的橫嶺似腳,要是細心觀察,還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覺得維妙維肖。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滬沽湖畔村落棋布,當地居民以摩梭人(納西族支系)為主。摩梭人民居建築為方木垛成的井千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

瀘沽湖河畔的神秘「女兒國」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是一個未被污染的湖泊。在現代文明的包圍下,這里一直沿襲母系氏族社會的,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生活,「女兒國」也因此得名。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

㈢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藝術學校

中國有很多知名的六大藝術學院,又稱全國六所省屬綜合性藝術院校,其中包括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廣西藝術學院(南寧)、山東藝術學院(濟南)、雲南藝術學院(昆明)、吉林藝術學院(長春)、新疆藝術學院(烏魯木齊)。

1、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也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現今的高等藝術學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國-東盟藝術高校聯盟成員、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一。

㈣ 為什麼茅台每年投放市場的酒都要限量

茅台酒供不應求,近年來已成為市場常態。其中,茅台酒的產能關繫到終端市場的供應,也是關注的焦點。對於市場營銷不足的問題,該公司總經理解釋說,今年上半年,茅台酒數量偏少的原因是酒類專賣店的酒不到使用年限。下半年,酒類專賣店的茅台酒已經到了投放市場的年齡,投放市場的量每天都會增加。」2.6萬噸的年供應量只會超過但不會減少。」那有什麼原因導致茅台市場投放限量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最後一點,由於環境有限,茅台酒的產能不能不加限制地提高,才會長期存在供需不足的問題。為緩解這一局面,茅台酒加大了物流挖掘力度,完善了銷售環節。改善對經銷商的服務。

㈤ 最近迷上了三國,對其歷史很有興趣。想了解下,當時九個州那幾個郡,各個郡又有那幾個縣。 感激不盡

建安元年(196年)主要的割據州牧有曹操據兗州,公孫度據遼東,劉虞、公孫瓚據幽州,袁紹據冀、青、並三州,袁術據揚、豫二州,陶謙據徐州,劉表據荊州,劉焉據益州。還有些雖非州牧,也據地自雄,如孫策據江東,韓遂、馬騰據涼州,張魯據漢中。

1,三國時期的行政區域
三國
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域)
1/司隸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陽市東)轄區,今陝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稱為「司州」。到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治所在首都洛陽,管轄范圍更大,包括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南尹、弘農郡、河內郡、河東郡,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陝西渭河平原,並列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故也稱司州。
2/豫州:治所 譙(qiáo,皖亳縣)轄區,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三國的曹魏時期, 三國-魏-兗州、豫州、揚州(公元262)
豫 西晉-兗州、豫州(公元281)
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轄潁川郡、陳郡、魯郡、汝南郡、譙郡、弋陽郡、陽安郡、襄城郡、汝陰郡9郡,以及梁國、沛國2國。
3/兗州: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轄區,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轄濮陽國、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陳留郡、濟陽 西晉-兗州、豫州(公元281)
郡、任城國、高平國(治昌邑,轄瑕丘、金鄉、巨野……等)八郡國五十六縣。
4/徐州:治所 郯(tán,魯郯城縣西南)轄區,今魯東南部,蘇北部及皖東北角。琅琊郡:臨沂市 日照市
彭城國:徐州市
東海郡:棗庄市 連雲港市
下邳國:宿遷市 淮安市
廣陵郡:揚州市 鹽城市 泰州市

5/青州:治所 臨錙 轄區,今魯北部及冀東南西角。樂安國:濱州市 東營市
濟南郡:濟南市
齊國: 淄博市
北海國:濰坊市
東萊郡:青島市 煙台市 威海市
6/涼州:治所 隴(甘肅清水縣北) 轄區,今甘東東部。涼州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涼州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營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涼州所轄郡國:隴西郡、漢陽郡、 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
7/並州:治所 晉陽(太原市西)今陝北部,秦大部及內蒙之一隅。 東漢-並州
西漢-朔方、並州
漢武帝元封中年置並州刺史 西晉-冀州、並州(公元281)
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東漢時,並州始治晉陽,建安十八年(213年)並入冀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 三國-魏-冀州、並州(公元262)
置,領太原、上黨、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六郡,仍治晉陽。
8/冀州:治所 鎬(hào)(冀柏鄉縣北)轄區,今冀西南部。冀州下設信都、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國)。信都郡(相當於現在的地區級)領信都、阜城、扶柳、南宮、經、武邑、觀津、堂陽、武遂、下博、饒陽、安平、深澤十三個縣。信都郡和信都縣兩級治所都在信都(今冀州舊城)。現在的冀州市境內設置三個縣,即:信都縣(今冀州市舊城)、扶柳縣(今冀州市扶柳城)、辟陽縣(今冀州市安興一帶)。 黃初二年(221年),魏國劃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曹丕將冀州的治所從鄴遷到了信都(今冀州市舊城),冀州下轄安平、趙國、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樂陵等十三個郡(國)。安平郡下設信都等諸縣,安平郡治所在信都(今冀州市舊城)。
9/幽州:治所 薊(jì,北京城西南)。轄區 今冀北部,遼、吉各一隅。在燕地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 三國-魏-幽州(公元262)
漢高 西晉-幽州、平州(公元281)
祖時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設燕國。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 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治所在薊縣,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
10/揚州:治所 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 轄區 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這個刺史部下轄九江郡、丹陽郡、廬江郡、會稽郡、豫章郡及六安國等五郡一國,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又從會稽郡中析出吳郡(范圍為太湖流域及今浙江省西北部),末年治所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公元88年,六安國並入廬江郡。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11/荊州:治所 漢壽(湘常德市東) 轄區 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置襄陽、章陵二郡,於是荊州共轄九郡。
12/益州:治所 雒(luò,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 轄區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州治在雒縣,在後來的幾百年時間內,先後分置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益州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約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陝西漢中盆地。
13/交州:治所 廣信(桂梧州市)。交州設有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九個郡在東漢末年中原大亂時,交州在士燮的統治下,成為相對而言和平安定的地區,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許多中原人士移入當地,如許靖、袁沛、鄧小孝、徐元賢、張子雲、許慈、劉巴、程秉、薛琮、袁忠、桓邵等。

查看文章
東漢105郡國與今城市對照表2009-10-14 19:50司隸校尉部
河南尹:洛陽市 鄭州市
京兆尹:西安市 咸陽市 渭南市 商洛市
左馮翊:銅川市
右扶風:寶雞市
弘農郡:三門峽市
河東郡:運城市 臨汾市
河內郡:焦作市 鶴壁市 安陽市 新鄉市 濟源市

並州刺史部
太原郡:太原市 晉中市
上黨郡:長治市 晉城市
上郡: 榆林市 延安市
雁門郡:朔州市 大同市
西河郡:呂梁市 鄂爾多斯市
雲中郡:呼和浩特市
朔方郡:巴彥淖爾市
五原郡:包頭市
兗州刺史部
東郡: 濮陽市 聊城市
陳留郡:開封市
濟陰郡:菏澤市
任城國:濟寧市
泰山郡:泰安市 萊蕪市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許昌市 平頂山市 漯河市
汝南郡:駐馬店市 阜陽市
陳國: 周口市
沛郡: 淮北市 亳州市 宿州市
梁國: 商丘市
冀州刺史部
趙國: 邯鄲市 邢台市
常山郡:石家莊市 陽泉市
安平國:衡水市
中山國:保定市
渤海郡:滄州市
青州刺史部
樂安國:濱州市 東營市
濟南郡:濟南市
齊國: 淄博市
北海國:濰坊市
東萊郡:青島市 煙台市 威海市
徐州刺史部
琅琊郡:臨沂市 日照市
彭城國:徐州市
東海郡:棗庄市 連雲港市
下邳國:宿遷市 淮安市
廣陵郡:揚州市 鹽城市 泰州市
荊州刺史部
南陽郡:南陽市 隨州市
南郡: 荊州市 宜昌市 襄樊市 荊門市 恩施州
江夏郡:武漢市 信陽市 黃岡市 咸寧市 孝感市 鄂州市 仙桃市 潛江市 天門市
桂陽郡:郴州市 韶關市
武陵郡:張家界市 懷化市 湘西州
零陵郡:桂林市 永州市
長沙郡:長沙市 岳陽市 益陽市 湘潭市 株洲市 邵陽市 衡陽市 婁底市 新余市
揚州刺史部
吳郡: 蘇州市 無錫市 常州市 鎮江市 杭州市 嘉興市 湖州市
會稽郡:寧波市 紹興市 金華市 台州市 舟山市 溫州市 衢州市 麗水市 福州市 廈門市 泉州市 漳州市 莆田市 寧德市 南平市 三明市 龍岩市
丹陽郡:南京市 馬鞍山市 蕪湖市 銅陵市 宣城市 黃山市 池州市
廬江郡:安慶市 六安市
九江郡:淮南市 蚌埠市 合肥市 滁州市 巢湖市
豫章郡:南昌市 九江市 景德鎮市 上饒市 鷹潭市 撫州市 宜春市 萍鄉市 吉安市 贛州市
益州刺史部
漢中郡:漢中市 安康市 十堰市 神農架林區
廣漢郡:綿陽市 德陽市 廣元市 遂寧市
蜀郡: 成都市
蜀郡屬國:雅安市
犍為郡:內江市 瀘州市 資陽市 樂山市 眉山市 自貢市 宜賓市
犍為屬國:六盤水市 昭通市
越巂郡:涼山州 麗江市 攀枝花市
益州郡:昆明市 曲靖市 大理州 怒江州 楚雄州 紅河州 玉溪市 保山市
牂牁郡:貴陽市 遵義市 安順市 畢節地區 黔西南州 黔南州 黔東南州 文山州
巴郡: 重慶市 南充市 巴中市 達州市 廣安市
永昌郡:大理州 怒江州 德宏州 臨滄市 普洱市 西雙版納州
涼州刺史部
武都郡:隴南市
金城郡:蘭州市 西寧市 海東地區 臨夏州
漢陽郡:天水市 定西市
隴西郡:臨夏州
安定郡:中衛市 固原市 平涼市
北地郡:銀川市 石嘴山市 吳忠市 慶陽市
武威郡:武威市 白銀市
張掖郡:張掖市 金昌市
酒泉郡:酒泉市 嘉峪關市
幽州刺史部
廣陽郡:北京市 廊坊市
上谷郡:張家口市
漁陽郡:天津市
右北平郡:唐山市
遼西郡:秦皇島市 朝陽市 葫蘆島市 阜新市
遼東郡:大連市 鞍山市 遼陽市 本溪市 丹東市 營口市
遼東屬國:錦州市 盤錦市
玄菟郡:沈陽市 撫順市 鐵嶺市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廣州市 深圳市 東莞市 佛山市 中山市 珠海市 江門市 清遠市 惠州市 汕頭市 潮州市 揭陽市 汕尾市 梅州市 河源市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鬱林郡:南寧市 柳州市 百色市 河池市 崇左市 貴港市 來賓市
蒼梧郡:梧州市 賀州市 肇慶市 雲浮市
合浦郡:湛江市 茂名市 陽江市 北海市 欽州市 玉林市 防城港市
註:判斷一城市屬何郡以該城市政府駐地為准,其所轄地不一定全部位於該郡。東漢部分郡國境內不包含有今市治所。由於東漢總體領土面積小於當代,故很多地方當時未設郡,比如青藏地區以及東北大部。東漢相對於西漢領土面積有所萎縮,主要體現在朝鮮地區以及燕山以北地區。

㈥ 重慶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辦事處有民政部門嗎如果有,地址是在哪兒

1990:
★1990年9月4日國務院【國函84號】批復:
將成都市東城區、西城區和金牛區調整為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和成華區,5個區的行政區域范圍和區人民政府駐地是:
錦江區:轄原東城區的東糠市、天涯石北街、和平街、梓幢橋正街、春熙路、鹽市口、人民南路、東丁子、王家壩街、水碾河、攩扒街、芷泉街、蓮花池、牛市口、東風南路、伴仙街、沙河鋪17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天涯石北街。
青羊區:轄原西城區的新華西路、白家塘街、北大街、東通順街、忠烈祠街、鼓樓南街、西御河沿街、祠堂街、上汪家拐街、斌升街、黃瓦街、青羊正街、黃田壩13個街道辦事處和原金牛區的蘇坡橋、文家場2個街道辦事處及蘇坡、文家2個鄉,共轄15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西路。
金牛區:轄原金牛區的茶店子、土橋、洞子口、撫琴、白果林、天回鎮6個街道辦事處,金牛、營門口、洞子口、天回4個鄉和原西城區的北巷子街、鄉農市街、西南交大小區、青羊北路、西安路、四川工業學院、人民北路、肖家村、火車站、解放路、曹家巷、駟馬橋12個街道辦事處,共轄18個街道辦事處、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茶店子。
武侯區:轄原東城區的望江路、致民路、小天竺、跳傘塔、玉林5個街道辦事處,原西城區的漿洗街街道辦事處,原金牛區的三瓦窯、石羊場、永豐場、蔟橋4個街道辦事處及桂溪、石羊、永豐、蔟橋4個鄉,共轄10個街道辦事處、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永豐場。
成華區:轄原東城區的椒子街、雙橋子、雙林村、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8個街道辦事處,原金牛區的保和鎮、龍潭寺、青龍場3個街道辦事處和聖燈、保和、龍潭、青龍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二仙橋。
★攀枝花市仁和區所轄的紅格、安寧、新民、新九、和愛5鄉劃歸鹽邊縣管轄。(1990年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號】批復)
1991:
★撤銷閬中縣,設立閬中市(縣級),以原閬中縣的行政區域為閬中市的行政區域。(1991年1月12日民政部【民行批2號】批復)
★巴塘縣巴仲鎮更名為夏邛鎮。(1991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號】批復)
★同意鹽邊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健康鎮遷至安寧鄉大坪地。(1991年5月3日民政部【民行批11號】批復)
★廣元市元壩區的竹園鎮和建峰、碾子、七佛、馬鹿、白家、金山子6鄉劃歸青川縣管轄,市中區的普廣鄉、下寺鎮和元壩區的上寺6鄉劃歸劍閣縣管轄。(1991年7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9號】批復)
★理塘縣格則鄉格木村劃歸巴塘縣波密鄉管轄。格木村劃歸巴塘縣涉及的縣界變更,按理塘、巴塘兩縣協議的格木村與理塘縣則巴村界線勘定。(1991年7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0號】批復)
★1991年12月5日,民政部《關於四川省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問題的批復》(【民行批78號】):納溪縣尚不具備改設市轄區的條件,其行政區域以保留縣的建制為宜。
★1991年12月29日,民政部《關於四川省撤銷廣安縣設立廣安市問題的批復》(【民行批98號】):廣安縣的行政區劃以維護現狀為宜。
1992:
★雲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雲陽鎮遷至雙江鎮青龍嘴。(1992年1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8號】批復)註:由於遷建工作需要較長時間,現仍駐雲陽鎮。
★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永川縣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市的行政區域。(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復)
★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駐地由上新街遷至南坪萬壽橋。(1992年3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號】批復)
★撤銷江津縣,設立江津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江津縣的行政區域為江津市的行政區域。(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8號】批復)
★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合川縣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市的行政區域,原縣轄的13個區公所同時撤銷。(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9號】批復)
★將達縣羅江鎮、蒲家鎮、魏興鄉、新村鄉、東岳鄉,共48村、445村民小組、2居民委員會劃歸達縣市管轄。將達縣市南外鎮和西城街道所屬的金華、南壩2居民委員會,共15村、117村民小組、3居民委員會劃歸達縣管轄。(1992年9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5號】批復)
★同意撤銷綿陽市市中區、設立涪城區、遊仙區。涪城區轄城廂、城北、工區、南山、朝陽5個街道辦事處和石塘、豐谷、塘汛、永興、吳家、楊家、青義、城郊、金峰9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原綿陽市市中區人民政府駐地;遊仙區轄涪江街道辦事處和遊仙、石馬、忠興、新橋、石板、魏城、徐家、沉抗、劉家、玉河、小梘溝、柏林、松埡、太平14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開元。(1992年10月30日民政部【民行批127號】批復)
★巴塘縣所屬的茨巫、白松鄉及貢波鄉的貢波、自桑村劃歸得榮縣管轄。茨巫、白松鄉及貢波鄉的貢波、自桑村劃歸得榮縣管轄後的縣界變更,以1992年11月3日巴塘、得榮兩縣協議的茨巫、白松鄉與巴塘縣中咱鄉之間的鄉界和貢波、自桑村與巴塘縣熱思村之間的村界勘定。(1992年1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72號】批復)
★撤銷萬縣地區及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新設立萬縣市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龍寶區轄龍寶鎮、武陵鎮、19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龍寶鎮;天城區轄天城鄉等31個鄉、3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天城鄉;五橋區轄五橋鎮等5個鎮、4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五橋鎮。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1992年12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4號】批復)
★梓潼縣城關鎮更名為文昌鎮。(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3號】批復)
★眉山縣人民政府駐地眉山鎮更名為東坡鎮。(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9號】批復)
★雙流縣城關鎮更名為東升鎮。(1992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24號】批復)
★岳池縣城關鎮更名為九龍鎮。(1992年9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1號】批復)
★營山縣城守鎮更名為朗池鎮。(1992年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5號】批復)
★夾江縣城關鎮更名為漹城鎮。(1992年9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6號】批復)
★新津縣武陽鎮更名為五津鎮。(1992年10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36號】批復)
1993:
★撤銷資陽縣,設立資陽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資陽縣的行政區域為資陽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1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5號】批復;1993年1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號】批復)
★資陽縣城關鎮更名為雁江鎮。(1993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號】批復)
★將重慶市南桐礦區更名為萬盛區(1993年2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42號】批復;1993年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號】批復)
★蒼溪縣的小新鄉劃歸廣元市元壩區管轄。(1993年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號】批復)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國函96號】批復:
1.設立廣安地區。廣安地區轄南充地區的華鎣市、廣安縣、岳池縣、武勝縣和達縣地區的鄰水縣,地區行政公署駐廣安縣濃回鎮。
2.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
3.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順慶區轄北城、中城、西城、東南4個街道辦事處和李家、蘆溪、搬罾、瀠溪4個鎮及共興、順和、雙橋、金台、新建、舞鳳、華鳳7個鄉,順慶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高坪區轄高坪、龍門、長樂、東觀、青居、小龍、江陵、勝觀、石圭9個鎮和會龍、走馬、黃溪、浸水4個鄉,高坪區人民政府駐高坪鎮;嘉陵區轄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羊、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個鎮和三會、太和、禮樂、大興、一立、龍嶺、木老、世陽、鹽溪、火花、文峰11個鄉,嘉陵區人民政府駐火花鄉。
4.南充市轄原南充地區的南部縣、營山縣、蓬安縣、儀隴縣、西充縣和新設的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原南充地區的閬中市由省直轄。
★撤銷巴中縣,設立巴中市(縣級),以原巴中縣的行政區域為巴中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7月2日民政部【民行批136號】批復;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號】批復)
★1993年7月5日國務院【國函98號】批復;1993年7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號】批復
1.設立巴中地區。巴中地區轄達縣地區的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和平昌縣。巴中地區行政公署駐巴中市.。
2.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達川地區轄達川市、達縣、宣漢縣、開江縣、萬源縣、大竹縣、渠縣和白沙工農區。達川地區行政公署駐達川市。
★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並設立萬源市(縣級),以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為萬源市的行政區域,市人民政府太平鎮,原萬源縣的9個區同時撤銷。(1993年7月14日民政部【民行批151號】批復;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5號】批復)
★撤銷彭縣,設立彭州市(縣級),以原彭縣的行政區域為彭州市的行政區域。(1993年11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232號】批復;1993年12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2號】批復)
1994:
★調整攀枝花市各區的行政區劃:(1994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7號】批復)
1.東區轄原所屬的僳果、密地、攀枝花、炳草崗、大渡口、向陽村、棗子坪、長壽路、南山、弄弄坪10個街道辦事處和仁和區的銀江鄉(新莊村除外)、前進鄉的炳草崗村和大渡口村的渡口、酸棗樹、老熊箐3個村民小組。
2.西區轄原所屬的玉泉、清香坪、河門口、格里坪、陶家渡、大寶鼎、摩梭河7個街道辦事處和仁和區的平江鄉及銀江鄉的新莊村。
3.仁和區轄原所屬的仁和鎮和務本、新生、同德、新華、民政、福田、太平、永福、大田、啊喇、平地、大龍潭、魚塘、前進、中壩、總發16個鄉及東區的金江、大河中路2個街道辦事處。
★綿竹縣城關鎮更名為劍南鎮。(1994年3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17號】批復)
★撤銷簡陽縣,設立簡陽市(縣級),以原簡陽縣的行政區域為簡陽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3號】批復;1994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42號】批復)
★撤銷南川縣,設立南川市(縣級),以原南川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川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4號】批復;1994年6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46號】批復)
★撤銷邛崍縣,設立邛崍市(縣級),以原邛崍縣的行政區域為邛崍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6月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88號】批復;1994年6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247號】批復)
★撤銷崇慶縣,設立崇州市(縣級),以原崇慶縣崇州市的行政區域為的行政區域。(1994年6月10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91號】批復;1994年6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270號】批復)
★中江縣城關鎮更名為凱江鎮。(1994年8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45號】批復)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函138號】批復:
1.同意擴大重慶市市中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地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北碚區的行政區域,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
渝中區轄原市中區的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龍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溝11個街道辦事處和從沙坪壩區劃入的大坪、化龍橋2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和平路。
江北區轄華新、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寸灘、江北城7個街道辦事處和唐家沱鎮,從南岸區劃入的郭家沱街道辦事處,從江北縣劃入的魚嘴鎮、復盛鎮、五寶鄉。區人民政府駐華新街。
南岸區轄南坪、龍門浩、海棠溪、玄壇廟、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8個街道辦事處和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6個鎮,從巴縣劃入長生橋、迎龍、廣陽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南坪萬壽橋。
沙坪壩區轄小龍坎、沙坪壩、磁器口、井口、廖家溪、石井坡、童家橋、渝碚路、天星橋、土塆、新橋、山洞、歌樂山13個街道辦事處和覃家崗、歌樂山、井口3個鎮,從巴縣劃入陳家橋、曾家、西水、土主、青木關、鳳凰、回龍壩8個鎮和中梁鄉。區人民政府駐小龍坎。
大渡口區轄新山村、躍進村、九宮廟3個街道辦事處,從九龍坡區劃入茄子溪街道辦事處和八橋、勝利2個鎮,從巴縣劃入跳蹬鎮。區人民政府駐新山村。
九龍坡區轄楊家坪、謝家塆、石坪橋、黃桷枰、中梁山5個街道辦事處和就龍、華岩、2個鎮,從沙坪壩區劃入石橋鋪街道辦事處、石橋鎮,從巴縣劃入西彭、銅罐驛、陶家、白市驛、巴福、走馬、金鳳、含谷8個鎮和石板鄉。區人民政府駐楊家坪。
北碚區轄天生、朝陽2個街道辦事處和歇馬、龍鳳橋、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崗、東陽、北溫泉、施家梁9個鎮,從江北縣劃入水土、復興、靜關、柳蔭、三聖、偏岩6個鎮和皮家山、石壩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碚峽中路。
2.同意撤銷江北縣、巴縣,設立渝北區、巴南區。
渝北區轄原江北縣的兩路、沙坪、回興、石坪、龍溪、人和、大竹林、禮嘉、鴛鴦、木耳、王家、興隆、茨竹、大塆、中河、龍興、洛磧、石船、麻柳沱、統景、大盛21個鎮和古路、高嘴、水慶、石鞋、華秦、天堡寨、舒家、關興、張關、明月、龍安、白岩、黃印、悅來1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兩路鎮。
巴南區轄原巴縣的魚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豐盛、雙河口、麻柳嘴、二聖、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小觀、花石、石龍、石灘、一品、安瀾、跳石、聖燈山、百節、界石、南彭、公平27個鎮和清溪、清和、白鶴塘、涼水、雙新、和平橋、龍崗、陳家、仁流、南龍、忠興、石崗12個鄉,從九龍坡區劃入李家沱、土橋2個街道辦事處和花溪、南泉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魚洞鎮。
3.經上述調整,重慶市共轄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萬盛、雙橋、渝北、巴南11個區和長壽、綦江、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璧山7個縣。江津、合川、永川3個縣級市由省直轄。
1995:
★同意將豐都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名山鎮遷至匯南鄉秀才灣。(1995年3月31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復;1995年5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57號】批復)
★調整內江市市區的行政區域:(1995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7號】批復)
1.將市中區的沱江河以東的國光、椑木鎮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東興區管轄。
2.將原東興區的沱江河以西的凌家鎮、朝陽鎮、永安鎮(不包括沱江河以東的原水晶鄉)、金安鎮、靖民鎮、沱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市中區管轄。
★撤銷什邡縣,設立什邡市(縣級),以原什邡縣的行政區域為什邡市的行政區域。(1995年10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76號】批復;1995年11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56號】批復)
★1995年11月5日國務院【國函106號】批復;1995年12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518號】批復:
1.同意撤銷涪陵地區、涪陵市,設立地級涪陵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枳城區。
2.涪陵市新設立枳城區和李渡區。枳城區轄原縣級涪陵市的敦仁、崇義、荔枝、江東4個街道辦事處和黃旗、龍橋、白濤、焦石、珍溪、清溪、南沱、百勝8個鎮及山窩、羅雲、卷洞、叢林、仁義、中峰6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中山東路;李渡區轄原縣級涪陵市的李渡、藺市、馬武、新妙、龍潭、青羊、石沱、堡子、鎮安、義和、致韓11個鎮和明家、增福、兩匯、石龍、同樂、酒店6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李渡鎮。
3.涪陵市轄原涪陵地區的墊江縣、武隆縣、豐都縣和新設立的枳城區、李渡區。原涪陵地區的南川市由省直轄。
★涪陵市將枳城區的龍渡鎮劃歸李渡區管轄;將李渡區的酒店鄉劃歸枳城區管轄。(1995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7號】批復)
★1995年12月24日國務院【國函132號】批復:
1.同意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設立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江陽區:轄原市中區的南城、北城、大山坪、茜草4個街道辦事處和鄰玉、藍田、泰安3個鎮及沙灣、華陽2個鄉,瀘縣的彌沱、通灘、況場3個鎮和石寨、黃艤、分水嶺3個鄉,原納溪縣的江北、石棚2個鎮和丹林鄉及棉花坡鄉的石嶺、紅光、寶珠、新華、東風、火車、戰斗、紅星8個村。區人民政府駐市府路。
龍馬潭區:轄原市中區的小市、高壩2個街道辦事處和羅漢、魚塘2個鎮,瀘縣的石洞、胡市、特興3個鎮和安寧、金龍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新街子街。
納溪區:轄原市中區的安富街道辦事處和鄰玉鎮的先農、紫陽2個村,原納溪縣的護國、花果、大渡口、白節、合面、上馬、打古、豐樂8個鎮和棉花坡鄉、龍車、渠壩、新樂、樂登5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友誼街。
瀘縣:轄福集、嘉明、喻寺、得勝、青龍、牛灘、兆雅、玄灘、太伏、雲龍、石橋、毗盧、奇峰、潮河、雲錦、立石16個鎮和大田、天文、方洞、百和、玉河溝、順河、雨壇、海潮8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福集鎮。
3.經上述調整,瀘州市轄瀘縣、合江縣、古藺縣、敘永縣、江陽區、納溪區和龍馬潭區。
1996:
★1996年8月3國務院【國函63號】批復;1996年9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574號】批復:
1.撤銷德陽市市中區,設立旌陽區和羅江縣。
2.旌陽區轄原市中區的旌陽、紅旗、建設、工農村、工農橋5個街道辦事處,八角井、天元、揚嘉、景福、孝感、孝泉、柏隆、黃許、德新、壽豐、通江、新中、雙東13個鎮,城區、旌陽、東河、和興、東泰、袁家、孟家7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旌陽街道辦事處署前街50號;羅江縣轄原市中區的羅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龍、德安、新盛、慧覺、御營、文星10個鎮,大井、廣福、回龍、白馬關4個鄉,縣人民政府駐羅江鎮。
★將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委託重慶市代管。(1996年9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9月15日正式實行)
★1996年10月5國務院【國函80號】批復;1996年10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658號】批復:
1.撤銷宜賓地區和縣級宜賓市,設立地級宜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翠屏區中心街19號。
2.宜賓市設立翠屏區,以原縣級宜賓市的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為翠屏區的行政區域,翠屏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9號。
3.宜賓市轄原宜賓地區的宜賓縣、江安縣、珙縣、興文縣、長寧縣、筠連縣、南溪縣、高縣、屏山縣和新設立的翠屏區。
★撤銷綿竹縣,設立綿竹市(縣級),以原綿竹縣的行政區域為綿竹市的行政區域。(1996年10月8日民政部【民行批72號】批復;1996年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650號】批復)
1997: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
2.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
3.重慶直轄市設立後,由國務院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其管轄的行政區域的建置和劃分作相應的調整。
★1997年5月30日國務院【國函41號】批復:
1.設立眉山地區,管轄從原樂山市劃出的眉山、洪雅、丹棱、彭山、仁壽、青神6個縣,地區行政公署駐眉山縣東坡鎮。
2.調整後的樂山市轄市中、五通橋、沙灣、金口河4個區和夾江、犍為、沐川、井研、馬邊、峨邊6個縣(自治縣),代管峨眉山市(縣級)。
★同意將達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達川市荷葉街遷至達縣南外鎮。(1997年6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13號】批復)
★1997年10月31日民政部【民行批23號】批復:同意調整蓬溪縣行政區域,設立大英縣。
調整後的蓬溪縣轄下東、羅戈、吉星、新星、板橋、槐花、黃泥、荷葉、農興、金花10個鄉和赤城、天福、常樂、寶梵、明月、吉祥、大石、新會、文井、鳴鳳、任隆、三鳳、高坪、群利、蓬南、紅江(不含文武、永和、夏家溝3個村)16個鎮。縣人民政府駐赤城鎮。
大英縣轄原蓬溪縣管轄的通仙、金元、智水3個鄉和玉峰、象山、卓簡井、天保、蓬萊、河邊、隆盛、回馬8個鎮以及原紅江鎮的文武、永和、夏家溝3個村。縣人民政府駐蓬萊鎮。
★同意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1997年12月15日民政部【民行批27號】批復)
1998:
★1998年2月26國務院【國函15號】批復:
1.同意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將內江市的安岳、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縣級)劃歸資陽地區管轄。地區行政公署駐資陽市雁江鎮。
2.調整後的內江市轄市中、東興2個區和資中、隆昌、威遠3個縣。
★1998年7月31日國務院【國函60號】批復:
1.撤銷廣安地區和廣安縣,設立地級廣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廣安區廣福鎮。
2.廣安市設立廣安區,以原廣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安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濃回鎮。
3.廣安市轄原廣安地區的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和新設立的廣安區。原廣安地區的華鎣市由省直轄。
1999:
★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國函51號】批復;1999年6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函133號】批准;
1.同意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
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外鎮。
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省直轄。
2000:
★將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2000年5月26日民政部【民發129號】批復)
★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國函60號】批復:
1.撤銷眉山地區和縣級眉山縣,設立地級眉山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東坡區。
2.眉山縣設立東坡區,以原眉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東坡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坡鎮。
3.眉山市轄原眉山地區的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和新設立的東坡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66號】批復:
1.撤銷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設立地級雅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雨城區。
2.雅安市設立雨城區,以原縣級雅安市的行政區域為雨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沙灣路。
3.雅安市轄原雅安地區的蘆山縣、石棉縣、名山縣、天全縣、滎經縣、寶興縣、漢源縣和新設立的雨城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69號】批復:
1.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2.巴中市設立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巴州鎮。
3.巴中市轄原巴中地區的南江縣、平昌縣、通江縣和新設立的巴州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國函71號】批復:
1.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雁江區。
2.資陽市設立雁江區,以原縣級資陽市的行政區域為雁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雁江鎮。
3.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岳縣、樂至縣和新設立的雁江區。原資陽地區的縣級簡陽市由省直轄。
★將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2000年6月21日民政部【民發152號】批復)
★同意自貢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自流井區解放路遷至大安區丹桂大街。(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國函82號】批准)

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人實乾的腳印。

㈦ 巴蜀歷史與文化答案

幾千年來,勤勞的巴蜀人民在創造農業科技文化的同時,還發明了養蠶抽絲,使巴蜀成為我國的絲綢之源。相傳在上古時代,誕生於巴蜀鹽亭的黃帝元妃嫘祖首先教民養蠶、造絲、織綢,因其功蓋千秋,歷代將他視作「蠶神」、「絲聖」,祀為「先蠶」。堪稱上古偉大的科學發明家。

四川絲綢聲名遠播,自秦漢至唐宋的千餘年間,成都絲織業十分繁榮,是全國絲綢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也是西南絲綢的貿易中心。而今栽桑養蠶遍及省內160多個縣,年產繭量居全國之首,生絲出口量為全國之冠。從蜀錦的發展史看,便知絲綢始於蜀,正如《蜀中名勝記》所述:「成都古蠶叢之國,其民重蠶事,故一歲之中,二月望日鬻鬻花木蠶器,號蠶市。古蜀國的蠶桑十分興盛,早在漢前,已有蜀錦織造;東漢末,蜀錦已冠絕一時;漢武帝時,文翁治蜀,他竭力提倡栽桑養蠶,為織造蜀錦提供了豐富的絲源,從趙蕤撰寫的碑序中可知其對先蠶嫘祖故鄉原嫘軒宮進行擴建修葺的史實,直至六朝時才北傳至中原,稱冠天下。 到三國時,諸葛丞相也自述家有桑樹八百株,這反映出當時蜀國的蠶桑業十分普及,於是出現了「江東尚未有錦,而成都獨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而吳亦資西道,至是始乃有之」(山謙《丹陽記》)的局面,說明蜀錦已成為蜀漢政權的主要財源,所以諸葛亮亦雲:「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蜀錦不僅是蜀國的專利產品,而且獨具特色,技壓群芳。晉代左思對四川織錦贊不絕口:「百里離房,機柿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賦》)錦屬帛類絲織物,質地光滑,圖案精美,色彩瑰麗,需經繅、紡、織等多道工序而成,其使用的織造工具也較復雜。從成都平原出土的漢代畫像磚里,可以見到較為先進的斜織機,它至少早於歐洲700年之久。可見,巴蜀人民早就能將蠶絲織成精美絕倫的蜀錦了,並使之逐漸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工藝品。

作為蠶桑源頭的嫘祖故里鹽亭,歷代所產絲綢也馳名全國,如唐朝時,該縣的特產「鵝溪絹」就因其紋樣結構緊密勻稱,層次分明,工藝精湛,深受贊許,被列為朝延貢品;到宋代,文人墨客更視其為寫詩作畫的精品,文學家、畫家文同稱贊道:「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大文豪蘇東坡亦有詩雲;「為愛鵝溪白繭光,掃殘雞距紫毫芒。」嫘祖聖地不少場鎮已變成絲綢的集散地,將所產的「西里綢」(即「西陵綢」的鄉音)銷往南充、成都等地,一時傳為佳話;清乾隆直至民國時期,更是「繅絲織絹,比戶機聲軋軋……」(《鹽亭縣志》),如今,仍有足可與蜀錦相媲美的鹽亭鵝溪絹、川北綢等絲綢產品名揚四海。蠶絲業在鹽亭的持續發展顯示了先蠶嫘祖的深刻影響。由此看來,絲綢之源確非巴蜀莫屬。隨著鹽亭絲綢文化研究的開展,還會給絲綢之源在蜀說及南方絲綢之路的崛起成因提供更多的實物佐證。

3、清代四川境內產生的總結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

對農業生產技術作科學總結的綜合性農書,在唐代大多散失,僅存留下一部月令式的《四時纂要》。

到了元代,編寫農書蔚然成風,清代四川境內一共產生了4部總結農業生產技術著作:《農書》可概括為5個部分:一是選種,養種與播種;二是耕作之法,強調初耕欲深,轉耕欲淺;三是糞壤之法,強調耕農之事,「糞壤為急」;四是水利事,強調水利諸 事,人事第一;五是牧牛之法,強調對耕牛要喂養得法。該書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和實用意義的專業著作。它不僅繼承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技術的經驗,而且結合四川農事生產特點有了新的發展。

第二部是乾隆德陽知縣闞昌言的《農事說》。全書共分3部分:一曰「因天之時」;二曰「盡地之力」;三曰』盡人之力」。該書是一本具有重要科學技術價值的農業著作。書中提出的如秋科蓄水,要增加肥力等,都是結合四川農業氣候、耕作特點總結出來的有效方法,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第三部是乾隆四川什邡布衣張宗法的《三農記》。這是一部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書,全書30餘萬字,對治田育秧,稻田管理、收獲留種、免耕播種等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問題,作了詳盡的論述。更為可貴的是,書中大量內容確為張宗法實地考察,是對四川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有的流傳至今,還不失為一良法。

第四部是乾隆羅江知縣沈潛的《蠶桑說》。這是一部專論種桑養蠶的科學著作。該書既具有理論意義,又具有實踐價值,不僅對推動當時四川蠶桑業的恢復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失其參考意義。

4、天文學與地理學的主要成就�

天文學在所有科學中佔有獨特位置,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其中尤以巴蜀天文學家落下閎的貢獻非常突出。�

落下閎(大約公元前156~前87年),中國西漢著名的民間天文學家。字長公,巴蜀閬中(今四川閬中)人。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4年),為了改革歷法,徵聘全國文學家。落下閎經同鄉譙隆推薦,由故鄉來到京城長安。改革歷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馬遷主持。經過反復討論,決定採用落下閎、鄧平的改革方案,並由落下閎進行運算工作,於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歷,新歷已具備了氣朔、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內容。

它首次提出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的原則和135個朔塑月中有23個食季的食周概念,並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為後世歷法的樹立了範例。新歷優於同時提出的其他17種歷法。漢武帝決定採用新歷於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頒行,並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新歷因而被稱為太初歷。太初歷是我國歷法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系統的歷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落下閎是渾天說的創始人之一。

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他測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用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一行重新測過。落下宏第一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5個月為「朔望之會」,即認為11年應發生23次日食。由於落下閎的突出貢獻,漢武帝請他出任侍中(顧問),他辭而未受,重新回到民間。

楊雄是古代巴蜀的一位傑出全才,既是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在古典文獻中,他最先在《法言》中提到「渾天」並駁斥陳舊的蓋天說,闡述比較科學的渾天理論,在古代天文學發展中上有一定地位。

宋代四川地區的天文學研究也居於前列,其中以張思訓和黃裳二人為代表。

張思訓,宋初巴中人,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將他設計的渾天儀圖獻給宋太宗,太宗命工匠造於宮中,逾年而成,被任為司天渾儀丞。他對天文學的重要貢獻,是對渾天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在動力方面,過去是「運轉以水」,以致到了冬天「凝凍遲澀,遂為疏略,寒暑無准」,他改用「水銀代之,則無差失」。因為水銀的內聚力很強,在一般氣溫條件下,既不易凝固,更不會揮 發,能保持穩定的液體狀態,用它代替水作渾天儀的動力,保證了渾天儀一年四季都能正常運轉,為報時、定節氣、制歷的准確性提供了科學的保障。他還改革了渾天儀的機械計時器,由擒縱器指揮自動報時,把擊鍾鼓的木人由2個增為12個,並把報時和擊鍾鼓分離為兩個系統,即:「七值神,左搖鈴,右扣鍾,口擊鼓,以定刻數,每一晝夜,周而復始;又以木為十二神,各值一時。至其時,則自執辰牌,循環而出,隨刻數以定晝夜短長。」因而同此前的計時器相比,「尤為精妙」。這就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為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渾儀「蘇頌渾儀」的製造奠定了基礎。

黃裳(1146—1194年),字文叔,號兼山。隆慶府普城(今四川劍閣)人。於紹熙元年(1190年)繪制了《天文圖》、《地理圖》等8幅圖。在1247年,由王致遠經手,將《天文圖》、《地理圖》摹刻於蘇州文廟的石碑上(今存蘇州市博物館)。黃裳的《天文圖》是現今發現的最准確的古星圖,總高267厘米、寬116厘米。圖分兩個部分,上半部繪星圖,有1440顆星。它以北極為中心,繪有三個同心圓,分別代表北極常顯圈、南極恆隱圈和赤道,二十八條輻射線表示二十八宿距度,還有黃道和銀河。圖的下半部為說明文字,計41行,行51字,對宋代天文知識作了簡單敘述。此圖為世界科學家們高度重視,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多國文字。

在地學方面,黃裳還作有《地理圖》(今存蘇州市博物館),寬約100厘米、長約200厘米,1247年刻制,王致遠為之作跋。圖上山脈、森林用形象畫法,頗具立體感和藝術性,地名用陰文加方框,水名用陰文加圓框,各路名用陽文,清晰易辨,是宋代一幅較好的地圖。

另一幅著名的地圖《九域守令圖》,是宣和三年(1121年)刻在碑上立於四川省榮縣文廟正殿的(原碑現存四川省博物館)。圖長寬各1米多,繪宋全境疆域州府。圖中山東半島和海南島等的形狀比黃裳圖更為准確,於四川地區水系的繪制比較詳細。其作者不詳。圖的石碑下部刻有文字,已大部風化剝落。

以上兩幅地圖和現存於西安碑林的《華夷圖》、《禹跡圖》,都是保存至今的宋代地圖,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地學具有重要價值。�

5、醫葯學的主要成就

古代四川地區在醫學方面貢獻較大,相繼涌現出一些傑出的人物。

漢代著名的醫家有東漢涪翁、程高、郭玉、李助等。涪翁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長於用針石治病,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郭玉,字通直,廣漢雒縣(今廣漢)人(《華陽國志》說是新都人)。師事涪翁弟子程高,精通脈理,「技妙用針,著《經方頌說》。和帝時,任太醫丞。和帝曾令劈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然後使郭玉切脈。郭玉回答說:「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和帝很佩服他高明的診脈技術。郭玉「仁愛不矜,雖貧賦廝養,必盡其心力」,而不願給貴人治病,說貴人驕恣任性,將身不謹,骨節不強,好逸惡勞,給醫生治療疾病帶來很大困難。李助,字翁君,廣漢涪縣(今綿陽)人,精通醫術,名齊郭玉,也著有《經方頌說》一書。�

隋唐五代期間巴蜀醫葯學方面以昝殷、韓保貞、陳士良等人成就最大。

昝殷,蜀人,是唐末著名的婦產科醫生,因在西川節度使白敏中家治病奏效,聽白敏之建議將行醫經驗寫成《經效產寶》3卷,分40門,載276方,前兩卷論妊娠及分娩,言初孕期要用安胎止血葯,在臨產時,要注意保養母體的精力,難產時「內宜用葯,外宜用法」。下卷論產後虛勞、咳嗽、痢疾等症處方。其《產後血暈悶絕方論》所載的「醋鐵熏法」,是急救休克的有效方法,歷來醫家都在臨床上普遍應用。此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婦產科專著,為唐以後醫學家著書立說所採用,並很快傳到日本,受到日本醫葯界的重視。

唐初,蘇敬等20餘人修訂了《新修本草》54卷,此書收載葯品844種,對於葯物的形態和性能,作了適當的敘述和描繪,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學價值。其後隨著經濟的繁榮和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新葯品又有增加,為了適應醫葯上的需要,後蜀韓保貞、陳士良、相繼對《新修本草》作了增補。

韓保升,後蜀翰林學士,受蜀主孟昶之命,與諸醫生撰成《重廣英公本草》20卷,後世簡稱《蜀本草》,此書對每項葯品的名稱、產地、形狀、特徵、功能,作了比較准確的解釋和敘述,並別為圖經,以便識別,又載若干處方,可供醫療上的參考,是後來北宋政府修訂的《嘉佑補注神農本草》和《重修政和證類本草》的主要藍本之一,惜已失傳,僅在《重修政和證類本草》保留了部分內容,計釋葯275條,處方25個。陳士良,劍州人,南唐陪戎副都尉,醫學助教,專門掌調飲食,了解各類葯用食物的性味、功能,寫成《食性本草》10卷。此書載有各類食用葯物及製品,同時配上食療諸方及四時調養臟腑之術,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說此書是在總結《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吸收了陶隱居、蘇恭、孟銑、陳藏用等人有關飲食養生的經驗,參考了淮南王、崔浩、竺暄《食經》及《食醫心鑒》等有關膳饈養療的論述而寫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此書在明代以前曾廣泛流傳,後來散佚,但在《重修政和證類本草》中尚錄有其部分內容。

文學家李王旬還是一位葯物學家,他的祖先是波斯人,經營蕃葯貿易,所以他熟悉外國葯物,寫成《海葯本草》(又名《南葯本草》)6卷。此書也已亡佚,現散見於唐慎微《證類本草》和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尚存121味,來自歐、亞、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現存這些逸文中尚可窺見,《海葯本草》對這些海外葯物的產地、形狀、葯性、功能及覽別真偽、加工炮製之法都作了明確解釋,豐富了祖國醫葯學的內容,促進了古代醫葯學的發展。

宋代四川地區科學技術高度發展,醫葯學方面也不例外。杏林高手不勝枚舉,醫葯著述汗牛充棟。其中尤以蘇軾、唐慎微、楊天惠、楊退修、史諶、史崧等人最突出。

蘇軾精通醫理,撰有醫葯雜說及醫方,後人將其一部分與沈括所著的《存中良方》合並,是為《蘇沈良方》(一名《蘇沈內翰良方》)。這是一部比較完備的中醫學專著。清朝人評價說:「此書以經效之方而集於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蘇軾對養生學也有研究,寫了不少文章。清康熙時王如錫把蘇軾著作中有關養生論述1140餘條輯出,分作12卷,編為《東坡養生集》。其養生的主要論點是「善養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勞」,強調人要健康長壽,就要能勞能逸,勞逸結合。

唐慎微,字審元,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人,北宋時的名醫。他精通醫理,精通於葯物研究,以多年的功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至六年(1082—1083年)間編寫了葯學巨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22卷。北宋政府一版再版。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組織專家修訂,定名《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大觀本草》)32卷,由官版刊印頒行全國。政和六年(1116年)再經修訂,定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政和本草》),官版刊行。現存《政和本草》分30卷,共60餘萬字。《證類本草》載葯總數較前世本草大有突破,達1588種,其中新增者有476種。它對葯物形態、真偽、炮製和具體用法等葯物知識,兼收並蓄,匯編一體,使我國本草學從此具備了葯物學的規模。唐慎微編此書時,還創立了「方葯對照」的編寫方法,將歷代名醫方論、醫家和民間慣用的單方、驗方以及他本人臨床驗證行之有效的處方共3000餘條,分別載入有關葯物項上,使學者能一覽葯物的用途用法。自此而下的葯書,多沿此種體例。《證類本草》是我國宋朝以前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明代李時珍評價說:《證類本草》「使諸 家本草及各葯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李時珍撰《本草綱目》問世之前的幾百年中,《證類本草》一直是本草學的範本。

楊天惠,字佑父,號回光,亦名楊集,北宋妻縣(今四川三台)人。神宗元豐年間進士,在四川地區作小官。徽宗時上書言事,後入「元佑黨籍」。崇寧三年(1104年)七月免官後便寄居郫縣。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令時,他對當地附子生產進行了了實地考察,撰寫了《彰明附子記》,評載了彰明特產葯物附子的栽種面積、產量、栽培方法、生長採收情況、品種及質地區別等,是研究川產葯材的一篇重要資料,也是研究中葯史的一篇重要歷史文獻。

楊退修,字康侯,一字子建,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他精研醫技,著有《十產論》、《楊子護命方》、《通神論》等書。《十產論》成書於元符年間(1098—1100年),重點對「異常分娩」作了詳細論述,同時也講述了如何使胎位轉正的各種外科手法,討論了正產、傷產、催產、凍產、熱產、橫產、倒產、偏產、礙產、坐產、盤腸產等11個問題。在婦產科醫學史上,《十產論》是我國第一部較詳細的助產學專著。

史諶,字載之,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精醫術,著有《指南方》(又名《史載之方》)2卷。方論共列31門,各門均有醫論,共載葯方107年。該書對於瘀血、痰飲諸學說殊多發揮,今之研究者尤珍視。�

史崧,北宋末南宋初成都人。他著有《黃帝素問靈樞集注》24卷,對《內經》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理。

6、綜合性科技著作的內容和影響�

古時巴蜀人傑地靈,科學家層出不窮,涉獵面廣,雜家甚多。隋唐五代時期的段成左、馬鑒以及宋代蘇易簡、李石等人就寫出了較有影響的綜合性科技著作,對促進古代文化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段成式,字柯古,在其父段文昌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待父入蜀,著《段氏游蜀記》、《錦里新聞》,今佚。所著《酉陽雜俎》20卷、《續集》20集,一直流傳下來。此書涉及大量有關天文、物理、機械、工程建築、礦物學、醫學、動植物學、農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內容遠遠超過了以前同類的專著,相當於一部粗具規模的網路全書,「推析物理、器奇、藝絕、廣動等篇,則有前哲之所未及知識者」。直到今天,仍為中外學者所重視,被視為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常備資料。�

馬鑒,後蜀梓州射洪縣令,公元960年編成《續事始》一書,它記載了358項內容,除記生產、生活、科學儀器外,還大量記載軍事武器的發明創造及其在戰爭中的運用。生產上涉及農業、水利、手工業、建築、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生活上記述吃、穿、用、玩都比較完備。對軍事工業記載尤為詳細,陸戰有刀、槍、箭、戟、土山、發石車;水戰有舟、楫;設伏有鐵菱角和轉關橋;攻城有雲梯、沖車、井欄、尖頭木、垂牆、地道;守城有火箭、雉尾炬、繩連石磨。這些資料,對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也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蘇易簡(958——996年),北宋梓州銅山(治今四川中江廣福)人,著有《文房四譜》(又作《文房四寶譜》)5卷,包括筆譜2卷,硯譜、墨譜、紙譜各1卷。仿歐陽詢《藝文類聚》體例,而創一物一譜的寫法。搜采頗為詳博,較完整而系統地匯集整理了此前我國有關筆、硯、墨、紙生產發展的歷史和製造技術的經驗,並介紹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是一部極有價值的科學專著。它對推動我國筆、硯、墨、紙生產的發展,促進我國文化的繁榮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李石,生於1108年,資州(今四川資中)人,南宋初期編著《續博物志》10卷。此書在於彌補張華《博物志》之所缺,並總結和整理了當時的科學知識,介紹了自上古至北宋年間的科學技術436項,包括了地理、農學、動物、植物、礦物、化學、建築、機械、冶煉、數學、度量衡、貨幣、釀酒、煮鹽、造紙制箋、制茶、食品加工、手工工藝、造粉制胭脂、醫葯衛生、人體生理、文具用品、科學專著等方面。並對文字、文物、考古、音樂、圍棋、體育、典故等各方面都有介紹。它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過了《博物志》,是我國古代內容豐富的科技知識匯編之一。�

7、現代四川科技發展的四個階段�

四川現代科學技術經歷了萌芽、奠基、形成和發展四個階段:�

(1)20世紀初至40年代,是四川現代科學技術的萌芽時期。�
抗戰爆發後,四川本省除有著名實業家盧作孚在北碚創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省政府成立的四川地質礦產調查委員會和四川中心工業試驗所、川大和重大的理工學院校外,還有國民政府經濟部所屬的中央研究院等單位也先後遷入四川。科研機構和工礦企業的增多,大大推進了四川自然科學的研究和工業技術的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給科技事業提供了動力和創造條件,四川科技事業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向前發展。

(2)20世紀50年代,是四川現代科學技術奠定基礎的時期。�
四川解放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接收了為數極少的國民黨統治時期留下的科研機構,並根據恢復生產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在接收的科研機構中合並或分出幾所獨立的科研機構,從此四川省的科研事業開始得到恢復並有所發展。在這一時期中,陸續建立了一批科研機構。到1957年初,全省有獨立科學研究機構37個,其中屬於中央各部門的16個。1950~1957年,四川的科技工作主要是結合農業生產、資源普查以及工業交通的改革和建設進行。

㈧ 楚雄州歷史

楚雄彝族自治州屬於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之一,地處雲南省中部,東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連普洱市和玉溪市,北臨四川省攀枝花市。楚雄州轄1市9縣,州人民政府駐楚雄市,距昆明市160千米。

早在170萬年前,生活在龍川江兩岸的元謀人就已進入了舊石器時代,掌握了用火技術。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謀大墩子和永仁菜園子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後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州境先民創造了以銅鼓為特徵的青銅文化,步入了奴隸社會。先秦時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著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西漢中期楚雄州境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分別隸屬於越嶲、益州二郡;蜀漢時期,分屬建寧郡、越嶲郡和雲南郡;西晉時分屬雲南、建寧二郡;東晉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有「爨酋威楚築城硪碌賧居之」,故有威楚之稱;南北朝時分屬晉寧郡、興寧郡和建寧郡;唐初屬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詔時屬拓東節度和弄棟節度;宋屬弄棟府、鄯闡府和威楚府;元初分屬威楚萬戶、羅婺萬戶和大理下萬戶,後改設路、府、州、縣,分屬中慶路、威楚開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明代分屬雲南府、楚雄府、姚安軍民府和武定府;清代分屬雲南府、武定直隸州、楚雄府。民國年間,裁府、州,設道、縣,設楚雄、雙柏、廣通、鹽興、牟定、鎮南、姚安、鹽豐、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羅次、祿豐共15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設楚雄、武定兩個專區。1953年,兩專區合並為楚雄專區,設楚雄、鎮南、牟定、姚安、大姚、鹽豐、永仁、元謀、武定、羅次、祿豐、廣通、鹽興、雙柏、祿勸、富民、安寧17縣。1954年改鎮南縣為南華縣。1957年劃安寧縣歸昆明市。
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前夕並鹽興縣入廣通縣。同年又合並楚雄、南華、牟定、雙柏4縣為楚雄縣,合並姚安、大姚、鹽豐、永仁4縣為大姚縣,合並羅次、祿豐、廣通3縣為祿豐縣,合並武定、元謀2縣為武定縣,劃富民縣歸昆明市。

1959~1961年間,先後恢復永仁、姚安、南華、雙柏、牟定、元謀6縣。1983年9月改楚雄縣為楚雄市,10月劃祿勸縣歸昆明市。至此,楚雄州形成設楚雄市和雙柏、牟定、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祿豐共9縣1市的格局至今。

閱讀全文

與攀枝花陶壇批發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茶具批發去哪批發最便宜 瀏覽:865
昌平大東流鋁型材批發商 瀏覽:798
七浦路嬰童批發啥價格 瀏覽:235
聖圤水果批發市場 瀏覽:374
桂林匯東水果批發價格表 瀏覽:215
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瀏覽:24
腌制好的冷凍雞腿批發多少錢 瀏覽:380
萬家服裝批發市場附近的地鐵站 瀏覽:926
木林森服裝批發是真的嗎 瀏覽:97
批發鞋子寄上海海關 瀏覽:915
上海閔行文具批發市場 瀏覽:563
即墨服裝批發價格和圖片 瀏覽:620
南寧平板玻璃廠可以批發玻璃 瀏覽:50
雲南土豆批發市場 瀏覽:55
株洲亮靚衣服批發在哪裡 瀏覽:353
哈爾濱市哪裡批發電線 瀏覽:399
男仕外套衣服批發 瀏覽:604
琦勝溫控器批發商 瀏覽:637
長沙哪裡有批發煙的 瀏覽:451
北京掛畫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