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要越劇《雪裡小梅香,戀梅》茅威濤,吳海麗演唱曲譜
對要日丷晉
『貳』 柯橋有什麼好吃的,有九百碗嗎
紹興菜的品種分腌菜、臭菜、霉菜三大系列,且聽我道來。
紹興人對「霉」字似乎情有獨中,霉乾菜,霉千張,霉毛豆,霉豆腐等,霉乾菜是地道的紹興傳統菜,浙江的霉乾菜屬紹興最地道。霉乾菜用水浸泡,再瀝干水分,干燜發酵等法製成。要吃的時候,將霉乾菜擺在碗里,面上放幾片金華火腿或是五花肉,幾片筍,點上幾滴女兒紅(黃酒),上鍋蒸透。夾上一筷子,感覺肉的香味和筍的清甜爽口滲入乾菜中,清香鮮美,肥而不膩,是下飯的佳餚。霉乾菜一定要趁熱吃,配上米飯或者饅頭,誘人食慾,真能讓人多吃上半碗飯。
醬菜腌菜,紹興喜歡以醬腌的方法來製作萊餚,是把魚肉雞鴨,各種內臟,或醬或腌,在戶外日曬風吹,直至水分被風干。每逢臘月年邊,大街小巷,戶戶屋前,家家廊下,醬腌製品掛曬滿竿,給水鄉平添了一份過年的氣氛。醬魚干,蒸出鍋之後,香氣四溢,口感極妙。醬魚乾的肉不同於醬雞鴨那麼硬,容易塞牙,加熱後更是松軟可口,細細嚼來,滋味獨特。
臭菜有臭冬瓜、苷菜桿、臭豆腐乾等,到了咸亨酒店門口,撲鼻而來的是沖鼻的臭味,那是油炸臭豆腐的味道。臭豆腐可謂極不入鼻,但只要有膽量吃下第一塊,覺得外脆里松,臭的迷人,抹上辣醬甜醬後賣相更是誘人,從此就與它結下不解之緣了。紹興街頭、小巷深處常常傳來沖鼻的油炸臭豆腐臭味,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頂著沖鼻的臭味站在街邊吃著油炸臭豆腐。
紹興酒是用純糧製造的低度酒,糖酸適中,營養豐富,適量飲用能起到生津活血,促進新陳代謝,兼有提神、開胃、消除疲勞之功效。黃酒的飲法:紹興酒的飲法頗有講究。夏暑之季,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塊,注入少量的黃酒,最後加水稀釋飲用。有的也可放一片檸檬入杯內,此曰冷飲。冬日溫飲,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待到加熱,酒色濃厚,香氣四溢,飲後暖胃活血,令人陶然。
佐酒佳配: 飲酒時,配以不同的菜,則更可領略黃酒的特有風味,以紹興酒為例:干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蜇皮等冷盤;半干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
太雕酒是紹興咸亨酒店注冊專利的黃酒,經八年以上的陳年貯藏,按最佳方法勾兌,酒質淳厚、香氣濃郁,回味無窮。5公斤裝的壇子太雕190~288元。
我們這次去咸亨酒店FB,是因為我公司領導來視察,客戶接風,我們還是堅持要土菜,點了霉乾菜扣肉、霉千張、霉毛豆、霉豆腐、醉雞罐、臭桿子蒸豆腐、清蒸魚、炸臭豆腐乾、白灼河蝦、火腿玉米湯等,1斤八年的太雕,菜泡飯(這里的菜泡飯也很地道,加入了火腿),大家吃得其樂融融,酒足飯飽。了解了紹興飲食文化中的部分精華。
黃酒度數不高(11~15度),但是後勁大,不要好喝貪杯,醉得不省人事歐。
紹興境內飲食店、酒館、茶店、小吃店,向以量多、分散、規模小為特點。1949年,僅10萬人口的紹興市就有各類飲食店844家;紹興縣人口超百萬,各類飲食店多達2406家。紹興釀酒、制茶行業發達,產量多,質地優,民間素有飲酒、喝茶的傳統習慣,酒館、茶店特多。飲食店大多分布在城區和農村集鎮或交通要道。與飲食店至為相關的菜餚烹飪,品種多、烹制方法多獨特之處,傳統的就有:焐、熯、醉、燉、霉、腌等32種技法,五花八門,各領風騷。1990年,全市有飲食企業6152家,從業人員13950名。
第一節 飯店 小吃店
『叄』 20副古今名聯
諧音聯:因何而得藕,有杏不須梅(諧音雙關,意指: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須媒) 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百管爭鳴,笛清難比蕭和(諧音人物名;魯肅、樊噲、狄青、蕭何) 拆字聯:口十心思,思鄉思友思父母: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主 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
嵌字聯:塔樓亮燈,層層孔明
荷塘摳藕,節節太白
韜略終須繪新圖
奮起還得讀良書 --郭沫若題上海韜奮圖書館
參出民間疾苦
議定治國方針 --參議院門口
悲哉秋之為氣
慘矣瑾其可懷 --題秋瑾
隱字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上聯隱「八」,意王八。
下聯隱「恥」,意無恥。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批: 沒東西。
上聯:缺一(衣)。
下聯:少十(食)。
若受暮夜錢財 天誅
如聽衙役說話 男盜女娼 復字聯: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齊山千佛山趵突泉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西湖中山公園一亭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西湖花神廟聯
疊字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長長長長長長長 (1、3、56讀chang,2、4、7讀zhang)
行行行行行行行 (1、3、56讀hang,2、4、7讀xing)
長發長發長長發
發長發長發發長 --唐伯虎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題西湖孤山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題杭州龍井南九溪十八澗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防
--題浙江奉化「休休亭」
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濟南趵突泉「濼濼堂」
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反正一樣
樂樂樂樂樂樂樂
朝朝朝朝朝朝朝
(故宮太和殿聯,讀:駱曰駱曰駱駱曰,招潮招潮招招潮)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從此前後不得兼顧
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 自古忠孝難於兩全
偏旁聯:同偏旁部首聯
經過精心構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漢字組成的對聯, 稱同「偏旁部首聯」。
嗟 嘆 嚎 啕 哽 咽 喉
淚 滴 湘 江 流 滿 海
寵 宰 宿 寒 家 窮 窗 寂 寞
客 官 寓 宮 宦 富 室 寬 容
驅騷駛駑驁馬驟
植檀栽桂森木榮
荷花莖藕蓬蓮苔
芙蓉芍葯蕊芬芳
析字聯;這是啥?
數字聯: 水冷金寒 火神廟 大興土木
南腔北調 中軍官 什麼東西
上聯合「五行」。
下聯對「五方」。
萬瓦千磚 百日造成十字廟
一舟二櫓 三人遙過四通橋
花甲重開 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 內多一個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長兩短
六合插地 七層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上聯蘇小妹出。
下聯蘇東坡對。
流水對: 楊慎,安用修,號升庵,生於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近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迴避。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一個古樹上,並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縣令剛念完上聯:千年古樹為衣架。楊慎即對出:萬里長江做澡盆。縣令嘆服,贊楊慎為神童。
迴文對: 人 過 大 佛 寺
寺 佛 大 過 人
郎 中 王 若 儷
儷 若 王 中 郎
客 上 天 然 居
居 然 天 上 客
賢 出 多 福 地
地 福 多 出 賢
頂針對: 開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邊金線柳 金線柳穿金魚口
玉欄桿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頭
千里為重 重山重水重慶府
一人成大 大邦大國大明君
無錫錫山山無錫
平湖湖水水平湖
松葉竹葉葉葉翠
秋聲雁聲聲聲寒
龍怒卷風風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肆』 京劇:「春秋亭」唱詞全段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
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
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
此時卻又明白了,(流水)世上何嘗盡富豪。
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潮。
耳聽得悲聲慘心中如搗,同遇人為什麼這樣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難諧女貌,莫不是強婚配鴉占鸞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問那廂因何故痛哭無聊?
梅香說話好顛倒,蠢材只會亂解嘲。
憐貧濟困是人道,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
蠢材問話太潦草,難免懷疑在心梢。
你不該人前逞驕傲,不該詞費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與我去問一遭。
聽薛良一語來相告,滿腹驕矜頓雪消。
人情冷暖憑天造,誰能移動他半分毫。
我正不足他正少,他為飢寒我為嬌。
拓展資料:
京劇:
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伍』 求村道牌樓對聯
求村道牌樓對聯
1.各位高手我村新建了一個村道牌坊,現在牌坊已建好,就是等作出入兩幅對聯,然後刻在大理石上,要求出入平安。望各位高人如有好的對聯不妨留下言,本人代表全體村民謝謝你們。
2.情況說明:承蒙國家好政策惠及,改造村貌給我們村鋪了水泥路,村民自主籌錢建起了氣派的牌坊,村前面有條宜黃河流,村後是清山;古村村名叫(鴿陂頭),村民有鄒;李:甘:吳:堯五姓。以鄒吳兩姓為主。
『陸』 梅花知雪寒,雪亦解梅香是哪首詩
梅花知雪寒,雪亦解梅香不是那首詩的詩句。
1
[宋]
晁端禮
《水龍吟·嶺梅香雪飄零盡》
嶺梅香雪飄零盡,繁杏枝頭猶未。小桃一種,妖嬈偏占,春工用意。微噴丹砂,半含朝露,粉牆低倚。似誰家丱女,嬌痴怨別,空凝睇、東風里。好是佳人半醉。近橫波、一枝爭媚。元都觀里,武陵溪上,空隨流水。惆悵如紅雨,風不定、五更天氣。念當年門里,如今陌上,灑離人淚。
2
[宋]
柳永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
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
展開全文
3
[宋]
吳師孟
《蠟梅香》
錦里陽和,看萬木凋時,早梅獨秀。珍館瓊樓畔,正絳跗初吐,穠華將茂。國艷天葩,真澹佇、雪肌清瘦。似廣寒宮,鉛華未御,自然妝就。凝睇倚朱闌,噴清香暗度,易襲襟袖。好與花為主,宜秉燭、頻觀泛湘酎。莫待南枝,隨樂府、新聲吹後。對賞心人,良辰好景,須信難偶。
4
[宋]
喻陟
《蠟梅香》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搵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5
[宋]
無名氏
《梅香慢》
高閣寒輕,映萬朵芳梅,亂堆香雪。未待江南,早冠成花,先佔一陽佳節。翦彩凝酥,無處學、天然奇絕。便壽陽妝,工夫費盡,艷姿終別。風里弄輕盈,掩珠英明瑩,待臘飄烈。莫放芳菲歇。剩永宵歡賞,酒酣吟折。倒玉何妨,且聽取、樽前新闋。怕笛聲長,行雲散盡,謾悲風月。
《鬢邊華·小梅香細艷淺》
小梅香細艷淺。過楚岸、尊前偶見。愛閑淡,天與精神,掠青鬢、開人醉眼。如今拋擲經春,恨不見、芳枝寄遠。向心上、誰解相思,賴長對、妝樓粉面。
《早梅香·北帝收威》
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瓊苞,擬將胭脂,輕染顏色。素質盈盈,終不許、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賦與,壽陽妝飾。獨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別。為報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須攀折。醉賞吟戀,莫辜負、好天風月。恐笛聲悲,紛紛便似,亂飛香雪。
『柒』 別董大與芙蓉樓送辛漸名句
《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二首》作者是唐代詩人高適,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
《別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4.《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 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6.《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捌』 雖然有難度,希望大家快點回復啊,我急急急急急
三國: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佔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採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水滸傳》
鞍馬勞倦 巴山度嶺 百依百隨 搬口弄舌 報仇雪恥
杯蛇鬼車 閉口無言 不按君臣 不避水火 不打不相識 不懷好意 不識局面不知顛倒 不知疼癢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紅樓夢》
哀哀欲絕 哀痛欲絕 挨凍受餓 安身樂業 安心樂業
安心樂意 熬油費火 巴高望上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百里挑一
三國歇後語: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水滸歇後語:
老虎撲食——三股勁
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牆頭——上不來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牆頭——上不來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軍師——無用(吳用)
武大郎攀杠子——夠不著
潘金蓮不在家——沒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點子
武大郎玩夜貓子——啥人玩啥鳥
武大郎趴在橋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楊志賣刀——英雄末路
老虎撲食——三股勁
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牆頭——上不來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抱打不平
(3)
宋江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一刀筆小吏,字公明,綽號呼保義。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以及時雨而天下聞名。因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及晁蓋等上樑山後,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閻婆惜之手。無奈,宋江怒殺閻婆惜,發配江州,與李逵等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樑山,坐了副頭領。後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頭把交椅。日後,宋江率眾為朝廷招安。在歷次討伐其他起義軍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甚眾,宋江本人也被所賜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晁蓋
山東鄆城縣東溪村人,東溪村保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交天下好漢,聞名江湖。喜歡刺槍使棒,身強力壯,不取妻室,終日打熬筋骨。傳說鄰村西溪村鬧鬼,村人鑿了一個青石寶塔鎮在溪邊,鬼就被趕到了東溪村。晁蓋大怒,就去西溪村獨自將青石寶塔奪了過來在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稱「托塔天王」。
吳用
字學究,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
與托塔天王晁蓋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樑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密軍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的。受招安後,佐宋江 、盧俊義征伐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等,功績卓著。授武節將軍,武勝軍承宣使。後因見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當道,恐刑戮及身,遂與花榮一同自縊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宋江墓前,屍身葬於宋江墓側。
盧俊義
綽號「玉麒麟」,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原為一員外大戶,浪子燕青是其家僕,如書中所言「盧某生於北京,長在豪富之家;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其人家世清白,為人謹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為壯大梁山聲勢,欲將其誆上山。軍師吳用與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與啞童子,前往盧府為其算命。聞其生於「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吳用大驚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家私不能保守,死於刀劍之下」,勸其前往東南千里之外避災,並在牆上題下「蘆花叢里一扁舟,俊傑黃昏獨自游。義士手提三尺劍,反時須斬逆臣頭。」的藏頭反詩。
盧俊義中計,欲前往泰安州避禍。途經梁山時中埋伏,與梁山英雄大戰,盧俊義不敵,乘船逃走時被浪里白條張順活捉。盧不願在梁山落草為寇,宋江也未強迫,將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賈氏已與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誣陷其勾結叛匪,盧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眾好漢等先後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後,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義堂前亦豎起了「山東呼保義,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後,盧俊義被封為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參與指揮了征遼、討方臘等戰。後被高俅毒酒所傷,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縣百丈樹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個小牢頭。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人稱黑旋風。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後一名。原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在盧俊義家中長大,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射箭發鏢百步穿楊,人稱「浪子燕青」。盧俊義被吳用誆走之後,管家李固與盧俊義之妻賈氏勾搭成奸,霸佔了盧的家財,又將燕青趕走。盧俊義回家後,李固又向大名府告發盧俊義私通梁山、題藏頭反詩之事。盧俊義被下獄,李買通了董超、薛霸,要他們二人殺了盧俊義。當董、薛正要下手之際,燕青趕來將二人射死。盧俊義被判死刑之後,燕青又與楊雄上山報信,引來宋江大隊人馬,在法場救下盧俊義,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節上東京面聖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師師。燕青吹得一口好簫,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宋徽宗,傳遞梁山消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後,燕青預感長此不會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關勝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使一把
青龍偃月刀,精通兵法。原來是蒲東的巡
檢,後被蔡太師調往梁山泊攻打宋江。關
勝一人大戰林沖、秦明兩人。宋江不能取
勝。呼延灼用假投降的辦法引關勝兵馬進
入宋江的大寨,被撓掛鉤拖下馬鞍活捉。
關勝感到宋江有膽識重義氣,便歸順了梁
山。蔡京調兵進攻梁山,關勝殺敗單廷 ,
單廷便投降了梁山。
受招安後,關勝被封為大名府正兵馬
總管。在梁山泊英雄中排馬軍五虎將第一
位。
公孫瓚,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曾任中郎將,封都亭侯,幽州牧。參加過攻打黃巾軍及討伐董卓的戰爭,與袁紹為爭奪北方連年交戰,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紹打敗,自焚而死。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孫行者、齊天大聖。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因迸裂,見風而成之明靈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著花果山的瀑布說了一聲,有誰敢進去,為我們尋個按家之地,不傷身體者,我等拜它為王,石猴發現水簾洞,並藉此機會將「石」隱去了。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兵器為從東海龍王那搶來的「定海神針」金箍棒。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敢於反抗,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所以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中國小男孩崇拜的偶像。(東勝神州奧來國花果山石猴——弼馬溫——齊天大聖——斗戰勝佛)(72變)【金箍棒】
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