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冬瓜糖是哪裡的特產啊
冬瓜糖 -望城特產-長沙特產-正文冬瓜糖:冬瓜蜜餞早在明代以前就已出現,李時珍《本草綱目》即載冬瓜「可蜜為果」 。明末清初長沙街頭售賣的冬瓜糖多為附近農村以餡糖煮制,也有蜜漬而成的。因其清香嫩脆,風味獨特,民間常作為祭祀和饋贈珍品。後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擴大和人們對品味要求的提高,蜜餞作坊多改為用白砂糖漬,逐漸成為蜜餞製品中的拳頭產品,暢銷於城鄉市場。製作經過刨皮、切條、硬化、漂洗、沸煮、糖漬、糖煮等多道工序。成品呈四方長條形。色澤潔白,晶瑩透明、質地細嫩潤脆,具有冬瓜的獨特清香,清涼甘甜,爽口宜人。又具有止渴利尿、解毒益氣之功效,為理想的保健食品。
來用新鮮的冬瓜,要求形態較整齊,單個重10~15公斤為宜。具體做法。
1.去皮切分用水清洗冬瓜後去皮,將綠色部分全部削去,只留白肉部分,除去中心內瓤,切成長8~9厘米、寬和厚各1~1.5厘米的冬瓜條。
2.硬化處理用生石灰配成約 0.6%的石灰乳溶液,將切好的冬瓜條浸一夜,使冬瓜質地變得比較堅實,取出後用清水漂洗,除盡殘附的石灰溶液。
3.燙煮將硬化的冬瓜條置於沸水中燙20分鍾,取出瀝干,冷卻備用。
4.糖煮每50公斤鮮冬瓜約用清水10公斤,先將水燒開,加入白糖7.5公斤澆沸,然後放入冬瓜條煎煮,時間可稍長些,每隔30分鍾加糖7.5公斤煎煮,共加3次,煎至糖已濃縮將干,瓜條轉硬變韌時,即可離火撈出,放在竹籮上拌糖粉,再曬半天即可包裝
B. 泉州有什麼吃的特產可以帶走的
1、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是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特產。它選用良種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種植在沙質地上,果殼表層色澤潔白,殼內花紋自然清晰。收獲時選其飽滿果莢,洗凈後加適量水和食鹽蒸煮,爐火需既猛又純,熟透後在艷陽下翻曬至干。
2、土筍凍
土筍凍是起源於福建泉州,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
3、貢糖
貢糖是福建地方民間傳統的名點。是先民敬奉朝聖的精品。貢糖的傳統製作手藝精良,質量上乘,口感香酥甜美,食後滿口留香,回味無窮。其中較為出名的是白水貢糖和金門貢糖,還有閩南沿海地區福建泉州石獅和永定的手工製品。
4、源和堂蜜餞
源和堂是福建省經典的地方蜜餞小吃。傢具有80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馳名海內外。盡管目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蜜餞琳琅滿目,各式攤點遍布大街小巷,但內行人仍要選購正宗的「源和堂」蜜餞,並視為佐茶待客佳品。
閩南旅外僑胞都愛攜帶「源和堂」蜜餞返回僑居地,而鄉人也每以「源和堂」蜜餞為親人「送順風」。
5、湖頭特產米粉
原料選購安溪湖頭優質大米,取大山頂天然清溪甘泉,採用傳統手工精製而成。色澤鮮白,粉條松韌,易煮快熟,味清無酸質,攜帶方便,衛生可靠。
C. 冬瓜糖是怎麼做的
瓜糖是怎麼做的?我的回答是:冬瓜糖是兒時一道非常美味的甜食,在我們這里稱為「冬瓜蜜餞」,是一種很甜的糖類,兒時因物質並不豐富,所以在當時零食就少,冬瓜糖作為較少的一種糖果,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但因這種食物實在是太甜了,所以有時食用過多就會覺得很膩。
結語
這道冬瓜糖雖然美味,在科製作上也很簡單,但是它的缺點就是用時過長。冬瓜糖製作好後,顏色晶瑩剔透,並且冬瓜還有潤肺止咳的功效,但是也不可食用過多喲!自己動手,美味常有!我是熙陽,以上內容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朋友們多多關注➕評論,熙陽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們的支持和閱讀。謝謝大家!
D. 請教:怎麼製作冬瓜糖,也是果脯里的一種
1、選料
無腐爛、水分飽滿、果肉厚而結實的較老冬瓜。
2、去皮
去掉青綠外皮,硬皮及果蒂。
3、去腸
冬瓜洗凈破開分成幾份,把果肚及較軟的果肉去掉。
4、切條
把破好的冬瓜切成0.5厘米厚,0.5厘米寬,7~8厘米長的條狀。
5、硬化
用1%~2%石灰水(每50公斤水加1公斤石灰配製)浸泡切好的冬瓜4~6小時。
6、熱燙
硬化後的冬瓜沖洗至無石灰味,在沸水中燙5分鍾。
7、糖漬
熱燙後取出,冷水洗至涼後倒入缸內加85%白糖(50公斤冬瓜用42.5公斤白糖)浸泡2~3天。
8、返砂
取出糖漬冬瓜(包括糖水)放入鍋內濃煮,不斷攪勻。煮至糖漿入冷水結成糖塊,立即離火不斷攪拌直至冬瓜表面有白色粉狀。
9、冷卻
包裝成品。
E. 誰知道傳統蜜餞冰糖冬瓜條冬瓜糖怎麼做
直接買來吃不就可以拉,超市都有得賣的啊
F. 想知道福建漳州的結婚禮儀
http://www.9tour.cn/info/62/4484.shtml
閩南婚俗(一)
汪汪
嬌前豬腳
閩南人的婚俗千奇百怪,令人嘆為觀止。如在迎親隊伍中,紅紅的竹藍中盛著粗大的豬腳格外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轎前豬腳」。每當誰家娶媳婦,在准備送往女方家的禮品中,少不了要准備兩腿大小一樣的豬腳肉,(寓意兩親家幸福美滿)。重量應在每腳二十斤左右,如果備太小腳,會被女方視為小氣。豬腳的關節點要用紅絲線綁住,另一頭用紅紙包裝成紅包,內放12元錢,代表以後日子十二個月天天豐衣足食。然後分別放進兩只做工考察的紅籃裏(那是專門用於娶親的禮品盒,俗稱紅籃)。另外,挑「紅籃」的扁擔也有講究,扁擔兩頭尖要用紅紙粘上,以圖吉利。待來到女方家,「轎前豬腳」要置放於女方家的大廳裏,新娘父母要清點豬腳肉及所帶禮品,並象徵性地把豬肉切一塊,重量在2斤左右,切大了會說娘家的人貪心,剩下的部分再由歡親隊伍連同嫁妝一起帶回男方家。
據傳,「轎前豬腳」早在唐朝閩南就很流行。唐朝時,閩南土著常常叛亂,朝廷常派軍隊入閩平亂。當時閩南民間百姓遇有女兒出嫁時,都舉家啼啼哭哭,甚是凄慘。帶隊首領派人一打聽,原來是閩南一帶人煙稀少,到處古木參天,豺狼出沒,經常有女孩出嫁途中遭老虎襲擊,有的甚至為此丟了性命(另一種傳說,是天狗咬新娘),所以才啼哭如此凄慘。軍隊中有人覺得奇怪,就將此事帶回京城稟報。唐朝開國元老程咬金就想出了一條計策來:老虎傷人乃飢餓所逼,而虎食肉是本性,可用豬肉掛於轎前,遇有老虎出現,遂將豬肉扔給老虎填八肚,新娘和大夥可仿而效之。因便於攜帶,就將整塊肉掛於轎前,所以稱為「轎前豬腳」。
閩南婚俗(二)
汪汪
八卦米篩
米篩是百姓的日常用品,可它也是閩南婚俗中的一種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門口時,需要一個畫有八卦圖案的米篩將新娘的頭部罩住,然後才能把新娘迎進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當地稱之為「八卦米篩」。
說起「八卦米篩」,還有一段來歷呢。相傳唐朝以前,閩南一帶一片荒涼,當地土匪常常叛亂亂,加上高山峻嶺,土匪經常騷擾百姓。當時常有發生迎娶的花轎被搶或新娘被亂箭射中負傷之事,百姓常為此擔心吊膽。唐軍來漳州開發後,百姓就將此事報呈駐軍請示保護,因土匪出入出常,眾人想無良策,此事傳到京城,開國功臣程咬金就想出一條妙計來:可命軍士用一面戰斗用的盾牌掛在花轎前,如有亂箭射來,新娘就用盾牌來擋,可保安全無恙。此舉一行果然奏效。眾鄉親就把盾牌當成新娘的保護傘和護身符來廣為使用。隨著唐軍與當地百姓的共同開發,漳州一帶已逐漸太平昌盛,土匪也沒那麽明目張膽了,已沒再發生新娘被亂箭射傷的事了,因不存在危險,加上盾牌笨重不便攜帶,百姓就改用跟盾牌相似的農家用的米篩來代替使用。為了與一般米篩有所區別,就在米篩的上面畫上八卦吉祥圖案,似如盾牌一樣的避邪護身作用。並把它稱之為「八卦米篩」廣為流傳,這就是「八卦米篩」的由來。
另一種傳說,古時候,閩南,常有發生天狗來搶美貌姑娘的事,此事呈報朝廷,唐朝元老大臣程咬金就畫了一個八卦米篩放在新娘的花轎前來避邪,因傳說中天狗懼怕八卦圖,所以就相安無事了。不管怎樣,「八卦米篩」出自唐朝程咬金所設的故事至今天閩南一帶廣為流傳。
「八卦米篩」是選用一隻做工考察的新米篩,背面用紅漆畫上一個八卦圖案,米篩的竹釘要露在外面,寓意出丁發財,當要去迎娶新娘時,就把米篩放在轎子或車的前面,新娘娶回要下轎時,就拿起米篩罩住新娘頭上,並念「米篩拿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等吉祥的好話。同時新娘腳下還要放著一個農家用的大簸箕來讓她站,有讓新娘「頂不見天,下不著地」之急,這樣才算顯寶貴。然後,還要把米篩拿到新房裏,存放在床的上面,以圖平安吉祥。
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今城鎮居民為了便於攜帶,婚娶時改用一支八卦開頭的花雨傘來代替八卦米篩的使用,一來圖吉祥,二可遮陽擋雨。可是,在鄉村婚禮中,備上一隻「八卦米篩」來罩住新娘和放在床上來圖吉利的習俗,還是必不可少的,成為一種閩南獨特的婚俗習慣,在鄉村民間中代代相傳著。
閩南婚俗(三)
汪汪
崇尚紅與甜
閩南人,以紅為尊、為大、為喜、為吉。早年至今,辦婚事,大喜日子,更是全家紅艷艷。大廳、房門、大門要張貼新婚對聯。諸如:「紫燕雙飛迎春舞,紅花並蒂朝陽開」,「吉人吉時傳吉語,新人新歲結新婚」。新娘要穿紅衫紅裙,蓋紅頭巾,穿綉鴛鴦的紅鞋。新娘入門後,要特意給婆婆或女長輩插紅綢春花,表示親熱和尊敬,向公婆敬茶要用紅棗甜茶;大廳上要掛貼雙喜的紅綢喜帳。
甘蔗
在婚場中,擺放兩捆有根有葉有頭有尾的甘蔗,每捆甘蔗四或五株,用紅綢扎著,體現婚姻成雙成對,婚後夫妻恩愛,如甘蔗節節甜。
閩南婚俗(四)
汪汪
烘爐茶壺
說起閩南人,就離不開他們須臾不離手的功夫茶,而閩南傳統式婚禮自然也就散發濃郁的茶香。在婚禮現場就擺著泡茶用品一個巨大的烘爐和茶壺,按照閩南婚俗,新人跨烘爐有興旺之意。而烘爐上的四個大字「和敬怡真」在閩南人眼中既是茶道也是夫妻的幸福之道。告誡新人們,兩人成長背景不同,差距不小,但在婚姻生活中,便是牢記互敬互讓,相互包容。聽完這段金玉良言,每位新人又喝上了一杯象徵「甜蜜美滿」的功夫茶,相信他們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閩南婚俗(五)
茶禮
在我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滿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可見茶與婚姻有很密切關系,可以說是很嚴肅的「合同」。
然而,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這些地區飲茶之風盛行,男女訂婚也習慣用茶禮,這種古老的遺風一直保留到現在。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違拗,男方隨同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嫁的千金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秩序分送到男方來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了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來到女家,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這個禮數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於茶杯做為回禮。有時客人有意不接「新娘茶」,來表示相互推讓,鬧洞房的喜劇就在「茶禮」中拉開帷幕。另外,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頓首跪拜諸位長輩,隨後將茶敬獻,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過去。
那麼,為何閩台民間時興茶禮?因為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徵。據郎英的<<七修類稿>>和陳躍文的<<天中記>>的記載:「凡是種茶樹一定要種子,用移植的就不會復生了,所以舊時代新娘一定要以茶為禮,所取就是從一而終的意義!」從這種意義上來看,閩台的「茶禮」婚俗,不愧為寶貴的民俗文化。
民俗風情之閩南婚俗
弄墨雪荷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先生家和我家相差大約也就十里,可風俗卻相差很多,我今天要說的是婚俗,閩南婚俗,當然我只能說些大概的,因為這詳細的各有不同,就是同村,甚至隔壁鄰居都有可能不同。
在閩南古老的婚俗是極為復雜的,那些不怕麻煩的婆婆媳婦們卻樂此不彼。一個新媳婦要進門先要初看,三日之後雙方家裡沒什麼事發生,而且又都滿意的話才有下一步,徜若在這三天其間哪一方家有打破東西什麼的,或者小孩磕碰著,或其它什麼不吉詳的事發生,那麼就是再滿意也只能作罷。再則就是合生辰八字,一般雙方年齡相差三、六、九也是不成的,這點倒是許多地方有這風俗了。接下來是擇日子對看,選個良辰吉日,男方父母帶上四色糖果餅干,備好紅包或手飾什麼的,去女方家,如若滿意則留在女方家吃個便飯,女方家若是滿意便會在飯前讓姑娘出來倒杯茶給客人喝,若是不滿意姑娘是不會出來的,這樣男家也不必留下來吃飯了。吃完飯男方會留下一個紅包或手飾說是給姑娘的見面禮,只是個禮,雙方都不會計較多寡的。這婚姻便算成了一半了。
在閩南比結婚更重要的是訂婚,不管你有沒有辦結婚證,只要你訂了婚這婚事便算是成了一大半,在農村大家便認可了你是個有家室的人了,雙方交往來來去去的有什麼事通知一聲和娶了進門的媳婦是一樣的。說起這訂婚也是極麻煩的。這訂婚前雙方要講好得多少聘禮,包括:聘金、姑娘的服裝費、手飾、糖果餅干、煙、女方家請客的酒菜錢、等等,當然現在多半是摺合了錢來的。到了那天男方家一大清早的就要叫上二、三十幾個親戚,女人挑著三生香燭去祭祀祖先,然後分頭再十里八鄉去每個寺廟進香這一忙大約要從一大清早忙到過午了。男人一般在準新郎和他父母的帶領下挑著三生魚肉、四色糖果餅乾和水果帶著部分聘金(餘下聘金的零頭留著要娶進門才付)來到女方家。女方家照列也是叫上十來個親戚,先給男家的每個客人上點心分個紅包,然後挑上男方送來的東西照列去十里八鄉的進香。而女方家等客人吃過點心了就讓姑娘出來上茶,這茶上了,做准婆婆的自然要把給准媳婦的全套手飾給媳婦戴上(這手飾必須是成雙成對的)未來的岳母自然也把給准女婿的戒指給他戴上,然後等進香的親戚回來熱熱鬧鬧的吃上一頓飯,這婚算是定成了。
接下來擇了日子到了談婚論嫁了,在閩南許多地方有姑娘的人家都愁,這陪嫁常讓許多人家砸鍋賣鐵嫁女兒。一般來說男方送多少聘金女方要翻倍的給嫁妝(比如說:男方送了五萬聘金,女方家至少要陪嫁十萬,當然,有錢的人家多點,上百萬的陪嫁也是有的,沒錢的人家少點但一般也不會少於聘金的一倍)最是不濟的也就將那聘金原封不動的奉還,多少再陪上一點兒,所以在閩南特別的重男輕女大約也是和這有關的。
這婚前自然要准備各種各樣的必備品,我說的必備品不是傢具什麼的而是其它一些東西。臨近喜日了姑娘家要提前備一些習俗的東西:五穀種(意在姑娘嫁過去回五瓜豐登)、桌頭紅(放在新娘房用的花什麼的,意在吉祥)、孝布(有紅繩系好的夠姑娘將來給做一套孝服的白布,意在公婆長命百歲)七桶(包括臉盆,水桶和將來孩子的澡盆等共七個,意在有備無患和完整)、鉛(鉛在閩財和「緣」是同音的,意在姑娘家過去後與人結善緣,姑娘出嫁那天要穿的衣服從內到外全部都要用紅線縫上不鉛片)兩個箱子(這箱子是裝衣服和嫁妝的,結婚那天由伴娘等幫著拎過去然後放在廳堂要當眾打開查點嫁妝的箱底自然也要押錢的這一來誰家的媳婦有多少嫁妝大家都清楚了,當然現在有的嫁妝是存摺、房子什麼的那說用紅紙寫明了入了相框帶來)當然還有一些零星的東西,我在這兒只說一些普遍的習俗,現在有許多人可能刪減了些了。
到了結婚前三天或一天還有個擔盤的習俗(分三日盤和一日盤,這個隨雙方的意思了)這擔盤照列是四色糖果餅乾和魚肉什麼的,現在許多人是直接摺合了錢給女方,由女方自己去買,剩了些人力,到了那天男方只是意思性的挑了些過來,當然這多少嘛在沿海有些地方是多的驚人。一擔為百斤,少則三十六擔,多則七十二擔。到了擔盤那天女方要叫上十幾個親戚兩人一組的到村裡家家戶戶去分糖果餅干。在沿海的那些地方分這些是用裝湯的盆子分的一家一盆,所以用得上這幾十擔的糖果餅幹了,有些人多的村子還不夠,也就只好由女家自個兒掏錢買了。在我這兒一般是沒有那麼多的,也就是每家每戶各四個糖果四個餅干。照列這天雙方還是要叫上許多親戚幫忙去十里八鄉的廟里去進香的,所以這個麻煩和累人就別說了。
終於到了喜日子了,請客,這是那兒都有的就不必說了。那天新郎來迎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新娘,而新娘則由弟弟或哥哥還有叔嬸等陪去,沿海有些地方新婚是要戴著黃斗笠的,斗笠的只沿縫了黑紗,遮了面。(忘了說了,許多地方新娘在出嫁前要請一位老人來絞臉,叫作開臉)到了男家,臨進門前新郎的至親都要先迴避,新娘直接就進了新房直到請過茶才出來見人的。這請茶也是有講究的,茶葉是新娘帶來的,裡面放了鉛粉,前面已經說過了是為了結緣,還放了冬瓜糖紅棗什麼的,那叫甜。先給公婆上茶,照列有請專門在做這事的老人來,念些好聽的吉利話,上茶時許多地方新人是要給父母下跪的,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上完茶新娘要送給公婆見面禮一般是金手飾,當然也有送衣服的,而公婆同樣也要給新媳婦封個紅包當見面禮。然後是新媳婦給新郎叔伯姨嬸,姐姐哥哥上茶,每上完一次茶都得交換見面禮,這見面禮一般為手飾衣服,有錢人家族又大的,這新娘要備的見面禮常常要花上萬元,窮人家只花三五百元的也有。這茶也請完了,到了這兒吃過婚宴算是結束了?呵,還沒呢。
結婚的第二天,天還沒亮,新娘的弟弟就來接新娘回家了,這早的凌晨三四點就來,晚的五六點也來了。而新郎大約要臨午飯了才去新娘家。這天就由新娘家請新郎和新娘家的親戚了,這叫回門客,照列要鬧到晚飯過了,天黑了新郎才帶著新娘回家,而新娘家要准備兩根連頭帶尾的甘蔗和兩只帶路雞(一公一母)給新人帶回家。快到時會有人先通知新郎的家人,他們同樣要先迴避了新娘,等新娘進了門才可以出來相見(這叫避親,閩南相遇叫作「堵」而吵架也叫作「堵」這迴避也就是為了以後迴避口角)這新娘回門呢,在新婚一個月內要回門三次,當然餘下的兩次沒有象第一次那麼復雜了,只是都要等天黑才能回到新郎家,而新郎的家人也每次都要迴避的。到此,這門親事才算是圓滿地完成
G. 如何自製冬瓜糖
冬瓜糖是我國傳統蜜餞糖製品,因它是純甜即高糖食品,近年來在食品市場上幾乎沒有人問津,只是在過年過節或做餅餡時才有點出路。其加工技術如下:
1、原料:應選擇充分成熟的老冬瓜,未夠成熟冬瓜會由於含水份太多,影響到製品外型甚至耐藏性。
2、處理:原料需去皮去心切分,條形寬1公分長2.5公分左右,切分可用機械代替人工。
3、硬化:冬瓜組織結構疏鬆,不耐煮。如不經硬化處理,製品不能成型。需把冬瓜條浸泡在3%石灰水中硬化,即用1.5公斤生石灰,加入50公斤清水攪拌使石灰充分溶解,靜置30分鍾,取上層清液來浸泡冬瓜條,這樣在細胞內生成的果膠酸鈣使原料耐煮。浸泡時間為8小時,浸泡後用清水洗凈,確認瓜條不帶鹼性為止。瀝干水備用。
4、糖煮:用白糖煮制所需的糖量為冬瓜條0.8倍量,先把白糖加水溶解成50%糖液,然後把瓜條倒入糖水中一起直接加熱,起初由於要水分大量蒸發,可加大火候,用夾層鍋或用不銹鋼鍋直接煮也可以。煮制時要不斷攪拌,注意火候,一直加熱到冬瓜條呈透明狀態。糖液濃度不斷提高到70%以上,說明瓜條吸糖接近飽和,火候要減弱,避免產生糖焦化現象產生。直到最後出現糖的重結晶。糖液已不處於溶液狀態為止。
5、烘製:把冬瓜糖倒出攤於烘盤上在60-65攝氏度下烘製12-16小時,直到製品含水量18-20%為止。
品質要求:冬瓜糖色潔白,外表乾爽,有均勻細小的糖砂結晶,入口松化,清甜,總含糖量達70%
H. 冬瓜糖另一個別名叫什麼
冬瓜蜜餞
I. 蜜餞(冬瓜糖)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蜜餞(冬瓜糖)屬於商標分類第29類2904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蜜餞(冬瓜糖)的商標達2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果應子)乾果,群組號:無)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50%
2.選擇注冊(山楂餅(片),群組號:無)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