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離我最近的蔬菜批發市場在哪
網路地圖可以查找。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商業業態,1984年我國武漢建立了第一家農產品批發市場——武漢皇經堂農產品批發市場。
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主流渠道、主要業態,2010年全國有4500家農產品批發市場,我國的農產品的70%以上經過批發市場進入百姓的菜籃子。
是以糧油、畜禽肉、禽蛋、水產、蔬菜、水果、茶葉、香辛料、花卉、棉花、天然橡膠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為交易對象,為買賣雙方提供長期、固定、公開的批發交易設施設備,並具備商品集散、信息公示、結算、價格形成等服務功能的交易場所。
促進商品集散,形成農產品價格,把關農產品質量,保障城市農產品供應,引導農作物生產。
Ⅱ 怎麼到外地農貿市場批發菜
首要一條要有準確信息:目前我們這里超市艽菜5.9元一斤,心裡有這個數才能決定是否出車發貨。其次要確定去那幾個省,市,縣,的批發市場,要固定便於了解各季節價格變化,往外地發菜可租用回程的空車,因為價格便宜,冬天發菜在北方要臨時與別人合租暖房,空位均可,可租1-2天,也可長期租用。長期發菜人都熟悉了,一到菜有人會主動告訴你誰庫有空位供你租用。夏季更好辦了交個入埸費,租一個(稱)就能批發了。注意所有貨一定要有包裝,一是方便,二是少損失。
Ⅲ 請問開菜店賣的蔬菜,是去蔬菜批發市場還是農貿市場
如果開大超市,需求量大的話去蔬菜產地找菜農批發成本低,如果開小菜店需求量小的話去蔬菜批發市場就可。
Ⅳ 附近蔬菜批發市場
中國最大農貿市場在北京,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立於1988年5月16日,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立於1988年5月16日,市場建設初期只是一個佔地15畝、管理人員15名、啟動資金15萬元,連圍牆都是用鐵絲網圍起來的小型農貿市場。經過27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首都北京,乃至亞洲交易規模最大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在世界同類市場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市場現佔地1620畝,管理人員2700名,固定攤位3000個、定點客戶4000多家,日吞吐蔬菜1.6萬噸、果品1.6萬噸、生豬3000多頭、羊3000多隻、牛300多頭、水產1800多噸。近年來,市場本著「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擁有年交易額過19億元的商戶劉志等一大批商戶群,目前,市場過億以上的商戶有32家,年交易額過千萬的1000多家。形成了以蔬菜、果品批發為龍頭, 肉類、糧油、水產、調料等十大類農副產品綜合批發交易的格局。
Ⅳ 河北石家莊最大的蔬菜批發菜市場在哪裡怎麼走
從火車站坐314、9路等,在西二環路口下車,沿著二環西側北行大概一站多地就到了。
Ⅵ 想在農貿市場找個攤位批發蔬菜。不知道該找誰,怎麼收費
攤位是搶的
Ⅶ 鄭州蔬菜批發市場在哪裡、、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有哪些
1:鄭花路北邊與老107國道北邊中間的劉庄蔬菜批發市場
2:北環路東風渠邊的陳寨蔬菜批發市場
3:索凌路往北走鄭州毛庄蔬菜批發市場
以上三個市場是鄭州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
Ⅷ 如何參與蔬菜批發銷售
食品質量安全狀況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蔬菜作為最基本的生活消費品之一,其安全問題不僅關繫到國民的健康,並且因蔬菜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其出口優勢、效益優勢還將關繫到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及其我國農業的增效、農民的增收3。因此,蔬菜質量安全問題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中國現行蔬菜質量安全現狀 為保證「菜籃子」安全,2001年4月農業部提出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2003年4月推出了無公害農產品國家認證。2007年8月開始,為恢復國際社會對「中國製造」的信心,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在蔬菜質量安全管理上,開展了高毒農葯整治行動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在蔬菜產品中非法添加甲胺磷等禁限用農葯成分的違法行為,並將全國大中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納入監測范圍,重點檢查認證農產品的資質、產地認定條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加強產地監測和對進入市場銷售認證產品資質的確認。因而,根據農業部2007年上半年的監測結果,蔬菜中農葯殘留平均合格率為93.6%,蔬菜質量安全總體合格放心。 但隨著檢測范圍從大城市到一般市、縣和大城市的主要農貿市場到一般農貿市場,隨著檢測對象由農貿市場到生產基地,隨著農葯檢測內容、蔬菜檢測品種、批次的增加,發現蔬菜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為:高毒農葯屢禁不止,硝酸鹽、重金屬含量超標普遍,黑心菜」、「有毒韭菜」、「青菜用敵敵畏保鮮」、「永年大蒜」等事件不時發生,出口貿易安全糾紛增多。最重要的是我國中小城市蔬菜安全保障難度大。 二、影響中國蔬菜質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響蔬菜安全的因素非常復雜,但大致可以從表徵因素、過程式控制制因素、制度因素三個方面進行歸類。 1.表徵因素 浙江省安全農產品生產保障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的調查表明,針對蔬菜中三類主要有害化學因素(農葯、重金屬和硝酸鹽)而言,引起質量安全問題的關鍵風險環節是源頭。環境起決定性作用。工業「三廢」的不合理排放和農葯的濫用;生產基地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蔬菜投入品包括各種農業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種子等。除農民使用生產資料的不科學,蔬菜投入品的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不合格是導致蔬菜面源污染嚴重的又一根本原因。另外,蔬菜生長期短、肥水要求高、病蟲害多、病蟲種類發展迅速、防治難度大的生產特點及其上市鮮活性要求高、貨架期短的需求特點,使蔬菜在農產品中的食用安全隱患大,安全管理控制難度增加。 2.過程式控制制因素 (1)生產環節。我國目前80%的菜區生產體系的主要特點是採取農戶小規模分散經營方式,加上現有管理政策制定時缺乏對生產者質量提高和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實踐應用的動力等的實證分析,從而使我國現有蔬菜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性差、成本高。我國蔬菜產品中發現的農葯殘留,大都因菜農文化素質不高,用葯錯誤造成。 (2)加工環節。我國蔬菜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生產技術條件和基礎設施水平較差,生產的產品類型和產品衛生質量都難以滿足國內、國際市場的需求。 (3)流通環節。當前我國蔬菜流通渠道多、流通規模小、流通路線長、市場准入門檻低、參加流通的人員復雜及流動性強等。這不僅增加了蔬菜在流通領域被微生物與有害物質污染的可能性,同時也不利於市場信息傳遞和質量監控。 3.制度因素 (1)管理體制的協調性不夠。我國現行農產品(食品)安全管理實行的是「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體制。但總體上,我國政府在構建蔬菜安全管理體繫上存在售前行為檢查不足,蔬菜進入市場後的監管部門過多,運輸中的安全管理成真空地帶的狀況,蔬菜質量安全管理達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還有一段距離。 (2)管理政策實施缺乏受眾對象參與。我國的消費者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加上目前我國蔬菜市場准入制度不健全,市場認證、競爭管理等缺位,使我國蔬菜安全管理無法建立安全蔬菜的優質優價機制,從而導致現有蔬菜管理政策無法調動菜農對安全蔬菜生產的積極性和促進菜農增強安全產品的自檢意識。 (3)法律法規的強制力不足。當前我國蔬菜質量安全管理主要依據2006年11月開始實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規,但該法是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的某些主體、某個環節或某些產品進行規制,以生產記錄為例,依然未對供應鏈各環節信息要求、問題產品追溯的實施主體及監管部門責任進行明確劃分。 (4)標准體系不健全。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標准滯後、交叉、重復,個別的甚至是相互矛盾;二是與國際對接程度不高,國際采標率不高,有的標准與國際標准不一致;三是未形成系統的標准體系。目前我國蔬菜質量安全標准缺少生產規程、產地環境、檢測方法標准等。 (5)技術經濟的支撐力薄弱。我國農業科技公關的重點剛開始轉向蔬菜質量安全,而與此相對應,要求蔬菜生產技術及相應的檢測技術不斷更新。但現實中蔬菜生產技術很難滿足安全蔬菜產業發展的要求。總之,我國蔬菜生產到上市的整個運作系統中缺乏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 (6)風險性評價背景資料缺乏。當前我國缺乏食源性危害的系統監測與評價資料。蔬菜中的農葯殘留以及生物毒素等的污染狀況尚缺乏系統監測資料,一些對健康危害大而貿易中又十分敏感的污染物的污染狀況及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尚缺乏定點主動監測網路。而國際上,在化學污染方面,早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等就已啟動了「全球環境監測規劃/食品污染與監測項目」。一些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固定的監測網路和比較齊全的污染物和食品監測數據。 三、完善中國蔬菜質量安全管理的路徑與對策 針對目前我國蔬菜行業組織發育程度低,針對現有蔬菜管理的多數職能,事實上由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承擔,以及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日趨成為新的農產品國際貿易技術壁壘(李岳雲等,2007)等情況,為加強我國蔬菜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建議: 1.管理理念 從國外發展歷程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經歷了從「產品管理—過程管理—源頭管理—責任追溯」的發展過程。當前我國蔬菜質量安全應樹立「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管理理念,將重點放在源頭管理上,並逐步建立起蔬菜質量安全責任與產品追溯的長效機制。 2.管理路徑 我國國情決定蔬菜質量安全的源頭管理不僅重要,而且農戶參與源頭管理尤其重要。但在蔬菜生產階段,靠小農戶自覺遵守各項標准、法律、法規,並主動將其產品接受檢驗、檢測顯然不行,在進入市場難與市場交易成本、安全管理成本過高的矛盾激化下,推行「加工企業、經銷商、合作社帶源頭」產業化模式,利用這些組織因市場的壓力或對品牌信譽等的追求而提高原料質量的動機,將標准化生產的裝備、技術、觀念、意識導入農業和農民之中。 3.體制環境 我國目前如果完全採用統一控制的組織管理體制還有困難。因此,最小的方案是將一體化組織管理體制,變為「品種監管為主,分段監管為輔」。新體制下,首先應對當前蔬菜產業鏈監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復之處或目前無人管理的盲區需重新分工,分工的原則除考慮到各個部門已經形成的檢驗檢測網路實力,總體上應向農業部門集中。還需實行蔬菜安全的行政「垂直管理」。另外,應建立統一的蔬菜標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