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烏小商品有幾年的歷史了
義烏是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自1982年在全國率先創辦小商品市場以來,經過五易其址、十次擴 建,義烏已形成以中國小商品城為核心,11個專業市場(義烏農貿城、傢具市場、木材市場、義烏裝飾城、物資市場、通信市場、家電市場、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房地產交易市場、出版物交易中心)、14條專業街相支撐,運輸、產權、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目前義烏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經營商位6.2萬個,匯集了16個大類9105個子類170餘萬種單品;集聚了1.8萬余件商標,800多件馳(著)名商標,6000餘家總代理、總經銷。
2. 我要義烏的發展史
義烏的歷史發展:
春秋時屬越國。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名烏傷,屬會稽郡。傳說秦時有個顏烏,事親至孝,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故稱烏傷縣。
新莽時(公元9年)改縣名烏孝。
東漢建武初復稱烏傷,曾為會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轄境,設置長山縣(即後之金華縣)。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縣。
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郡治長山),烏傷縣屬東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分割吳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於烏傷縣置稠州,並分置烏孝、華川二縣。
武德七年(624年)廢稠州,合烏孝、華川為一縣,改名義烏縣。
稠州以稠山(德勝岩)而得名。華川又名綉川,以綉湖得名,義烏其義與烏傷、烏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義烏縣東境設東陽縣。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分縣境北部及蘭溪、富陽各一部分,設浦陽縣(今浦江縣)。
元代,義烏隸屬婺州路總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為寧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華府。
明清仍舊,義烏隸屬關系未變。
辛亥革命後,廢府制代以道制,義烏屬金華道。
1927年廢道制改為省縣兩級制,義烏直屬浙江省,後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義烏屬金華專區或浙江省第四專區。
1949年義烏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義烏屬金華專區。
1959年浦江並入義烏,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
(2)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起源擴展閱讀:
義烏地理概況:
義烏位於金衢盆地東部,東經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緯29度02分13″至29度33分40″,浙江省地理中心地處境內。東鄰東陽,南界永康、武義,西連金華、蘭溪,北接諸暨、浦江。至省會杭州百餘里。
義烏氣候條件:
義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9.3℃,一月份最低,為4.2℃。年平均無霜期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1600毫米之間。
義烏土地面積:
市境東、南、北三面群山環抱,南北長58.15公里,東西寬44.41公里,境內有中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土壤類型多樣,光熱資源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烏
參考資料來源:義烏市人民政府-義烏市自然地理
3.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這個問題有點難
首先,義烏人多地少,導致這里的居民以買賣為生,這點成就了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主題。
其次,改革開放初期,義烏政府的領導人做出的明智決策,搞市場,發展經濟,給義烏創造了有利的時機。
再次,義烏國際商貿城把市場經濟和會展經濟結合起來,二種模式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然後,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獨特的對商位產權的控制,對攤位炒作的管理,對市場景氣程度的調控
還有,義烏市政府對小商品城的大力支持
還有,義烏聚集了全國,全世界的商人,商品,他們在義烏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資產,他們在這里安家落戶。
還有義烏金融機構對市場的支持和依靠
市場的成敗,商人和商品是最重要的
其次才是一流的硬體設施以及先進的管理制度
4.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義烏坐落於浙江中部,「義烏小商品市場」又稱 「中國小商品城」,創建於1982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專業市場之一。20多年來,經歷 五次搬遷八次擴建,目前市場由義烏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賓王市場三個市場簇群組成,市場經營面積 150 萬平方米,經營商鋪 5.8 萬個 ,經營人員 16 萬人,市場內匯集了 41個行業 1900個大類 40萬種商品(註:聯合國公布全球共有 50 萬種商品),幾乎囊括了工藝品、飾品 、小五金、日用百貨、電子電器、玩具、文體、襪業等所有日用工業品。其中,飾品、襪子、玩具產銷量佔全國市場1/3強,市場上的商品物美 價廉,應有盡有,被廣大中外客商譽為「小商品王國」「小商品海洋,購物者天堂」。
義烏小商品市場內匯聚了來自4000 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總經銷總代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 40 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商 人 在義烏設立了 400 余家商務采購機構 , 常駐義烏從事商務(采購)的外商達 5000 餘人,境外企業和客商在義烏銀行開戶有 6290 多家 ,日出口商品和標准集裝箱和 800 余只,市場商品65%暢銷歐美、中東、東南來等210個國家和地區,自1991年開始,市場成交額已連續14年位 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授予全國唯一的「重質量,守信用」市場榮譽稱號,被浙江省工商局評為全省唯一的五 星級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真正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居日用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國際小商品的流通、研發、展示中心。 自2000年以來,義烏小商品市場以入世為契機,確立「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建設國際購物天堂」的全新目標,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大力 發展購物旅遊業,加速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義烏海關辦事處、國際物流中心、義烏小商品市場網上批發配貨商城(36義烏批發,www.3-666.com)、國際商貿城二期工程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並初見成效另外,世貿中心、會展中心擴建等工程正在籌劃中,義烏小商品 市場正不斷展示出一幅雄偉的國際化藍圖。
作為全球最大義烏小商品市場網上批發配貨商城(36義烏批發,www.3-666.com),(36義烏批發) 即全國1元5元8元超市連鎖配貨中心,是全國首創的第一家專業提供1元店、2元店、3元店、5元店、8元店等(日常生活常用商品)低價便利店的網上訂貨、批發、配貨、發貨等專業化服務的機構,配貨中心(上海遙名實業義烏分公司)下設有市場部、客服部、技術部、人才部、銷售部等部門,並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中國小商品城)內設有直接銷售店面多間),充分利用義烏小商品市場全球品種最多、價格最低的小商品等市場優勢,同時,我們利用多年來與全國1000餘家小商品的生產廠家建立的長期合作(出廠價供貨)關系,因此,我們提供的商品始終保持著「全國品種最齊的商品優勢(數萬種小商品)、義烏市場最低價的價格優勢、公司服務和信譽最好的品牌優勢」,並最大程度的讓利各經營便利店的訂貨商,同時,我們免費開展專業的經商創業、選店技巧、網上訂配貨等系列業務的專家指導,並提供配貨、包裝、托運和售後等一條龍服務,使便利店的創業者和經營店主,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又便捷的享受到「網上訂貨、電話訂貨、送貨上門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使您完全免去了外出采購旅途奔波的辛勞、找貨的煩惱,同時,省去了您許多巨額開支和寶貴的時間等等。
參考資料:www.3-666.com
5.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創建與什麼時候
中國小商品城(俗稱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坐落於浙江中部義烏市,創建於1982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專業市場之一。20多年來,經歷四次搬遷八次擴建,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260多萬平方米,商位50000餘個,從業人員20萬,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 2005年市場總成交額達288億元,其中外貿出口佔60%強,連續15年位居全國工業品批發市場榜首,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重質量、守信譽」市場榮譽稱號,是國際小商品的流通、研發、展示中心,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由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賓王市場三個市場簇群組成, 市場擁有43個行業、1900個大類、40萬種商品,幾乎囊括了工藝品、飾品、小五金、日用百貨、雨具、電子電器、玩具、化妝品、文體、襪業、副食品、鍾表、線帶、針棉、紡織品、領帶、服裝等所有日用工業品。其中,飾品、襪子、玩具產銷量佔全國市場1/3強。物美價廉,應有盡有的特色鮮明,在國際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物流發達,是浙江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市場擁有200餘條聯托運線路,直達國內200個大中城市;六條鐵路行包專列;建有浙中地區唯一的民用機場;緊鄰寧波、上海港,海運發達,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的交通運輸網路,日貨物吞吐量達5000餘噸,同時,開辦海關辦事處,開通「一關三檢」,配套建設了國際物流中心、商城物流中心兩個現代物流基地,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先進,功能完善、高效。
發達的市場鏈和萬商雲集的火爆交易,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成了發布小商品價格、新產品動向的信息源頭。市場信息傳播渠道寬暢,擁有各種專業報刊、中國小商品招商網等多家小商品市場信息網站。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商品輻射212多個國家和地區,行銷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地,年出口量已達總成交額的60%強。其中,工藝品、飾品、小五金、眼鏡等優勢行業商品出口量占行業銷量的70%以上;市場內60%以上的商戶發生外貿供貨業務,現長駐義烏的外商達8000多人,境外商務機構500餘家。2002年5月,國家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來義烏視察,為市場揮毫題詞:「面向世界,服務全國」。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擁有先進而發達的市場體系,會展業發起早、影響力大。市場配套建有居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展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梅湖會展中心,設5個展館,可容納1500個國際展位,配有國際會議廳、商務中心、咖啡吧等,每年承接不同規模的國際國內展會20餘個。中國小商品博覽會自1995年開辦來,已經歷十屆,2002年始,博覽會升格為由國家商務部舉辦的國家級外向型展會。2005年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展會成交額達80.98億元,其中外貿成交額6.61億美元。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我國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重要年度展會,以經貿性、外向性和長效性而倍受關注。
隨著全球性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我國轉移加速,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外向度不斷提高,帶動了小商品產業集聚發展,以義烏為中心在金、台、溫、麗等地區形成國際性的小商品產業帶,促進了市場產業簇群式發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市場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管理規范,是我國首個建立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和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的專業市場,2003年,自主編程開發的我國首個專業市場電子信息化管理系統投入了使用,實現市場開發、商位租賃、經營戶行為規范、商務信息等服務全電腦管理。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是浙江省旅遊局指定的購物旅遊定點單位,其中,國際商貿城被浙江省工商局授予全省首個五星級市場、篁園市場和賓王市場被浙江省工商局授予三星級市場。2005年,國際商貿城被批准為國家4A級購物旅遊區,是全國首個購物旅遊景區。
2000年以來,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以入世為契機,確立「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建設國際購物天堂」的全新目標,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大力發展購物旅遊業,加速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的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於2002年10月份開業;義烏海關辦事處、國際物流中心、中國小商品數字城網上市場於2002年相繼投入使用;國際商貿城二期市場F、G區於2004年10月份開業,二期市場H區於2005年10月份開業;世貿中心、會展中心擴建等工程正在籌劃中,展示出一幅雄偉的國際化藍圖。
6. 義烏小商品市場創建者是誰
義烏的小商品早在乾隆年間,義烏農民就開始了「雞毛換糖」的經商活動,那時候的義烏人用紅糖換來的雞毛做雞毛撣子,每逢過年過節,便走街串巷地去賣。這便是義烏小商品經營的開始。
7.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是如何讓形成的。
網路裡面有: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以培育、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
「這個地方原來很窮,農業自然條件不好,很多農民只好外出經商,搖撥浪鼓賣糖。義烏政府在當地老百姓生存都困難的情況下,在很多地方都在驅趕『馬路市場』的時候,只能考慮接納他們使之能夠生存下來。不敢說義烏市領導有先見之名,當時只是出於一種本能:為了扶持農民,為了發展經濟。」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副校長、浙江行政學院副院長馬力宏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正如馬院長所言,今天的義烏是波浪鼓裡搖出來的,雖然義烏領導沒有先見之明,但義烏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義烏人敢為天下先。上世紀80年代初,義烏在全國率先放寬個體戶工商登記,允許農民經商,允許開放城鄉市場。放開手腳經商的農民如魚得水,紛紛加入經商隊伍。這期間,部分經營戶通過經商初步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買進機器辦起加工廠,形成了「前店後廠」工商一體的家庭經營模式。
義烏政府的慷慨接納使當地老百姓的生存條件改善了,從政府角度講,稅收增加了,城市發展就更有底氣了。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市場一經形成,流通量大了之後,商人們就蜂擁而至。一時間,金華、永康等地方的小商品都集中到了義烏,義烏市場逐漸強大,最終形成了一個集散中心,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
市場的雖然形成了,也使義烏人擺脫了貧困,但沒有真正的富裕起來,在當時,一箱工藝品的批發利潤僅有一二十元。所以義烏的企業便接踵而至。
起初,義烏的商品主要來自廣州、寧波和溫州等地方,只有及少部分是當地加工製造的,然而當時的製造業有著相當高的利潤,而義烏只是為這些地方服務罷了。這也導致了一些經銷商心裡產生了不平衡,於是,他們摸著石頭辦起了自己的企業(通過經商已取得小部分資本)。但是在義烏的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義烏的企業主主要是農民出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他們只知道什麼好賣生產什麼,對於企業根本就沒有什麼規劃,更談不上什麼科學管理,所僱傭的工人也是來自江西、安徽和湖南等地的農民工,生產的都是一些手工藝品和一些簡易的日用品,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昨天生產的襪子不受顧客的歡迎明天換一個款式,明天不好賣,後天再換,直到顧客滿意為止;而顧客一旦滿意就大量投入生產,同時開發新的款式,老款式降價 久而久之,很多企業都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產品。這也就是後來被中央電視台稱為「草根經濟」的義烏模式企業。
8. 請問誰幫「簡述中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歷程
義烏的小商品早在乾隆年間,義烏農民就開始了「雞毛換糖」的經商活動,那時候的義烏人用紅糖換來的雞毛做雞毛撣子,每逢過年慶典與過節請客,便走街串巷地去賣,這便是義烏小商品經營的開始。
(1)小商品市場的誕生
義烏開放小商品市場的背景,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改革開放初期,北門街是自發小商品市場的集中交易地點,並初具規模;「貨郎擔」的生意非常興隆,因此小百貨批發業的微觀基礎十分雄厚;當時的政策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和有序管理的沖突十分激烈。
也許有的讀者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當時開放小百貨市場一定是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在1982年開放的湖清門市場嚴格地說只是小商品市場的雛形,市場攤位十分簡陋。
當時開放小商品市場的理由,不是因為市場規模和社會影響力,而是因為部分農民「棄農經商」在義烏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要轉移也是一個客觀事實。其實,政府並不十分在意小商品市場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而是由於自發形成的市場影響了交通和市容,還造成了執法管理部門與眾多攤主之間的沖突。「貓捉老鼠」的游戲長期玩下去總不是解決的辦法,逼迫市場主管部門必須迅速拿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既然禁止的做法不能奏效,小商品市場本身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與其關閉,還不如順其自然,開放小商品市場。
義烏縣政府為了小商品市場的關閉或開放的問題,曾召開過三次縣長辦公會議,經過反復討論,大多數領導初步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對小百貨市場,不應該用強硬的手段強制關閉,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加強管理。後來,縣政府、稠城鎮、縣商企局(城陽商企所)三個部門的領導成立「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並於1982年8月發布《關於加強義烏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宣布將於是年9月5日正式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地址在湖清門,由城陽區商企所管理。
當時的湖清門市場非常簡易,在一條用於排水排污的內城河溝上架起了水泥板,在水泥板上方用木板搭成攤位,在長條木板上方用塑料薄膜搭起了雨棚,用作簡易攤位。攤主經商企所登記,領取攤位證,攤位固定,每一攤位佔用的木板長度相等。據時任城陽商企所所長的孫章寶回憶,市場開放之初,有正式固定攤位100多戶,還有600多戶流動攤位和大量「提籃」,共計攤位705個,年成交額700萬元。
湖清門市場開放之後,當時的義烏縣委縣政府領導看到了這股經商的潮流,感受到潛伏於這股潮流下的巨大經濟動力。1982年11月25日,義烏縣委縣政府召開了農村專業戶、重點戶代表會議,縣委書記謝高華在講話中果斷地提出「四個允許」,即: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四個允許」政策是在小百貨市場開放之初縣委縣政府領導審時度勢做出的決策。「四個允許」的政策簡明扼要,符合民心,頗有號召力,打消了許多尚在等待觀望的經商戶的疑慮。
市場的發展,帶動了社隊企業,特別是家庭工業的發展。1984年10月,義烏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可喜的勢頭,審時度勢,提出了「興商建縣」(1988年5月撤縣建市後改稱「興商建市」)的發展戰略。
在第一代市場時期,廿三里小商品市場的交易品種和規模與稠城小百貨市場非常類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市場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示出來,這表明在有限的地域空間和市場輻射范圍內,只能有一個中心,否則均衡的分布只能扼殺市場的集聚作用。
從理論上講,成為非均衡發展的中心,對於義烏小商品市場起源的兩個地方來講,機遇是同等的,但發展的是終結果卻是前者合並到稠城小商品市場。這說明市場集聚的是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資源,如培育市場的投入、集聚的信息、為商品運輸服務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更重要的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經商戶,在這些資源的聚集上,作為三四線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稠城顯然具有更大的優勢。
一是市場主體素質顯著提高,商品流通范圍擴展至全國。截至1997年底,採取各種經營形式進入「中國小商品城」進行商品交易的國有、集體和混合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達3000多家。
據調查,市場經營者的平均年齡由1982年的42歲左右降到1997年的33歲(其中30歲以下的佔33.4%,40歲以下的佔73.6%);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佔的比例由1982年的不到10%(高中畢業生僅1名),提高到1997年的82%(其中高中畢業生佔17.3%,大學畢業佔1.2%)。市場上本地產商品比重降到30%,售出的商品90%銷往外地,流向遍及全國除台灣以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其他數百個中小城市及其輻射的廣大農村,確立了義烏作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
二是市場轉軌改制,硬體建設和信息化管理邁出新的步伐。1993年12月,義烏市有關企業與北京、上海的知名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後改為「商城集團」公司,其股票「小商品城」已於2001年5月9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我國首批現代股份制市場企業集團之一。市場內一些攤主為了做大生意,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自發地實行橫向聯合,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市場內有2500多家商貿企業或公司,取得了國內外名廠大店在義烏乃至浙江省、華東地區(個別企業還取得了在全國)的總經銷商或總代理商資格,與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0多家商企企業建立了穩固的購銷關系。商城集團籌資興建的賓王市場,是一座集商貿、倉儲、辦公、飲食、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超大型商城。
三是市場組織結構裂變式發展,對外開放度顯著提高。「中國小商品城」在新疆、北京、內蒙古、福建、甘肅、四川等省市辦起了分市場或小商品配送中心,輸出商品、資本、人才和管理,使義烏市場在國內的輻射能力大大增強。最近幾年,其輻射能力還延伸到海外,先後興辦了烏拉圭分公司和南非分市場。浙江省外貿公司義烏公司和商城集團外貿公司積極向國外拓展業務,並取得外貿自營進出口權,與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義烏一批骨幹企業分別在奈及利亞、俄羅斯、南非、匈牙利、巴西等國建立了分公司或商務機構。
1995年起,義烏市政府與國內貿易部、香港貿發局等合作,每年一度舉辦「義烏中國小商品博覽會」,受到國內外經貿界的關注。
(3)邁向國際性商貿中心
從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間,盡管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經營場地規模沒有顯著增加,但市場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從2001年下半年起,為了適應市場業態變化和功能創新的要求,進一步改善市場經營環境,提升市場檔次,提高競爭能力,義烏按照「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示範性窗口,50萬以上人口大城市的高水準小區,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志性建設」的定位,開始建設第五代小商品市場即國際商貿城。
國際商貿城面積20平方公里,目前6.6平方公里正在實施開發,一期工程已竣工,總面積30萬㎡,新增國際標准(9㎡/商位)6800個商位,店面房10多萬㎡。市場園區內配套了海關、出入境檢驗疫、物流中心、倉儲、世貿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等一系列現代化的設施。在這一階段,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是市場檔次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由商城集團和義烏郵政局聯合組建的中國小商品城互聯網路信息公司於1998年5月成立,先後開出「商城介紹」、「企業之星」、「商城導購」、「外貿之窗」、「新品上市」、「供求信息」等10多個欄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底,該公司已為小商品市場的上萬戶經商戶、36條專業街上網發布了3萬多條來自市場一線的商品信息條目。「商城信息」被廣大經商戶稱為「網上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覽會」。
1999年,義烏在「商城信息」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網站——「中華商埠」,開通了搜索引擎。隨著ATM寬頻多媒體和銀行ca認證體系的建成,2000年10月,義烏小商品市場擁有了自己的BTB(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交易平台、搜索引擎、支付中介、配送中心、配套服務等功能,為全球商人提供電子平台、小商品信息中介服務。
許多生產廠商都通過自己的電腦登錄「中華商埠」網路,發布各種商品的供求信息。目前,「中華商埠」網站擁有10多萬國內外正式用戶,企業會員數以年遞增1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02年底,在線成交額已超過500萬元,協議成交額達1.1億元。
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時,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採取撤攤改店等方法改造市場硬體設施,擴大單體經營面積,改善經營環境,從而促使一批新興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如眼鏡、領帶、五金、化妝品等行業脫穎而出,設立了單獨的交易區或市場,填補了多個市場空白,市場的集聚效應大為增強。
小商品市場成交額2001年達212.97億元,2002年達229.98億元,已連續12年位居全國同類市場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市」。
9. 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文化簡介
以商促工 工商聯動義烏經濟具有強大的生機和活力的重要原因是民營經濟。義烏企業99%為非公有制企業。義烏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立足於民,大力發展民本經濟,藏富於民間,為地方發展留足了後勁。
義烏結合地方特點實施了「以商促工、工商聯動」策略,引導商業富餘資本投向工業領域,依託小商品市場,形成有特色的民營企業,大力發展小商品加工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初步形成了「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改善了義烏沒有地方工業的狀況。義烏在發展民營企業方面,走在了前面。