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鍋雞排煙系統。濃濃木材煙如何進化掉。謝謝
濾網
② 淮北 哪裡的地鍋雞最好吃 而且比較實惠
東崗樓的 木材鍋貼
③ 廣州 散裝酒批發
本報訊 (記者胡利攝影報道)廣州現在還有柴火燒灶釀酒!增城市正果鎮一個偏僻的村莊里,依然保存著這一傳統蒸餾酒工藝。村民將大米發酵數天後,才裝進大鐵鍋,然後用瓦質鍋蓋蓋緊,並在鍋蓋上方置放一瓦缸做冷卻池。接著,村民在灶眼裡添進荔枝木等木材並點火,隨火勢加大,酒水便順木棒做成的導管緩緩流出。
釀酒小村僅有20餘戶人家
增城正果畲族村僅有20餘戶人家,離廣州城區100多公里,四周群山環抱,綠水青山。剛進村,可見一棟低矮的民居牆上,刷著兩個雅緻的大字——「米酒」,酒香在空中飄盪。循牆而去,則見一個不過半米高的灶,緊貼另一間房的牆根修建。灶的一側,是個亦方亦圓的灶眼,裡面燃燒著熊熊大火。
灶台上,有兩個大鐵鍋並排安放。靠左邊的鐵鍋,有瓦質鍋蓋把它蓋得嚴實,而在鍋蓋頂部,有個圓圓的瓦缸扣在上面。鍋蓋與瓦缸之間,插著一根由木棒做成的導管,長約1.4米。導管另一頭,直接伸進了地上的搭著條濕毛巾的瓦罐。若把耳朵貼近瓦罐,能聽見酒水輕微流落的聲響。靠右邊的鐵鍋,是一個附屬的「裸鍋」,內盛清水。
釀酒工人說,上述配置是當地釀酒的傳統工具。具體操作是,等把發酵數天的大米裝進左邊的鐵鍋後,他們即把鐵鍋與鍋蓋、瓦缸之間的接縫密封。繼之,他們在灶眼內添進適量的木材並點火,隨火勢加大,酒水自然會順導管流出。釀酒期間,瓦缸內裝滿循環流動的水,起冷卻作用。灶眼內的余熱,還可燒沸「裸鍋」內的水。
所釀全是高度酒最高70度
喝瓦罐里的鮮酒,頓感甘甜,醇厚,不上頭,味道特別純正。村民說,這些白酒之所以「正」,一是因用於釀酒的水是山泉水;二是因用於加熱的燃料是木材;三是因發酵大米的技術屬土辦法。他們釀出的酒,並非是一般印象中的廣東低度酒(15~20度),而是以高度酒居多,度數分別是40、45、50、60、70度,眼下每斤酒的售價為4~7元不等。
自從有公路修進村莊後,開車進村買米酒的客人已越來越多,以廣州、深圳、東莞的客人為主。「我們每天早上6時起床,忙到當晚12時才休息,此間出酒僅約100斤。」釀酒工人說,用傳統技術釀酒很辛苦,每個環節都靠人工完成,祖輩的遺風一點沒變。
據了解,當地有關部門已決定採取多項措施,幫扶正果畲族村的白酒加工作坊走上規范化發展道路。
④ 南寧哪裡有徐州地鍋雞做啊,饞死了。。。
自己可以做啊,很簡單,在戶外地上用磚頭或石頭把鍋支起來,或找個鍋強子,准備木材
雞肉洗凈,剁成塊,准備,蔥姜蒜,茴香,花椒,紅干辣椒,多放些,辣青朝天椒
燒火,倒油,熱了,導入調料,出香味,導入雞塊,干炒一會,
然後加水,開始大火,後面小火,
和面,兩種方法,
硬面,擀成喝餅子,貼在鍋周圍,
軟面,用手拉扯,貼在鍋里。
幾分鍾就好了!
按我說的做,味道好極了!
⑤ 做地鍋雞的時候,要注意哪些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他們現在吃的肉不像年輕時那麼香了。部分原因是電磁爐、天然氣灶、液化氣灶沒有劈柴鍋。於是,大街小巷出現了一批以「劈柴鍋」為特色的餐廳,非常受歡迎!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城市裡基本沒有真正的柴火鍋,只有在一些農舍里...
說到劈柴,不得不提地鍋雞。地鍋雞起源於蘇皖交界處,用傳統的土爐油炸。鮮嫩的雞肉配上美味的死面餅,讓人難以下咽。
配菜和調味品
1)准備青椒、嫩玉米等配菜,換刀備用;
2)准備辣椒、八角、肉桂、香葉、茴香等香料備用;
3)准備調味豆瓣醬、一小塊火鍋底料、雞精味精、白糖備用;
做地鍋雞
1)加入復合油(植物油和豬油),炒姜蒜,然後加入豆沙和火鍋底料,炒紅油;
復合油炒的雞更香
2)將雞肉放入火中翻炒3分鍾,使雞肉表面高速加熱,鎖住內部的鮮味和水分,使雞肉口感嫩鮮;
3)加水,剛沒有雞就好,大火燒開;
4)加糖色和醬油上色,用雞精味精調味;
5)加入玉米,中火煮10分鍾;
6)將泡過水的面團用雙手拉伸成橢圓形;
7)逐個貼在鍋的側面,蓋上蓋子燉5分鍾;
托盤裝載技巧
1)取出死面餅,攤在盆邊上;
2)將青紅椒放入鍋中配色,大火收集汁液;
3)雞肉上桌,蓋在蛋糕上,點綴芝麻香菜,美食上桌!
提示:
-柴雞是雞肉的最佳選擇,三黃雞次之;
——豆沙、火鍋底料、雞精味精咸,不需要加鹽;
-糖色和醬油能使雞肉顏色紅而不黑,顏色更誘人;
——三黃雞燉15-18分鍾最好。時間過長會影響肉的嫩度,柴雞的烹調時間會適當延長;
——麵粉可以用其他雜糧代替。同時市場上有現成的蛋糕出售,麻煩的朋友可以買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