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做服裝零售進貨渠道要怎麼找
1、當地大型的服裝批發市場。一般經營服裝的所在地,總會有服裝批發市場的,可以到當地的服裝批發市場看看,挑選合適的服裝產品和款式,然後進貨。在當地服裝批發市場進貨的好處就是可以跟批發商協調好一些規則,如退換貨品等,可以減少貨品積壓風險,而且在當地,比較方便。
2、廠家。可以跟一些服裝廠家協商,如果可以直接從服裝廠家那裡拿到貨,是最好的。因為從服裝廠家那裡直接進貨,不僅可以節省進貨成本,還能獲得更多利益。不過,如果有條件,最好是到有熟人的服裝廠家拿貨,這樣便可以用低價拿少量,而不是低價拿多量。
3、外貿公司。外貿服裝是消費者最喜歡的服裝之一,因為物美價廉,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到外貿公司那裡詢問一下,看外貿公司是否有服裝尾單,看如果有,看能否把尾單貨品拿回來。
4、服裝店庫存。平時多留意一下關於服裝店轉讓的信息,發現有服裝店轉讓的,可以跟原來的店主洽淡,看看是否還有庫存,可以以低價把服裝庫存承包下來。
5、網路平台批發。
給自己的服裝店做好定位,是開個工服服裝店,還是精品時裝店,還是普通的服裝店,服裝生意現在競爭壓力很大,建議堅持走網上銷售和網下銷售兩條路 貨源當然也可以從網上、網下兩種方式找 網上,可以尋找一些批發網上發布的時尚衣服做轉手生意。
當然也可以賣自己店裡面的衣服網下,可以去服裝廠收些外貿尾單,這些服裝比較有市場 服裝生意,做得越久門道就越多,越能賺錢的行業。
2. 服裝網上批發!只在網上渠道銷售量能走起嗎
是工廠嗎
3. 從服裝批發到銷售的利潤
學過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利潤決定於成本價格和競爭價格.
一件衣服5元進價,按一般來說,開價10元,8元成交是很正常的.
但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決定價格,假如這種衣服只有你一個鋪面有賣,沒的地方沒有,你就可以賣到15元一件還不還價.
如果很不幸,你旁邊有個做服裝的傢伙要關門大吉了,門面到期,揮淚大甩賣,這種衣服只賣6元一件,你當然也只能賣6元了.
廠家出廠到批發商在到銷售的每個環節,根據季節不同,每個環節的銷售方式都不一樣.利潤也不一樣.剛上季利潤高,過季只求保本.
同樣相同情況下,一個好的生意人能把進價5元的東西賣到15元,而不會做生意的人只能賣7元.
另外服裝品牌大小也決定了利潤率.
影響利潤的因素太多了,怎樣算利潤呢?
一般出廠50-100%,批發20-30%.零售80-200%
一條品牌西褲;售價為;198
面料;20左右
朴襯;1.5左右
商標;0.2左右
尺碼;0.1左右
掛牌;0.5左右
膠帶;0.5左右
紙箱;0.4左右
運費;1.5左右
工人工資;10左右
能源消耗;3左右
工廠給批發商價格;48.6左右
批發商給零售商;63.5左右
零售商給消費者;198
其實不是說服裝行業這樣的;不管是什麼行業零售的利潤是最大的;
關鍵就是看你的銷售能力;零售的價格浮動空間是整個服裝行業里最大的~!
4. 我想做服裝批發的。之前有做過零售,但不知道批發有什麼區別。
1, 我想做服裝批發的。之前有做過零售,但不知道批發有什麼區別。
2, 服裝批發有什麼竅門和忌諱嗎
3, 做服裝批發的冬季什麼時候清貨
4, 服裝批發怎麼做?
相關概念
批發
專門從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商業活動。零售的對稱。是商品流通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常有兩種情況:①商業企業將商品批量售給其他商業企業用作轉賣。②商業企業將用作再加工的生產資料供應給生產企業。
服裝
服裝 服裝,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服裝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就已出現,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製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制等成。
生意
生意,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有十種,其一指生機,生命力。其二指意態。其三指生計,生活。其四指活兒,工作。其五指境遇。其六指謂主張。其七指猶言感興趣。其八指謂外加別的意思。其九指買賣,做買賣。其十指錢財。
5. 服裝批發市場進貨怎麼找貨源
其實在成都,做服裝的還是不少,但是,一般的服裝貨源進貨都是從以下幾個渠道:
廠家貨源
正規的廠家貨源充足,態度較好,如果長期合作的話,一般都能爭取到滯銷換款。但是一般而言,廠家的起批量較高,不適合小批發客戶。
大批發商
一般用網路、GOOGLE就能找到很多。他們一般直接由廠家供貨,貨源較穩定。不足的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大了,訂單較多,服務難免有時就跟不上。收到的東西有時難免有些瑕疵,尤其是飾品。所以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溝通與協商。
買入庫存積壓或清倉處理產品
因為急於處理,這類商品的價格通常是極低的,如果你有足夠的侃價能力,可以用一個極低的價格吃下,然而轉到網上銷售,利用網上銷售的優勢,利用地域或時空差價獲得足夠的利潤。
所以,在通過以上的渠道了解以後,我選擇了成都依倩雪服裝運營中心,品牌尾貨折扣公司,滿足了我很多方面的需求,一對一指導策劃實體店活動。
點擊頭像獲得更多服裝實體店實戰干貨
6. 做服裝廠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服裝廠銷售渠道
(一)服裝批發市場
目前服裝批發市場的發展有四個特徵:
1.服裝批發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直接消費者,這部分消費者主要為城市工薪階層、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是處於消費階層的中低部分。
2.從前簡陋的「大棚式」服裝批發市場競相改造,這些商廈式的服裝批發市場在硬體上幾乎不亞於百貨商場,但在軟體環境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商廈式的批發市場仍採用攤位形式,往往缺乏試衣間,每逢節假日更是人滿為患。
3.發展規模快速化,好多批發市場從原來的地攤式經營逐漸轉化為規模化、專業化經營,面對消費者也發生了質的轉變,有的甚至成為全國服裝的批發基地。
4.傳統的批發市場走的是低價位的路線,以此求得銷售量的提升。那麼從目前來看,少數服裝批發市場逐漸走上了品牌化的經營道路,創造出批發市場特有的品牌服裝之路,當然還面臨著價格上的問題,畢竟批發市場走的是低價格的路線。
目前就服裝批發市場規模來說,年成交額百億元以上的服裝批發市場不下於10家;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鎮的低收入人群是批發市場的忠實客戶。其次,作為中低檔服裝渠道的服裝批發市場,整體上具有以下優勢:低廉的價格、豐富的款式品種、款式翻新速度。
(二)大型百貨商場
百貨商場仍是服裝銷售重要的渠道。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5年,排行前100家商場的服裝月度銷售額為49.02億元,平均月銷售額在5000萬左右;其中前20名商場銷售額為21.57億元,佔全部銷售額的44%,平均銷售額在1億元人民幣,說明盡管各地服裝批發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大型百貨商店仍是服裝服飾類商品銷售的主要渠道,特別是中高檔服裝和品牌服裝的銷售,仍然以百貨業態為主要渠道。
(三)連鎖專賣的品牌經營店
專賣的品牌經營店在眾多的服裝品牌銷售中最具親和力,以其新穎的款式、統一的門戶設計、賞心悅目的購物環境贏得了現代人的認可。通過這種模式的經營,既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又提高了銷售額。
(四)服裝超市與折扣店
目前服裝超市與折扣店能否成為主銷渠道尚難定論,但其的確已成為服裝市場上一道新的風景線。超市供應的服裝在款式上往往不流行,價格較實惠,質量一般也有保證。還有一些品牌服裝主要是想藉助超市的人氣來提高知名度和提升業績,其價格和打折活動同商場、專賣店往往一致。
至於折扣店,則既有品牌優勢、又有批發市場的優惠價格,但大多數折扣品是過季的,而且在花色和型號上難以有保障。
(五)展會成為服裝銷售的又一渠道
隨著服裝產業經濟的發展,不少服裝品牌把展會作為業務拓展的渠道之一。展會除了具有市場推廣功能外,還有著獨到的銷售功能,在展會上聚集了眾多的品牌和買家,可以談合作意向,達成經銷合同,也可以尋找到加盟商等,其影響力不可小視。除此之外,不少展會也吸引了普通消費者。
當然還要提醒服裝企業注意,參展不是目的,後續的跟進服務與市場開拓十分重要,是服裝展會成果的一個延伸,使得意向客戶轉化成為真正的經銷商。
(六)網上購物/電視購物
新技術與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的變化,直接導致網路購物或者電視購物的快速增加。網上購物主要針對無紙化辦公的女性人群,主要是產品形象和流行元素;電視購物其陳述式的銷售方式對於一些具有特定功能或者形式的服裝產品特別有效。
這兩種方式與百貨商場一樣,屬於終端平台決定產品價格的情況,平常的產品用這種方式銷售就可以達到300%-500%的溢價能力。對於某些價格便宜的衛視,相對於其他媒體的昂貴費用,這也是比較合算的方式。
中國現在有上億的網民,網路普及速度越來越快,普及速度也加快了奢華產品的更新與普及速度,以前上百元的服飾,現在通過這樣的渠道達到400-500元已經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當然這種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產品銷售處於不可控狀態,產銷協調的壓力會比較大。隨著消費文化的持續深化,更多的人會傾向於選擇獨特的服飾產品,因此怎麼把企業的戰略、消費者需求以及新的銷售途徑結合起來,是一部分企業可以嘗試的銷售途徑。
目前在美國,網上購物最大的是食品,其次是服飾。
(七)店中店
相信一說起店中店模式,很多人會想到商場中開放的服裝櫃台,其實,這里的店中店模式其經營思路是與常規的截然相反的。
頂級品牌與實用成本不但是整個服裝產業的戰略道路,更具體的體現在對現有終端的利用思路上,商場是高檔品牌的戰場,商場不但是一個銷售的終端,更是一個平台,一個被諸多想做品牌的企業用金錢哄抬起來的整體的品質平台——進入商場,消費者面對的是與街邊店截然相反的體驗——這里的服裝質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唯一有問題的是價格高了。
英昂曾經為浙江一個不知名的品牌在上海的大商場成功的實施了錯位經營,當年實現上百萬的盈利。這裡面涉及的品牌設計、產品設計等等都不是問題,關鍵是產品形式,而這些又最終是與企業的終端策略結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