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時尚眼鏡框買什麼牌子的好
不知道你在哪個城市,純裝飾可以就在買飾品的店裡選幾個,隨時換,價格很便宜。。成都,新中心就很多了。。
㈡ 太原眼鏡批發市場
穿越暴利的迷霧——眼鏡行業的利潤分析2006-11-24 11:412003年底,一份悄然興起的暴利行業排行榜,把眼鏡行業列入其中;而2004年5月間,又有些媒體連篇累牘地報導眼鏡行業暗訪來的暴利情況,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震動。暴利,規范的解釋是使用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在短時間內獲取巨額利潤。這是一種個體行為,但張冠李戴,這頂帽子越來越多地扣到了行業頭上。透過所謂暴利的層層迷霧,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被人們忽視、誤解的,在種種不利環境下堅強成長的行業。
一、站不住腳的暴利論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對商品具有完全的了解,雙方通過討價還價行為在市場的均衡價格達成交易。盡管完全競爭市場只在理論中存在,在實際中是不存在的,但相對來講,眼鏡行業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無論生產企業還是眼鏡店,彼此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在中低檔眼鏡市場,品牌多,但是雜且小,產品和廣告宣傳手段的差異不大,且資源的流動相當自由。所以,眼鏡行業的中低檔市場,是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在可以貨比三家,甚至貨比百家的情況下,達成的交易通常反映了買賣雙方的真實意願,何談暴利?
在高檔眼鏡市場,專有的技術、專有的服務、專有的管理都會形成品牌效應。品牌效應產生的高附加值與暴利也是兩碼事。企業利用自身積累起來的而不是天然壟斷的資源謀取較高的利潤是市場競爭中最正常不過的現象。如果我們片面要求廠家降低利潤,取消任何形式的創新,那麼市場上將沒有品牌、沒有服務、沒有促銷,就完全倒退回到初級市場的形式了。
現代市場都不是理論中的完全競爭市場,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買賣之間的不完全信息。眼鏡也是一個存在信息不對稱的行業。在我國現有的條件下,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價格不確定性在各行各業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說,在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的今天,消費者掌握的信息仍相當有限,幾乎每個行業都會存在顧客與生產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所以幾乎每一個行業都有所謂暴利的個別現象。但是不完全信息不代表顧客一點信息也不掌握,顧客對市場上產品的大體質量和價位應該有基本的了解。現代化的精密生產是眾多高科技企業贏得市場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同樣款式、同樣材料的產品,生產廠家也可以把高檔次的商品做得技高一籌,更加精美。這種差別看似細微,實際在技術上要求甚高。但一般顧客是有能力進行鑒別的。經濟學家早已證明了小說《鏡花緣》里,君子國那種實實在在的買賣方式在現實中是不合邏輯的。媒體也不應當持有這種善良的幼稚想法。買賣就是雙方的一種博弈游戲,市場的魅力就在於此。在這種博弈的過程中,名牌名店,誠實可信。暴利只是個別現象,只是短期行為。一般利潤率是普遍的。
從行業特點來看,目前除了個別高檔眼鏡外,處於市場培育期的產品並不多。而一些當前大力推廣的先進技術,實際上都已經達到了市場成熟期。例如樹脂鏡片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引入了中國,而老視鏡採用的漸進多焦點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的發明。處於生命周期這個階段的產品是沒有暴利可言的。整個中國企業群體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早就渡過了那段有好項目、好產品就能夠在市場上圈錢的時代,目前正處於在較低、也較正常的平均利潤率的狀態下做企業的階段。此時,像眼鏡這種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行業,說它存在暴利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二、眼鏡行業一般利潤率的基本情況
暗訪得來的結果,通常是把小作坊的生產成本,與正規眼鏡店的賣出價格去作簡單的比較,這種沒有經過科學計算,基礎數據根本站不住腳,僅憑一些個別現象就做出評價的論斷,是虛妄的。我們需要深入研發、生產和經營環節去了解行業的價值情況。
如今的眼鏡已經是集各種先進技術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鏡架對材料要求比較高,有一定的加工難度,如金屬眼鏡架的生產包括100多道工序,國內規范的廠家對技術控制都非常嚴格。鏡片也因材料和工藝不同而有很大差別。如司機鏡鏡片使用PC材料(聚碳酸脂),並且還要根據使用要求進行特殊技術處理。以市面價格300~400元的司機鏡為例,一副鏡片出廠價80元,鏡架200元,利潤率僅在25%左右。
眼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不像有些產品,出廠的零件經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投入使用。顧客要配戴一副合適的眼鏡,從鏡片和鏡架出廠到顧客使用,還要經過驗光、加工,調校、復查等環節。因此,眼鏡的銷售完全是個性化的服務。在標準的技術條件下,驗光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復雜疑難病例約兩個小時左右。一般情況下初步估算,驗光費用約50~100元,加工費用約25~30元。但是好的鏡片加工工序多,時間成本也上升。批量生產的鏡片,近視在1000度以內,散光在200度以內,超過這個范圍的,眼鏡鏡片需要定做,加工時間要在3天至1周時間。特殊需要的甚至需到國外去加工。由於驗光和加工都是較為復雜的技術工作,因此,體現的價值需要進一步計算(驗光的費用在美國約30~50美元,在香港約200~700港元),而國內一般以免費驗光、免費加工作為吸引顧客的賣點,其價值被隱蔽起來了。
對於規范的連鎖店來講,隱形類毛利率約30%,鏡架、鏡片毛利率50%左右,我們還要重申的是這樣高的利潤率部分原因在於驗光和加工費用混在價格裡面。假定商家的毛利率能夠維持在50%左右。攤分運營成本後,其費用結構大約如下:租金占營業額的14~16%,人力成本約13~14%,市場營銷費用約6~8%,固定資產折舊3%,17%的增殖稅,50×17%=8.5%.,其他費用2%,包括配送、廢品率等。以上的費用合計在46.5~51.5%之間。在景氣的情況下,凈利率低至3.5%,不景氣的情況下,甚至虧損。
對於毛利率本來就很低的生產企業,技術開發有關的成本是很重要的一項開支。目前眼鏡的款式設計、材料研發競爭非常激烈,在使用舒適程度、視力控制方面的技術也不斷涌現。視光學是研發的重點,融光學和眼科學為一體,其歷史有百年之久,但對於中國來說,1985年前後才受到重視,其重要的推動力量正是來自於企業。總的來說,自發發展的眼鏡生產行業,為了同國外先進企業競爭,必須增大各種投入,純利潤就更低了。以某大型生產企業為例,年產1600萬副鏡片,3000萬副鏡架,銷售額1.6億,利稅2000萬,利潤1600萬,凈利潤率約10%。平均下來每副眼鏡獲利8角左右。只能依靠批量生產獲得利潤,而大多數企業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目前民族眼鏡企業,無論是眼鏡店還是生產企業,和國外同類企業相比,其規模和實力相對較小。振興民族眼鏡工業需要整個行業艱苦創業,發揚開拓創新精神,合理利用資金,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把行業做大做強。
三、暴利論災害
過分宣揚行業暴利對行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把競爭性行業的個別暴利等同於行業暴利進行指責,就會誤導消費者一起犯邏輯性的錯誤,進而對消費觀念產生誤導,其後果是可怕的。這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消費者的認識產生關鍵性的影響,甚至會左右那些缺乏判斷力的顧客:大多數眼鏡生產企業都是小作坊式的;大多數眼鏡店都是從這些小作坊進貨;整個行業的利潤是幾倍、幾十倍的;驗光和配鏡的技術含量很低,並且在購買眼鏡過程中的作用很小。這樣,根據消費者希望以最低的代價購買最大價值的心理,既然整個行業暴利驚人,買的越貴越上當,顧客就會越來越多的去購買檔次低,價值低的眼鏡;既然規范的眼鏡店和不規范的小店賣的是一樣的眼鏡,技術服務也沒什麼差別,那還不如直接去小店裡侃價或買打了大折扣的眼鏡;既然驗光和加工的過程並不重要,大多數眼鏡店的服務都差不多,所以隨便驗個光就行了。這樣就會造成更多的顧客湧向低檔次、技術水平低、服務沒有保證的眼鏡店,甚至有一些顧客可能直接去購買裝配好、標好度數的成鏡。這就在市場上造成了「劣鏡驅逐良鏡」的反常現象。
「劣鏡驅逐良鏡」對那些不規范的、謀取暴利的商家是極其有利的,他們贏得了更多的顧客,由於這類市場討價還價比較通行,而顧客無法得到關於產品信息的有效保證,這些商家就更加方便地以次充好,謀取高價,追求暴利。同時受到損害的就是規范的商家和顧客。不科學的反面報導造成顧客對商家的不信任,其規范的服務不被認可,過硬的技術所提供的價值被嚴重低估,這樣他們要麼必須參與惡性競爭,降低自己的成本,降低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要麼就得退出市場。極端的狀況是市場上只有不合格產品。顧客的狀況就更加糟糕,因為他們選擇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驗光不合格或者乾脆不驗光導致佩戴的眼鏡進一步影響視力,危害身體健康。如果按照這種趨勢,不法商家大行其道,正規商家大受其害,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目前已有一些正規的眼鏡店反映,不良的報導使顧客產生了對眼鏡行業的不信任,甚至出現了物業公司趁機向眼鏡店加收租金的鬧劇,使眼鏡行業的形象受到損壞,使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干擾。
在市場經濟下,消費者保護自身權利的手段,除了掌握更多的產品知識外,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個別媒體人士在報道中,混淆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把出廠價等同於成本,把賣價等同於收益,把低檔產品的最低成本價與高檔產品的最高零售價相比,使用極其簡單的手段進行分析,造成了人們對利潤的不正確認識。我們應該幫助消費者樹立正確的經濟觀點,不要幫助他們樹立「暴利恐慌」和「暴利仇視」。當我們看到一個商品時,除了看其材料成本外,還要想到它真正為顧客所擁有時,要經歷哪些必要的環節,其使用舒適度、時尚美觀方面開發的成本,其品牌的價值,是否經過再加工,銷售費用,等等,都是造成商品價格偏離成本的重要甚至是關鍵的原因。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競爭的焦點越來越脫離商品的真實成本(也就是營銷學中所謂核心產品),而越來越集中在產品附加價值的提供上。企業為商品提供的配套服務所產生的附加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商品的材料成本。讓現代社會的消費者去認同前工業社會的成本-收益觀念,是違反時常經濟規律的。
2004年對眼鏡行業來講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實早在「暴利」宣傳把眼鏡企業推向風口浪尖之前,被稱作「甲申風暴」的眼鏡生產、銷售許可證制度已在2004年4月進入嚴格、全面的實施階段。眼鏡行業必將在深刻挖掘行業價值內涵的基礎上,自我規范,為消費者提供更滿意的服務。
㈢ 哪裡有眼鏡框批發,時尚眼鏡框批發,男女時尚眼鏡框批發
眼鏡框批發的話,
我有一個合作的夥伴介紹給你,溫州鴻達塑料製品廠,款式更新速度快,質量也有保證,你可以自己網路下,聯系方式就不發了
不然被和諧了
㈣ 十大品牌眼鏡排名
世界十大眼鏡品牌:
1:羅敦司得眼鏡
羅敦司得是德國鏡片和鏡架製造的先驅者,公司成立於1877年,羅敦司得經營宗旨是:務求視覺效果得到最優化,不僅大大增加佩戴舒適度,同時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永恆設計,充分彰顯了佩戴者的獨特個性。
2:依視路眼鏡
做眼鏡很專業,規模很大。但是生在法國這個生產奢侈品的國家,貴,太貴,而且和LV一樣假貨太多。
3:尼康眼鏡
日本產。和卡爾蔡司一樣,做鏡頭的,用鏡頭的技術做眼鏡,算是企業資源充分利用吧。雖然鏡頭價格比蔡司便宜,但眼鏡價格可就不那麼厚道了。
4:豪雅眼鏡
創立於1941年日本,高級樹脂鏡片領域領先品牌,因完美性能的防反射膜而聞名於世,全球較大的光掩模板生產商
5:精工眼鏡
精工是全球第一家開發出高折射率樹脂鏡片的企業。在此基礎上,不斷加以改進,亦在全球首先開發出兩面非球面單焦點鏡片,內面漸進折射率鏡片。
6:蘇拿眼鏡
蘇拿的鏡片品質好值得信賴性價比不錯,特點是高清晰成像。減反射小(基本上拍照看不到鏡片反光)。
7:柯達眼鏡
1993年,北美樹脂鏡片的發明者SA公司從柯達總公司獲得了在鏡片上使用「柯達」品牌的獨家授權,將柯達品牌運用到了他們的優質鏡片中。柯達鏡片在視光領域秉承創新突破的原則,延續追求視覺享受的宗旨,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專業的視光學產品。
8:羅傑斯眼鏡
羅傑斯是通過提供適合不同人群的鏡片,讓全球戴鏡者看世界更美好。羅傑斯產品品類齊全,能滿足不同年齡階層消費者對鏡片的需求。
9:寶麗來眼鏡
寶麗來鏡片目前已經成了偏光鏡的代名詞。通常情況下,陽光是向四面八方射的,當射到物體上,光線重新定向反射出來,形成水平及垂直於光線傳播方向振動的兩種反射光,前者就是造成目眩的亂反射光,這是影響視線的無用偏光。
10:楷模眼鏡
楷模眼鏡,高品質 ,高科技, 創新, 精密, 值得信賴,具有先進光學技術、高清晰,高透光率,先進鍍膜技術等特點。
(4)時尚眼鏡批發廠家擴展閱讀:
(1)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
(2)眼鏡由鏡片、鏡架組成。分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眼鏡及散光眼鏡四種。亦有特製眼鏡供觀看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㈤ 款式多的時尚眼鏡哪家比較好
Ray-Ban
快時尚眼鏡店。JINS,Zoff等為代表,國內也很多模仿的,商場很多,基礎產品價格不貴。不過產品質量只能算一般偏上點,驗光一般,快時尚講究快,也因此忽略了一些東西。
㈥ 西安哪有批發時尚眼鏡框的地方
想批發就去康復路,輕工批發市場。啥都有。就在四醫大邊上。
㈦ 時尚眼鏡品牌,求推薦一款
個人比較喜歡日本的JINS , 眼鏡風格多樣,定期推出新品,每款新品都獨具匠心,讓人很喜歡
㈧ 時尚眼鏡,大家有什麼好的牌子推薦嗎
JINS的好,都採用薄型非球面鏡片,佩戴清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