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穆斯林的衣服在哪裡批發李敏
淘寶一找一堆,
如果想去看實物的話,去義烏吧。
⑵ 阿拉伯婦女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阿拉伯婦女的服飾的特點:
1、頭頂黑紗,將頭部蓋住,再披塊黑布或花格子布裹著全身。
2、分頭部、上身和下身三部分,頭頂黑紗至脖子,上身黑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系牢,下身穿條黑裙子蓋至腳面。
埃及婦女的黑袍是塊長方形的黑布,即將5米長的布一分為二,兩邊縫在一起,根據個人喜好綉上花邊即成,穿、披均可,靈活方便,還可隨意穿著袒露身體的某一部分。 蘇丹婦女愛穿拖地長袍。長袍是一塊布,可裹全身,黑色、白色皆有。
利比亞婦女外出時,常用一塊類似被單的花布把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雙眼。頭戴銀頭箍,頭箍系銀鏈,前額掛金銀鏈,鼻飾鑲花,耳墜一環又一環,項鏈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掛鐲子,腳飾腳鐲與足鈴,充分顯現披金戴銀的雍容華貴。
(2)伊斯蘭教服裝批發擴展閱讀:
阿拉伯國家婦女地位:
阿拉伯國家婦女地位的研究中,埃及排名墊底,成為女性地位最低的阿拉伯國家,緊隨其後的是伊拉克,而沙特、敘利亞和葉門則分列三至五名。阿拉伯帝國初期女性相對較高的地位,與現代阿拉伯婦女的備受壓迫和地位之低形成了鮮明對比。
婦女地位最高的國家是葛摩群島,第二至第五名分別是阿曼、科威特、約旦和卡達。這項研究對22個阿拉伯國家的婦女地位進行了評估,內容包括婦女遭受的暴力、婦女遭受的家庭虐待、婦女的生育權利、婦女融入社會的情況以及婦女在國家的政治與經濟方面的地位。
阿拉伯的崛起是一個傳奇,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並統一阿拉伯半島後,阿拉伯軍隊僅用20年的時間就先後擊敗薩珊波斯和拜占庭兩大帝國,成為稱雄歐亞非,乃至能和唐朝匹敵的巨無霸。
⑶ 廣州哪裡有穆斯林服裝批發
流花市場,及周邊的一些服裝市場。
⑷ 廣州哪裡有批發伊斯蘭服裝
色藍,建議你到廣州蘇萊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看看,
傳真/Fax/ :0086-20-81202952
電話/Tel/ :0086-20-81202951
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花季街20號1002
⑸ 有沒有做服裝批發商的有的話請回復,請教幾個問題。追分,給高分
非得在。嗎。看你分這么多,我告訴你我的貨源把,我是走女裝的,在杭州意法網長期進貨,剛開始做是在服飾城拿,後來直接在意法網拿了,裡面跟實體檔口是一對一的,拿貨直接發快遞就行了。
⑹ 各民族過年的風俗習慣
1.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歷史上,回族人從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各方面均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特別在飲食習慣上,回民忌吃豬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之動物,等等.(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修建「禮拜寺」,明末清初則統稱清真寺,多圍寺而居。 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回族很講究飲食衛生,注意淋浴和洗滌。走進農村回族清潔整齊的屋內,往往可看見門後房樑上吊著一個水
北京演出服裝租賃
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淺坑,這里是人們經常沐浴大凈的地方。平時洗臉、洗手,則用湯瓶,而不用臉盆。湯瓶又名洗壺,它最早從阿拉伯傳入,現在城裡的回族飯館,也常掛著一塊繪有「湯瓶」的清真木牌,有的還在湯帆」F加添「虎圖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這是地道的伊斯蘭文化。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附上一句,我就是這其中一員)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
貴州民族
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
民族舞蹈服裝
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
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
56民族服飾
,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
16.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
少數民族服飾研究
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綉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布,曾有「妙
民族舞蹈教學視頻
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綉,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綉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
北京 服裝批發市場
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閑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
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歷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里,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准則。刀桿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
中國56個民族的名稱
、「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 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製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里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 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
古代服裝圖片
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著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38.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
蘇格蘭民族音樂
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 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致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 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
45.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6.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
外貿服飾批發
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
51.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
52.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煉鐵、農機、采礦
舞蹈服裝 租借
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56.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
⑺ 請問廣州穆斯林生活用品批發零售地址(包括:服裝及其生活用品)。謝謝
越秀公園正門對面的蘭圃巷道里,有個穆斯林的禮拜美食日活動,那裡會有很多穆斯林聚集
越秀區光塔路深處的懷聖寺也是穆斯林的聚集地
估計他們會更清楚你的需求。
⑻ 穆斯林服飾批發哪裡便宜
浙江省義烏市全國最便宜的地方
⑼ 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黑人的人了
廣州黑人是對在廣州居住的非洲裔人群的統稱。他們是亞洲最大的黑人群體:合法居留人數為兩千人,但如果非法滯留的非洲人也計算入內的話,有人估計總人數超過50萬,占廣州總人口的5%左右。
廣州的小北路是最大的黑人社區,這是由於小北路原為廣州的穆斯林社區,有著伊斯蘭教信仰的黑人首先在這里落腳(來自奈及利亞,馬里,幾內亞,喀麥隆,賴比瑞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其他的聚集區還有礦泉街道和三元里街道一帶。而且有向周圍地區及城市擴散之趨勢。很多會講英、法、漢語,有時也夾雜有斯瓦西里語。最早一批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來到廣州,目前多從事外貿服裝批發生意。由於黑人具有獨特容易辨認的外貌特點,因此比較容易引起關注。民間普遍存在對黑人的特徵性的不良印象,黑人在一定程度上也遭到其他廣州人的質疑和排斥,關於黑人犯罪率高和擾亂社會治安的傳言也廣為傳播。在2011年廣州的一項匿名調查中,廣州市民對黑人的容忍度普遍較低,黑人也謊稱在許多場合受到了種族歧視。廣州黑人在廣州的生活狀況並不佳,尤其是在金融海嘯的沖擊下,一些入不敷出的黑人選擇返鄉,也有一些隱匿起來成了三非人員,三非的意思就是簽證過期後沒有合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入境法合法辦理簽證而留在中國境內的外籍人員叫做三非。但自2010年後黑人數量出現回升.
⑽ 在北京哪裡有比較好玩的地方如題 謝謝了
廟宇 北京的宗教寺廟遍布京城,現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雲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雲觀等。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等。 胡同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於元朝,「胡同」一詞在蒙古語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胡同等。經調查,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廟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最長的胡同就是東西交民巷,全長6.5里;最短的胡同,長不過十幾米;最窄的胡同要數前門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寬僅0.7米;而位於東城區的南鑼鼓巷,現在已經成為北京八條特色商業街之一。 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東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圍出一個院子,院子的外牆又組成了胡同的邊牆。院內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側為廂房,除大門外,沒有窗戶或通道與胡同相連。四合院里寧靜、封閉,是老北京的傳統民居。散落在市區的名人故居和王府一般都是比較正宗的四合院,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近年來北京的高樓大廈越建越多,四合院已經不多見了,現在只有在二環路里還有兩片較完整的四合院區。 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鍾鼓樓,長約7.8公里。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 端門, 午門,紫禁城, 神武門,景山, 地安門,後門橋,鼓樓和鍾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就有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安定門,德勝門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布。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經說:「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永定門、中華門、地安門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拆毀,而近年來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門城樓。 城池 北京城池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築的總稱,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瓮城、角樓、 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禦體系。北京城門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門的總稱。根據等級以及建築規格的差異,分為宮城城門、皇城城門、內城城門、外城城門四類。明清北京城有宮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皇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或七座)、內城城門九座、外城城門七座,在民間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清朝滅亡後,北京城池逐漸被拆毀,除宮城保留較好外,現皇城城門只有天安門被保留,內城僅存正陽門、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以及崇文門一段殘余城牆,外城則完全被毀,只有永定門被重建。 京劇 京劇是地道的中國國粹,深受京城老百姓的喜愛,走在北京的街頭,經常可以聽到路邊傳來抑揚頓挫的京戲段子。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京劇集歌唱、舞蹈、武打、音樂、美術、文學於一體,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所以被西方人稱為「peking opera」。除京劇外,北京還有雙簧、 相聲、評書、京韻大鼓等,樣樣堪稱國粹。 燕京八景 燕京八景指北京舊時的八個景觀,包括薊門煙樹(西土城)、盧溝曉月(盧溝橋)、金台夕照(金台路)、瓊島春蔭(北海公園)、居庸疊翠(八達嶺)、太液秋風(中南海)、玉泉趵突(玉泉山)和西山晴雪(香山、八大處)。北京地區八景的說法最早見金代古籍《 明昌遺事》,此後歷代方誌包括《 宛署雜記》(明)、《 宸垣志略》(清)等對燕京八景均有提及,早期的燕京八景與之後的燕京八景略有出入,至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修訂了燕京八景的說法並下旨建造御書燕京八景碑,燕京八景的景觀和描述才固定下來。 飲食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體育 北京市曾舉辦第一、二、三、四、七屆全國運動會,1990年北京亞運會、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8年北京殘奧會。2007年北京市共有體育場館共有6146個(北京市統計局)。主要為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首都體育館、工人體育場、北京大學生體育館、奧體中心體育館、北京射擊館、豐台壘球場、月壇體育館、國家網球中心、五棵松體育館等。 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僅有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四個項目,運動員不足百人。目前北京運動隊的項目達到28項,人數逾千人,涌現出了庄則棟、郎平、宋曉波、李榮榮、聶衛平、謝軍、楊凌、李娜、張怡寧等一批著名運動員。截至2002年底,北京市運動員共獲世界冠軍149個,亞洲冠軍144個,全國冠軍592個(北京體育局)。 旅遊景點 北京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花園北海、皇家園林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全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其中有6處世界遺產、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遺產 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長城(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天壇(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八達嶺(十三陵)、石花洞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北京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 風俗特產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北京小吃、京劇、京韻大鼓、相聲、舞台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毛猴、漆雕、賽蟈蟈和蟈蟈籠、吹糖人、捏麵人等等。 現代文化 798藝術區、北京國際音樂節、糖果俱樂部(TANGO)、Cargo、Babyface、Banana舞會俱樂部、唐會、三里屯酒吧街、後海酒吧街、南鑼鼓巷、Lost In Beijing、地鐵客、北京時尚地圖、SOHO。 人文景點 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頤和園、明十三陵、什剎海、圓明園、蘆溝橋、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箭扣長城、恭王府花園、醇親王府、北海公園、北京大學、胡同、北京動物園、北京植物園、潘家園古董市場、古觀象台、德勝門、正陽門、景山、香山、鍾樓、鼓樓。 宗教文化 中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而且充分地尊重每一種宗教。北京地區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北京的寺、廟、觀、堂是宗教界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場所。其中最著名的有:天主教東堂、天主教南堂、缸瓦市基督教堂、崇文門基督教堂、牛街清真寺、東四清真寺、廣濟寺、廣化寺、白雲觀和雍和宮等。 佛教:主要為潭柘寺(北京最古老寺廟,在北京建成800年前就已經建立)、雲居寺、戒台寺、法源寺、報國寺等。 道教:白雲觀 (全真道)、東岳廟(正一道) 藏傳佛教(喇嘛教):雍和宮 伊斯蘭教:主要為牛街禮拜寺、東直門外清真寺、東四清真寺。 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宣武門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西直門天主堂、東交民巷天主堂。 基督教:崇文門堂、缸瓦市堂、珠市口堂、寬街堂、海淀堂等。 東正教:聖尼古拉教堂(遺跡) 購物街區 北京有一百多家大中型購物商場,王府井大街、前門大柵欄、西單商業街是北京的傳統商業區;國貿商城、東方新天地、中關村廣場是近年來新崛起的商業巨擘。 如果您對古玩感興趣,就到琉璃廠或潘家園的古玩城逛逛吧。如果您對外貿服裝情有獨鍾,那可一定別錯過秀水街和雅秀服裝批發市場。景泰藍、玉器、絲綢刺綉等歷史悠久;民間手工藝品,如泥人、京劇臉譜、風箏、剪紙等物美價廉,都是饋贈親友的上佳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