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近年來,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內需已經成為國內服裝行業平穩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和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用於服裝的消費仍在不斷增長。
從年齡來看,25-45歲的消費者主導了市場,預計在未來幾年也將呈現類似的趨勢。
B. 服裝批發有前途嗎
你好!服裝批發和其他行業銷售各有類同,關鍵是看你怎樣做,
你要做的領域貨源優勢多少?利潤空間怎樣?實際情況怎樣操作,裡面有很大學問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一二。
C. 未來服裝行業前景怎樣
衣服購買量下滑
衣服購買量下滑,一方面人們服裝消費頻率下降,一方面由於一些品類的價格上漲影響了購買量。這也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服裝銷量與服裝支出變化相吻合。常規的面料與工藝是無法向消費者解釋服裝上漲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見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藝才能讓消費者坦然接受服裝大幅漲價。
人們購買衣服的確更少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裝和布的銷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裝銷售量2018年是540.6億件,相較2017年的719.1億件下降了24.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四個季度累計服裝銷售達到306.9億件,2017年下降至283.3億件。2019年上半年,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服裝銷量為102.7億件。
2016-2019年H1中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服裝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6年零售額增速為6.6%)
其中,男裝銷售單價上漲4.6%,漲幅較2017年加快2.4個百分點;女裝銷售單價上漲7.1%,漲幅較2017年提高7.7%;童裝銷售單價上漲10.5%,漲幅較2017年回落2.1%。
鄒志丹分析認為,銷量下降對應支出增長,背後一定是單件衣服的銷售價格大幅上漲。
時尚、快銷、個性等服飾消費觀念的流行,改變了整個服裝消費市場。以往常出的爆款服裝,動輒幾萬件、幾十萬件的銷量,在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新一代的消費者是不願意與別人撞衫的,都希望自己的服裝是個人定製、獨一無二。
新的消費理念迅速反饋到服裝企業,隨即生產模式由大而全變成小而精。重視設計原創,追求面料特殊、顏色新穎,已經逐漸成為前沿服裝企業的發展准則。服裝企業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在新式服裝上,但卻很難像以前那樣大量投產來沖淡創新成本、擴大受益,於是只能通過大幅提高單件服裝的銷售價格。
這也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服裝銷量與服裝支出變化相吻合。單件服裝價格大幅上漲的背後其實還蘊含著一個現象,就是在面料上服裝企業會提出新的要求。常規的面料與工藝是無法向消費者解釋服裝上漲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見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藝才能讓消費者坦然接受服裝大幅漲價。
對於紡織行業來說也應該察覺到這種變化並作出及時調整,要敢於探索創新,而不是在老品種和自己熟悉的領域固步自封。鄒志丹說道。
3、未來發展新趨勢分析
線上與線下的互融互通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新零售將成為服裝行業發展趨勢。
鄒志丹告訴記者,服裝智慧門店將是服裝行業發展新零售的必然途徑。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費觀念的轉變,一方面中國服裝零售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數字化時代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交流方式的轉變引發了服裝零售業態變革,服裝零售線下線下融合趨勢愈加明顯。
服飾零售數字化是服飾未來零售的必由之路,其本質是以消費者為驅動,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進行產業鏈全面數字化升級,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最終實現效率與體驗的提升。
在消費者服裝偏好方面,新星消費群體崛起的過程中,企業已無法像過去捕捉60、70、80年代消費群體偏好那樣對90後00後消費群體標簽化。因此,這意味著新一輪消費升級更加多變、多元、多維。
中國服裝協會指出,個性化、細分化、差異化的生活形態導致品牌訴求無法統一,眾多服裝品牌會推出年輕化、風格化的副線品牌,更多小而美的小眾品牌受到青睞,年輕化、高端化逐漸成為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的主流趨勢。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D. 服裝批發行業前景如何
競爭激烈
E. 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服裝行業的前景如何,服裝行業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在限額以上服裝行業的批發和零售金額合計約10356.4億元。在生產領域,我國服裝行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但國際比較優勢更多體現在生產加工環節,而在附加值更高的研發、設計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7月18日,波司登「服裝行業唯一入選國家品牌計劃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國家品牌計劃宣布波司登為唯一入選的服裝品牌,並與其達成3年戰略合作。在發布會現場,波司登上演了精彩的羽絨服時裝秀。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紡織服裝行業同樣駛入了快車道,而現在服裝設計則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強大助力。
中國服裝行業零售額統計分析
從零售端來看,服裝行業整體的零售額並未如產量一般出現驟降,而是在「溫水煮青蛙」的態勢中出現了產業增長速度的連年下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服裝行業實現零售額7021.5億元,同比增速接近30%,直到2016年,產業規模增速仍有6%以上的水平。到2017年,服裝行業零售額增速驟降至1.4%,實現年零售額10356.4億元。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預測,預計2018年服裝行業零售額將達10985.8億元,同比增長6.08%。
本土領軍品牌匱乏,行業樹立新標簽
國家品牌計劃旨在通過國家平台培育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能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國家品牌。對於波司登此次入選,國家品牌計劃推出兩年以來,終於有了一個來自服裝行業的中國知名品牌。波司登42年歷經磨難,積淀下來了豐厚的品牌資產,此次入選理所應當。
波司登作為唯一入選國家品牌計劃的服裝品牌,的確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紡織服裝行業已經具備高度的行業競爭力與良好的行業形象。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行業發展呈現出增長與結構、格局、創新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應當看到,在此過程中,中國民族品牌更是經歷了從少到多,繁榮而又繁雜的發展生態。「繁榮」,源於強勁的市場需求驅動與細分審美的意識勃興。而「繁雜」,則源於白熱化的品牌競爭局面,能夠比肩國際一線品牌的中國本土領軍品牌的相對匱乏。應當說,正是在這繁榮與繁雜交替的過程中,波司登作為中國本土優質品牌脫穎而出,並且通過加入國家品牌計劃,意圖引爆自身強大的品牌勢能,引領領軍品牌的風范。
本土設計力量崛起,中國文化復興回歸
此季波司登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系列,也表達出波司登品牌在融合民族與國際、融合經典與潮流、融合功能與審美,融合產品與傳播,以及融合製造業與商業等一系列領域內的深度探索。這樣的探索,無疑是非常具備開拓意義與示範意義的,品牌的崛起,以及作為本土設計文化的「圖騰式」崛起,是一個細水長流的系統工程,更是一個透過表象,根植於企業內在競爭力塑造,不斷自我刷新、自我重塑的過程。我也希望通過這樣全方位、深層次的價值探索,波司登能夠找到一條承載「大師、大牌、大事」的符號精神,令中國本土時尚在全球時尚話語權中心擲地有聲的價值路徑。
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新標簽,「時尚」的內在塑造,是產業發展的軟實力象徵,是提升產業文化自信的重要戰略,更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途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服裝品牌與中國時裝設計師出現在了各大國際時裝周的T台之上,代表了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的自我崛起,也代表了以中國服飾文化為本源的時尚復興正在回歸。
從「邊緣」到「中心」,這條路無疑是漫長的,曲折的。對中國時尚設計的認同,不僅是對技術創新的認同,也是對創意文化的認同;不僅是對創意文化的認同,更是對商業模式的認同;不僅是對設計師與品牌的個體認同,更是對行業文化乃至整個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
現階段,對於中國設計師和服裝品牌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而就如同那些成熟的歐美服裝品牌一樣,中國服裝品牌的成功,同樣要靠社會各界的支持。而中國服裝行業要適應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更要依靠創意和設計,中國服裝設計力量的發展和壯大,對於整個服裝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立足於保護整個中國時尚設計的生態,需要著重做好三道題:
1、圍繞創新做乘法。創新是設計之本。應持續加大創新要素投入,核心技術、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方面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確保時尚設計在技術創新與藝術創新方面的「兩條腿」走路。
2、圍繞文化做加法。文化是設計之魂。以創意設計、品牌建設、非遺工作、時尚推廣為抓手,不斷厚植行業文化土壤、樹立行業文化自信。創新研究方法,品牌培育工作,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時裝周、專業賽事等平台搭建,持續深化與世界主要時尚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3、圍繞環保做減法,環保是設計之德。要著力孵化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與可循環利用的設計。立足於產業鏈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高度重視行業綠色發展,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積極推進「可持續時尚」的綠色競爭力。
F. 現在做服裝批發怎麼樣
很多想做服裝生意的人,都對批發市場很感興趣,特別是在像四季青這樣的大市場做批發十分嚮往,覺得在這邊只要位置有利,每天賺幾千幾萬的,都是小兒科,其實不然,其實檔口資金是沒有固定的標準的,有的地方幾萬,有的地方轉讓費都一二百萬。當時做批發始終是一個燒錢的活,想起步沒有個十幾二十萬,真的很難做。
之前跟一個做了16年服裝批發的老闆聊天,談到今年的服裝市場行情,在他看來,今年的市場行情差的不是一點點,而是急轉直下,即使有16年經驗,卻也感覺到之前的優勢盪然無存,逼得他不得不轉型。
去年,在四季青,同一個檔口轉讓租金在120萬都有人要,今年70萬都沒人問。
不過,現在雖然行情不好,但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在這樣的行情低迷時刻入場,面對的困難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如果您堅定的要做服裝,那相信憑您的這個毅力,結果肯定不會太差。
一般來說,批發起步,10萬的資金投入比較合適,從數據分析上來說10w好像可以滿足資金需求了,但是考慮到流動資金和生產開發,沒有15w是無法進行的,您要是10w就租了檔口就會發現沒有資金做生產,只能守著檔口乾巴巴等死……當然也有和別人合作,由他人提供貨品發財的,這個可能性不排除,但是這個僅僅只是傳說,不是常態,不提倡。其實很多檔口老闆都是代賣,賺的真不多。而且,任何市場都有相對的淡季和旺季,旺季賺錢的時候千萬別忘乎所以,要積累資金准備在淡季的時候能夠順利度過。
如果完全沒有經驗做服裝批發,感覺自己准備也不充分,還是先學習學習比較合適,盲目的進來,這十幾二十萬估計就要交學費了,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一定要多看多學。
G. 現在做服裝行業有沒有發展前景
服裝行業屬於傳統民生行業,雖然不像互聯網這樣的新興行業發展迅猛,但本身可以說還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也不用擔心由於炒作而出現的泡沫,所以整個行業實際上就是跟經濟狀況共進退的。說是平穩發展應該也可以吧。同時要注意的是,行業內部的競爭非常激烈。
中國服裝行業現正處於力求向自主品牌發展的轉型階段,這兩年又受到物價影響,代工生產已經很不好做了。樓主的如何進入這個問題范圍有些廣,根據投資規模的大小,角度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之前是對服裝行業完全沒有了解,個人覺得還是先進服裝公司去打打工比較好吧,自己同時也盡量從多方面先了解一些行業背景,畢竟其中的水還是挺深的!
如果要開零售的小店,就要找到好的位置的門店,找到好的貨源,找準定位,配以好的銷售手段。
如果要做檔口,做一手二手或者幾手的批發,對市場流行的敏感度都還是挺重要的,比如你能最先發掘爆款的話…
如果是想自己搞一個牌子,就設計到品牌運作的那一套了,看你要自己設計下單生產還是從批發市場挑貨來貼牌,然後渠道,走實體店和走網商又是很不一樣的
H. 服裝行業批發前景未來怎樣
[服飾]如何在服裝行業
1企業家,服裝等行業需要啟動一定的風險,如果你不具備一定的資金支持,很難扭轉。到底多少錢?看到你的店的大小,店面租金,裝修和勞動,稅務等,再加上1/4的流動性做好准備,你可以自己算算。
2,定位問題。必要的市場調研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打開一個樣的店能賺錢?首先,你必須研究當地市場,並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擇要運行的風格,這種風格是沒有店鋪或其他優勢並不明顯,否則你只能隨波逐流。
3,供應問題。你去,如果你能找到當地沒有來源,你可以缺少www.sanyecao.com.cn市場是必不可少的
I. 服裝行業前景分析
近幾年是服裝行業最辛苦的幾年,銷售增長緩慢、流量獲取的困難等等讓不少服裝企業舉步維艱,不過,還是有很多企業在服裝行業風生水起。2016年,化纖和棉紡等行業仍存在產能結構性過剩的問題,互聯網與紡織服裝業正在加速融合,企業的轉型升級依舊如火如荼。
在多種利好的政策環境下,我國服裝行業將迎來轉型發展的良好時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預計,未來五年我服裝行業銷售增速在5-10%之間,到2022年,我國服裝零售行業營業收入將突破3900億元。
未來的發展中,我國服裝行業或將表現出以下趨勢:一是傳統門店科技化轉型,從一屏到多屏。服裝企業向移動端拓展將成未來趨勢,服裝門店經營將不再局限於陳列以及畫冊展示,相比各類移動APP、微商城將會大規模崛起。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真正實現O2O。賣方市場現已經不復存在,服裝市場將轉而向消費者靠近,迎合消費者,服務消費者,實現消費者體驗將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